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下学期月考习题讲评课模版(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2.65 MB
- 文档页数:14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 分析学生答题中的常见错误,纠正解题思路;-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3.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增强学生热爱地理、关注自然的情感;-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分析学生答题中的常见错误,引导学生纠正解题思路;- 总结地理学科的重点、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地理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入本次讲评课的主题。
2. 试卷分析- 分析试卷的整体难度、题型分布、分值分布等;- 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整体分析,找出共性问题。
3. 错题讲解- 针对试卷中的典型错题,进行详细讲解,分析错误原因;- 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纠正解题方法。
4. 试题解析- 对试卷中的难点、重点试题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地理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5. 总结归纳- 总结本次讲评课的重点、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掌握;- 鼓励学生在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练习- 设计与本次讲评课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7. 课堂总结- 对本次讲评课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知识;-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课堂练习等。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解题能力:分析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评价其解题能力。
4. 学习态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包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等。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分析本次试卷中学生的答题情况,找出共性问题。
- 总结学生在地理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个人反思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改进学习方法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试卷中的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找出原因。
2. 总结学生在地理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改进学习方法。
2. 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本次试卷的命题思路和考察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 分析试卷(1)教师展示试卷中的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2)针对不同错误原因,教师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己在地理知识、技能方面的掌握情况。
(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试卷的答题情况,指出学生在地理知识、技能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 布置作业(1)布置与本次试卷相关的基础知识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拓展性作业,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反思情况等。
2. 评价标准: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程度、问题解决能力、学习态度等。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耐心指导,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改进学习方法。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习题讲评课》教学设计【设计思路】针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这张试卷的特点,我准备从学生错率较高的题目,特别是主观题着手,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查纠错,特别是如何准确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所学知识来解答主观题。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即“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应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试卷分析,进行知识的系统复习与总结。
以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考核目标和要求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分析试卷和考试情况,引导学生注重考试出现问题的各知识点归纳、总结;分析错题原因,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迁移与一些相近知识点的区分,找到解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试卷的评讲,首先使学生对地理学习有信心,然后能发现地理学习上的不足。
尤其是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地理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图文结合,图文转换,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
【教学难点】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学情分析】通过三个月的学习,发现由于学生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分析较深层次问题的能力欠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弱,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更无从谈起,从而对地理学习失去信心,动力不足。
进行试卷讲评时,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使课堂更为生动,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法】课件辅助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多媒体播放视频】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承转: 为什么天会在这紧要关头下起雨来呢?到底是天意还是人为?学完本节课,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合作探究篇】【多媒体展示方法总结】。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试卷讲评,巩固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提高解题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关注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分析学生试卷中的错误,找出共性问题。
2. 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对学生试卷中的错误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2. 结合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提高解题技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地理学科知识点。
2. 简要介绍本次试卷讲评课的目标和内容。
(二)试卷分析1. 学生代表展示试卷,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
2. 教师针对学生讲解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
3. 教师总结试卷中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原因。
(三)知识点讲解1. 针对共性问题,教师进行知识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2. 结合具体案例,讲解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布置与本次试卷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试卷讲评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的不足之处。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解题技巧的提高情况。
3. 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过程,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原因,分析教学策略的调整方向。
3. 教师关注学生的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资源1. 试卷讲评课教案模板2. 地理学科相关案例3. 练习题八、教学时间1. 导入:5分钟2. 试卷分析:10分钟3. 知识点讲解:20分钟4. 巩固练习:15分钟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总计:55分钟。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提高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提高解题技巧,增强应试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试卷中出现的重点知识点和难点问题。
2. 解题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对地理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时间的合理分配和答题速度的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回顾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次地理试卷的答题情况,提出本次讲评的目的和重要性。
二、试卷分析1. 全班统一批改试卷,统计各题的正确率。
2. 针对每个题目,分析错误原因,总结共性问题。
3. 对易错题进行重点讲解,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河流等。
三、知识点讲解1. 对试卷中涉及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如:-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区域地理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 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四、解题技巧与方法1. 分析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如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2. 讲解解题技巧,如排除法、逆向思维、归纳总结等。
3. 演示典型例题,让学生跟随解题思路进行解题。
五、模拟练习1. 设计与试卷难度相当的模拟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 指导学生注意时间分配和答题速度。
六、总结与反馈1. 总结本次讲评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2. 鼓励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学反思:1. 通过本次试卷讲评,了解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依据。
2.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教学资源:1. 试卷讲评稿2. 地理学科教材和参考书3. 地理教学视频和图片4. 模拟练习题板书设计:一、试卷分析1. 各题正确率2. 易错题分析3. 共性问题总结二、知识点讲解1.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 区域地理特征3.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解题技巧与方法1. 解题思路2. 解题技巧3. 典型例题四、模拟练习1. 模拟练习题2. 解题指导。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分析试卷中的错题,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勇于改正错误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 分析试卷中的错题,找出错误原因。
2. 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错题。
2. 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点。
2. 提问:同学们在上次的地理试卷中,哪些题目做错了?为什么?二、讲评试卷1.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试卷中的错题,分析错误原因,总结解题技巧。
2.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强调解题技巧和知识点。
三、错题分析1. 学生展示自己的错题,教师逐一进行讲解和分析。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错题类型,如基础知识错误、解题方法错误等。
四、解题技巧讲解1. 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错题,讲解相应的解题技巧。
2. 学生练习:教师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解题技巧进行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次讲评课的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2. 教师点评学生的总结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分析错题,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
在讲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针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讲解。
2. 强调解题技巧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4. 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范文: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试卷中的错题,找出错误原因。
2. 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试卷中的错题,找出错误原因。
2. 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版本:《人教版高中地理》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分析学生试卷中的常见错误,了解学生在地理知识、技能掌握上的薄弱环节。
- 通过讲评,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习地理的自信心。
-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 重点:分析试卷中的常见错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知识。
2. 难点:帮助学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提高解题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简要介绍本次试卷讲评课的目的和意义。
2. 学生汇报自己在本次考试中的得与失,教师进行简要点评。
二、试卷讲评1. 分析试卷中的典型错误,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
- 针对错误类型,分类讲解,如概念混淆、知识点遗忘、解题技巧不足等。
- 通过举例说明,帮助学生理解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2. 讲解典型题目,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 针对题目类型,讲解解题技巧,如读题技巧、信息提取技巧、知识迁移技巧等。
-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三、小组讨论与交流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试卷中的错误,提出改进措施。
2.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试卷讲评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训练。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提高解题技巧。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发言积极性、讨论参与度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教案标题高中地理公开课《(具体课题)》听课评课教案二、教学背景1. 课程名称:高中地理2.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3. 授课班级:[班级名称]4. 授课时间:[具体日期]5. 授课地点:[具体地点]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具体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 学生能够运用[具体技能]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具体章节或课题]2. 教学重点:- [具体知识点]- [具体技能]3. 教学难点:- [具体知识点]- [具体技能]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 [导入方式,如:提问、图片展示、案例分析等]- [导入目的,如: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等] 2. 新课讲授- [具体教学步骤]- [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 [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 3. 巩固练习- [练习形式,如: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 [练习目的,如: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等]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提出思考问题,激发学生课后探究兴趣]5.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内容]- [作业要求,如:时间、形式、完成度等]六、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如: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评价]2. 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个体差异采取的差异化教学策略]3. 教师个人成长:- [教师对教学技能的提升和反思]- [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和深化]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2. 教学辅助材料3. 课外阅读材料八、备注1. 本教案为模板,具体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案(7篇)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案(篇1)1、重视考纲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地理复习的重要依据。
而且大纲的分析对于第二轮复习的备考有重大的意义,要格外注意高考大纲中的改动部分。
另外高考考察的就是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的潜力。
因此在第二轮复习阶段能力的培养就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2、重视知识整合高三地理第二轮的复习和第一轮相比时间短,任务重,一般是以专题的形式表现。
专题的复习主要是通过变换角度,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调整原有认知结构,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
在专题复习汇总要注重知识框架的建立,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总结知识规律,拓宽知识层面,比较知识异同。
归纳知识特征。
高三地理二轮的专题复习并不是像一轮复习那么简单的。
是要辨析各种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3、重视技巧训练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来看,地理大多数是以文字、图表为背景,提供大量的新素材、新信息,创设问题新情景,这已经形成了地理学科的显著特色。
这就需要考生们在备考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了,如:a.要学会快速通读全题,提取有效信息;b.找关键字词,抓住关键信息,筛选有效信息。
c.注重标注的含义等技巧。
4、重视训练反思在高三第二轮复习地理,要通过定时定量的课堂训练,掌握原理,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达到规范答题,快速答题,提高技巧和答题能力的目的,这也是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练习了大量的习题之后,要学会反思,反思自己做错的题目都考察了哪些知识点,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有没有什么漏洞,考察了什么能力,自己哪里有欠缺。
只有经过这样经常反复的思考和拓展之后,不断的提炼解题思路和方法,才是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教案(篇2)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48名幼儿,男29名,女生19名,大多数幼儿活泼开朗,在经过两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活,幼儿已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及安全保护意识较之也有一定的提高。
高中地理试卷评讲教案模板教案标题:高中地理试卷评讲教案模板教案目标:1. 了解高中地理试卷评讲的重要性和目的。
2. 掌握高中地理试卷评讲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提供有效的教案评讲指导,帮助教师提高评讲效果。
教学准备:1. 高中地理试卷范例。
2. 评讲标准和评分标准。
3. 教师评讲记录表格。
4. 讲解评讲步骤和方法的PPT。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进行地理试卷评讲。
步骤二:讲解评讲步骤和方法(10分钟)1. 使用PPT讲解地理试卷评讲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包括以下内容:a. 阅读试卷:全面了解试卷结构和题型分布。
b. 评分标准:明确每个题型的评分标准,确保公正和客观。
c. 评讲顺序:按照试卷的难易程度和题型的重要性确定评讲顺序。
d. 分析学生答卷:仔细分析学生的答卷,找出常见错误和不足之处。
e. 给予建议和指导:针对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f. 总结和反思:对评讲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次评讲做准备。
步骤三:示范评讲(15分钟)1. 选择一道典型的地理试题进行评讲示范。
2. 根据评分标准和评讲步骤,逐步分析学生的答卷,并给予建议和指导。
3.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共同找出学生答卷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步骤四:学生实践(20分钟)1. 学生自行选择一道地理试题进行评讲练习。
2. 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出自己的评讲意见和建议。
3.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提供更好的评讲方法。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情况。
2. 引导学生反思评讲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3.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建议,为下一次评讲做准备。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地理试卷评讲的练习,提高评讲能力。
2. 提供更多的地理试卷范例和评讲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评讲方法。
评估与反馈: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评讲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回顾并巩固学生已学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展示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试卷分析(1)学生自评:让学生根据试卷,分析自己的得分情况,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2)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3)典型题目分析: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3. 知识巩固(1)课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5. 布置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二、范文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回顾并巩固学生已学的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一幅我国壮丽山河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地理景观吗?”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精选7篇)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精选7篇)教师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包含很多,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地理试卷讲评课教案(精选篇1)一、依纲教学,明确复习方向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二、立足课本,夯实双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
这也比较符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
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
三、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高三地理复习一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四、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
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理解和掌握。
由此使获得的知识难以成为今后深入探究的基础。
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
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
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评讲学案制作人:杨志广 审核人:孙长芝一、成绩统计与原因 1. 成绩统计 (1)分数段(2)选择题最高分 (3)主观题最高分 2. 原因:(1)不适应高三考试,题量大、阅读量大,灵活性强,难度大; (2)基础知识不扎实;(3)审题不清,不能抓住有效信息; (4)平时背的太少,答题语言不规范。
二、高考地理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提出四项考核目标与要求: 1.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选择题考点分布四、选择题高频错题 五、主观题答题注意事项1. 认真审题,学会从材料中抓住有效信息;2. 读图题多看图例,图表题要看注意看极值看趋势;3. 看分答题,分点作答,分行作答,用好序号和冒号,条理要清晰;4. 影响类题型要分有利和不利;5. 使用规范的学科术语避免口语化,语言要简洁明了。
六、典型错题 23.跟踪补偿训练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多年冻土层不稳定影响路基的问题,采用了自动温控通风管技术(如图所示)。
通风管两端挡板在气温高于0℃时关闭,低于0℃时打开。
该地一年中日平均气温的变化范围为-14℃至8℃,负温期(日平均气温小于0℃的时期)约6.5个月。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通风管挡板()。
A: 正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B: 负温期一直处于关闭状态C: 夜晚多打开,储冷、降温D: 夏季多打开,通风、散热2. 与江汉平原相比,该地()。
A: 负温期短B: 气温年较差大C: 气温日较差大D: 太阳辐射弱3. 一年中,通风管挡板日关闭时长开始呈上升趋势后的一个月()。
A: 可能处于秋季B: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C: 昼长逐渐变短D: 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4.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称为“风暴角”。
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梳理地理知识点,掌握解题技巧,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分析、课堂讲解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国家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对象高中地理学生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试卷、讲义、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复习相关知识点,准备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回顾上次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点。
2. 提出本次试卷讲评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试卷分析(20分钟)1. 错误统计与分析:教师展示试卷整体错误率,分析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解题思路不清等。
2. 典型错题讲解:-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错题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引导学生正确解题。
- 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共同探讨解题思路。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试卷中的错题进行讨论,分析错误原因,总结解题方法。
2. 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成果。
(四)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讲解,强调重点、难点。
2. 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试卷讲评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改进措施。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试卷中的错题进行总结,查找原因,提高解题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讲解方式、课堂互动等,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八、板书设计1. 试卷讲评课主题2. 错误统计与分析3. 典型错题讲解4. 小组讨论5. 课堂讲解6. 总结与反思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2. 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3.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