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外窗传热系数计算值
- 格式:pdf
- 大小:50.59 KB
- 文档页数:1
建筑外窗传热系数检测方法本方法适用于建筑外窗(包括天窗以及阳台门上部镶嵌玻璃部分,不包括阳台门下部不透明部分)的保温性能的检测及分级。
检测依据:《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2检测方法1原理本标准基于稳定传热原理,采用标定热箱法检测窗户保温性能。
试件一侧为热箱,模拟采暖建筑冬季室内气候条件,另一侧为冷箱,模拟冬季室外气候条件。
在对试件缝隙进行密封处理,试件两侧各自保持稳定的空气温度、气流速度和热辐射条件下,测量热箱中电暖气的发热量,减去通过热箱外壁和试件框的热损失〔两者均由标定试验确定,见附录A (标准的附录)),除以试件面积与两侧空气温差的乘积,即可计算出试件的传热系数K值。
2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主要由热箱、冷箱、试件框和环境空间四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2.1热箱2.1.1热箱开口尺寸不宜小于210OmmX240Omm(宽义高),进深不宜小于2000mmo2.1.2热箱外壁构造应是热均匀体,其热阻值不得小于3.5(m2∙K)∕W o2.1.3热箱内表面的总的半球发射率ε值应大于0.85o1一热箱;2—冷箱;3—试件框;4—电暖气;5—试件;6-隔风板;7一风机;8—蒸发器;9—加热器;10一环境空间;11一空调器;12—冷冻机图1检测装置示意图2.2冷箱2.2.1冷箱开口尺寸应与试件框外边缘尺寸相同,进深以能容纳制冷、加热及气流组织设备为宜。
2.2.2冷箱外壁应采用不透气的保温材料,其热阻值不得小于3.5(m2∙K)∕W,内表面应采用不吸水耐腐蚀的材料。
2.2.3冷箱通过安装在冷箱内的蒸发器或引入冷空气进行降温。
2.2.4利用隔风板和风机进行强迫对流,形成沿试件表面自上而下的均匀气流,隔风板与试件框冷侧表面距离宜能调节。
2.2.5隔风板宜采用热阻不小于1.0(m2∙K)∕W的板材,隔风板面向试件的表面,其总的半球发射率值应大于0.85。
隔风板的宽度与冷箱内净宽度相同。
2.2.6蒸发器下部应设置排水孔或盛水盘。
附录A 典型窗传热系数参考表A.0.1整樘窗的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 151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式规定:(A.0.1)式中:U t ——整樘窗的传热系数[W/(m 2·K)];注:此处U t 等同于K (外窗传热系数)。
A g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的面积(m 2);A f ——窗框面积(m 2);A t ——窗面积(m 2);l ψ——玻璃区域(或者其它镶嵌板区域)的边缘长度(m )U g ——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的传热系数[(W/(m 2·K)];U f ——窗框的传热系数[(W/(m 2·K)];(——窗框和窗玻璃(或者其它镶嵌板区域)之间的线传热系数[(W/(m ·K)]。
A.0.2在没有精确计算和检测的情况下,表A.2数值可作为玻璃传热系数的近似值。
表A.2常用中空玻璃传热系数表序号产品结构可见光透射比中国JGJ151标准光热比LSGUg (W/(m2·K)太阳能总透射比g 空气85%氩气16L(单银)2#+12A+60.65 1.76 1.520.50 1.0926+12A+6L(单银)3#0.65 1.76 1.520.60 1.0836L(双银)2#+12A+60.55 1.67 1.420.34 1.6546+12A+6L(双银)3#0.55 1.66 1.420.49 1.1356L(三银)2#+12A+60.51 1.61 1.360.26 1.9666+12A+6L(三银)3#0.51 1.61 1.360.43 1.1976L(单银)2#+9A+6+9A+60.58 1.46 1.250.45 1.3186+9A+6+9A+6L(单银)5#0.58 1.44 1.220.54 1.0896L(双银)2#+9A+6+9A+60.50 1.42 1.180.31 1.59106+9A+6+9A+6L(双银)5#0.50 1.39 1.160.46 1.08116L(三银)2#+9A+6+9A+60.46 1.39 1.150.24 1.94126+9A+6+9A+6L(三银)5#0.46 1.36 1.120.41 1.12136L(单银)2#+12A+6+12A+60.58 1.30 1.130.45 1.31146+12A+6+12A+6L(单银)5#0.58 1.27 1.090.54 1.07156L(双银)2#+12A+6+12A+60.50 1.25 1.070.31 1.61166+12A+6+12A+6L(双银)5#0.50 1.21 1.020.46 1.08176L(三银)2#+12A+6+12A+60.461.221.030.231.99ψg g f f t tA U A U l U A ψ∑+∑+∑=186+12A+6L+12A+6L(三银)5#0.46 1.180.980.42 1.11 196L(单银)2#+9A+6L(单银)4#+9A+60.48 1.190.960.38 1.27 206+9A+6L(单银)3#+9A+6L(单银)5#0.48 1.190.960.48 1.00 216L(双银)2#+9A+6L(双银)4#+9A+60.34 1.120.890.25 1.39 226+9A+6L(双银)3#+9A+6L(双银)5#0.34 1.120.890.370.94 236L(三银)2#+9A+6L(三银)4#+9A+60.30 1.090.840.19 1.59 246+9A+6L(三银)3#+9A+6L(三银)5#0.30 1.080.840.320.94 256L(单银)2#+12A+6L(单银)4#+12A+60.48 1.010.820.37 1.27 266+12A+6L(单银)3#+12A+6L(单银)5#0.48 1.010.820.480.99 276L(双银)2#+12A+6L(双银)4#+12A+60.340.940.740.24 1.41 286+12A+6L(双银)3#+12A+6L(双银)5#0.340.930.740.370.93 296L(三银)2#+12A+6L(三银)4#+12A+60.300.890.700.18 1.63 306+12A+6L(三银)3#+12A+6L(三银)5#0.300.890.700.320.93备注:#表示涂层面。
2012年建筑门窗免费质量课堂培训补充资料北京市建筑门窗相关企业:应参加2012年建筑门窗免费质量课堂培训企业要求,现将部分补充培训资料上传我协会网站,望各企业自行下载并学习使用。
工作中可与我协会联系,我们将竭力为企业服务。
一、外窗K值达到2.0W/(m2·K)以下的最低配置1、60系列以上塑料窗传热系数K值达到2.0W/(m2·K)以下的最低配置:1)双层中空玻璃(5+6+5+9+5)2)中空玻璃(5+12+5Low-E)3) 暖边充气中空玻璃(5+16Ar+5)表1—传热系数k≤2.0W/(m2·K)的PVC-U塑料窗检验结果2、铝合金门窗传热系数K值达到2.0W/(m2·K)以下的最低配置:1)窗框、窗扇型材隔热条宽度不低于22mm,双层中空玻璃(5+9+5+12+5)。
2)窗框、窗扇型材隔热条宽度不低于22mm,中空玻璃(5+15+5Low-E)。
表2—传热系数k≤2.0W/(m2·K)的铝合金窗检验结果3、玻璃钢窗传热系数K值达到2.0W/(m2·K)以下的最低配置:1)双层中空玻璃(5+9+4+6+5)2)中空玻璃(5+12+5Low-E)3)暖边充气中空玻璃(5+16Ar+5)表3—传热系数k≤2.0W/(m2·K)的玻璃钢门窗检验结果补充1、实木窗、铝包木复合窗传热系数K值达到2.0W/( m2·K)以下的最低配置为:a、单Low-E 中空玻璃(5+12+5Low-E)。
b、双层中空玻璃5+12+5+12+5。
2、在玻璃品种、玻璃结构同等配置的情况下,用实木型材、塑料型材、玻璃钢型材组装成的外窗传热系数K值相差不大。
3、实验的样品都无附框。
表1—外窗传热系数K值二、相关标准目录JC/T2080-2011《木铝复合门窗》JC/T2081-2011《实木门窗》JC/T635-2011《建筑门窗密封毛条》JC/T2069-2011中空玻璃间隔条第1部分:铝间隔条JC/T2070-2011安全玻璃生产规程第1部分:建筑用安全玻璃生产规程JC/T2071-2011中空玻璃生产技术规程JC/T2072-2011中空玻璃用干燥剂北京质量检验认证协会2012.6.29。
附录D 常用外窗及幕墙热工性能参数D。
0.1常用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见表D.0。
1。
表D。
0。
1 常用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2 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位的传热系数,当下部不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表中值采用,当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计算确定;3 贴Low—E膜的玻璃等效Low-E玻璃;5表中热工参数为各种窗型中较有代表性的数据,不同厂家、玻璃种类以及型材系列品种都有可能有较大浮动,具体数值应以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值或模拟计算报告为准。
D。
0。
2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见表D。
0.2.表D。
0。
2 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注:本表引自《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D.0。
3采用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在典型窗框面积比的情况下,整窗传热系数见表D。
0.3-1和D。
0.3—2。
表D.0.3—1 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的整窗传热系数注:本表引自《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表D。
0。
3—2 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的整窗传热系数注:本表引自《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D。
0.4常用玻璃贴膜性能指标见表E。
0。
4。
表E.0.4 常用玻璃贴膜性能指标(参考)D。
0.5典型幕墙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见表D.0.5—1和D。
0.5—2。
表D.0。
5—1 典型幕墙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注:镀膜面在中空玻璃的第2面。
表D.0。
5—2 典型幕墙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注:镀膜面在中空玻璃的第2面。
附件九常用外窗热工性能参数注:1以上仅是部分玻璃与不同型材的组合数据。
种都可能有较大浮动,具体数值应以法定检测机构的实际检测值为准。
3窗本身的遮阳系数 SC 可近似地取为窗玻璃的遮蔽系数乘以窗玻璃面积除以整窗面积,即 SC= Se* A 玻 /A 窗。
续表木窗 2表中热工参数为各种窗型中较有代表性的数值,不同厂家、玻璃种类以及型材系列品附件十常用建筑材料的热工计算参数注:本表中材料的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考虑了修正系数。
2本表中的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仅为参考值,具体数值应以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值为准。
附件十一围护结构外表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P值墙面屋面附件十二 屋顶和外墙隔热性能的简化验算方法当屋顶和外墙的传热系数 K 值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但热惰性指标 D 值不 能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时,可按如下公式进行隔热验算。
In —— 自然对数,取绝对值.当验算结果符合上式要求,则可认为屋顶和外墙的热工性能达标。
1.外墙K -2.屋顶:实铺屋顶架空屋顶式中,P3.80.46K 0-67; .0.67.L D KD 4.07L n D 4.070.44 L n (0.07) 0.44 ,查附录即IT AO Ml 了-,1 iV' l;斤I附件十三遮阳系数计算表甘诈卿=•求m手蛉w琥瞰1喘訣 1 ---------- • •-I n' ■■建13!塩Fl出1EJ1A flwi)小阳恆IRA 別P诃旳环jR N血扣•〔n r计》些敲b-(h.)J*陀戦"rtt 瞬抽PF FT ■- urrssi?更闭》8年肾豪阳幣ft 金対5iv tI'll)K平amffi nryi?7r>l仆444fl -R灯0. B m 4 r獻年«闭帳12”74110n M)沖7%0 IfXi fl 7?S1水iisw板l)llpl:7l*i(f :门w1沁"tlHfJ11 s:L 阿:!6騒1 IT11*就糾协MllO m ■耐-*. ;s iHih itWiA1TUs氷T連阳極l.fMM)'重直jl^gJ播'MH!21M)O m.斗0u沽rjytZ O.M?1Cl. fl0..1.U 2 42时!雅直sine2h>n O 4CI'—-- - - ■ -■ —i'.*29t呃IS1<f. A ST £茁.1中】由1〔阳*: :■:'N L Jr)IS1 lu+<l^rniw r 4川'?汕|jia41 J丨III in0H“l,1u H:* I d% T 1w ,?-.;|M k in11 h M H W O ?ll\1? J ■:1 TH ITAFUI*..L C-■;;l>>i| *IJ(1 <iiH44ii> M210丸'1冋.1 nj1 1 -ftA遑丽桃'::-IM:■■.IH■加11叫■". Hi)h tK;'l21狛1n耳□ frirs1111;Vp X1.13HI'fl 'fl. K.IJ f.J?J 71M T审S追阳嚥nil::3H )il■fl hn> ini.n.9Ji11.儿冋曲吟匚;•H艸a R> 】*•<(•屮T連阳供1U. H r; H.Ijll/- 1w.Pfiamw1讦:t T aitiMc」1鬲|厂;[K -0 t)n Jt-i4e,進朗輕El H严*1 n;.I>1HI11 6 Mt①||\1由祎汁0.汕17 £1泸-HTiiras.1n g> WIT j書J隹丽1A*遽闭换IJ讪fl 7■1 H 1 n如24蛋眉込阳帳27甄1OJ Ofe[JIOO0.7ni>n価T胸T!l 4/;祁JIM和PCIK=i .iiir--;fJ i,I'j fl«fir? 9Tl' I[》MH•-y.f.W』:岀|;:】,JiT 一 G ?n jfK-n 5(1n -'J■■:nA'll??8凹槽由昭台迟阳羌外诞阳aft遮阳无卄廷阳凹槽歳阳s» 0 ir- n rr;ft I。
附录D常用外窗及幕墙热工性能参数
D.0.1 常用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见表 D.0.1。
表D.0.1 常用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
注:1本表中的窗户包括一般窗户、天窗和门上部带玻璃部分;
2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位的传热系数,当下部不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表中值采用,当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计算确定;
3贴Low-E膜的玻璃等效Low-E玻璃;
5表中热工参数为各种窗型中较有代表性的数据,不同厂家、玻璃种类以及型材系列品种都有可能有较大浮动,具体数值应以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值或模拟计算报告为准。
D.0.2 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见表 D.0.2。
表D.0.2 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
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D.0.3 采用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在典型窗框面积比的情况下,
整窗传热系数见表D.0.3-1和D.0.3-2。
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D.0.4 常用玻璃贴膜性能指标见表
E.0.4
表E.0.4 常用玻璃贴膜性能指标(参考)
D.0.5 典型幕墙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见表 D.0.5-1和D.0.5-2
表D.0.5-1 典型幕墙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
注:镀膜面在中空玻璃的第2面
表D.0.5-2 典型幕墙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
注:镀膜面在中空玻璃的第2面。
附录D 常用外窗及幕墙热工性能参数D.0.1常用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见表D.0.1。
表D.0.1 常用外窗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注:1 本表中的窗户包括一般窗户、天窗和门上部带玻璃部分;2 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位的传热系数,当下部不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表中值采用,当作保温处理时,应按计算确定;3 贴Low-E膜的玻璃等效Low-E玻璃;5表中热工参数为各种窗型中较有代表性的数据,不同厂家、玻璃种类以及型材系列品种都有可能有较大浮动,具体数值应以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值或模拟计算报告为准。
D.0.2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见表D.0.2。
表D.0.2 典型玻璃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注:本表引自《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D.0.3采用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在典型窗框面积比的情况下,整窗传热系数见表D.0.3-1和D.0.3-2。
表D.0.3-1 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的整窗传热系数注:本表引自《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表D.0.3-2 典型玻璃配合不同窗框的整窗传热系数注:本表引自《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年。
D.0.4常用玻璃贴膜性能指标见表E.0.4。
表E.0.4 常用玻璃贴膜性能指标(参考)D.0.5典型幕墙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见表D.0.5-1和D.0.5-2。
表D.0.5-1 典型幕墙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注:镀膜面在中空玻璃的第2面。
表D.0.5-2 典型幕墙的光学、热工性能参数注:镀膜面在中空玻璃的第2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