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基础知识之场面调度
- 格式:ppt
- 大小:8.96 MB
- 文档页数:5
影视空间原理的场面调度
影视空间原理是指电影、电视剧等影视作品中的空间元素在编排和安排上的原理。
场面调度是指影视作品中不同场景的安排和组织。
影视空间原理的场面调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空间层次感:根据剧情需要和表现手法,合理安排场景的层次感,使得画面有前后关系、空间深度感,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
2. 空间对称:通过对称的空间布局,增加画面的美感和稳定感。
例如,在对话场景中,可以通过左右对称的布局安排演员的位置,形成画面的平衡感。
3. 空间转折:通过调整空间的转折角度和位置,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例如,在追逐场景中,可以通过调整镜头的角度和位置来展现不同的追逐动态,增加紧张感和刺激感。
4. 空间灯光:通过灯光的调整和使用,突出场景的主题和情绪。
灯光的明暗、色彩等可以直接影响观众的感知和情绪,因此在场面调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 空间深度感:通过合理运用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布置和运动,营造空间的深度感。
合理使用景深的操作,可以使画面更有层次感,增加观众的沉浸感。
总之,影视空间原理的场面调度是为了在视觉上更好地呈现故事情节,并引导观
众的注意力,营造出更真实、更有张力的视觉体验。
影视拍摄场面调度影视拍摄是一个繁琐而复杂的过程,其中场面调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时间、地点、人员和设备等多个因素的协调和安排。
本文将详细介绍影视拍摄场面调度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个重要环节。
一、拍摄场地选择和准备拍摄场地是影视拍摄的基础,对场景的还原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进行场地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剧情、氛围和构图等因素。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拍摄的安全性、便利性和成本等方面的因素。
为了确保拍摄进展顺利,还需要提前进行场地的准备和布置,包括搭建道具、调整灯光和设置摄像机等工作。
二、时间管理和进度安排影视拍摄通常要经历多天甚至多个月的拍摄周期,因此时间的合理安排和管理十分重要。
首先,需要根据剧本和场景要求,制定出拍摄计划和时间表。
在制定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天气、演员的时间安排和道具的准备等因素,确保各个环节衔接紧密且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合理安排拍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三、人员配置和团队管理影视拍摄需要组建专业的团队来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
在场面调度中,需要合理安排人员的配置,确保各个岗位的专业性和协调性。
同时,还需要进行团队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协作和沟通,以确保整个拍摄过程的顺利进行。
四、设备调度和使用影视拍摄需要各种专业设备的支持,包括摄影机、灯光、音响和特效等。
在进行设备调度时,需要提前安排设备的购买或租赁,并与设备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此外,还需要对设备进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拍摄进程。
五、安全和风险管理影视拍摄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如高空作业、特技动作和爆破场面等。
在场面调度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同时,还需要与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在意外情况下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应对。
六、沟通和协调影视拍摄场面调度需要与多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包括导演、制片人、摄影师、演员和道具师等。
什么是场面调度什么是场面调度在关于影视文学的一些基础性知识里面,“场面调度”也是一个难点,下面我具体介绍一下这个概念涉及到的相关内容。
场面调度也是出自法文,原义是“摆在适当的位置”或“放在场景中”。
开始用于舞台剧,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表演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
正是由于电影和戏剧在艺术处理上有某些共同性,场面调度一词也被引用到电影创作中,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
比如电影《公民凯恩》中,有一组描述凯恩与前妻感情渐变过程的镜头。
场面一,凯恩与前妻亲昵地吃饭聊天,两人的服饰是温暖阳光的;场面二,同样发生在饭桌上,凯恩埋头看报,妻子嗔怪地看着他;场面三,凯恩与妻子都低头吃饭,谁也不和谁说话,此时的人物是秋天装扮的,仿佛都想赶快从餐桌上逃开;场面四,凯恩与妻子冷眼相对,再没有交流的欲望了。
这种重复表现的生活场景,形成了内在的有机联系,把观众的审美意识引向事物隐蔽复杂的深层,用最少的镜头表达丰富的含义,夫妻之间已经形同陌路,分道扬镳势在必行了。
戏剧与电影的场面调度的区别是:舞台上的场面调度,是以坐在固定位置上的观众为前提的,它所表现的形象与观众的统一视点相适应。
场面调度只局限在舞台这个有限的空间内,即使是现代化的转台、多变的灯光也无法突破舞台的空间限制。
电影场面调度则是导演引导观众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银幕上的生活,它几乎不给观众留出选择余地,把演员调度与镜头调度两者作为不可分割的创作手段统一起来加以利用,观众只需紧盯银幕,就能实现从不同的视点和距离间接地观看演员的表演和情节的进展,包括故事中的背景环境。
尽管视点变换很多,空间的跳跃性也很大,单一的叙事线往往被打破,但是由于长期的观影经验造成对电影语言的熟悉,观众仍能用联想进行空白补充,对电影所叙述的事情获得完整统一的印象。
其中,演员调度,指导演通过演员的活动,造成镜头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展现人物内心变化及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第六节场面调度的技巧与分类导语:场面调度原是一个舞台技术,是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活动调度的安排,在影视艺术中它是导演对镜头上人物活动的调度和安排。
结论:场面调度是一种以演员运动和镜头运动来调度观众注意中心的艺术手法,它以运动为突出主体的手段来组织空间中各个元素控制观众思维,可以说场面调度就是一种运动构图法。
一、场面调度技巧场面调度从构成元素上可以分为镜头调度和演员调度。
演员调度1、变换姿态是指演员在致固定的空间位置上变换身体姿态如起、座、转身等,大家在画面中可以看出演员每出调度都从新构成一个电视画面,从而可以达到固定画面所带的视觉疲劳感。
2、变换表演区我们通常把一个固定空间分类左、中、右三个横向表演区,演员从一个表演区,移动到另一个表演区就叫变换表演区。
3、换位这种场面是指演员互相调换位置在拍摄两个人物对话时候,利用这种技巧会很简单地增加画面的运动因素,调节观众的视觉,取得变换的效果。
当然,在拍两个人物活动时,更使画面更加活跃。
4、变换人物数量在画面中人物的减少或增加就是(结合有关镜头)56、走近和远离纵深画面纵深表演区分为前、中、后表演区,从后走到前称走近,从前走到后称远离。
走近时演员成正面,在画面中演员由小变,可以使观众逐渐看清演员面部表情。
远离时演员成背后,成像面积由大变小演员的表演由整个形体动作来完成,能够获得一个含蓄的富有凝蕴的效果,演员在远离时我们还可以变换姿态技巧,演员由正面变为背面,由背面变为正面使画面更加丰富。
镜头调度镜头调度是一种外部的调度手段,调度镜头时它通过各种镜头运动所产生的伏、平、仰、斜等,不同视角和各种景别的变换,获得不同的视距,不同角度的画面展示人物关系和环境气氛。
因此各种运动镜头技巧,都可以运用于镜头调度。
比如当演员在作横向调度时,利用摇镜头跟摇来扩大演员横向运动范围,如果要看清演员的面部表情,横向空间就不能太大,摇镜头把一个大空间压缩成一个个表现主体的小空间,机位又向前移,因为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大空间又能看清一个具体的小空间,所以大空间和小空间的局部矛盾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场面调度场面调度(mise-en-scne)是在银幕上创造电影形像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指演员调度和摄影机调度的统一处理,该词来自法文mise-en-scne,原指在戏剧舞台上处理演员表演活动位置的一种技巧。
场面调度被引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来,其内容和性质与舞台上的不同,它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还涉及摄影机调度(或称镜头调度)。
构思和运用电影场面调度,须以电影剧本,即剧本提供的剧情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为依据。
导演、演员、摄影师等须在剧本提供的人物动作、场景视觉角度等基础上,结合实际拍摄条件,进行场面调度的设计。
利用场面调度,可以在银幕上刻画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渲染场面气氛,交代时间间隔和空间距离。
场面调度对电影形像的造型处理,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录[隐藏]∙ 1 演员调度∙ 2 摄影机调度∙ 3 三种主要的调度手法o 3.1 纵深调度o 3.2 重复调度o 3.3 对比调度∙ 4 场面调度与蒙太奇的关系[编辑] 演员调度∙横向调度:演员从镜头画面的左方或右方作横向运动。
∙正向或背向调度:演员正向或背向镜头运动。
∙斜向调度:演员向镜头的斜角方向作正向或背向运动。
∙向上或向下调度:演员从镜头画面上方或下方作反方向运动。
∙斜向上或斜向下调度:演员在镜头画面中向斜角方向作上升或下降运动。
∙环形调度:演员在镜头前面作环形运动或围绕镜头位置作环形运动。
∙无定形调度:演员在镜头前面作自由运动。
导演选用演员调度形式的着眼点,不只在于保持演员和他所处环境的空间关系在构图上完美,更主要在于反映人物性格,遵循人物在特定情境下必然要进行的动作逻辑。
[编辑] 摄影机调度摄影机调度的运动形式有推、拉、摇、跟、移、升、降。
以镜头位置分,有正拍、反拍、侧拍等形式;以镜头角度分,有平拍、仰拍、俯拍、升降拍及旋转拍等形式。
一般来讲,若干衔接镜头,用同一个运动形式拍摄,会给人流畅的感觉,用忽而仰,忽而俯的角度拍摄,会给人强烈的对立感觉。
第11章场面调度一、选择题1.属于摄影机镜头进行上下运动时拍摄的镜头是()。
A.升降镜头B.推镜头C.拉镜头D.摇镜头【答案】A【解析】升降镜头是指摄影机在升降机上做上下运动所拍摄的画面,是一种从多个视点表现场景的方法。
其变化有垂直升降、弧形升降、斜向升降或不规则升降。
升降镜头在速度和节奏方面运用适当,可以创造性的表达一场戏的情调。
2.()是指摄影机向被摄体逐渐靠近,画面包容范围缩小。
A.推镜头B.拉镜头C.摇镜头D.跟镜头【答案】A【解析】推镜头是视频拍摄中常用的手法之一(“推、拉、摇、移”中的“推”),摄像机镜头与画面逐渐靠近,画面外框逐渐缩小,画面内的景物逐渐放大,使观众的视线从整体逐渐看到某一局部。
这种推镜头可以引导观众更深刻地感受角色的内心活动,加强情绪气氛的烘托。
3.()是指摄影机沿着光轴方向后移拍摄,逐渐远离被摄体或从一个对象转向更多的对象,画面包容范围扩大。
A.摇镜头B.拉镜头C.移镜头D.跟镜头【答案】B【解析】拉镜头是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人物或景物向后拉远所摄取的画面。
即摄影机沿着光轴方向后移拍摄,逐渐远离被摄体或从一个对象转向更多的对象,画面包容范围扩大。
4.()是指摄影机位置固定,但机身运动拍摄,其运动方向有上下、左右和旋转三种。
A.跟镜头B.拉镜头C.摇镜头D.移镜头【答案】C【解析】摇镜头是指当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或拍摄者自身作为支点,变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的拍摄方法。
我们常常会听说的“摇镜头”就是指用摇镜头拍摄的方法拍出的画面,指摄影机位置固定,但机身运动拍摄,其运动方向有上下、左右和旋转三种。
5.()是指摄影机沿着水平方向运动拍摄,根据机位与被摄体的相对关系,又可分为二者平行的横移、不平行的斜移和同步纵向运动的纵深移。
A.拉镜头B.摇镜头C.移镜头D.跟镜头【答案】C【解析】移镜头是把摄影机安装在移动轨上或者配上滑轮,还可以将摄影机安装在升降机上进行滑动拍摄,由此形成一种富有流动感的拍摄方式。
影视拍摄场⾯调度之镜头调度影视作品中,⼈物的出场及运动路线,摄像机的位置⾓度及运动路线都事先有过周密的部署。
镜头和镜头内的被摄对象都将是运动的,这种控制更复杂但仍在前⾯两者因素作⽤范围之内。
这种在拍摄中对表现对象运动和镜头运动的部署或控制即可粗略称为场⾯调度。
⽽完全意义上的场⾯调度⼀⽅⾯指的是对“⼀场戏艺术处理的空间表现,即表现对象的空间位置的⽬的性,逻辑性与⼼理状态使然的⾏动路线、⽅向范围、对象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变化、环境氛围及表现⽅式;另⼀⽅⾯则是“运⽤摄影⼿段对其进⾏合乎表情达意,合乎美的规律要求的协调处理”。
简⾔之,场⾯调度包括了对镜头的调度和对表现对象的调度。
1。
摄像机镜头的运动包括焦距变化或机位、镜头光轴的变化,(镜头调度)2。
画⾯的内部运动即被摄对象的运动。
(对象调度)镜头的调度1.固定画⾯及运动镜头了解镜头的调度,除了了解上⼀篇中的景别等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镜头的静⽌及运动⽅式和特点。
即固定画⾯及运动镜头。
固定画⾯:固定画⾯即机位不变,焦距不变,镜头光轴(上下左右)不变时拍出来的画⾯。
除⾮特殊效果,不然没有那个影视作品少得了它。
⽽且据统计,影视画⾯中70%是固定画⾯。
其重要性可见⼀般。
许多学习影视摄像的⼈先从静态摄影和拍固定画⾯学起,是很有道理⽽且⼗分必要的。
五种主要的镜头运动⽅式:推,拉,摇,移,跟。
推——是焦距由⼤到⼩接近被摄体,画⾯由⼤景别向⼩景别变化的过程。
相当于⼈的眼神对某⼀点的集中。
拉是与推相反的过程。
拉镜头常常表现⼈或物与环境的关系,有的时候由于镜头最终拉出内容的未知性,它能产⽣意想不到的效果。
摇——是机位不变,借助三⾓架或⼈本⾝,沿⽔平⽅向或垂直⽅向或⼆者兼有地变动摄像机镜头光学轴线的拍摄⽅式。
摇有丰富的内容捕捉,上下左右摇,半圆摇或360度旋转都是可以的。
它意味注意⼒的转移。
移——摄在正规的影视作品拍摄中通常是借助移动轨的,⽽对更多的⼈来说就得借助⾃⼰稳健的步伐了。
10.场面调度2场面调度原为戏剧专用名词,是编导在舞台高度、宽度和深度这三度空间中对人、景和物三者之间作出安排与调配。
在影视剧作品中,一个场面是指同一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一个统一的动作,通常由一组蒙太奇镜头或长镜头组成。
3图文场面调度被引用到电影艺术创作中来,其内容和性质与舞台上的不同,它不仅关系到演员、镜头、道具的调度设计,而且还涉及视听总体艺术构成的设计。
4路易斯·贾内梯认为,对影视作品场面分析应包括以下15项内容:1.主体。
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2.光调。
对比是否强烈?是否混合用光?3.镜头与拍摄的距离模式摄影机距现场有多远?4.角度。
我们(以及摄影机)对拍摄对象是仰视还是俯视,或者摄影机是平视的?5.色彩的涵义:画面主体的颜色是什么?是否有色彩象征手法?6.透镜、滤色镜、胶片。
它们如何改变和述说所摄的对象?7.次要对比。
我们的眼睛在接受画面主体之后多半会往哪里看?8.密度。
该影像包含多少视觉信息?9.构图。
二度空间如何分割和组织?10.形态是开放还是封闭?511.画框。
是密还是疏?人物在里面是否能自由移动?12.景深。
影像构于几个平面上?13.人物定位。
人物占据画面空间什么部位?中央、顶部、底部还是边缘?14.表演位置。
哪个方向使演员看上去与镜头正面相对?15.角色距离。
角色之间留有多大空间?6图文路易斯·贾内梯充满自信地认为:“运用这些原则对一幅静止画面的照片进行分析,我们的眼睛可以得到训练,从而能够精辟地评判一个电影图像。
”7图文如在下面这张《拯救大兵瑞恩》剧照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冷调的自然光下,画面主体是坦克和三位士兵,开放式的画面构图使人物具备强烈的动感,摄影机在演员前方以水平角度保持一定的客观距离,忠实记录下前景中紧张战斗状态的主人公和后景中硝烟缭绕的断壁残垣。
燃烧的坦克、掉落的武器零件、满地的残砖碎瓦丰富了战场的细节信息,使影像呈现出更集中的戏剧张力。
8在具体创作时,这些元素并非都发挥相同的作用,而是剧情的不同要求而有所侧重,其中在创作中最重要的的元素则是应该设计出场面的中心形象和中心动作,因为“每个画面都要有一个趣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