献爱心__主题班会
- 格式:ppt
- 大小:292.00 KB
- 文档页数:15
爱心教育主题班会五篇篇一:爱心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目的:为了当更令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爱的博大与精深、主动关爱他人、明德修身,怀揣一颗感恩的心锻造自己、回报社会,我班积极组织工作开展以“送温暖、献爱心、做华夏民族有礼平潭人”为主题的班团活动。
活动准备:1、制定活动计划;2、全体同学齐唱《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看献爱心纪录片;3、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一些关于爱心故事。
时间:20xx年11月19日地点:三年2班教室活动过程:一、引入,主持人致辞.二、讲述爱心故事。
1、能施予就不贫穷了。
2、爱心烛火三、1、家长讲述爱心故事。
2,观看爱心纪录片,谈谈自身体会。
四、唱、颂感恩齐唱《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用心去感谢绝大部分的一切。
五、班主任发言.六、结束.一、活动目的:1、能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贫困山区失学儿童的现状2、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奉献之心,能用自己真实行动表露全然自己的那份爱心二、活动重点: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触发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行动。
三、活动形式:开放式的活动课,有小品表演、诗歌朗诵、歌曲演唱等组成四、活动前的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贫困失学儿童的图片资料签名所用的红色条幅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的文字统计数据写好有关的《献爱心》作文五、活动具体过程:主持1:在这个阳光灿烂,春意盎然的下午,让我们彼此敞开心扉,聆听彼此的心声。
主持2:五(2)班“心在动,情在动”主轴班会现在开始。
首先,让我们欢迎到场的各位老师。
(激动篇)用图片说话:出示贫困山区许多失学儿童和家庭贫困户的图片资料,图文结合,舒缓的莫扎特缓缓响起,主持人微微诉说着:(1)“同学们,这就是他们的教室,没有象样的桌椅、书本,却有着一颗颗渴求知识的心灵??(2)“那天,我终于可以读书了,爷爷却哭了,老人的眼泪,你明白了吗?”(图片中那伤心抹泪的爷爷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主持1:这一张张真实图片的展示兴奋着我们,在我看来大家对以上的图片有很深的感触吧。
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爱心的含义,认识到爱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爱心的含义与价值2. 关爱他人的重要性3. 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4. 人际交往技巧5. 将爱心融入日常生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爱心的含义,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爱心的重要性。
3. 角色扮演法:模拟真实场景,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发学生对爱心的思考。
2. 讲解爱心的重要性:教师讲解爱心的含义与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展现爱心,并讨论爱心在其中的作用。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事迹,讨论如何将爱心融入日常生活。
5.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场景,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爱心。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爱心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生的课堂表现等方面,对本次教学进行评价。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爱心接力: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排成一列,第一个学生将一个爱心物品(如小球、卡片等)传给第二个学生,依次类推,直到一个学生接到爱心物品,快速传回给第一个学生。
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关爱和尊重的眼神和动作传递爱心。
2. 爱心分享会: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关于自己亲身经历的或知道的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故事,在班会上分享给大家,让大家从中感受到爱心的力量。
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方案(通用6篇)送温暖献爱心篇1活动目的:结合学校责任教育活动要求和教育局文件精神,学校德育处和少先队开展“新春送温暖”慰问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勇担责任,关爱他人,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帮扶活动,为身边的小伙伴、消防中队官兵和社区孤寡老人送上新年的祝福。
一、活动主题:“爱心关怀——牵手传爱送温暖”活动(慰问困难小伙伴)“责任奉献——我是爱心小天使”活动(慰问消防中队和社区孤寡老人)“爱心同行——红领巾手拉手共成长”(与民办沪宁小学学生牵手活动)二、活动时间:1、20xx年12月30、31日慰问身边小伙伴2、20xx年1月26~30日慰问消防中队和社区孤寡老人3、1月24日与民办沪宁小学学生共同参观场馆(暂定)三、活动地点:1、班级教室2、江桥消防中队社区3、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活动形式:1、各班级以主题班会形式召开迎新班会,会后由班主任和学生代表向手拉手小伙伴赠送慰问品。
2、由德育处、团支部和少先队组织带领部分学生代表赴江桥消防中队和社区孤老家中开展送温暖活动(贴、节目表演、慰问品)。
3、与民办沪宁小学学生一起参观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同感受上海城市发展。
五、注意事项:1、务必要确保活动来回的交通安全,听从负责人的指挥与安排;2、活动中不得私自离开,有事离开前应向活动负责人报告;3、集合必须准时。
出返程中保持队形,不得出现打闹杂乱现象。
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方案篇2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号召广大的团员青年向雷锋同志学习,发扬志愿服务、乐于助人的精神,武汉三中政教处、团委决定在20xx年3月开展纪念雷锋50周年活动。
特制定以下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在广大的团员青年中弘扬雷锋精神,激励学生向雷锋同志学习,通过走进社区,关爱孤寡老人,送温暖,献爱心,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二、活动主题走进社区送温暖传递祝福献爱心三、活动时间20xx年3月18日(第6周星期日)四、活动内容(一)、宣传发动阶段1、通过3月5日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向全体学生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争做文明学生”的倡议。
公益主题班会
《公益之光》
最近,我们学校举办了一场特别的班会,主题是“公益之光”。
这次班会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公益活动的重要性,也让我们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公益之光,照亮他人的生活。
在班会上,我们邀请了一些志愿者和公益组织的代表来分享他们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和感受。
他们讲述了自己参与的公益项目,比如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关爱流浪动物、保护环境等。
通过他们的分享,我们了解了公益活动涉及的广泛领域,也意识到公益不仅仅是捐款和捐物,更重要的是参与其中、用心关爱。
除了听取分享,我们还参与了一些互动环节。
比如,我们一起讨论了什么是真正的公益,以及我们可以如何参与到公益活动中去。
通过这些互动,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公益不仅可以改变他人的生活,也可以成为自己成长的一部分。
在班会的最后,我们决定成立一个公益小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
我们计划参与一些环保活动、慈善募捐等,希望能为我们的社区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
这次班会让我们意识到公益活动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深刻明白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公益之光。
无论是一次简单的善举,还是长期的志愿服务,都能为他人带来希望和温暖。
让我们点燃心中的公益之光,让爱和关怀传递,成为社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大学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大地有阳光,万物才有温暖,才有希望。
人间有真情,我们才会有幸福。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的是大学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五篇,欢送大家查阅!大学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主题:“传递爱心,常伴成长〞活动背景:大地有阳光,万物才有温暖,才有希望。
人间有真情,我们才会有幸福。
当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蒸蒸日上,人民根本上过上小康生活,但是还有一些地区比拟贫困,在贫困的山区,那里生活着和我们孩子们一样可爱的孩子们,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他们不能像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成长,他们没有完好的书包、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甚至连根本的学习文具都没有,实在没有钱的家庭,孩子早早就辍学在家,为了让贫困山区的孩子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能好好的学习、成长,我们在此郑重呼吁:让我们伸出自己的双手,奉献出自己的真爱!活动目的:1.传递爱心,让奉献成为一种延续不断的美德;2.尽我们微薄之力,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3.让孩子懂得关心和互助,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活动流程:一、拟定活动方案;二、活动前期准备1.制作建议书,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活动,捐款捐物〔截止献爱心活动开始日〕保教主任何爱华制作爱心建议书,及活动展板,在形成关爱、互助之风,〔展板每天由保安抬至校门口,幼儿离园后抬回〕;2.各班老师大力宣传活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让幼儿懂得关心、互助,争取全园师生都能了解到此次活动的主题和意义,让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来;3.活动前一天,所有将物资及捐款捐物单报送到办公室赵栏骏处,统一汇总清点后报送给副园长李云;4.副园长李云负责献联系献爱心活动受赠及活动当天横幅、车辆、等必备物资的准备,与受赠单位保持良好沟通联系,了解受助者生活环境,并且充分做好捐赠物品的保管,运输和分发工作。
三、受赠:四、活动时间:五、活动当天安排:1.清点所有捐献物资,带齐活动必备物品;2.到达目的地后拉开横幅,整理好捐献物资,为此次活动仪式的开始做好准备;3.按受赠的活动仪式议程进行捐赠;4.办公室赵栏骏负责前期照片等资料的收集和宣传报道,做好活动期间的照片采集工作,并且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写出活动总结大学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2一、活动目的绿意染浓了枝头,收获装满了行囊,悄然而至的盛夏昭示着离别时刻在即。
《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1活动目的:为了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爱的博大与精深、主动关爱他人、明德修身,怀揣一颗感恩的心锻造自己、回报社会,我班积极组织开展以“送温暖、献爱心、做文明有礼平潭人”为主题的班团活动。
活动准备:1、制定活动计划;2、全体同学齐唱《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看献爱心纪录片;时间:20__年11月19日地点:三年2班教室活动过程:一、引入,主持人致辞.二、讲述爱心故事。
1、能给予就不贫穷了。
2、爱心烛火三、1、学生讲述爱心故事。
2,观看爱心纪录片,谈谈自身体会。
四、唱、颂感恩齐唱《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用心去感谢所有的一切。
五、班主任发言.六、结束.《爱心传递》主题班会教案2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体验和认识到自己是在爸妈的关心下成长的,父母为自己的健康成长付出了无私的爱。
从而激发学生感激父母、热爱父母的感情。
行为与习惯: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心、体贴父母。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搜集、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知道父母把自己养大不容易,学会回报父母。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寻访、共同回忆等亲情活动,以及诵读儿歌、演唱歌曲、情景体验和孝心行动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关爱的幸福,懂得要心存感激,学会关心父母。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为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处学会关心、体贴父母。
教学难点懂得要心存感激,学会关心父母。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自己小时候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照片,回忆小时候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以作示范。
学生准备:1.收集爸爸妈妈关爱自己成长的点滴小事例,以备交流时用。
2.一些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照片及小时候穿过的衣物。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36-P38页内容,话题为“爸爸妈妈都爱我”。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39-P40页内容,话题为“我在长大”。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妈妈的爱在哪里1.播放短片《小三三的一天》,老师对画面进行描述。
第1篇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关爱他人、传递爱心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重要价值观。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爱心,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我校于2023年4月15日开展了“小学生爱心传递”主题班会。
本次班会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学会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二、班会目标1. 让学生们了解爱心传递的意义,认识到关爱他人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2. 培养学生们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
3. 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们学会将爱心传递给身边的人,构建和谐校园。
三、班会流程(一)开场致辞班主任首先对本次班会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爱心传递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班会活动中来。
(二)爱心故事分享1. 学生A分享:讲述了自己帮助邻居老人过马路的经历,虽然只是一次简单的举动,却让老人感到温暖。
2. 学生B分享:分享了自己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给老人的故事,展现了小学生的良好品质。
(三)爱心传递活动1. 爱心卡片制作:学生们动手制作爱心卡片,将祝福和鼓励的话语写上去,然后传递给身边的同学,传递正能量。
2. 爱心捐款活动:组织学生们进行爱心捐款,用于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四)爱心传递承诺学生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共同宣誓:“我承诺,从现在开始,关爱他人,传递爱心,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班会总结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对学生们在班会中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传递爱心,关爱他人。
四、班会成果1. 学生们对爱心传递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关爱他人的意识。
2. 通过爱心传递活动,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将爱心传递给身边的人,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3. 班级氛围更加融洽,学生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五、班会反思本次班会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部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需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爱心。
2. 班会活动形式较为单一,需要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爱心接力主题班会教案1一、活动目的目的:1、通过同学们的讨论、献爱心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地震灾情以及抗震救灾、赈灾捐赠的实情,激发他们自强不息、团结拼搏,无私奉献的民族情感。
2、充分认识地震造成的严重危害、深刻体会灾区小朋友上学读书的艰难,想灾区小朋友之所想,帮灾区小朋友之所需,与灾区小朋友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战胜地震带来的千难万险。
二、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搜集抗震救灾资料。
2、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录音。
3、爱心捐款箱。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活动:同学们,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降临到我国四川雅安地区,给当地的人民群众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多少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多少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父母,多少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多少人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面对灾难,面对受难的中国同胞,远在震区外的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就是迅速而积极地联合起来,伸出援助之手,与灾区人民共同抗震救灾。
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灾区人民奉献自己的爱心。
(二)学生了解灾区受灾情况。
1、师生介绍自己知道的灾区受灾情况。
2、学生谈感想。
3、教师小结:从刚才大家的谈话中,老师了解到了同学们的心情,大家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小朋友,并从抗震抢险中吸取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三)了解各界对灾区的捐赠情况。
1、师生介绍社会各界对灾区的捐赠情况。
2、学生谈自己的感想和打算。
3、教师启发谈话:在这次灾难中,许多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失去了自己家园,失去了自己最喜欢的学校。
此时,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师里学习,而灾区的孩子却只能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学习、生活,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需要什么?4、组织学生讨论:灾区的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可以为灾区的孩子们做些什么?5、学生汇报。
6、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灾区的同学们多么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关心,帮助他们啊!所以,我们应该伸出自己的双手,向他们献上一份爱心,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和他们成为手拉手的好朋友。
二年级“爱心接力,点亮希望”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心的含义,培养学生爱心与关爱他人的意识。
2. 探讨如何点亮希望,培养学生正确、积极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态度。
教学内容:1. 自我介绍环节教师让每位学生自我介绍,让大家互相认识和熟悉。
在介绍中,可以询问学生自己最喜欢的事物、最擅长的事情以及最想成为的职业等,增强他们的自信和归属感。
2. 感恩与爱心教师以丰富多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各种爱的形式,如家庭之爱、友情之爱、师生之爱、众志成城之爱等等,让学生懂得感恩和回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怀。
3. 爱心接力教师以班级为单位,组成爱心接力队伍,让学生们分别站在一起,手捧着纸条,每个环节都是一项任务,任务完成后,将纸条传递给下一位同学。
每个环节任务的内容如下:a)第一环节:轻松微笑。
一人面带微笑,将纸条传递给下一位学生。
b)第二环节:问候同学。
一人向另一人问好,询问近况,将纸条传递给下一位学生。
c)第三环节:给同学加油。
一人为另一人加油鼓励,将纸条传递给下一位学生。
d)第四环节:送上小礼物。
一人给另一人送上一份纸条小礼物,将纸条传递给下一位学生。
e)第五环节:表白爱心。
一人向另一人表白自己的爱心,将纸条传递给下一位学生。
完成一个环节的同学,将纸条敞开,上面就写着“爱心接力,点亮希望”,这时,全体同学高呼“爱心接力,点亮希望”的口号。
4. 班级互动班级互动环节,让学生们彼此分享自己的困难和问题,大家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帮助同学克服困难,让大家更加团结和互助。
5. 总结和反思教师将本次主题班会所学习的内容一一梳理并总结,让学生明确自己要更加关注和实践的爱心和关爱他人的责任。
同时,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平时是否对身边的人关注、支持和帮助。
教学体会:本次主题班会,以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爱心和感恩的含义,培养对身边人关注和支持的意识。
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也让他们学习到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在互相鼓励和支持下,不断激发内在的力量,共同点亮希望。
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全世界教师的节日。
教师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担着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重任,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灌输知识,更是教育与引导学生,让他们成长为有用之才。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我们对教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班会是我们表达爱意和感激之情的一个好机会。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了一次“爱心相连,点亮明天之光”主题班会来庆祝教师节,为我们最敬爱的老师献上最诚挚的祝福。
一、敬爱的老师辛苦了老师是我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用他们的知识和智慧为我们点亮前进的方向。
他们默默地耕耘着,为了唤醒我们的未来。
是,老师们的工作面临种种困境和压力,他们常常忍受着繁重的工作量和压力,还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素质。
今天是教师节,我们要向老师献上诚挚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感谢他们的辛勤工作和耐心指导,他们的努力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成长。
二、爱心相连点亮希望之光“爱心相连,点亮明天之光”,这是我们的主题。
爱心是一种感情,一种关爱,它将人们的心连成一片。
在一起,我们可以发挥创造力和潜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们要用爱心相互支撑,共同走好我们的未来之路。
同时,我们也要通过班会活动来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我们可以制作一些花束、明信片、小礼物,还可以为老师表演精彩的节目。
这些简单的举动都能表达我们心中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三、班会互动促进沟通交流在班会中,我们不仅能够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还能够与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
我们可以分享我们的学习经验和感受,也可以探讨一些社会热点和前沿科技。
通过这些互动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探索我们的未来,尽可能地提升我们的能力和素质。
四、教师节我们请老师吃饭在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还要为老师请客,这是我们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的一个方式。
通过为老师宴请,我们可以将我们最真挚的祝福传递给老师们。
五、结语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要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把老师的付出化为我们的努力和进步。
献爱心活动方案一、活动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8:____至11:00二、活动地点西安市启智学校教学操场三、与会人员1.领导嘉宾西安华旗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文彪先生西安华旗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红娟女士西安市启智学校校长杨莉西安市启智学校书记韩秦虎西安市启智学校副校长吴保印2.参会人员西安华旗药业有限公司____名员工西安市启智学校师生3.参与媒体陕西省电视台四、活动议程1.主持人:启智学校吴保印副校长2.捐赠仪式第一项启智学校吴保印副校长介绍来宾第二项杨莉校长致欢迎词第三项西安华旗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文彪先生讲话第四项启智学校领导接受捐赠1.企业领导向学校捐赠2.学校领导为企业颁发爱心捐赠证书第五项企业员工与学生开展融合活动注意:1、早上____点____分西安启智学校门口集合,迟到者按正常考勤处理。
2、捐赠仪式开始时,我们排成队站在队伍中。
(看当时情况在决定站成几队)不得嬉戏打闹、大声喧哗要有秩序。
3、捐赠仪式结束后____个人一组跟班进班。
每个班有____名学生,____名老师。
我们的人进去根据班级课程不同灵活进行,参与其中。
不要影响教学,不能对学生进行单独拍照。
4、下课后,所有人到会议室集合,进行华旗____周年庆典活动。
因为会议室和教学楼在一起,所以在活动中尽量不要随意走动出出进进,大声喧哗。
5、分成各个小组,由各组长组织(如金蚕康宝组等)学习、讨论心得。
献爱心活动方案(二)活动目的:结合学校责任教育活动要求和教育____文件精神,学校德育处和少先队开展“新春送温暖”慰问活动,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勇担责任,关爱他人,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帮扶活动,为身边的小伙伴、消防中队官兵和社区孤寡老人送上新年的祝福。
一、活动主题:“爱心关怀—牵手传爱送温暖”活动(慰问困难小伙伴)“责任奉献—我是爱心小天使”活动(慰问消防中队和社区孤寡老人)“爱心同行—红领巾手拉手共成长”(与民办沪宁小学学生牵手活动)二、活动时间:1、____年____月30、____日慰问身边小伙伴2、____年____月26~____日慰问消防中队和社区孤寡老人3、____月____日与民办沪宁小学学生共同参观场馆(暂定)三、活动地点:1、班级教室2、江桥消防中队社区3、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活动形式:1、各班级以主题班会形式召开迎新班会,会后由班主任和学生代表向手拉手小伙伴赠送慰问品。
凝聚爱点亮爱传播爱——捐赠爱心有道门槛高中主题班会【教育背景】2019-2022三年里经历新冠疫情风暴里的每一个孩子,都站在历史的峡谷前。
虽然他们不曾经历人类历史上肆虐的霍乱、天花、鼠疫,但今天所发生的一切,会成为他们人生的大事记。
为抗击疫情,有的人,站在窗前高声呐喊;有的人,组织力量奋起抗击。
在疫情期间,社会上涌现出很多心系疫情捐赠助力的民众。
我们看到众志成城,也看到看到同心协力。
太多的“暖闻”时常令人动容,特别是生活窘迫的老年人为抗击疫情捐出所有积蓄,少则几千,多则几十万。
这些老人单纯又善良,有着朴素的爱国情怀,也更愿意自我牺牲,表现出超卓的人性,令人泪目。
但同时老人捐赠带来的伦理难题:温婉谢绝,还是附条件式接受值得我们深思,且是否应该大力宣传,借助这样的探讨,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更深刻地把握自我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更清晰地意识到,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
每一个孩子都要懂得担当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要同心同德,同舟共济。
每一个孩子必须把这些良知像基因一样镶嵌到自己的心脉里。
他们终会懂得,人类因合作而联结,人类这个伟大的群体,在经受一次又一次狂风巨浪的冲刷后,必将获得一次又一次生命灵魂的洗礼。
【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的生命价值与国家、民族相结合,从而找到人生的支点,强化自己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体察,学会分辨,建立起深度的理性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1、收集全国全世界在疫情中捐赠助力的资料整理归类,并制作视频。
2、收集疫情期间老人们的捐赠故事和各种新闻报道和评论。
3、准备主题谈话课PPT和学案。
【教育过程】【环节一】主题导入:疫情风暴中的慈善捐赠1、视频播放(全国全世界的捐赠助力资料视频剪辑)(背景音乐《武汉,加油》)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疫”猛然打响!2019-2022三年里,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共抗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