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地区专用)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第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2
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1.2019年3月20日,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的奥佩杰塔自然保护区被安乐死。
作为地球上第三大陆生动物、食物链的顶级营养级,北部白犀牛曾经遍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部、中部地区。
由于传统医学和手工艺品对犀牛角的需要,多地的北部白犀牛被彻底猎捕,到了1984年,野外仅剩15只幸存。
苏丹的离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
下列关于北部白犀牛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北部白犀牛濒临灭绝是由于其不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B. 北部白犀牛的灭绝将导致食物链中断,能量流动受阻C. 北部白犀牛现存数量过少,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D. 可尝试利用克隆技术保护濒危野生动物2.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A. 减少氟利昂的使用B. 增加化肥的使用C. 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 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3.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范畴()A. 生物种类B. 基因种类C. 生态系统种类D. 形态种类4.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有扩大的趋势,下列与此无关的是A. 人类皮肤癌患病率上升B. 给全球生物带来灾难性影响C. 农作物和水产品产量下降D. 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发生变化5.当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①全球气候变化②水资源短缺③臭氧层破坏④酸雨⑤土地荒漠化⑥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⑥【答案】1.D 2.A 3.D 4.D 5.D二、温故知新夯实基础知识点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
4.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5.两种类型的比较项目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别实质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核心抵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影响因素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小,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强二者联系①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弱,反之亦然;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生态系统知识点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包括动植物种群)和其所在的非生物环境(包括土壤、水和空气)所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通常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
了解生态系统的知识点对于我们认识大自然、保护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介绍生态系统的知识点。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1.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某一地区内不同物种的群体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然单位。
生物群落中的物种可以相互依赖、共存,形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关系。
生物群落的特点包括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和空间分布等。
2. 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包括土壤、水和空气等自然要素。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质,其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和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水是维持生物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它参与了生物体的许多基本生活过程。
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动植物生存所必需的。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其中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服务等。
1.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是物质循环的基本单位。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和生物降解等方式进行循环。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并固定碳元素形成有机物质;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的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成自己的组织和能量;死亡的生物体通过分解作用被微生物降解成无机物质,再次进入生态系统的循环中。
2. 能量流动: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要素,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依赖于能量的流动。
能量从太阳辐射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一级一级地传递,最终以生物体的代谢消耗掉。
能量的流动是生物群落维持稳定状态的重要条件。
3. 生态服务: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包括供水、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和土壤保持等。
生态系统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维持了地球的水循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起到了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通过湿地的保护和河流的调节,为人类提供了水资源和防洪功能;通过植物的根系固定土壤,减轻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单元测评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单元测评)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单元测评的全部内容。
第十一单元综合测评(建议用时: 35分钟)一、选择题1.(2017浙江温州中学选考模拟,2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草原群落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C.农田生态系统退化成荒地时,营养结构复杂程度随之降低D.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而形成集群,这种分布属于种群空间特征2.(2017河北定州中学月考,21)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一定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受气候影响较小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2017山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质检,3)有一生态系统总面积为50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A种植物→B种动物→C种动物,B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2 000头.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当B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2头/km2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B.若C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内,A种植物的数量也增加C.在A种植物→B种动物→C种动物食物链中,A的同化量是B的同化量的10~20倍D.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B种动物种群数量为1 50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B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3头/km24.(2017福建莆田八中月考,34)某学习小组调查校园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关系,部分结果如图所示。
第一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能量流动[基础知识·系统化]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成分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知识点二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概念、特点及研究意义2.能量流动的过程(以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为例)[基本技能·问题化]1.连线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2.分析图中的食物链,回答相关问题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1)。
生产者,后面的营养级都是消费者蛇在食物链中属于(2)次级消费者,营养级。
第三(3)食物链中体现的种间关系是捕食。
由于一种生物的食物来源可能来自(4)多种多种生物,且某种生物可能为生物所食,所以统的营养结构往往由多条食物链交错而成,从而构成一个生态系食物网。
3.据图回答有关食物链和食物网的问题图示食物网中包含__(1)条食物链。
__8食草昆虫→→(2)蜘蛛写出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草青蛙猫头鹰。
→→蛇→三、四、五、六猫头鹰同时占有第营养级;它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3)鼠→猫→草头鹰。
(4)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蛙和蜘蛛的种间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5)该图作为生态系统还缺少的成分是。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4.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写出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内容:初级消费者,乙:,丙:甲:生产者。
分解者次级消费者,戊:呼吸作用,丁:据图可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2)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有机物中的式是:太阳能→化学能→。
热能(3)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有:①通过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
残枝败叶等被③分解。
分解者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牢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三类“不一定”和两类“一定”(1)三类“不一定”:①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②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等),动物不一定是消费者(如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或排泄物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生态系统知识点高考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是我们在高考生物学中需要掌握的一部分知识。
它涉及到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相互关系、物种与环境的互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等方面。
在考试中,对于生态系统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系统地介绍一下高考生态系统相关的知识点。
1. 生态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生物群落中所占的特定生活方式和资源利用的方式。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通过这个生态位,物种可以在生态系统中寻找到适合自身的生存环境和资源。
在高考中,我们需要理解生态位的定义和生物群落中各物种之间的生存关系。
2.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描述了物种在环境中适应和生存的过程。
根据自然选择理论,适应环境变化的个体将更有可能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
这就导致了物种逐渐适应环境,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
在高考中,我们需要掌握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对物种进化的影响。
3.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维持生物生存的基础。
能量首先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质,然后通过食物链的形式传递给其他消费者。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将逐渐损失,最终转化为热能散失到环境中。
物质循环则是生物通过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并将无机物质释放到生态系统中。
在高考中,我们需要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4.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
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态需求和角色,保持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在高考中,我们需要掌握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它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5.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过度的城市化、过度的开发和过度的排放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在高考中,我们需要了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护生态系统。
以上就是高考生态系统相关的一些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