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悖论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协调
- 格式:ppt
- 大小:135.00 KB
- 文档页数:23
作者: 郑忱阳;刘园
作者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29
出版物刊名: 经济问题探索
页码: 51-58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5期
主题词: 三元悖论 外汇储备 货币政策独立性
摘要:由于“三元悖论”的客观存在,2005年之前中国采取的政策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性,谨慎追求资本开放,从而找到了“三元悖论”的“非角点解”。
之后中国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账户也逐渐放开,同时外汇储备的不断攀升也使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挑战。
本文构建“三元悖论”三指数验证“三元悖论”在中国的存在性,探讨汇率稳定性、货币政策有效性、资本账户开放度之间的关系,分析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联动效应从而证实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是最终选择,即中国在“三元悖论”情况下不是“三选二”而是“三选一”。
三元悖论对我国政策的启示
三元悖论指的是在多元目标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追求一个目标往往会牺牲另一个目标。
这一悖论对我国政策有以下几点启示:
1. 立足本土实际:我国政策制定应根据国情和民生需求,避免盲目模仿他国模式。
在解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等问题时,要考虑到多元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权衡各方利益,寻求最优解。
2. 统筹协调:政策制定需要整体思考和全局观察,不能片面追求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目标的重要性。
政策制定者应积极寻求多重目标之间的平衡,通过综合考虑,实现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3. 循序渐进:在面临多元目标冲突时,政策制定者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实现各项目标。
通过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政策,可以更好地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减少可能造成的冲突和矛盾。
4. 加强信息收集和研究:政策制定需要基于充分的信息和研究成果。
政策制定者应加强与学术界、专业机构等的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以支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总之,三元悖论提醒我们,在政策制定中应全面考虑多元目标
之间的关系与矛盾,寻求最优解,同时加强信息收集和研究,以科学决策为基础,推动我国政策的发展和进步。
基于“三元悖论”视角的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探析摘要:亚洲金融危机后,“三元悖论”被明确提出,并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经济学中一个著名的论断。
本文从“三元悖论”视角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汇率稳定及资本管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要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控制资本项目开放的节奏等建议。
关键词:三元悖论,经济金融发展,探析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内部流动性过剩的特征较明显。
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
即使在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我国的贸易顺差也达1960.7亿美元。
2009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399 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8%。
开放经济条件下,每一个经济体都面临着货币政策、汇率制度和资本流动3个经济目标的选择。
“三元悖论”原则,即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者不可兼得,只能取其二。
这一原则明确简单,但却得到许多经济学家的认同:该原则不仅反映了开放经济下经济体系内部所蕴含的矛盾,即开放经济下宏观调控当局面临多重相互交织的目标时必须有所取舍,也为资本流动情况下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且易于操作的分析框架。
奥布斯特费尔德等甚至提出,“三元悖论”原理在很大程度上可认为是从历史中抽象出的经验总结和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历程的理论归纳,从金本位时期到牙买加体系时期,这一高度提炼的原则都在显示着其有效性。
本文认为,在当前内外失衡的经济背景下,研究本外币政策协调,并提出加强和改善本外币政策协调的途径和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理论分析及相关文献回顾(一)“三元悖论”的提出“三元悖论”理论最早可以溯源至英国经济学家米德(1953),他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发生冲突,即“米德冲突”。
其中,在保证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支出增减政策有效的情况下,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是不能共存的,这与后来提出的“三元悖论”理论之间有着理论传承关系。
从“三元悖论”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浅层联想国际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论断,即“三元悖论”原则,该原则由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提出,克鲁格曼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政策有三个基本目标,即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与资本自由流动,而这三个目标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只能选择其中的两个。
他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其中的关系。
三角形的三个角表示金融政策的三个基本目标。
而每一条边则代表了一组货币政策目标,位于其对面的政策目标无法实现,这就是“三元悖论”。
例如,位于右侧的边,表示政策目标是货币政策独立性与资本自由流动,但必须放弃汇率稳定,也就是实行汇率浮动制。
底边表示政策目标是汇率稳定与资本自由流动,但必须放弃国内对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这是欧元区各成员国现在的情况,对于实行联系汇率制度的香港也是如此。
就我国当前实际情况来说,比较接近左边的边,选择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汇率的稳定性(即固定汇率制,虽然我国的汇率制度号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际上国际上对我国界定为固定汇率制),而放弃资本自由流动,即实行外汇管制。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强大,作为发展中大国,需要坚守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按照三元悖论理论,冲突难以避免,事实上也却是有种种迹象显现。
所以,如何协调好三者的动态关系是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我们暂不去评价当前对三元悖论是否真实存在的评论,我们只是按照其理论,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问题。
)众所周知,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及其随后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欧美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后果至今仍难以估量。
而中国能够在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固然与经济实力等其他相关因素有关,然而明显的一个原因,也是较为讽刺的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的金融体系较为落后,国际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因而能够幸免于难。
如果一旦实行了资本自由流动,那么大量投机资本的进进出出,将会对中国的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再来看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
“三元悖论”视角下的中国汇率制度选择[摘要]“三元悖论”作为经典的金融理论之一,反映了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稳定性、资本自由流动性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兼得的矛盾。
在全球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大背景下,各国汇率制度的改革是货币政策得到独立性的必由之路。
本文基于“三元悖论”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汇率制度情况及金融整体发展状况,并且对未来我国汇率制度的调整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三元悖论汇率制度政策选择困难建议[正文]一.“三元悖论”理论(一)理论简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深入探讨了固定汇率或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的货币政策独立性问题,以此为基础,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进一步提出了著名的“三元悖论”,他认为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构成了三极,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好的兼顾到三方目标[1](图1)。
(图1)如图1所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三条边分别代表三个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即三个顶点)的对立面,依据该理论,一国只能实现三角形中其中一条边上的三个目标:如一国若选择了货币政策独立和资本自由流动,则必然要放弃汇率的稳定;同理,当一国选择了货币政策独立和汇率稳定目标,必然要实行资本管制。
“三元悖论”最大的意义在于为各国的汇率制度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但是该理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其中最突出的缺陷在于角点解假设过于严格。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该理论只给人们展示了三个宏观经济目标完全实现的情况,如货币政策完全独立,汇率完全固定或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却没有告诉人们如果各个政策目标实现不完全会是怎样的情况;其二,该理论假定“三元”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完全的且无溢出效应,忽略了其它因素对“三元”的作用,如影响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资本自由流动。
(二)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及现实政策含义早在1930年,凯恩斯就指出,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流动会限制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2]。
而米德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二元冲突”揭示了在货币政策有效前提下固定汇率制和资本自由流动之间的冲突。
证券时报/2007年/9月/15日/第B02版主题调查“三元悖论”和货币政策失效江南金融研究所张志标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一克鲁格曼“三难困境”理论指出: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者中,一国政府只能选择其二,必须放弃其中之一,否则政策之间就会发生冲突。
目前央行所面临的政策困境,是这一理论最直接的表现。
长期以来,我国选择的都是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两种目标,并对资本实行严格的管制。
人民币的缓慢升值,打破了我国原有的政策平衡,损害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难困境”困扰央行。
当前,CPI-PPI的联动,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选择投资策略的主线:CPI的上涨,必将引起上游资源价格的联动,物价上涨引起价值重估,资源成为了资金最好的避风港。
我们认为资源类行业,如有色、煤炭、钢铁板块,将会成今后一段时期资金追逐的热点;而一些具有价值洼地优势和资产注入概念的股票也可重点关注。
2007年以来,CPI指数屡创新高,8月最新出炉的增长幅度达6.5%,创10年来新高,这在3个月前是不敢想象的。
由于本次物价上涨,主要是由以猪肉、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引起,对普通民众的生活影响较大,因此,“中国是否会进入全面通胀阶段”,也成为老百姓近段时间最为关心的话题。
分析CPI走高的成因,猪价上涨只是导火索,大量外汇占款引起的流动性过剩才是根本因素。
为治理流动性泛滥,央行频频出手,4次加息、7次上调存款准备金、1200亿定向央票、背后还藏有财政部万亿特别国债的利器。
央行虽不断推出各路令人眼花缭乱的组合拳,通胀形势却愈演越烈:在CPI连创新高的同时,8月份PHI上涨2.6%,较7月份增长0.2个百分点,CPI-PPI 联动效果隐现;股市依然火爆,目前已突破5300点高位;外汇储备、M1继续攀升。
一系列的数据显示,央行的调控措施收效不大。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货币政策无效?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克鲁格曼的“三难困境”理论:汇率稳定、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者中,一国政府只能选择其二,必须放弃其中之一,否则政策之间就会发生冲突。
财经智库FINANCIAL MINDS 058冯 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与“三元悖论”下大国开放经济体的政策选择冯 明*内容提要 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的讨论不应脱离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这一主线索,而后者又应放在“大国开放经济体”宏观政策选择的大框架下统筹设计和推进。
作为一个大国开放经济体,中国在“三元悖论”下的政策选择应当确立国内货币政策独立性优先的大原则,汇率和资本项目管理都应配合这一首要目标。
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形成机制会造成人民币汇率缺乏灵活性,违背了上述原则。
特别是在当前主要国家经济周期不同步、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背景下,单一钉住美元使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被动跟随美元指数变动,无法反映国内外经济基本面的相对变化,会产生扭曲,造成资源错配和福利损失。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应当朝着市场化和更加灵活的方向推进。
关 键 词 “三元悖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大国开放经济体一、引言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加大,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
2015年12月11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发布“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中国人民银行(PBOC )表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今后将加大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力度,保持一篮子汇率基本稳定。
紧接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一步贬值,并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较大的震荡。
尽管中国人民银行努力通过外汇市场干预和加强沟通等手段引导市场预期,但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并未减退,市场对央行的意图或能力尚存在疑虑。
* 冯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路28号中冶大厦12层 100028 电子邮箱:fengfreeman@ 。
作者感谢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 )程浩博士的讨论及建议。
第1卷第2期2016年3月号,58-76页冯 明与此同时,资本外流也成为宏观经济管理者不得不密切关注的棘手问题。
面对人民币贬值的趋势,企业部门开始加快偿还美元负债、减少美元信贷,不少居民也在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发酵下换汇持有美元资产。
从“三元悖论”谈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西方经济学家在对开放经济的研究中发现,在资本的完全流动条件下,一国的汇率稳定与其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将出现明显的冲突。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著名的“三元悖论”认为,固定汇率制度、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独立性是三个不可调和的目标,各国只能实现这三个目标中的两个。
如果把“三元悖论”用到我国,那么“三元悖论”告诉我们:如果把我国中央银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视为我国的内部均衡目标、把我国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稳定视为外部均衡目标,一旦我国国际资金流动不稳定情况发生,我国将难以实现内外均衡的同时实现。
然而,这个经典的“三元悖论”并不能保证:在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完全开放后国际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以及在浮动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情况下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自主一定能够实现。
本文下面将分别用Mendel-Fleming-Dormbusch模型和存在货币替代的情况来具体说明。
并得出结论: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不能以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自主作为主要依据,在浮动汇率制下,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样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因此,不能用它来决定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
一、Mendel-Fleming-Dornbusch模型模型假定:1、在我国资本与金融账户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完全自由流动;2、我国人民币当前的汇率水平可变,人民币汇率实行浮动汇率制;3、我国公众具有理性的预期;4、国内外生产部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滞后,即国内外产品价格变化缓慢;我国货币市场对价格的变动反应迅速,即我国资本市场对利率变化的反应较为迅速。
模型表达式:y=h×(s+p+p*)+j×y-f×i+g(1)m=k×y-l×i(2)h×(s+p+p*)-r×y+n×(i-i*)=0(3)其中:y代表国民收入;h代表经常项目差额对我国人民币真实汇率的反应敏感程度;s代表当前汇率(用直接标价法表示);p代表我国商品价格,p*代表国外商品价格(s、p、p*均为对数形式,s+p+p*表示单位国外商品所换取的本国商品数量,即真实汇率的对数式);j代表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进出倾向之差;f代表利率对投资的反应敏感系数;g代表政府支出;m代表我国国内的货币需求量;k代表货币需求量对收入的反应敏感系数;l代表货币需求量对利率的反应敏感系数;r代表我国边际进出口倾向,并假设为正,这在marshell-lerner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可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