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143.55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点归纳名词:1、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在重新被绿色植物利用来制造有机物。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事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
3、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
语句: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矿物质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3、生产者:自养型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4、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
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
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
动物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也叫植食动物)叫做初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叫做次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大型肉食动物,叫做三级消费者。
5、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6、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链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有捕食关系;而食物网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
7、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地位和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
8、消费者等级与营养等级的区别:消费者等级始终以初级消费者为第一等级,而营养等级则以生产者为第一等级(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
);同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可以处在不同的营养等级和不同的消费者等级;同一种生物在同一食物链中只能有一个营养等级和一个消费者等级,且二者仅相差一个等级。
第三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一节农业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一.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就是包括生物组分的物种结构(多物种配置)、空间结构(多层次配置)、时间结构(时序排列)、食物链结构(物质多级循环),以及这些生物组分与环境组分构成的格局。
物种结构:生物物种是生态系统物质生产的主体。
不同生物种类的组成与数量关系的格局构成生态系统的物种结构。
∙时间结构:指在生态区域内各生物种群生活周期在时间分配上形成的格局。
∙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和水平格局变化,构成空间三维结构格局。
水平结构:指在一定的生态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所占面积比例、镶嵌形式、聚集方式等水平分布特征。
垂直结构:指生物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格局。
在地上、地下和水域都可形成不同的垂直结构。
营养结构:指生态系统中生物间构成的食物链与食物网结构。
食物网是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二.合理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标志1.生物适应环境2.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配合3.组分之间量比关系协调4.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5.有较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第二节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一.农业生态景观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一)景观多样性农业景观是由多种类型的在景观上有差异的农业生态系统的集合所组成的区域。
对于景观多样性来说:(1)只有多样生态系统的共存,才能保证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2)只有多种生态系统的共存,并与异质的立地条件相适应,才能使景观的总体生产力达到最高水平;(3)只有多种生态系统的共存,才能保障景观功能的正常发挥,并使景观的稳定性达到一定水平。
(二)边缘效应与生态交错带( ecotone)在景观中不同斑块连接之处的交错区域为生态交错带。
在生物圈中,有如下一些交错带类型:.城乡交错带:1:2.干湿交错带3.农牧交错带:4.水陆交错带:5.群落交错带:第二节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一、农业生态景观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二、农业生产的三种农业区位(一)自然区位:自然条件差异为农作物与牲畜结构安排的重要因素。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内,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类。
2•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生产者: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但菟丝子等不是生产者。
消费者: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有助于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主要是动物,但秃鹫、蚯蚓等属于分解者。
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3、生态系统的结构——营养结构 (1)食物链(捕食链)① 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 特点:起点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终点是最高营养级。
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水、空气、无机盐等。
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
i 加快物巫循环)生产者细胞呼唳(慕石) 一I 卜'F 棚丽冷喘址疑校收叶.遗体 (不叮缺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纽③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一1。
(2)食物网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②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③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某一个营养级也会有不同的消费者。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4)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
A.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D. 分解者
2.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大量捕杀黄羊、野兔等动物后,其生存数量首先减少的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次级消费者
D. 三级消费者
3. 由于施肥不当,造成西瓜苗大量死亡,随后西瓜地里的细菌和真菌将( )
A. 不能生存
B. 数量下降
C. 数量上升
D. 数量不变
4. 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
A. 初级消费者
B. 次级消费者
C. 生产者
D. 分解者
5. 下列哪项是生态系统中形成食物网的原因( )
A. 生物之间有间接关系
B. 生物之间有直接关系
C. 生物之间有食物关系
D. 生物之间有亲缘关系
6. 下图是两个生态系统中腐殖质总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这两个生态系统分别是(
) (m
2腐殖
质时间(年)
A. A 是热带草原,B 是热带雨林
B. A 是热带雨林,B 是温带雨林
C. A 是冻土苔原,B 是热带雨林
D. A 是热带苔原,B 是温带草原
7.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 )
A.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食物链和食物网
C. 生产者和分解者
D. 各级消费者
8. 能够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CO 2并释放到无机环境中去的生物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以上都是
9. 在生态系统中,当狼捕食山羊时,它是( )
A. 第二营养级和初级消费者
B. 第三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
C. 次级消费者和第二营养级
D. 初级消费者和第二营养级
10.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A.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网和食物链
B.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 食物链、食物网
D. 阳光、热能、空气
11.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属于()
A. 生产者和消费者
B. 生产者和分解者
C. 分解者和消费者
D. 消费者和分解者
12. 下列哪一组名词,可能用于同一生物体上()
A. 生产者、异养生物
B. 异养生物、草食动物
C. 自养生物、寄生生物
D. 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
13. 伊拉克战争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人们基本生活资源严重短缺,卫生条件极度恶化,之后伊位克南部又爆发了势头凶猛的霍乱。
霍乱为一种非常严重的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为一种弧菌。
请分析霍乱病原体在生态系统中属何种成分()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以上都不是
14. 在某一个养分充足的淡水湖中,有很多绿藻,使得这一水域不适合人们旅游消遣。
下列哪一种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大量地减少这些藻类()
A. 大量地引入肉食性鱼类(如鲈鱼)
B. 大量地引入吃浮游动物的鱼
C. 大量地引入吃浮游植物的鱼
D. 除去肉食性鱼类(有选择地捕捞)
15. 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中,红狐处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分别是()
A. 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 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 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 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16. 一组学生将叶捣碎成叶汁后混入一些池泥并放在黑暗中保存。
在10天中他们每天取些样品以确定叶汁中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面的哪一个结论是错误的()
时间
A. 生物Ⅰ可能是生产者
B. 生物Ⅱ可能以生物Ⅰ为食
C. 生物Ⅱ紧随生物Ⅰ的出现而出现
D. 生物Ⅳ可能是捕食者
17. 关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产者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B. 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
C. 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
D.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18. 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的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A. O2
B. H2O
C. 有机物
D. 太阳能
19. 关于营养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处于同一营养级别的动物,一定是一个种群
B. 食物链的营养级并非越多越好
C. 同一种动物在食物网中可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D. 同一种动物在一条食物链中只能占据一个营养级
20. 如下图所示食物网中,鹰同时占有的消费级和营养级分别是( ) 草 鼠 昆虫 鹰 蛙 蛇
A. 次级、三级消费者;第二、三营养级
B. 次级、四级消费者;第三、四营养级
C. 三级、四级消费者;第三、五营养级
D. 次级、四级消费者;第三、五营养级
二. 非选择题
21. 分析下列某生态系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_。
(2)写出捕食关系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
绿色植物
昆虫食虫鸟鼠
蛇鹰
(1)该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占第五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2)图中鼠、食草昆虫属于___________消费者。
(3)鹰和蛇之间既有________________关系,又有_________________关系。
23.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
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
请据图分析回答:
甲乙丙丁
戊
己
庚
(1)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盐污染,那么在体内积存重金属污染物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
(不易被分解的物质随营养级的升高,浓度增加)
(3)生物甲与己的关系是_________。
(4)该图只表示了生态系统部分成分,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
24. 下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
水鸟甲壳类水藻水绵水蚤
小鱼淡水虾大鱼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________,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__________。
(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
A. 海鸟
B. 水绵
C. 水藻
D. 腐生细菌、真菌
(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__________,水藻数目__________,淡水虾数目___________。
(5)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下列_____________会随着发生。
A. 水藻大量增多
B. 小鱼的数目增多
C. 海鸟的数目减少
D. 甲壳类的数目增加
(6)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
25. 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_________,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分解者主要是指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是指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5 BCCBC 6~10 CBDBA 11~15 BBBCB 16~20 ACDAD
21.(1)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
(2)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
(3)把动植物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中所含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利用
22.(1)4 鹰(2)初级(3)捕食竞争
23.(1)戊甲、乙、丁(2)丙(3)捕食和竞争(4)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4.(1)3 (2)水鸟、小鱼、淡水虾竞争捕食(3)D (4)增多减少减少(5)
A (6)群落
25. 阳光热能空气水分无机盐各种动物异养型细菌和真菌食物链和食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