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下册园地七(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6.92 KB
- 文档页数:8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设置了四个部分的学习内容,四个板块内容具体,训练点明确。
在教学“语文园地”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我从以下几点开展探究:
1.尝试整体教学。
四个不同的板块,要让学生连贯地学习,先要进行整体设计。
我将板块题目以花园为背景,共同出示在同一页课件中,借助超链接,引导学生进入不同的板块学习。
中间的过渡,巧妙地借用情境,将寻物启事的写作练习与书写提示相结合,实现自然过渡。
在评价完成语后,我让学生结合书写提示,修改“寻物启事”中的字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平常的写字中留心书写要点。
2.注意语言的积累。
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回顾积累课本上所积累的词语和句子。
体会例句用得好的地方,展开自评和小组互评,对各自作文中的引用,进行优化和改进。
“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学习,通过讨论、查找工具书等方法了解成语意思后,能进一步在具体情境中恰当地使用成语。
提示学生在积累成语时,试着去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从文字的积累上升到文化的积累。
3.语言运用
通过问题引入,交流讨论,互相评价,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
学习问句作为开头的写法,可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回顾,体会这一写法的妙处;再提供简单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迁移训练。
4.书写指导
先观察所给字例的特点,思考书写要点。
然后教师范写,不同类型选择其一作为示范,重点讲解,加深学生印象。
最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培养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并学会运用。
2.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3.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4.观察字的结构,练习书写。
5.背诵经典句子。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教学准备】ppt【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平台1.导入: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是人的记性再好,也不如时常拿笔记录你认为有用的东西。
所以我们要学会经常从文章中摘录有用的好词佳句并积累下来。
好词和佳句是两个概念。
好词就是优美的词语,佳句就是对某种事物的描写和表达生动准确的句子。
积累词语能更好地帮助以后写作文,在脑海中形成一个词语小仓库,写起文章就不愁词句贫乏,还可以扩展知识面。
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积累了什么词语,并怎样运用的吧?【设计意图:通过俗语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白积累语言的重要性,并初步对好词佳句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积累好词佳句时做好筛选。
】2.生读第一个句子,并说说“窃窃私语”的意思,同桌之间表演一下什么是窃窃私语。
小组内点评运用是否恰当,再全班交流。
3.拿出积累本,在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中你积累了什么好词佳句,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吧。
(小组内交流记录的好词佳句,并推选出积累最丰厚的同学进行全班交流。
)4.你能运用你积累的好词语写个句子吗?(学生口头造句,同桌互相点评。
)5.下边还有两个句子,是根据第一个句子仿写了第二个句子。
(1)大家看看第二个句子模仿了第一个句子的哪些方面?(修辞手法)(2)出示句子:清晨,小鸟在枝头放声歌唱,梳理自己美丽的羽毛,迎接新的一天。
你能仿写吗?生练习仿写句子。
【设计意图:修辞手法从二年级就开始讲解,一直贯穿于小学语文学习,随时随地练习拟人等修辞手法为学生的说话写作打下基础。
】二、词句段运用:1.过渡:交流平台中我们联系了句子的仿写,现在我们来看看句段的仿写。
《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七》有四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主要引导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培养他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增强其习作的自信心。
“词句段运用”是交流用“你可知道……”开头的一种写法训练,应用文的写作则是练习书写《寻物启事》。
启事的特点有两个:一是“有事需要公开说明(或公开声明)”;二是这个“公开说明”必须“登在报刊上或贴在墙壁”上,目的是让很多人知道。
启事是一种应用文,应用文都有固定格式。
“书写提示”部分,出示了8个字,学会把字写的横平竖直,字要写的规范、端正、整洁。
“日积月累”部分学习4个成语,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教学“交流平台”时,引导学生积累句子。
针对这种现象,老师必须教会学生积累句子。
积累句子就在于在平时学习课文时,文中出现的一些优美句子让学生去赏析,使他们领悟这些句子属于什么句式,这种句子在文章中又起到了什么效果。
同时也把这些优美句子摘抄下来,自己再来仿写类似的句子。
不仅课文中能积累句子,课外阅读中也能积累许多优美的句子。
句子的句式种类多,例如:夸张句、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疑问句等等。
首先让学生理解这些句子的句式的意义和用法,也不能盲目使用,同时也要学会仿写这些句子,也就是学以致用。
如果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句式的话,那写起作文来就游刃有余了,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有滋有味了。
教学“词句段运用”时,教师通过多媒体训练句子补充练习,学生同桌互相交流,互相提示。
引导学生书写寻物启事,要求学生会写寻物启事,会在适当的场合运用寻物启事。
教学“书写提示”时,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教师范写,学生临摹,这样在写字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把“眼”中字变成“心”中字。
同时再展评激趣,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日积月累”为学生们准备了一组八个字的成语。
让学生通过查词典了解每个成语的意义,学会用成语。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下册园地七(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教案:课题:园地七《小狗找家》学习目标:1. 认读课文《小狗找家》。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3. 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色彩。
3. 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色彩。
2. 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
教具准备:1. 课本《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放映一段关于小狗的视频。
2. 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的小狗,并询问学生对小狗的感受和想法。
Step 2 学习新课1. 教师指导学生打开课本,找到《小狗找家》这篇课文。
2. 教师带领学生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3. 教师逐段解读课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段的意思。
4. 学生跟读课文。
Step 3 情感体验1. 教师提问:“小狗为什么在大街上寻找家呀?”鼓励学生思考。
2.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并与同桌进行交流。
3. 随机选几组同桌进行展示,让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Step 4 情感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重点关注小狗在不同场景中的情感变化。
2. 学生通过朗读和表演来表达小狗情感的变化。
3. 教师带领学生分组讨论小狗的情感体验,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Step 5 语言运用1. 教师提供课文中的几个句子,让学生重新构造成新的句子。
2. 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活动,展示各自的句子。
Step 6 反思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完成一份反思总结。
2. 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并将其记录在反思总结中。
课时练习及答案:一、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句子正(√)误(×)。
1. 小狗在大街上找家。
(√)2. 狗爸爸在公园里找儿子。
(×)3. 小狗是公狗。
(√)4. 小狗是妈妈的狗。
(×)二、回答问题。
预设:有些词语可能了解得不是那么清清楚楚,那是, 根据语境,或者生活经验,能基本了解这个词的大体意思,什么情况下能够使用,就可以了。
2.(课件出示3)“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清晨到来了,我们看见太阳从远远的天边升起,就像一个刚刚点燃的火球。
”后面的这句话是“我”仿写的句子。
前后两个句子有哪些相似之处?(1)首先最明显的地方是都运用了比喻句。
(2)表示时间“黑夜降临了”和“清晨到来了”的词语用得也像。
(3)都用到“我们看见”这个词语。
小结:仿写句子可以从修辞手法、句式结构上、好的词语仿写。
(板书:仿写句子:可以仿写修辞手法、句式结构、好的词语)三、词句段运用板块二:词句段运用(一)根据开头,写一段话(课件出示4)1.找来《海底世界》相关片段读一读。
2.说一说,要求我们写这两组句子是什么结构?小组讨论,代表发言:都是“你可知道……”3.仿写句子。
(课件出示5)示例: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石头有多么奇妙吗?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如同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果【设计意图:分析交流正确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的问题,练习把语言写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学习围绕开头一句话,展开描写的方法,提高学生写话能力。
】不是亲眼看到,真让人难以相信。
有的像宠物狗,睁着汪汪的大眼睛,吐着长长的舌头,好像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有的像青蛙,沉浸在清凉的出国留学网溪水中,享受着阳光浴;有的体形巨大,像一个娃娃;有些石头细如沙,而有些石头却大如山,一块块,一条条,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小结:仿写句子可以围绕开头一句话展开描写。
(板书: 围绕开头一句话展开描写)(二)学写《寻物启事》(课件出示6)1.读一读这则寻物启事。
2.看一看,寻物启事的格式是怎样的?小组讨论,交流如下:(1)“寻物启事”是题目,居中写。
(2)右下角注明写启事的班级、姓名,下通知的日期另起一行也在右下角写。
(3)正文空两格,写清楚丢失的物品,丢失的时间,丢失的地方。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本单元包括《古诗两首》、《寓言两则》、《大自然的声音》等课文,通过学习这些课文,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词语、句子和语法。
2. 语文园地:通过学习“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写话练习: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写话练习,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2. 课文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词语、句子和语法。
3. 语文园地:通过学习“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 写话练习:结合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写话练习,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2. 板书内容:课文标题、重点词语、句子、语法等。
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围绕如何在习作中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展开交流,增强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的意识。
2.了解用问句做文章开头的作用,学习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3.认识寻物启事的写法,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则寻物启事。
4.能正确书写笔画较少和笔画较多的字,把“止、露”等8个字写规范,写匀称。
5.熟记并记诵4个成语,知道它们的意思。
6.积累“日积月累”中的八个成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学会写寻物启事。
教学难点了解用问句做文章开头的作用,学习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在不懂的地方做好标记句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揭题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七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二、学习“交流平台”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2.出示例句、交流赏析(1)指名生读句子。
(2)回顾“没精打采”在文中的意思。
预设:指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文中指鹿因为自己的腿太细而没有精神。
(3)出示例句1有个小朋友积累了“没精打采”这个词,用在了句子中,自己品读一下,谁来说一说这个词好在哪里?预设:他一句话也不说,一个人坐在那里,很失落,心情很不好。
用上“没精打采”非常合适。
(4)赏析例句2指名读,这个句子很美、很生动,是怎样写的?预设: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5)比较原句和仿句后面这一句是仿写的句子,比较一下两个句子有什么相似之处?预设1: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预设2:都有表示时间的短语。
预设3:都有“我们看见”小结: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清晨太阳的形状、颜色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仿写可以从修辞、句式、词语等方面来进行。
所以,同学们,平时学习中积累的好词佳句,学到的修辞方法,如果有意识地用在我们的习作中,一定会让我们的文章增色!(板书:在习作中,要有意识地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3.练习仿写咱们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也来练习仿写吧!4.交流积累你最近有积累的词语和句子吗?想把他们用在什么地方呢?预设1:我积累了一个词语:窃窃私语,比如:课堂里静悄悄的,只有我和同桌在窃窃私语。
一、揭题导入二、交流平台板块一:交流平台1.“草丛中的虫子,像在窃窃私语,用的是我听不明白的语言。
”“我积累了‘窃窃私语’这个词,我觉得它用在这里很合适。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句话进行交流,探究:哪些是“我”听不明白的语言?为什么我不明白却运用那么恰当呢?(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
2、“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清晨到来了,我们看见太阳从远远的天边升起,就像一个刚刚点燃的火球。
”后面的这句话是“我”仿写的句子。
前后两个句子有哪些相似之处?三、词句段运用板块二:词句段运用(一)根据开头,写一段话1.找来《海底世界》相关片段读一读。
2.说一说,要求我们写这两组句子是什么结构?小组讨论,代表发言:3.仿写句子。
【设计意图:分析交流正确运用积累的好词好句的问题,练习把语言写生动、具体。
】【设计意图:学习围绕开头一句话,展开描写的方法,提高学生写话能力。
】【设计意图:了解寻物启事的格式,了解寻物启事的内容,学习写寻物启事。
掌握寻物启事这种文体。
】【设计意图:学习古代成语,理解和分析成语,增强学生学习和积累经典语言的能力。
】4、寻物启事(1)读一读这则寻物启事。
(2)看一看,寻物启事的格式是怎样的?(3)选择按照格式,照样子写一则寻物启事。
四、书写提示板块三:书写提示(课件出示7)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笔顺。
2.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个别指导。
3.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五、日积月累板块三:日积月累1.出示成语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它们的内容大体分别是什么?4、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培养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并学会运用。
2.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3.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4.观察字的结构,练习书写。
5.背诵经典句子。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仿写句段的能力。
教学难点:
学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和格式。
教学反思:
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交流关于积累运用好词好句的知识,词句段运用,学习围绕开头一句话写句子;学习了寻物启事的格式,练习写寻物启事;书写提示,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笔画多和笔画少的字;日积月累,积累了古代成语。
一堂课下来,成功之处主要以下两点:
1.本堂课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交流关于积累运用好词好句的知识,学习围绕开头一句话写句子;学习了寻物启事的格式,练习写寻物启事;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笔画多和笔画少的字;积累了古代成语。
2、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以学生自己训练为主,老师指导为辅。
不足之处在于:
1、课堂上应该以练为主,指导为辅。
老师要把练和说的机会,多让给孩子。
2、学生的课前准备不太充分。
课前应该布置孩子先去预习,搜集好相关的素材。
这样子课堂上才能做课堂真正的小主人。
语文园地七教学导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课堂小结
参考答案:
1. (1)小明这次只考了50分,他没精打采地走在回家路上。
(2)这次高考,她虽然名落孙山,但她并没有灰心丧气,决定复习一年再考。
(3)黄河源源不断地奔涌着,永不停息。
(4)徐悲鸿是一位名扬中外的画家,以画骏马最为有名。
(5)我不过是对他作了善意的批评,但他就此耿耿于怀,认为是和他过不去。
2. (1)中秋夜,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2)天上的星星像无数颗珍珠撒在深蓝的夜空。
(3)夏天的太阳好像一个大火球烧烤着大地。
(4)天上的白云好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
(5)细细的春雨就像春姑娘纺出的线一样。
(6)天上的彩虹好像一座七彩的桥。
(7)树叶一片片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飞舞。
(8)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9)树上的苹果像灯笼似的又大又红。
3. 你可知道,枫叶有多可爱吗?走进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一片灿烂燃烧着的枫树林,从远处望,犹如一座火焰山。
走进枫树林,热情洋溢的枫叶,在微风的吹拂下,向我们点头微笑,欢迎我们的到来,我捡起一片枫叶,细细地观察起来,一片枫叶上有七个小小的叶瓣组成,它的边有些毛糙,红色的茎细长细长的,像一只张开的手掌,枫叶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变化的色彩,春天的枫叶是绿色的,可是一到秋天就渐渐变成红色,火红火红的,像一个魔法师,美艳极了。
4. 寻物启事
今天上午早操时间,因本人不慎,在操场丢失米黄色塑料文具盒一个,内
有自来水笔、圆规、三角尺等。
那位同学拾到,请交给中队辅导员老师,谨表谢意。
三年级一班李晓慧 2018年5月27日5.(1)笔画较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开一些。
(2)笔画较多得字,要把笔画写得短小些,缩小笔画间距。
6.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7.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山河易改,本性难移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