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纪律检查考核
- 格式:xls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10
工艺纪律检查记录表受查单位:机加工车间检查时间:年月日参检人员: 填表人: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情况及问题点(要写明工序、件号、件名、设备等)整改要求标准分数实得分数效果确认一、“三按”执行情况1、图纸、工艺等技术文件是否齐全,做到完整、正确、统一,是否有效版本。
102、是否按工艺规定使用设备、工装、卡具、量具,按规定参数、顺序和方法进行操作和加工。
103、操作者有无操作证,是否有效。
54、原材料、辅料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5二、原始记录1、是否及时填写自主检查记录,做到真实、规范。
52、质控点是否按规定控制并作好有关记录。
5工艺纪律检查记录表(续页)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情况及问题点(要写明工序、件号、件名、设备等)整改要求标准分数实得分数效果确认三、工装量具刃具1、工装、模具、工具、刃具等是否完好,按规定保养和存放,符合工艺要求。
52、计量器具是否在周检合格期内,有周检合格证。
5四、特殊过程(热处理、焊接工序等)1、是否有操作证和相应的资格证、上岗证等,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
52、是否按规定填写自检和过程控制参数记录。
10五、现场管理1、现场技术文件是否整洁、完好、定置摆放。
52、现场零件和工位器具是否分类摆放整齐并有标识。
53、通道、地面、附件、工具等是否整洁、定置摆放,符合“5S”要求。
5六、其他1、工艺纪律的自检和整改20注:1.各单位进行工艺检查时间可参照其对应的有关内容进行。
对不同受查单位要分别填写本表。
2.空间不够可另加附页。
由技检部负责汇总并进行评分。
机械加工考核制度机械加工是一项需要技术扎实和严谨操作的工作,为了保证机械加工质量和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机械加工考核制度。
以下是一套可行的机械加工考核制度,旨在提高机械加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
一、考核目标1.提高机械加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2.提高机械加工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零件加工不合格率。
3.增强机械加工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4.完善机械加工人员的培训体系,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二、考核内容1.加工工艺能力:包括对零件加工工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能否根据图纸和工艺要求合理安排、选择刀具和夹具及加工顺序。
2.加工质量能力:包括对零件加工精度的控制能力,能否按照要求保证零件加工精度,避免因误差导致零件不合格。
3.设备操作能力:包括对机床设备的熟悉程度,能否正确操作机床设备,避免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和设备故障。
4.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包括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并对自己的加工质量负责。
5.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包括对工作中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能否与其他工作人员协调配合,完成共同的目标。
三、考核评分1.考核评分采用百分制,根据考核内容的重要程度和难度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
2.考核评分分为等级制,根据得分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3.每个等级对应的得分范围为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合格(60-79分)、不合格(0-59分)。
4.对于每一项考核指标,都有相应的评分标准和评分参考。
评分标准和评分参考需要定期更新,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调整。
四、考核周期1.考核周期一般为半年或一年一次,具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考核周期结束后,根据考核结果对机械加工人员进行奖励和激励措施,同时也需要进行培训和改进计划,提高机械加工人员的短板和不足之处。
五、考核结果的运用1.考核结果作为机械加工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的依据,根据考核结果和考核等级确定晋升、岗位调整和薪酬待遇。
工艺纪律检查管理制度为及时检查发现生产中出现的违反工艺纪律的现象并给予纠正,特制定本一、生产车间对工艺纪律检查设立多级管理。
二、班级必须在生产前对生产场所的清洁卫生、工艺条件进行检查。
三、班组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进行生产,班组长必须对此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各生产班组生产结束后都必须按规定做好清场及清洁工作。
五、班组长在工艺纪律检查过程中发现违纪现象应及时指正,并向车间工艺员报告。
六、车间工艺员在生产前必须检查各项工艺条件,合格后进行生产。
七、车间工艺员和班组长在生产过程中都必须对各项工艺条件进行检查,对工艺规程和各种标准操作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出现违纪现象应及时指正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八、车间主任、车间工艺员、班长不定期召开生产班组会议,以加强工艺纪律的管理,保证工艺纪律的切实实施。
九、生产技术部、车间主任应不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十、车间每月必须召开一次工艺纪律检查会议,以了解车间工艺纪律执行情况,找出差距,便于改进。
工艺纪律检查管理制度(二)1、目的为加强工艺管理工作,保证公司各单位工艺技术的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单位的工艺技术管理控制。
3、职责范围技术部是工艺技术控制的归管理单位,负责正常生产的工艺管理工作,组织工艺文件的编制、修订、发放及监督管理。
负责工艺记录的审批登记管理。
负责各生产单位工艺文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工作。
4、规定内容4.1正常生产的工艺管理4.1.1各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执行,并如实填写原始记录。
4.1.2为确保工艺指标的严格执行,生产单位要对工艺指标执行情况进行巡回检查,并做好记录。
4.1.3技术部组织对各生产单位工艺执行情况进行现场巡检,每月对公司各生产单位进行汇总,对查出的问题进行通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4.2工艺变更的管理4.2.1通过技术改造后,工艺需要变动的,技术部应重新编制或修订工艺文件,。
机械加工检验规定1 目的和范围:通过严格执行三检,“首件检验”、“巡回检验”、“完工检验”将检验工作与工序控制紧密结合,对每一工序的质量问题或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不放过,剔除不合格品,使其不能投入下序或出厂,从而达到工序控制的目的。
本检验程序适用于本厂所有自制产品零部件和分、总成在冷加工过程中的检验和试验。
2 检测依据:过程检验的检测依据及技术支持和标准:按图纸、工艺要求、技术要求执行。
3 检验类别、内容和要求:3.1首件检验:3.1.1在下述情况下,必须首件检验确认后,才能开始加工;a)工作班开始加工的第一个工件;b)调换操作者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c)更换(调整)工艺装备或更换模具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d)代用材料后加工的第一个工件。
3.1.2首件检验的依据:a)生产图纸或工艺图纸或工艺卡片;b)作业指导书(工序控制点)3.1.3检验内容:根据检验工艺规程的要求,核对首件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是否真正符合要求:对首件检验合格,批准生产加工。
首件检验不合格,进行不合格品的处理,同时分析不合格原因,采取改进措施后生产,产品继续首件检验,直至合格为止。
3.1.4检验要求:a)对首件,根据加工工艺要求,核实首件产品或工件(毛坯)产品的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
对首批检查的工件(毛坯),操作者必须做好自检和标识,在操作者缺乏检测手段时,也应对工件的外观质量自检,合格后送检验员检查。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首件检验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进行批量生产或继续加工作业。
对首件不报检查的,检验员有权拒绝该批零件的检查。
b)作好首检检验记录,要求按工件种类分类填写首检记录,以便于追溯。
c)检验状态分为:合格、不合格、待检、检后待定;产品标识要求填具“工件名称、规格、数量、尺寸、首检合格”要素,并放在料块的最顶端。
3.2巡回检验:由检验人员在生产现场,进行日常工艺纪律巡回监督检查,重点监控工序质量和工艺纪律,原则上每班抽检三次,并做好记录。
工艺纪律检查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工艺纪律是企业生产组织中的重要环节,对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强工艺纪律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工艺纪律检查管理制度。
二、检查管理的目的1. 提高工艺纪律的执行力,确保产品质量;2.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 保障企业的安全和环境。
三、检查方式和频次1. 定期检查采用定期检查的方式,按照生产计划和工艺流程的要求,对各个工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不定期检查针对各个工段的特殊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确保工艺纪律的执行情况。
四、检查内容1. 工艺参数对各个工段的工艺参数进行检查,确保参数符合要求,并能够正常运行。
2. 设备运行情况对关键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防止故障发生。
3. 人员操作纪律对各个工段的操作人员进行检查,确保他们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工艺纪律。
4. 安全生产对生产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五、问题处理1.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及时通知责任人进行整改;2. 整改问题要有具体的时间要求和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3. 发现问题严重或者屡教不改的,上报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六、效果评估建立反馈机制,通过对问题整改的跟踪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评估整改后的效果。
七、责任追究1. 对于不按照规定执行工艺纪律的人员,要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2. 对于发现问题不及时报告或者故意隐瞒问题的,要进行严肃处理。
八、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对于未尽事宜,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这是一个简要的工艺纪律检查管理制度,旨在加强对工艺纪律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执行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合作,密切配合,严格执行制度,以确保工艺纪律的有效执行。
同时,也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艺纪律的重要性意识,做到由内而外的推动,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车间巡检员岗位职责及绩效考核方案一、岗位职责:1、负责本车间机械加工质量的检验。
根据生产计划,准备好相关的检测仪器、仪表,与生产同步进行检验。
执行首件、巡检检验制度,按规定的标准(产品图纸、工艺、图片)进行检验。
2、严格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对不合格品展开隔绝及合理标识、归类,汇总呈报。
3、检验合格的,予以放行,并记录于《首巡检记录单》上;检验不合格的,根据检验实际状况记录于《不合格品评审单》上,并在流程卡上予以体现;如发现重大质量事故造成批量不合格时,应及时通知相关责任管理人(车间主管)及直属领导,对产品进行确认;检验员应将工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每周汇总书面上报质技部;4、有权对生产过程中辨认出的操作工违背操作方式工艺纪律的现象不予阻止,有权对生产过程中辨认出的操作工违背操作方式工艺纪律的现象不予阻止;协同处置已经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及时向上级意见反馈各种质量信息,明确提出制止措施意见;二、绩效考核方案:(一)工资方案1、工资支付方法:月工资总额=车间平均值日工资*考核系数*月执勤-罚款2、考核系数取0.8-1.2,具体数值由直属领导根据当月工作业绩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报财务执行。
(二)考核细则:1、认真做好首巡检工作,认真如实填写检验记录,要求首件检验记录录入erp系统;(首件检验包括批产品的首件检验及新工人、新产品每班的首件检验);每发现一次该首件检验没有做的扣款200元/次。
2、著重县丞工作,在日常县丞中须要把握住质量控制点,该控制点在县丞记录中须要不予彰显;自噬体产品县丞次数严禁多于2次,违者付款100元/批次。
3、对车间的批量报废担责,对车间批量报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具体做如下规定:(1)经查没经过首件检验而引致批量除役的(批量除役指除役数量为加工数量的10%及以上),付款200元/批次;同时与操作工同责。
(2)经查首件经过检验误判为合格,工人据此加工而导致批量报废的,巡检员与操作工同责。
工艺纪律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和加强工艺纪律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生产秩序和生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组织体系1. 工艺纪律检验管理工作由公司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该机构成员由相关部门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组成。
2. 机构设立工艺纪律检验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工艺工程师和质量工程师,小组负责具体工艺纪律检验工作。
第三章工艺纪律检验管理流程1. 产品进入下一工序前,必须经过质量工程师检验确认,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必须及时汇报上级领导,并由工艺工程师进行分析和处理。
3. 原材料和半成品进入生产环节前,必须进行工艺纪律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和产品必须及时淘汰处理。
4. 工艺纪律检验小组每周定期召开会议,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方案。
第四章工艺纪律检验管理措施1. 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工艺纪律检验小组必须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立即执行。
2. 对严重违反工艺纪律的人员,必须进行严肃处理,情节严重者须予以开除。
3. 工艺纪律检验小组必须定期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抽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4. 对工艺纪律检验小组成员,必须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检验水平。
第五章工艺纪律检验管理效果评估1. 每季度对工艺纪律检验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对工作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2. 对工艺纪律检验小组成员进行绩效考核,并对考核结果进行相应奖惩。
3. 不断改进和完善工艺纪律检验管理制度,提高产品质量,确保生产秩序和生产安全。
第六章附则1. 本管理制度由公司质量部门负责解释。
2. 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改,须由公司质量部门进行审定。
以上即为工艺纪律检验管理制度的内容,希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公司的生产秩序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