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奉献爱心主题班会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教案【篇一:助人为乐_奉献爱心主题班会】《助人为乐`奉献爱心》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并且寻找到奉献精神的真谛。
2、帮助学生发现在奉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适合小学生的是乐于助人,为班级学校奉献,有集体荣誉感。
3、通过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共同发现助人为快乐之本。
二、教学重点:1、奉献精神的真正理解2、乐于助人,点滴小事从我做起三、活动形式:以主题班会形式,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以小故事,诗歌朗诵,大家交流心得等节目共同组成主题班会。
四、教学过程:(一)什么是奉献精神主持人a:3月5日,是个平凡的日子,但是每年我们却用它来纪念一个不平凡的人,那就是雷锋。
今天,我们同样在他的精神激励下,也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响应号召。
二年六班“学习雷锋`奉献爱心”主题队会正式开始。
主持人b:我们一直在说奉献精神,那么真正的奉献精神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从下面的几个小故事中来进行领悟吧:节目一:(奉献精神的小故事)主持人a:听完这些小故事,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奉献精神呢?(请同学们发言)主持人b:大家说的都不错,在我们的身边同样有着无数的平凡的人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无私做出奉献。
例如,警察叔叔,据统计,春节期间,当全国人民都在全市九成的民警,都坚守自己的岗位,你还能说出哪些职业一直默默奉献?主持人a:雷锋常说:“革命需烧木炭,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堵枪眼,就去做黄继光。
”他的确这样做到了,他把自己生命溶入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无论是当公务员,还是当工人和军人,他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勤奋努力,工作在哪里,就在哪里闪光发热,竭尽所能为国家、为社会创造财富。
主持人b:下面请听勾瑞瑶`汤函玉同学的配乐诗朗诵《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主持人a:听完这首诗后,让我更加感受到虽然个人的力量是如此的微小,但是只要每个人无私奉献下,聚集在一起就会变得无限的大。
关于助人为乐的主题班会教案(通用3篇)关于助人为乐的主题班会篇1一、班会背景针对本班本学期德育阵地的主题“争做好人好事”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争做助人为乐的好学生。
二、班会目的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助人为乐。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3、使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三、准备过程1.给参加活动的三个组取名分别为:阳光组.奋进组.快乐组。
2.每个组都收集助人为乐的真实事迹。
3.学生准备助人为乐的小品两个。
4.教师准备每个组的好人好事名单及一份关于助人为乐的分析材料。
会场布置:1.撤去桌子,围绕主题“助人为乐”出好板报。
2.教师在前板出好主题,其余由学生装饰。
四、活动过程主持人:班主任1.宣布活动开始,介绍参加活动的组合及此次活动的目的。
2.宣布近期每个组的好人好事名单,并对每个组中为集体做好事的同学进行表扬。
3.小品表演《爱护幼小》让学生交流感受,再在班上汇报。
4.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有什么感受?具体谈谈自己遇到的困难及当时的感受。
5.当别人帮助你解决了困难,你心里又有什么想法?6.你帮助过别人解决过什么困难?当时心里有什么感受,怎么想的?(引出助人为乐)7.材料分析,思考材料中谁真正作到了助人为乐,为什么?8.学生交流助人为乐的真人真事,并教育学生向这些人学习。
9.通过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今后打算怎样做?10.教师小结。
五、总结要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就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我们成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好公民,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大家都列举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缺乏公德的例子,也讲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好人好事。
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所有这些做法,看似简单,但体现了道德建设的真谛,就是从行为养成入手,公德本身并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这些具体的事情,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展现着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学生的总体素质,展现着一个城市市民的总体素质,展现着一个地方公民的道德水平。
助人为乐的主题班会
助人为乐——点亮温暖之光
引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展现出助人为乐的精神。
他们无私奉献,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关爱。
今天的班会,我们将探讨助人为乐的意义和如何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一、回顾经典人物的助人为乐精神
1. 描述几位具有助人为乐精神的传奇人物,并彰显他们的价值和贡献。
2. 分析经典人物为何能成为助人为乐的榜样,探究他们的优点和特质。
二、关爱他人的小事大爱
1. 分享近期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一些关爱他人的真实故事。
2. 思考为什么这些小事对他人意义重大,能够带来温暖与希望。
三、助人为乐启迪我们的人格成长
1. 探讨助人为乐如何促进我们的人格成长。
2. 思考如何将助人为乐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中,使其成为我们的习惯。
结语:
助人为乐的精神与行为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它点亮了我们的心灵,传递了温暖和希望。
让我们激励自己,从点滴小事做起,
不断成长为一个充满爱心和善意的人,为社会传递更多的温暖之光。
助人为乐,成就大爱——小学五年级美德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材分析教材类型:主题班会教案教材等级:小学五年级教材主题:助人为乐,成就大爱本教材通过呈现小学五年级学生心中的美德观,重点突出了“助人为乐”的价值和意义,展示了学生们南开文化传承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教学,让学生养成扶助他人的美德观,经常帮助他人。
2.让学生明白“助人为乐”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要关心他人的需要,愿意主动帮助他人。
3.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奉献和努力,教育学生志愿服务的精神。
三、授课大纲一、引入本次主题班会以“小学五年级美德在我心中”为主题,通过引题,激发学生参与本次班会的热情。
二、主体部分1.什么是“助人为乐”?通过展示一些生动的案例和事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助人为乐”,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德和美好事物。
2.成就他人,成就自己通过多媒体影像呈现,介绍一些在他人的帮助下取得了成功的案例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明白“助人为乐”是为他人而发,同时也为我们自己带来了愉悦和成长。
3.助人为乐的原则让学生了解助人为乐的行动需要遵守一些原则,例如,不歧视别人,不伤害别人,不侵犯别人的权益等。
4.先学会感恩,再懂得给予在本部分中,老师将带领学生了解感恩的重要性,着重讲解感恩的真正含义,以及感恩的对象和表现方式,帮助学生从感恩出发,真正成为一名懂得帮助他人的优秀人才。
三、总结本次班会以“助人为乐,成就大爱”为主题,引导学生培养“助人为乐”的美德观,体现了南开文化的特点和价值,也为学生今后美好的成长和发展积累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老师将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及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有意识地感悟“助人为乐”的精髓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肯定感,既以本次班会为切入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帮助学生形成了积极向上、诚实守信、懂得帮助他人的优秀人格素质。
关于乐于助人班会5篇雷锋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的品质,为我树立了榜样,他将是我今后要学习的楷模。
以面是小编整理的五篇关于乐于助人班会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乐于助人班会1一、活动背景:为了让学生对乐于助人有深刻的了解。
二、活动的目的:时光匆匆,不知不觉中,同学们已经长大,在长在的时间里,一定会有许多事让我们心中为之一动,让我们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在我们的身边一定会有许多值得我们爱护的人,你们的父母,还有陪伴着一起成长的朋友们,我们不仅要懂得爱护他人还要懂得帮助他人。
三、活动准备:ppt四、活动过程:(一)活动地点:三年级(二)活动时间:20x年3月16日(三)活动具体程序:1、拒绝冷漠,温暖互助:观看《小悦悦,一路走好》的视频,谈感想。
2、学生谈论自己助人为乐的事情。
3、学习助人为乐的典范——雷锋同志的主人事迹,谈感想。
4、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怎样发扬助人的精神。
5、实例教育:通道火灾。
6、老师小结: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
同样是帮助人,但不同的人,助人的动机不尽相同。
只有真正出于对他人的同情、关心,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满腔热情地去帮助解决,并从中感受到快乐,才是助人为乐。
7、主题班会的口号:关爱同学、帮助他人编后语:乐于助人是中国的传统优良美德,希望大家传承中华美德,乐于助人,让世界充满爱。
乐于助人班会2听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助人为快乐之本,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乐于助人,这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
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别人给予的帮助。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将不再会看到别人得不到帮助时焦急的脸胧,雷锋就是乐于助人的楷模。
雷锋虽然很年轻就因事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是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的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助人为乐班会课教案精选7篇助人为乐班会课教案篇1活动设计背景三月份是学习雷锋月,为了使幼儿园的学生们深入地了解雷锋精神和学习雷锋精神,传承并发扬雷锋精神,使同学们以雷锋为榜样,不断地总结自我,服务他人。
此次活动要全面、务实、灵活,切实起到加强学生们的思想道德建设、自觉弘扬雷锋精神的目的,开展了以“助人为乐”为主体活动。
通过讲雷锋故事,和展示雷锋的图片给学生们看,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奉献精神,通过学习雷锋精神了解雷锋叔叔非常勤俭节约,我们学习他勤俭节约要用行动来证明。
活动目标1、让我园的孩子们知道每年的三月五日这个时候是雷锋日,使儿童从小形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简朴的意识。
2、采用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后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思想和行为的表现。
3、通过学习雷锋精神学习使学生学会明礼、感恩、友爱、奉献的优良品质,教育学生做一名新时期的小雷锋。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学习雷锋精神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教学难点:怎么树立一种助人为乐的小雷锋精神。
活动准备雷锋图片、胶水、电视机、DVD机(放雷锋记录片以及《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活动过程1、把雷锋的图片帖在黑板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们知道雷锋是一位解放军人。
2、通过讲雷锋故事,谈话等形式让孩子认识雷锋,知道雷锋叔叔是一位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经常为别人做好事的解放军叔叔,逐步树立起以“学习雷锋”为荣的观念。
3、放雷锋纪录片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了解雷锋一些助人为乐事迹,教学生们唱雷锋歌《学习雷锋好榜样》。
最后让全班的学生来说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怎么去学习雷锋精神。
4、鼓励学生在教室里捡垃圾,保持教室整洁,爱护公共财产,鼓励他们去帮助他人,帮助老人,做一个乖孩子。
5、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去回答,例如,我们在街遇到叔叔阿姨们问路如果我们知道该怎么办啊?学生|:我们会帮他们指路。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在家中该注意什么呀?小朋友:洗完手要把水龙头扭紧,吃饭时不浪费粮食,不跟爸爸妈妈顶嘴,帮奶奶爷爷剩饭。
美在奉献里
七年级三班十月份主题活动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并且寻找到奉献精神的真谛。
2、帮助学生发现在奉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适合小学生的是乐于助人,为班级学校奉献,有集体荣誉感。
3、通过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共同发现助人为快乐之本。
二、教学重点:
1、奉献精神的真正理解
2、乐于助人,点滴小事从我做起
三、活动形式:
以主题班会形式,全班同学共同参与。
以小故事,诗歌朗诵,大家交流心得等节目共同组成主题班会。
四、教学过程:
(一)什么是奉献精神
主持人A:3月5日,是个平凡的日子,但是每年我们却用它来纪念一个不平凡的人,那就是雷锋。
今天,我们同样在他的精神激励下,也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响应号召。
二年六班“学习雷锋`奉献爱心”主题队会正式开始。
主持人B:我们一直在说奉献精神,那么真正的奉献精神又是什么呢?让我们从下面的几个小故事中来进行领悟吧:
节目一:(奉献精神的小故事)
主持人A:听完这些小故事,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奉献精神呢?(请同学们发言)主持人B:大家说的都不错,在我们的身边同样有着无数的平凡的人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无私做出奉献。
例如,警察叔叔,据统计,春节期间,当全国人民都在全市九成的民警,都坚守自己的岗位,你还能说出哪些职业一直默默奉献?
主持人A:雷锋常说:“革命需烧木炭,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堵枪眼,就去做黄继光。
”他的确这样做到了,他把自己生命溶入党和人民事业的整体之中,立志在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乐于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无论是当公务员,还是当工人和军人,他都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勤奋努力,工作在哪里,就在哪里闪光发热,竭尽所能为国家、为社会创造财富。
主持人B:下面请听勾瑞瑶`汤函玉同学的配乐诗朗诵《你,浪花里的一滴水》
主持人A:听完这首诗后,让我更加感受到虽然个人的力量是如此的微小,但是只要每个人无私奉献下,聚集在一起就会变得无限的大。
不如让我们在游戏中感受一下吧。
(二)乐于助人,点滴小事从我做起:
主持人A:但是我们还是小学生,不能够像刚刚那些大人物做出英雄事迹,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主持人B:虽然我们的资历还很浅,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班级是我家,一切靠大家,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的小事值得我们去做,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那么就让我们想想,有哪些事,微不足道,却能够为班级,为年级争光添彩。
主持人B:那我先来说一个:在学校的每个角落,看到纸屑,要捡起来。
尽管不是自己丢的。
为学校的环境着想。
主持人B:我相信,肯定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想法和建议,请同学们也说说自己的行动。
(配乐,爱的奉献)
主持人:同学们说的真好,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一曲《爱的奉献》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奉献与索取是一对矛盾,一心索取的人,贪欲永远得不到满足,再者,没有别人的奉献,自己又能索取什么?
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给予,是“有一分热放一分光”,是“我为人人”。
奉献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
因为有人奉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人类才会不断前进。
奉献者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长。
主持人A:下面请班主任老师给我们说几句话
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个主题班会,让我们了解到雷锋的螺丝钉精神,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个人力量虽小但是只要靠大家的团结和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
就比如说从我们班级说起,班级就好比是我们的大家庭,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家庭的成员,因此只要每个同学都能够从小事做起,热情细心地关心班级的每件事,那么班级将会更团结更能进步!
主持人AB:二(六)助人为乐奉献爱心主题班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