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2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
- 格式:pptx
- 大小:309.67 KB
- 文档页数:15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62040使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类别: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修课方式:必修课教学时数:180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一)课程性质与作用《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机电、数控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包括电工技术、电机与控制以及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部分内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知识和应用;变压器、电动机以及常用控制电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常用电子元件及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的原理及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数控等专业前导课程,后续课程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城轨交通供电》、《城轨电气控制及PLC技术》等。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又是学生考取中级和高级电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心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
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以“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突出应用”为主线,坚持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在相关知识的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现场参观、实践环节和课程设计等技能训练,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以有的物理知识基础上,掌握有关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方面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为学好专业知识、从事生产第一线的专业技术工作以及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知识水平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能用电路的基本定律对直流、交流电路进行分析计算。
2、掌握变压器、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常用控制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和安全用电措施。
3、掌握半导体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伏安特性,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和分析方法,整流、滤波、稳压、调压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一、课程简介《电路分析》是信息学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理论体系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应用背景等特点,学习电路理论对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达到深刻理解和掌握各专业知识的目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理、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使学生掌能够在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诸方面得到提高,为后续课程打下牢固的电路分析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析方法、定理和定律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打下基础。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这些课程对于电路分析中所涉及的知识有辅助的作用。
后续课程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学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力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自动控制理论等,这些课程的学生将在本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展开。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本课程以电路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为基础,以研究对象可以划分为三大电路:直流电阻电路、一阶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第一大电路:直流电阻电路在学习各电路元件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基础上,对直流电阻电路中的各种电路用不同的电路基本分析方法进行电路参数的确定,会运用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及诺顿定理对电路参数进行简化计算和参数确定,理解这些方法在实际工程中运用。
第二大电路:一阶动态电路在学习电感和电容元件的基础上,对一阶动态电路的概念有清楚理解和认识。
会运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中的电路参数,对各要素的求取方法的选择有深刻的认识。
第三大电路:正弦稳态电路在复习正弦量和复数知识的基础上,理解相量法的概念,通过对交流电路的学习,会应用相量法和相量法对交流电路的参数进行分析。
《电路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类别:学科基础教育课程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技术开课单位:信息与工程通信工程学院电器工程系电工课程组课程编号:02050405总学时:80学分:5适用专业:本科非电类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作用:本课程是对高等工科院校非电专业学生进行电气工程基础教育的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与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并受到必要的实验技能训练。
在培养学生认真严肃的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课突出能力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的基本定律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电容、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关系。
2、理解电路分析中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意义。
3、掌握功率计算的规范化方法及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与电流定律。
4、掌握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1、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
3、理解网孔电流法、含两个结点的结点电压法。
4、了解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及非线性电阻电路图解分析和小信号模型。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的表示法。
2、掌握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
3、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和相量图。
4、理解交流电路的功率以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5、理解正弦交流电中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功率三角形等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关系求解正弦交流电路。
6、掌握简单交流电路的计算。
7、理解相量图法在交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第四章三相电路1、了解三相电路的连接方式和中线的作用。
2、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相值和线值之间的关系。
3、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相值和线值的计算方法。
实际电压源与电流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 电工基础1.实际电压源一个实际电压源,可用一个抱负电压源 us 与一个电阻 Rs 串联的支路模型来表征其特性。
当它向外电路供应电流时,它的端电压 u 总是小于 us ,电流越大端电压 u 越小。
us = Us时,其外特性曲线如下:Rs :电源内阻,一般很小。
2.实际电流源一个实际电流源,可用一个电流为 iS 的抱负电流源和一个内电导 GS 并联的模型来表征其特性。
当它向外电路供应电流时,并不是全部流出,其中一部分将在内部流淌,随着端电压的增加,输出电流减小。
Gs:电源内电导,一般很小。
iS = IS时,其外特性曲线如下:3.两种实际电源的等效互换实际电压源、实际电流源两种模型可以进行等效变换,所谓的等效是指端口的电压、电流在转换过程中保持不变。
即:通过比较,得等效的条件:留意事项(1)“等效”是指“对外”等效(等效互换前后对外伏—安特性全都),对内不等效。
开路的电压源中无电流流过 RS;开路的电流源可以有电流流过并联电导GS 。
电压源短路时,电阻RS有电流;电流源短路时,并联电导GS中无电流。
(2)留意转换前后US与IS的方向。
(3)进行电路分析和的计算时,恒压源(或受控电压源)串联电阻的支路和恒流源(或受控电流源)并联电阻的支路之间均可等效变换。
其中RS不肯定是电源内阻。
(4)抱负电压源和抱负电流源之间不能等效互换。
应用:利用电源转换可以简化电路计算。
例7.例8.受控源间的等效变换与独立电源相同可以用两种受控电源等效互换的方法简化受控源电路。
但简化时留意不能把把握量化简掉。
否则会留下一个没有把握量的受控源电路,使电路无法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