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抽样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566.00 KB
- 文档页数:52
审计工作中的采样与抽样方法与技术在审计工作中,采样与抽样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与技术。
通过合理的采样与抽样方法,审计人员可以获取足够的证据,并对整体情况进行推断和判断。
本文将介绍审计工作中常用的采样与抽样方法与技术,并分析其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一、简介采样与抽样是审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通过从大量数据中抽取部分样本数据来获取总体的信息。
正确使用采样与抽样方法可以提高审计效率,减少审计风险,并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采样方法与技术1. 无偏采样法无偏采样法是一种常用的采样方法,它保证了每个样本被选中的机会相等,从而减少了样本选择带来的偏差。
在审计工作中,可以使用随机数表、随机数生成器等工具来进行无偏采样。
2. 系统抽样法系统抽样法是指将总体中的样本按照一定的间隔依次选取,例如每隔十个数据选取一个样本。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样本的分布均匀,同时也能够简化样本选择的过程。
3. 簇抽样法簇抽样法是指将总体分为若干个簇,然后对每个簇进行全面调查或采样。
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的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可以减少样本选择的误差。
4. 分层抽样法分层抽样法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层次,然后从每个层次中选取样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有明显的层次结构,可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5. 整群抽样法整群抽样法是指将总体划分为若干个群体,然后从每个群体中选取全部样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总体的群体特征比较明显,可以简化样本选择的过程。
三、采样方法与技术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1. 无偏采样法适用于对总体的每个样本都具有相同重要性的情况。
在使用无偏采样法时,需要注意保证样本的随机性和独立性,以避免选择偏差和结果误导。
2. 系统抽样法适用于总体数据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情况。
在使用系统抽样法时,需要保证选取的间隔适当,并在总体数据没有明显顺序规律的情况下谨慎使用。
3. 簇抽样法适用于总体数据的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在使用簇抽样法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簇大小和簇的划分方式,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审计学》拓展资源(八)第八章审计抽样审计抽样方法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被审计单位规模的扩大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审计抽样方法逐渐被广泛应用。
而且,科学运用审计抽样方法,对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防范审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样本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根据审计抽样决策依据的方法不同,审计抽样可以分为两大类: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在审计抽样过程中,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模型和方法来确定样本量、选择抽样方法、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估并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在统计抽样中,使用随机选样方法,即在选样时使总体的每一个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到,使样本能够客观地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合理地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正因为使用了随机原则选样,所以统计抽样中可以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对样本结果进行数学评估,客观地计算出抽样风险的大小,并计算出抽样误差的大小,以抽样指标加减抽样误差范围推断总体指标。
审计人员使用统计抽样,可以了解总体很多不同的特征。
但大多数统计抽样都用来估计误差率或错误金额。
统计抽样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主要有属性抽样、变量抽样和货币单位抽样。
属性抽样是用来测量总体特征发生频率的一种方法。
变量抽样和货币单位抽样是用来估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非统计抽样也称为判断抽样,由审计人员根据专业判断来确定样本量、选取样本和对样本进行评估,非统计抽样误差不能够计算。
因此,审计人员可能不知不觉地将个人的“偏见”体现在样本的选取中,而使样本不能客观地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但是也可以有效地利用审计人员的经验和直觉,更有效地发现和揭露问题或异常。
因此,非统计抽样只要设计得当,也可达到同统计抽样一样的效果。
究竟选取哪种审计抽样方法主要取决于审计人员对成本效果方面的考虑。
非统计抽样可能比统计抽样花费的成本要小,但统计抽样的效果则可能比非统计抽样要好,审计人员既可以采用统计抽样,也可以采用非统计抽样,还可以结合使用这两种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是审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样本的检查来
推断总体的特征。
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抽样方法的选择对于审计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审计
抽样方法及其特点。
一、随机抽样。
随机抽样是指在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相等的抽样方法。
随机抽样能够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客观性,减少抽样误差,是一种
常用的抽样方法。
在审计工作中,可以通过随机抽样来选取需要检
查的样本,从而对总体进行推断。
二、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从总体中选取样本的抽样方法。
例如,每隔一定数量的个体选取一个样本,或者按照一定的顺序选
取样本。
系统抽样能够减少抽样过程中的偶然性,提高抽样效率,
适用于总体规模较大的情况。
三、整群抽样。
整群抽样是指将总体按照一定的特征分成若干个群体,然后从
这些群体中选取部分群体作为样本的抽样方法。
整群抽样能够减少
样本的数量,提高抽样效率,适用于总体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四、复核抽样。
复核抽样是指在抽样过程中对已选取的样本进行再次检查的抽
样方法。
复核抽样能够提高审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抽样误差,是一种常用的抽样方法。
综上所述,审计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
和复核抽样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
的审计工作中,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以确保审
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在抽样过程中注意抽样误
差的控制,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非统计抽样方法下推断总体(一)统计抽样方法下推断总体总体偏差率上限=风险系数(R)/样本量(n)在统计抽样中,评价的标准是比较总体偏差率上限与可容忍偏差率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二)非统计抽样方法下推断总体在非统计抽样中,样本偏差率等于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量除以样本规模,即“总体偏差率的最佳点估计”。
在非统计抽样中,评价的标准是比较估计的总体偏差率即样本偏差率与可容忍偏差率,如下图所示:八、细节测试选取样本(一)细节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二)确定样本量(一)细节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教材表4-7细节测试中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②项目4(1699~2271元)(包含随机数1756);③项目2(358~1638元)(包含随机数856);④项目11(6577~6980元)(包含随机数6799)。
(二)货币单元抽样的优点(1)货币单元抽样以属性抽样原理为基础,注册会计师可以很方便地计算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因而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使用;(2)货币单元抽样在确定所需的样本规模时无需直接考虑总体的特征(如变异性),因为总体中的每一个货币单元都有相同的规模,而传统变量抽样的样本规模是在总体项目共有特征的变异性或标准差的基础上计算的;(3)货币单元抽样中,项目被选取的概率与其货币金额大小成比例,因而无需通过分层减少变异性,而传统变量抽样通常需要对总体进行分层以减小样本规模;(4)在货币单元抽样中使用系统选样法选取样本时,如果项目金额等于或大于选样间距,货币单元抽样将自动识别所有单个重大项目,即该项目一定会被选中;(5)如果注册会计师预计不存在错报,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通常比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更小;(6)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更容易设计,且可在能够获得完整的最终总体之前开始选取样本。
(三)货币单元抽样的缺点(1)货币单元抽样不适用于测试总体的低估,因为账面金额小但被严重低估的项目被选中的概率低,如果在货币单元抽样中发现低估,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样本时需要特别考虑;(2)对零余额或负余额的选取需要在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例如,如果准备对应收账款进行抽样,注册会计师可能需要将贷方余额分离出去,作为一个单独的总体,如果检查零余额的项目对审计目标非常重要,注册会计师需要单独对其进行测试,因为零余额的项目在货币单元抽样中不会被选取;(3)当发现错报时,如果风险水平一定,货币单元抽样在评价样本时可能高估抽样风险的影响,从而导致注册会计师更可能拒绝一个可接受的总体账面金额;(4)在货币单元抽样中,注册会计师通常需要逐个累计总体金额,以确定总体是否完整并与财务报表一致,不过如果相关会计数据以电子形式储存,就不会额外增加大量的审计成本;(5)当预计总体错报的金额增加时,货币单元抽样所需的样本规模也会增加,这种情况下,货币单元抽样的样本规模可能大于传统变量抽样所需的规模。
目 录目 录 考情分析 学习要求 主要知识点讲解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本章属于比较重要的章节,核心内容是在理解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将审计抽样方法运用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
从历年试题题型看,既可以考查客观题,也可考查简答题或在综合题中也涉及抽样的内容。
近年多考查客观题,同时还在主观题中有少量涉及。
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1.理解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2.掌握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3.掌握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知识点】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知识点】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计证据时,需要选取项目实施测试。
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有: 1.对全部项目进行测试 2.选取特定项目测试 3.审计抽样一、审计抽样★★ 一、审计抽样★★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 审计抽样(即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二)审计抽样的特征 审计抽样应当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特征: (1)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可以根据样本项目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注意: 第一,下列情况实施的审计程序,不属于审计抽样: 针对总体进行百分之百的测试(全查); 只选取特定项目实施测试; 虽对选取的项目实施了测试,但不据此推断总体特征。
第二,只有当从抽样总体中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时,注册会计师才能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总体的结论。
如果样本的选取是无偏向的,该样本通常就具有代表性。
代表性通常与样本整体、选样方法、错报发生率相关;与单个项目、样本规模和错报的特定性质无关 (三)审计抽样的适用性 审计抽样并非在所有的审计程序中都可使用。
在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中,有些审计程序可以使用审计抽样,有些审计程序则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第三节实质性程序中的审计抽样技术变量抽样•在实施实质性测试时,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数额、余额是否存在错误以及错误的大小进行定量测试和分析评价。
审计抽样仅适用于实质性测试中的细节测试,而不适用于分析程序。
•变量抽样是一种通过对样本审查并根据抽样结果来推断总体价值,估计交易的发生额或账户的余额,从而确定是否存在重大金额误差的抽样方法。
因此,审计人员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通常采用变量抽样的抽样方法。
变量抽样的分类变量抽样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抽样)比率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单位平均数抽样传统变量抽样一、单位平均数抽样•单位平均数抽样是一种传统的变量抽样方法,主要是通过计算样本平均值,并将平均值与总体项目数相乘,从而得出审定的总体价值。
•这种变量抽样方法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无论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是否完整可靠,甚至在被审计单位缺乏基本经济业务或事项的账面记录的情况下,均可使用该方法。
变量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样本设计阶段1.选取样本阶段本2.3.评价样本结果阶段与控制测试一样,在实质性测试中,审计抽样也可分为样本设计、选取样本和评价样本结果三个阶段:1确定测试目标 为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提供合理保证为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提供合理保证确定测试目标 1考虑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确保抽样总体适合于特定的审计目标定义总体2为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提供合理保证确定测试目标 1考虑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确保抽样总体适合于特定的审计目标定义总体2根据审计目标和所实施的审计程序,同时结合实施计划的审计程序和替代程序的难易程度定义抽样单元定义抽样单元3。
学习指引 本章属于非常重要的章节。
本章主要以客观题形式考查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确定抽样方法、样本规模的确定和影响因素、货币单元抽样等知识点。
本章在主观题(综合题)中的某一环节偶尔考查,但所占分值不高。
本章内容在近年未在简答题中出现。
主观题计算量有减少的趋势,更多地是对审计抽样理论与原理的考核。
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案例】(2018年)甲公司2017年度发生市场推广费2亿元。
A注册会计师选取单笔金额100万元以上,合计1亿元的市场推广费实施了细节测试,发现错报250万元,采用比率法推断市场推广费的总体错报为500万元。
【分析】不恰当。
选取特定项目进行审计不属于审计抽样,不能推断总体。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一、审计抽样的概念与特征★ 一、审计抽样的概念与特征★ (一)审计抽样的概念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注意区别于选取全部项目和特定项目) 只有在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的情况下,才能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都有被选取的机会≠同等被选取的几率) 总体:是指注册会计师从中选取样本并期望据此得出结论的整个数据集合。
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二)审计抽样的特征 1.选取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
(区别于选取全部项目) 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区别于选取特定项目) 3.基于对样本的测试结果形成对总体的结论。
注册会计师抽样的目的并不是评价样本,而是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
(三)代表性 只有所有项目都有被选取的机会,这样样本才具有代表性,注册会计师才能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代表性: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测试结果推断的结论,与对整个总体实施与样本相同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类似(不是相同)。
为使样本具有代表性,注册会计师应当无偏向的选取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