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场面调度名词解释
- 格式:docx
- 大小:15.17 KB
- 文档页数:2
场面调度通俗来讲是指在电影拍摄中为将讲故事服务的一系列手段和技巧。
场面调度不仅指单个镜头内的调度,同时也包含镜头组接后构成的一个完整场面的调度。
下面我将场面调度分为布景(setting),服装和化妆(costume and make-up),灯光(lighting),时间空间(time and space)和表达与动作(movement and action)五个部分来简单概述。
布景(setting)1:首先要清楚布景是叙事的一部分,是为了表现故事中的环境。
2:布景的两种方式:景物选取即实景拍摄,造景(综艺的摄影棚等)3:布景会影响到观众对故事的理解,通过不同关键性道具的摆放。
4:颜色布景-色彩,主题,道具三者相结合。
服装和化妆(costume and make-up1:功能性服装例如:防火、医务人员的服装、抗菌整理的服装、防紫外线的、户外服、登山服、多功能结合在一起的、防电服、防尘服等,都可以算做是功能性服装。
2:服装风格的极端化,突出的图形元素可以强调角色性格3:服装的变化可以辅助剧情的发展4:服装和布景配合可以协调辅助叙述流程,起到强化主体的作用5:化妆是必要的,为了镜头效果;但早期是为了弥补电影感光不足6:化妆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手法7:早期化妆常见于恐怖片和科幻片灯光(lighting)1:灯光可以表达纹理,让我们关注对象主体和动作2:明暗对比可以制造整体构图3:高光阴影可以形成强烈对比4:利用光影制作空间感5:灯光也可以成为镜头的一部分6:灯光的四个特点:质感,方向,涞源,色彩时间空间(time and space)1:荧幕空间-剧情所创作的叙述空间2:利用景深产生空间感3:景深可以表明空间体积和不同平面,用重叠的手法4:最简单的景深创作手法,前景平面大,背景远5:可以使用重叠,运动,投影,空中透视,比例所见,线性透视来创造前后景的关系表达与动作(movement and action)1:演员的表演=视觉元素(外观/收拾/表情)+声音(声音+效果)2:演员的外表符合电影角色会起到加分效果3:表演存在个人化和风格化的特点4:好的演员会创作高度个性化的角色,但电影制作的传统强调表演的广泛性。
【影视对手戏场面调度的分类分析】场面调度名词解释“场面调度“出自法文,开始于舞台剧,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表演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
场面调度这一艺术语言由传统的戏剧场面舞台发展到现代影视中,这种变迁使得它产生了两种形式,即从传统戏剧舞台中形成的对演员的调度,和由于现代影视技术的新发展而衍生出的摄影机的调度。
对手戏即戏剧或影视片中两个主要演员相互配合表演的情节、内容。
一部影视片离不开对手戏。
它需要对手戏中两个主要演员的表演来叙述事件内容,推动情节的发展,并由表达出导演的情感态度。
影视作品依据生活的逻辑,以揭示出生活的本来面貌。
可以说,影视艺术源于生活、反映生活。
因此,对手戏演员的情绪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多样的情绪可以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刻画出生动的人物。
因此,导演在设置一场戏的场面调度时要注意探讨“调度”的驱动与物化形式的关联,即:事件—心理情绪—行动—调度。
对手戏演员之间的情绪情感关系亦无异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对手戏两个主要演员之间的情绪情感关系由对立到亲密,,但实际上影视剧中对手戏演员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从对立到亲密的情绪情感关系也并没有分明的界线。
在这里我将其粗略的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并以此为出发点,初步探寻通过场面调度来正确表达影视对手戏演员之间情绪情感的正确途径。
1.剑拔弩张此时,对手戏演员之间的关系极为紧张,矛盾尖锐,双方剑拔弩张、针锋相对,可以说是达到了对立的状态。
在对手戏演员处于“剑拔弩张”的情感关系时,处理此类场面调度应注意:在演员的调度上,演员姿势的变换要频繁一些,当一方的姿势对另一方有压制力时,另一方也要变换姿势;对手戏的两个演员一般位于场景对角线上;演员之间的距离要相对较远,还可以采取背对背的形式。
在摄影机的调度上,当对手戏演员争吵时,多使用中、近景并尽量让他们独立地出现在画面中,这样可以产生一种距离感,渲染对手戏演员之间关系紧张的气氛。
场⾯调度1.什么是场⾯调度?场⾯调度(mise-en-s cène),出⾃法语,原意就是“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
本来⽤于戏剧,是指导演对演员的⾏动路线、位置以及演员之间的交流等表演活动所进⾏的艺术处理。
场⾯调度被引⽤到电影创作中来,则是指导演对于画框内事物的安排。
电影的场⾯调度,是导演引导观众从不同距离、不同⾓度去感观银幕世界的⼿段。
它给观众规定了观看银幕世界的视点,⽽这种观看的视点,观众是没有选择余地的。
场⾯调度的真正妙处在于,尽管视点多变,空间跳动⼤,时间流程会被切断、分割,却仍然可以让观众获得完整统⼀的印象。
这种印象包括两个层⾯:⼀是故事情节层⾯,⼀是创作⼈员的情感倾向和评价层⾯。
电影电视创作中的场⾯调度主要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两个⽅⾯。
演员调度是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运动⽅向、所处的位置的变动以及演员之间发⽣交流时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画⾯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物关系及其情绪变化,来获得银幕效果。
镜头调度是指导演运⽤摄影机/摄像机机位、光轴⽅向、焦距的变化,获得不同⾓度、不同视距的画⾯,来展⽰⼈物关系和环境⽓氛及其变化。
镜头调度包括了距离(远、全、中、近、特)、运动(推、拉、摇、移、跟、升降)、变焦(推、拉和急推、急拉)、⾓度(平、俯、仰)、⽅向(正、侧、背)等因素的运⽤和变化。
不过,在影视创作中,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常常是同时进⾏⽽且互相作⽤的。
场⾯调度不仅仅是单个镜头⾥的调度,还包含了相对完整的⼀个段落、场景的调度。
2.场⾯调度的作⽤是什么?场⾯调度的作⽤是多⽅⾯的。
其最主要的作⽤是产⽣画⾯的构成作⽤,形成故事情节的连续进展,传递富于表现⼒的造型美。
此外,还有以下作⽤:(1)刻画⼈物性格。
从整部作品来看,最能体现⼈物性格的是剧情。
但是从局部看,刻画⼈物性格的⼿段便是演员的表演和镜头的运⽤。
演员表演的⾔谈举⽌之中可以反映性格,镜头的远近俯仰也可以表现性格。
(2)揭⽰⼈物内⼼活动。
场面调度场面调度(mise-en-scne)是在银幕上创造电影形像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指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的统一处理,该词来自法文mise-en-scne,原指在戏剧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一种技巧。
场面调度被引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来,其内容和性质与舞台上的不同,它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还涉及摄影机调度(或称镜头调度)。
构思和运用电影场面调度,须以电影剧本,即剧本提供的剧情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为依据。
导演、演员、摄影师等须在剧本提供的人物动作、场景视觉角度等基础上,结合实际拍摄条件,进行场面调度的设计。
利用场面调度,可以在银幕上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渲染场面气氛,交代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
场面调度对电影形像的造型处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录[隐藏]∙ 1 演员调度∙ 2 摄影机调度∙ 3 三种主要的调度手法o 3.1 纵深调度o 3.2 重复调度o 3.3 对比调度∙ 4 场面调度与蒙太奇的关系[编辑] 演员调度∙横向调度:演员从镜头画面的左方或右方作横向运动。
∙正向或背向调度:演员正向或背向镜头运动。
∙斜向调度:演员向镜头的斜角方向作正向或背向运动。
∙向上或向下调度:演员从镜头画面上方或下方作反方向运动。
∙斜向上或斜向下调度:演员在镜头画面中向斜角方向作上升或下降运动。
∙环形调度:演员在镜头前面作环形运动或围绕镜头位置作环形运动。
∙无定形调度:演员在镜头前面作自由运动。
导演选用演员调度形式的着眼点,不只在于保持演员和他所处环境的空间关系在构图上完美,更主要在于反映人物性格,遵循人物在特定情境下必然要进行的动作逻辑。
[编辑] 摄影机调度摄影机调度的运动形式有推、拉、摇、跟、移、升、降。
以镜头位置分,有正拍、反拍、侧拍等形式;以镜头角度分,有平拍、仰拍、俯拍、升降拍及旋转拍等形式。
一般来讲,若干衔接镜头,用同一个运动形式拍摄,会给人流畅的感觉,用忽而仰,忽而俯的角度拍摄,会给人强烈的对立感觉。
NB的电影都屌炸天的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是什么?这个话题作为专业搞影视的或者学影视的人来说是一个不得不提及的名词及专业技能。
一个电影好不好看,除了跟文本有关的好故事外,还离不开符合影视审美与故事发展,能呈现环境气氛、揭示人物关系的场面调度。
同时,场面调度也是考验导演功底的一门专业学问。
电影《日以作夜》的开场段度就能很好的诠释场面调度是如何实现的。
“日以作夜”是一个电影术语,是指在白天拍摄夜景。
本片以“戏中戏”的结构展现了电影的拍摄过程,其中就包括导演如何运用场面调度来呈现环境气氛和揭示人物关系。
(电影《日以作夜》拍摄现场)那到底什么是场面调度呢?场面调度一词来自法文mise-en-scène,原指在戏剧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一种技巧。
但更多强调的是人物在舞台空间的位置关系和位置变化,舞台戏剧更重要的是演员的艺术,是由演员通过语言、肢体动作以及在舞台空间的位置关系来完成戏剧性任务,从而达到诠释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后来场面调度被引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来,其内容和性质与舞台上的不同,它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还涉及摄影机调度(或称镜头调度)。
演员调度就是导演通过指导演员的运动方向,调整演员所处的位置,以及演员与演员之间发生互动交流时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方式,创造的电影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来揭示(或暗示)人物关系及其情绪的变化,以获得银幕效果。
摄影机调度也称“镜头调度”,是导演运用摄影机方位的变化,获取得不同角度、不同视距的镜头画面,来展示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的变化。
摄影机方位的变化包括推、拉、摇、移、升、降等各种运动方法;俯、仰、平、斜等各种不同视角;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各种不同景别的变换;其实,讲到场面调度这个问题,所要涉及的话题远不止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
其中还包括被摄主体、人物设定、表演空间区域与调度的关系;镜头与被拍摄者的距离关系;角度、光影与色彩的意味与调度的关系;形态、画框(开放或封闭)与调度的关系;景深感受与调度的关系;运动摄影与调度的关系等话题。
场面调度名词解释场面调度是指在一个复杂的项目或事件中,根据不同的要求和限制,合理安排和安排各种资源,以确保项目或事件的顺利进展和成功完成。
场面调度是整个项目或事件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项目或事件成功的关键。
场面调度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虑,包括资源调度、时间安排、风险管理和协调合作等。
首先,资源调度是指根据项目或事件的需求和限制,合理利用和分配各种资源,如人力、资金、设备和材料等,以确保项目或事件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资源的效益。
资源调度的目标是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足,提高项目或事件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时间安排是指根据项目或事件的时间要求和限制,合理安排和安排各个工作环节、活动和任务的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
时间安排的目标是确保项目或事件按时完成,并遵循项目或事件的总进度计划。
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可以减少项目或事件中的延误和冲突,提高项目或事件的整体效率和成果。
此外,风险管理也是场面调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项目或事件中,会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如技术问题、人员变动和市场变化等。
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识别、评估和控制这些风险,减少对项目或事件的负面影响。
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提高项目或事件的成功概率和顺利进行的可能性。
最后,协调合作也是场面调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一个复杂的项目或事件中,涉及到多个组织和个体的合作与协作。
协调合作的目标是确保各个参与方的工作和活动协调一致,避免冲突和重复,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和互动。
通过有效的协调合作,可以提高项目或事件的整体效率和成果。
总之,场面调度是项目或事件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资源调度、时间安排、风险管理和协调合作等多个方面。
场面调度的目标是确保项目或事件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合理的场面调度,可以提高项目或事件的整体效率和成功率,实现项目或事件的顺利进行和完美完成。
电影场面调度名词解释
电影场面调度是指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对场景的安排和组织。
它涉及到选择合适的拍摄位置、确定镜头、摄影机运动路径等工作,以呈现出导演所需的画面效果和叙事节奏。
在电影制作中,场面调度通常由导演、摄影指导和制片人等专业人士共同进行。
他们根据剧本、导演的意图和整体策划,对每个场景的摄制需求进行详细规划和组织安排。
场面调度工作涉及的一些重要名词解释如下:
1.场景(Scene):电影镜头连续发生的地点或环境。
通常是剧本中通过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情境描述得出来的。
2.拍摄位置(Set):电影摄制的实际场所。
可以是搭建的布景或真实的现场。
3.镜头(Shot):电影中连续的一个摄影机运动,通常是用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连贯的画面。
4.摄影机角度(Angle):指摄影机相对于被拍摄对象的位置和角度。
通过不同的角度可以传达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绪。
5.画面构图(Composition):指将各种元素(人物、物体、背景)
合理地安排在画面中,以达到艺术或视觉效果的手法。
6.镜头运动(Camera Movement):指摄影机的移动或旋转,用于改
变观众对画面的感知和注重点,并加强情节的表达。
除了以上常见的名词,电影场面调度还包括剧本的解读、拍摄时
间表的制定、灯光设计、音效安排等一系列工作,目的是为了创造出
导演所期望的电影效果。
场面调度的成功与否对于电影的质量和观众
体验有着重要影响,需要协调各个环节,确保每场戏都能精准地传达
出导演的意图。
三:场面调度三:场面调度1:场面调度的概念场面调度,出自法文,初始用于舞台剧,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活动进行艺术性处理。
后被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来,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即导演引导观众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去观察银幕上的活动。
它包含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两个层次。
演员调度指导演通过对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位置更动以及演员之间发生交流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情绪的变化,以获得银幕效果。
镜头调度则指导演运用摄影机位的变化,如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方法,俯仰、平斜等不同角度和不同视距的镜头画面,展示人物关系、环境气氛的变化及事件的进展。
镜头调度可以是指镜头组接后构成的一个完整场面的调度,也可以是单个镜头内的调度。
纵深场面调度就属于后一种情况,它指导演通过演员和摄影机的运动,利用一个镜头内景别、构图、光影、场面、环境气氛、人物动作等造型因素的变化,来加强这个镜头的意义含量。
2:场面调度的分类(层次)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在电影艺术中,场面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两个方面。
构思和运用电影场面调度,须以剧情、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为依据。
利用场面调度,可以在银幕上刻画人物、渲染气氛、交待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对造型也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演员调度分为:1、横向调度,即演员从画面的左或右方横向运动;2、正向或背向调度,即演员面向或背向镜头纵向运动;3、斜向调度,即演员沿与镜头水平线成夹角的线路作正向或背向运动;4、上下调度,即演员从画面上方或下方垂直向相反方向运动;5、斜上斜下调度,即演员在画面上方或下方沿与镜头垂线成夹角的线路向反方向运动;6、环形调度,即演员在画面中作环形运动;7、无定形调度,即演员可在画面上自由运动。
演员调度的着眼点,不仅在于演员在画面中构图的美感,还应遵循人物特定情景下的动作逻辑。
摄影机调度的形式即摄影机的运动形式,如推、拉、摇、跟、移、升、降等;根据镜头位置可分为正拍、反拍、侧拍等;根据镜头角度分为平拍、仰拍、俯拍、旋转拍等。
场面调度的涵义场面调度这个词原出自法文Mlseen—Scene.意为“摆适当的位置”,或。
傲在场景中"。
起初用于舞台剧方面,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活动的位置所进行的艺术处理,是台排练和演出的重要表现手段。
由于电影和戏剧在艺术处理上具有某些共同性,“场面度”一词亦被引用到电影创作中来,但其涵义却有很大的变和区别。
在电影中“场面调度"的意思是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的安排。
场面调度是导演的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是导演为了把本的思想内容、哲学观点、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环境气氛生活节奏等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传达给观众的一种独特的言和造型手段。
它是由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基本的动作构成的。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场面调度的段越来越丰富,它已成为导演在银幕上创造形象的重要的手和技巧。
但是,对场面调度的重要性的认识,并不是一致的。
有人是持反对的意见的。
认为这是陈旧观点,是戏剧模式,也戏剧痕迹和人工痕迹最显眼的手段。
至于场面调度的造型表力,它的美感形式,都会被人工设计的雕凿痕迹所破坏。
他们主张演员应按照剧情内容、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自由行动,导演不应干预和规范。
其实这种看法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甚至有些绝对化。
没有人工,哪里会造就艺术;但是人工创造艺术时,如果显露出人工的痕迹来,则不是上乘的艺术。
关键是导演在设计场面调度时,既要有艺术的加工,又不要让观众看出明显的人工痕迹来。
拍摄故事影片时,导演如果事先没有设计好场面调度,到时让大家自由行动,各行其是,现场就无法进行工作,非乱套不可。
有了场面调度设计,即使拍摄时改变了原来的构思,也是因为产生了新的比原先更好的构思才替换了原来的设计,并非不要场面调度设计。
二、戏剧场面调度与电影场面调度戏剧场面调度是针对固定不变的观众设计的。
它在舞台上展示的形象是与观众的统一视点相适应的。
观众在剧场中看戏时,都坐在固定的位置上,视角是不变的,但是可以自由选择舞台上注意的对象。
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来自法语,意为“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来源于戏剧舞台艺术。
指导演在拍摄现场对于视听语言各要素的综合调度、安排,本质上就是导演对于画框内的空间的调度,同时又离不开时间的考量。
电影场面调度不仅指单个镜头内的调度,同时也包含镜头组接后构成的一个完整场面的调度。
(1)电影场面调度基本上包含两个层次: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
演员调度:指导演通过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的位置的更动以及演员与演员之间发生交流时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其情绪的变化,以获得银幕效果。
镜头调度: 指导演运用摄影机方位的变化,如推、拉、摇、移、升、降等各种运动方法,俯、仰、平、斜等各种不同视角和远、全、中、近、特等各种不同景别的变换,获得不同视点、角度和视距的镜头画面,展示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的变化。
(2) 三种主要的调度手法:纵深调度《游戏规则》、重复调度《鸟人》、对比调度《饮食男女》纵深调度:在多层次的空间中,使演员的运动在透视关系上具有或近或远的动态感,充分运用摄影机调度的多种运动形式,使镜头位置作纵深方向(推或拉)的运动。
这种调度可以利用透视关系的多样变化,使人物和景物的形态获得强烈的造型表现力,加强电影形象的三度空间感。
重复调度:在一部影片中,这种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重复出现,会引发观众的联想,使他们在比较之中,领会出其中内在的联系和涵义,从而增强剧情的感人力量。
对比调度:在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具体处理上,可以运用各种对比形式,如动与静、快与慢的强烈对比。
若再配以音响上强与弱的对比,或造型处理上明与暗、冷色与暖色、黑与白、前景与后景的对比,则艺术效果会更加丰富多彩。
例证:麦克尼科尔斯善于利用前后景的对比调度来突出戏剧张力和主题寓意。
《毕业生》一开场就出现了这样的对比,处在中景的本杰明正在坦承自己的郁闷与迷惘,后来父亲才在前景人画。
罗宾逊太太勾引本杰明的精彩段落,也是通过前后景构图和前后景关系的调度来完美展现的:前景是半老徐娘罗宾逊太太穿着长筒丝袜的大腿,后景是不堪诱惑又不知所措的青年学生本杰明。
电影场面调度名词解释
电影场面调度是指电影制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安排和组织电影中的各个场景和镜头,以便按照剧本的要求顺利完成拍摄。
以下是一些与电影场面调度相关的名词解释:
1.场景(Scene):电影中的场景是一个连续的时间和地点,通常
包括一系列的镜头,用来推进故事情节或展示特定事件。
每个
场景通常在相同的地点或装置下拍摄。
2.镜头(Shot):镜头是电影中的基本单元,它是摄影机从一个特
定角度和距离拍摄的一小段连续影像。
电影中有不同类型的镜
头,如全景、中景、特写、特写镜头等。
3.联络场景(Master Scene):联络场景是一个较大的场景,包含
了多个小场景或镜头,通常是在同一场地或连续时间内拍摄的,以减少场地和道具的变化。
4.场景调度(Scene Scheduling):场景调度是制作团队根据拍摄
顺序和地点来组织和安排电影中各个场景的过程。
它通常包括
确定拍摄日期、地点和角色的参与等。
5.镜头列表(Shot List):镜头列表是一个详细的文档,包括每个
镜头的描述、摄影机设置、演员表演要求等信息,以帮助导演
和摄影师计划拍摄。
6.场地布置图(Location Scout):场地布置图是在实际拍摄前,制
作团队对拍摄地点进行勘查和评估的过程。
这有助于确定拍摄
场地的可行性和准备工作。
7.场地许可(Location Permit):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获得拍摄地
点的许可,以确保制作团队可以在特定地点拍摄,并遵守法律法规。
8.制片进度表(Production Schedule):制片进度表是一个详细的
时间表,包括拍摄开始和结束日期、拍摄地点、角色参与等,以帮助制作团队安排拍摄计划。
电影场面调度是电影制作中的重要环节,它需要密切合作的制作团队,包括导演、摄影师、制片人、剧本师和场务等,以确保电影拍摄按计划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