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扁鹊治病》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扁鹊治病》教案篇1【教材分析】:《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
本文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主要写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这篇寓言故事耐人寻味,有着多元的寓意,从蔡桓公的身上,我们分析出:刚愎自用、太过固执就没有好的结果;还可以读出应该防微杜渐,把“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
否则,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严重。
一次次通读课文后,文章中的两条主线显现出来:一条是扁鹊劝蔡桓公的句子,一条是蔡桓公明知扁鹊是名医却不倾听别人建议的几次语言和神态的表现。
教学中,两条主线并进,更能深入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对于文本,也做到了多元化解读。
【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基本达到要求,因此,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本文是古文翻译而来的这一特点,引入古文,让学生和古文来一次“亲密接触”,使学生体验到学古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肠、烫、汤、睬”等生字。
2.能用题目拓展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读好人物的对话。
抓住人物对话,揣摸人物心理。
4.懂得防微杜渐,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5.引入古文《扁鹊见蔡桓公》第一段,体味文言之美,感受学古文的.乐趣。
【教学重点】: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体会人物的心理;反复地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练习纸、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交流以前读过的寓言故事,让学生明白寓言故事的特点----小故事,大道理。
二、揭示课题,简介主角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2、读了课题,想知道什么?3、简介扁鹊。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扁鹊治病》课文原文及赏析《扁鹊治病》课文原文:从前,有个名医叫扁鹊。
有一天,他去见蔡桓公。
他仔细地看了看蔡桓公,说:“您的皮肤上有点小病,如果不治,恐怕会加重。
”蔡桓公不相信,说:“我身体很好,没有什么病。
”扁鹊走了以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医生总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本领。
”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到了肌肉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的。
”蔡桓公不理睬他。
扁鹊走后,蔡桓公还是不相信自己有病。
十天后,扁鹊再一次去看望蔡桓公,说:“您的病现在已经到了肠胃里,再不治疗,就危险了。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蔡桓公,转身就跑。
蔡桓公觉得很奇怪,派人去问扁鹊。
扁鹊说:“病在皮肤上,用热水敷一敷就可以治好;病在肌肉里,用针灸可以治好;病在肠胃里,用汤药还可以治好;但是,病一旦深入骨髓,我就无能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只好逃跑了。
”五天以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找扁鹊,但是扁鹊已经离开了齐国。
不久,蔡桓公就病死了。
《扁鹊治病》赏析:这篇课文通过讲述扁鹊三次劝说蔡桓公治病,但蔡桓公始终不信,最终导致病情恶化无法医治的故事,寓言式地揭示了防微杜渐、及时诊治的重要性。
首先,文章塑造了扁鹊这位聪明、细心、负责任的医生形象。
他能够准确判断蔡桓公的病情,并多次提醒他及时治疗,体现了医者的高尚职业精神。
其次,蔡桓公的形象则是一个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人物。
他对扁鹊的警告置若罔闻,甚至怀疑医生的诊断,这种盲目自信和忽视健康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
最后,课文通过蔡桓公的悲剧,告诫人们要重视身体健康,对于疾病的早期症状要及时就医,不能掉以轻心。
同时,也教育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意见,不要一味坚持自己的看法。
总的来说,《扁鹊治病》是一篇富有哲理和教育意义的文章,它以生动的故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向我们传递了珍视生命、预防为主、及时治疗的重要观念。
扁鹊: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我呀一直一直搞推销。
今天去见蔡国的国王,我一定要他把我的药全买了。
宫女1:哇,神医扁鹊呢!众宫女:哇,真是神医扁鹊。
宫女1:请问我的头发有头皮屑,该怎么办呢?扁鹊:没关系,请用“亮光光”药水,相信我,保证你头屑不见了,头发都没有。
(宫女乙夺过洗发水跑下场)第二幕(蔡桓公故意咳嗽引起众人注意,众人散开,鹊环顾四周,寻找声源)大王:看什么看,那个被寡人伟岸的身姿所迷住的,说你是不是垂涎我的美色。
鹊:啊!小人参见大王。
(端详大王,一本正经地,作揖道)大王啊,您皮肤上有点小病,不治将加深。
蔡桓公:(吃惊)此话怎讲???扁鹊:您看,您脸上有很多小红疙瘩。
你看我,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都没有。
人家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个美男子啦。
蔡桓公:几个小红疙瘩算什么——医生就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过几天自己会好的。
话外音:就这样,蔡桓公整天忙着他的国家大事。
过了好些日子,扁鹊又去见蔡桓公。
第三幕扁鹊:(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比较烦大王的病情我总挂心间侍从乙:大王,扁鹊求见。
蔡桓公:怎么又是他呀?(不在乎)让他进来.扁鹊:(闻)啊,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大王:哼(没有理踩他)第四幕话外音:十来天之后,扁鹊又去拜见蔡桓公扁鹊:让我再看一看您的病情.来,你的手给我,感觉怎么样?蔡桓公:有人在摸我,呦,又有人在摸我扁鹊:现在呢?蔡桓公:没人摸我了。
扁鹊:(唱)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大王的病情可真难办.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蔡桓公:岂有此理,敢诅咒本王。
扁鹊:大王。
第五幕话外音:又是许多时日过去了,扁鹊和蔡桓公在街上相遇,扁鹊却掉头跑了蔡桓公:真奇怪,扁鹊这是怎么了。
侍卫,去问问原因。
侍从1:是1 / 2侍从1: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悄悄地跑掉了?扁鹊: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无药可救,我也无能为力了。
扁鹊:我还是赶紧逃吧,秦国是个好去处第七幕话外音:就这样,大王始终没有听扁鹊的劝告,终于熬不住了。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与反思《扁鹊治病》教学设计与反思1设计意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内容简明,但道理深刻。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注意到体裁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
帮助学习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习讲故事,再以课文为出发点,把学生目光引导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寓言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新词,会写9个生字。
2.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明白寓言揭示的道理。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体裁特点。
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1.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就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古代医生扁鹊的故事,想听吗?2.出示故事,师读,生听。
听完这个故事,你想说点什么?3.指名汇报。
4.交流扁鹊资料:课件出示幻灯片1扁鹊图片,介绍扁鹊。
5.引出课题,板书,齐读课题。
二、通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画自然段的的序号。
2.检查认读词语:(幻灯片2)(1)检查正音:蔡桓公敷烫肠胃几剂汤药骨髓(2)相机指导书写:汤肠(3)检查读文,理清课文思路。
(读带有“拜见理睬无能为力医治”这四个词语的句子。
)3.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幻灯片3:借助关键词语概括)三、全文质疑,品读句子,感悟人物1.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有问题要问吗?2.质疑归纳。
3.理出需深入追究的问题。
四、深入读文,追究原因1.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原因。
有这样的名医伴随,蔡桓公怎么会病死呢?读课文找原因。
2.指名汇报。
3.明明是有法可治,最后连名医也无能为力,(幻灯片4)究竟是什么要了蔡桓公的命?仔细读课文,勾画相关语句,批注原因。
4.指名汇报。
5.小结:我们发现原来是蔡桓公的不听劝告和固执己见要了他的命。
课文朗读音频27※.故事二则扁鹊治病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cài)桓(huán)公。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蔡桓公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
”扁鹊走后,蔡桓公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
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
”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cǎi)他。
扁鹊又退了出去。
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访,对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扁鹊连忙退了出来。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扁鹊,你这次见了大王,为什么一声不响就跑掉了?”扁鹊解释道:“皮肤上的病用热敷(fū)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展到肠胃里,服几剂(jì)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suǐ),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
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五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
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课文知识点一、我会认组词拜:bài(拜见、跪拜、拜年)侯:hóu(王侯、侯门、王侯将相)肤:fū(皮肤、肤色、肤浅)剂:jì(药剂、剂量、一剂药)髓:suǐ(骨髓、精髓、深入骨髓)纪:jǐ(姓纪、纪律、纪晓岚)标:biāo(标准、标枪、标签)二、多音字扁biǎn(扁担)piān(扁舟)教j iāo(教书)jiào(教导)三、近义词满意一满足连忙一急忙浑身一全身高明一高超聚精会神一专心致志一声不响一一声不吭四、反义词开始一结束成功一失败聚精会神一心不在焉五、理解词语1.理睬: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教案范文(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读“敷烫、肠胃、理睬、几剂汤药”等8个词语,能写好“蔡”。
2.能抓住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从扁鹊和蔡桓公的三次对话中揣摩出人物的心情,能说出寓言故事的寓意。
4.能小组合作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根据人物性格特点设计提示语,并在小组中演一演。
教学重难点:能小组合作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根据人物性格特点设计提示语,并在小组中演一演。
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这些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生1:我学过《拔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任何事都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生2:我学过《守株待兔》,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不能不劳而获,做任何事都必须付出辛苦劳动才会有所收获。
2.师:小故事揭示大道理,这就是寓言故事的特点。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扁鹊治病》,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识字写字指导1.文中有两个主人公,他们分别是谁?生:扁鹊和蔡桓公。
师板书,随机指导“扁”下面有一横,“鹊”左下角是“日”2.在检查预习单时老师发现“蔡”字大家都写对了,但是不够端正、美观。
来看大屏幕,仔细观察,我们怎样才能把它写端正写美观?生:下面的“示”字,小短横要在横中线上,竖钩在竖中线。
师:横竖压中线这个字就不会写歪。
生:撇和捺要伸展。
师:横竖压中线,撇捺要舒展。
我们利用这个小口诀一起来写一写。
师范写。
生临写。
师评价。
生同桌互评。
3.预习单中的这几个词语老师检查一下大家会读了吗?先自己读一读。
小组接力读。
纠正读音:敷汤三、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1.字词都掌握了,相信大家课文一定读得非常好。
下面我们请6位同学来读一下课文。
大家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我们可以通过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课文一、引言:《扁鹊治病》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全文以古代医学家扁鹊为主人公,讲述了他治愈病人的故事。
该文章以生动的描写和优美的语言,向孩子们展示了中医的智慧和医生的职责。
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解读这篇课文。
二、文章梗概:《扁鹊治病》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扁鹊顽皮童年,扁鹊求学医术,扁鹊治愈病人,扁鹊纪念已逝。
1.扁鹊顽皮童年:《扁鹊治病》开篇就向我们揭示了主人公扁鹊的童年时期。
文中描述了他调皮捣蛋的事迹,如黑驴叫牢、鵊归怒打蒺蝶等,展示了他聪明、机智和勇敢的一面。
2.扁鹊求学医术:作为一名有抱负的医者,扁鹊较小的时候就开始了求学之路。
他拜师学艺,辗转多地,学习各种医术和草药知识。
不断的实践和摸索,使得他的医术渐渐达到了高超的境界。
3.扁鹊治愈病人:文章主要描述了扁鹊如何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来治愈病人。
他运用脉诊、望诊等中医诊断方法,对各种疾病给予精确的诊断,并用草药进行治疗。
扁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医术,挽救了一个个病人的生命。
4.扁鹊纪念已逝:在文末,扁鹊为已经去世的妻子也立了一座碑,以纪念他们之间的深情厚意。
这座碑后来被人们称为“扁鹊碑”,成为后世人们铭记扁鹊伟大贡献的象征。
三、解读与思考:1.文化内涵:本文以扁鹊为代表,向孩子们介绍了中国古代医学和中医草药的智慧,培养孩子们对中医的了解和尊重。
2.医者仁心:扁鹊不仅有卓越的医术,更重要的是他的仁心。
他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病人,一切都是为了拯救他们的生命。
3.培养特长:文中展示了扁鹊从小就对医学的热爱和追求,并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出卓越的医术。
这告诉孩子们只有积极努力,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培养出自己的特长。
4.传统文化尊重: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学和中药给予了非常正面的评价和弘扬。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孩子们将会感受到中医的博大精深,从而更好地继承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四、总结:《扁鹊治病》这篇课文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古代医学家扁鹊的医术和伟大贡献。
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5篇扁鹊治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理睬、肠胃、汤药”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联系有关的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好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准确的理解寓言的寓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 体会到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固执己见等道理。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1.老师讲述故事《银针救太子》师:战国时期,有个医术高超的医生,叫扁鹊。
有一天,扁鹊行医路过虢国,虢国举国上下一片哀痛!原来他们的太子突然去世了!扁鹊觉得十分奇怪,请求进宫察看,没想到,经过他的治疗,太子竟然活了!从此,神医扁鹊的美名家喻户晓!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2、说一说:你们了解扁鹊吗?谁来说一说。
板书:扁鹊(生:我知道扁鹊是个神医;我知道扁鹊曾经多次给人看病,所创的四诊法,中医沿用至今我知道他是战国时期一个非常有名的医生;我还知道他在秦国为秦王治病,后来太医嫉妒他,把他偷偷地杀害了……)3、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扁鹊是一个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神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扁鹊的故事。
4.板书:扁鹊治病(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什么?2.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通过读书我知道了:故事讲的是发生在蔡桓公和扁鹊之间的故事;扁鹊多次劝说蔡桓公,蔡桓公都没有听从劝说,最后还是死了;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扁鹊怎么样给蔡桓公治病的事情…………)评议:你真会读书!扁鹊是怎么样劝说蔡桓公的,有关的句子你找到了吗?对,读书就应该抓住最重要的内容!过渡:同学们真能干!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读懂这么多的内容。
《扁鹊治病》教材分析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
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选编这篇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2、词句解析。
(1)“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
”“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
”“派人去请扁鹊”。
这些句子,前几个句子都以蔡桓公对扁鹊的话不以为然,嫌他胡说自己有病而生气、愤怒。
后来他的“奇怪”,是奇怪扁鹊的行为不同以往──掉头跑了,不再讲自己有病,直到听了扁鹊的解释,也无动于衷,病入膏肓后再找扁鹊,是说他开始相信扁鹊说的话了。
(2)“过了十来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公。
”“十来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
”“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浑身疼痛。
”“不久,蔡桓公病死了。
”这些带有时间的句子,隐含着写出了蔡桓公的病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
前后不过月余,蔡桓公的病就发展到无药可救。
虽悄然不觉,却来势凶猛,暗含了要防微杜渐的道理。
并且,从扁鹊在月余时间,不管蔡桓公的态度怎样,几次来提醒蔡桓公的病情,劝戒他及时治病,足见其医德的高尚。
二、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建议:1、课前,可以请学生回顾一下学过哪些寓言故事,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如果有条件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
2、这则寓言故事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医术高超的扁鹊,固执己见的蔡桓公;且人物对话较多,因而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揣摩人物的想法,才有可能准确地理解寓言的寓意。
《扁鹊治病》教案一等奖1、《扁鹊治病》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扁鹊治病》教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理解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
3、明白这则寓言故事阐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
教学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前准备:①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
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喜欢听故事的孩子举手。
在故事中学习,在故事里成长,从故事中有所收获。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2、齐读课题扁鹊治病。
通过今天的学习要达成学习目标。
二、设疑读文,明确任务1、学完第一课时,同学们的收获肯定很多。
谁来回答神医扁鹊为谁治病?治病的结果呢?2、设疑:既然病人死了,作为医生,扁鹊应不应该承担责任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成立一个调查小组。
我自告奋勇任组长。
行吗?三、研读课文,阅读感悟1、直奔主题,调查的重点扁鹊治病的经过。
2、(出示调查记录表)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完成调查表中病情记录的填写。
从这三次的诊断记录上,你看出什么?(看来,病情在不断地发展,一次比一次严重。
)(一)扁鹊劝说过渡:于是,扁鹊是一再劝说蔡桓公治病。
咱们的调查指向扁鹊。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扁鹊劝说蔡桓公治病的语言?用﹏勾画出来。
学生回答,教师投影相机出示扁鹊三次劝说的语言。
A、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B、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C、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
1、请学生找到相关的语句。
我们依次读一读这三次劝说,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1)病情越来越严重。
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越来越严重的病情表现出来?(2)你还发现了什么?扁鹊一次比一次担心,心里非常着急。
《扁鹊治病》课本剧剧本
在春秋战国时期,蔡国有一位善良的名医,叫扁鹊,他医术高明,能治许多怪病。
第一场第一次拜见蔡桓公(蔡桓公、大臣、宫女、侍卫迅速而庄严地进场,坐定。
)【场景】一日,蔡国国君蔡桓公的夫人生病了,扁鹊便进宫为她医治。
此时蔡桓公正在宫殿内与大臣们商谈国事。
扁鹊恰巧经过宫门口,发觉蔡桓公神色稍有不对,心里一琢磨,便知晓了蔡桓公已生病,若不趁早医治,恐怕危险。
于是,扁鹊赶紧求见大王。
侍卫:来者何人?
扁鹊:在下扁鹊,正来给夫人治病,远远观望,发现大王染了小病,希望求见,并帮助医治。
侍卫(上下打量了一下):啊,是名医扁鹊,我立即去禀报。
侍卫(弯腰,声音响亮):报……大王,名医扁鹊求见。
蔡桓公(稍有疑惑):哦,名医扁鹊!他,不是来给夫人治病的么,怎来求见寡人了。
先传进来吧~
侍卫:是!(面向大王)退出后面向扁鹊:神医请进。
扁鹊(低头,快步进来):在下扁鹊,参见大王。
(单膝跪下)
蔡桓公(声音洪亮);平身!
扁鹊:大王您有病!
蔡桓公(微怒):你才有病呢!
扁鹊:您皮肤上有点小病。
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蔡桓公:哼,胡说,寡人身体好好的,你怎可咒我有病,退下!
扁鹊(无奈):那微臣先告退。
(慢慢的往后推出去).
蔡桓公:这些做大夫的,就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才显得自己的高明,怎么连神医都这样。
众大臣:大王英明。
侍卫已:大王您还是让扁鹊看看吧,毕竟他是个名医啊!
蔡桓公:不看,不看!
大臣甲:大王请息怒。
臣下为大王准备了一席舞蹈,大王请欣赏。
献歌舞~~
(出场献舞)(蔡桓公和众大臣注意欣赏歌舞时候的神情)
第二场扁鹊第二次拜见蔡桓公
【场景】过了十来天后,扁鹊在家一直不放心蔡桓公的病。
又来拜见。
侍卫:报!!启禀大王扁鹊求见。
蔡桓公:宣
侍卫:扁鹊觐见
扁鹊:在下扁鹊,参见大王。
(单膝跪下)
蔡桓公;平身!
扁鹊:大王,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
蔡桓公假装没听见,没有理睬他。
扁鹊只好退了出去。
蔡桓公:(面对舞女,击掌叫好)好!跳得好!(面对众大臣,握拳作举杯状)寡人敬众爱卿一杯,喝!(稍顿一顿后)寡人突然觉得有些疲累了(按额头,身体染病的征兆),摆驾回寝宫!
侍卫:起驾回宫~~
(蔡桓公、宫女、侍卫退场;众大臣起身恭送,舞女作揖恭送,大王退下后舞女也退下)
第三场扁鹊第三次拜见蔡桓公
【场景】又过了十日后,众大臣正在宫内商量、处理朝政(批阅、传阅奏折、虚拟对话模样)。
扁鹊突然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原来他实在是担心大王的疾病,再次冒死求见来了。
扁鹊(从舞台后方进,面朝观众拜见大臣):有劳通报大王,扁鹊有要事求见。
大臣甲:扁鹊,你真是胆大妄为,怎么还敢来,难道不怕大王杀了你吗?
大臣乙:是呀,大王已经十分恼怒你了,我劝你还是早早回去,免得自寻死路。
扁鹊:各位大臣,按照在下的推算,这几日大王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了。
再不医治就要来不及了啊!到时候,恐将危及江山社稷呀。
大臣丙(发怒,指着扁鹊):大胆扁鹊!大王此时正在郊外狩猎,身体好得很呢!你一小小庸医,竟然几次三番诅咒大王龙体,到底居心何在?!
大臣丁(怒视扁鹊):扁鹊,你这江湖术士,若再妖言惑众,休怪大王手下不留情!还不快快滚蛋!!!
扁鹊(惊愕,少许慌张,焦急,无奈):哎……那……那在下告退。
(大臣带着自己的凳子,迅速退场到蔡桓公那儿,列队)
第四场扁鹊第四次拜见蔡桓公
摇椅迅速上场;蔡桓公、大臣、侍卫、宫女齐列队上场)
【场景御花园】又过了五日,扁鹊从宫里行医出来,在御花园里瞧见了正在游园的蔡桓公一行人。
可奇怪的是,这一次,扁鹊并没有上前求见,而是悄悄退到了假山后面。
扁鹊(面向观众悲戚遗憾的神情):唉,我现在再求见大王已经没有用处啦!大王这病,刚开始发作于皮肤时用热水敷烫就能治好;后来发展到皮肉,用针灸可以治好;即使病情发展到肠胃,服几剂汤药也能康复;而现在,大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发病也就在这几日了。
我已是束手无策、回天乏力啦。
唉,大王呐~ (说完,神色凝重退场)
就在此时,蔡桓公突然头痛欲裂,突然昏倒。
众人:大王,大王!您怎么了?
大臣甲:快,快扶大王坐下。
(宫女扶大王在摇椅上坐下,众人围拢)
蔡桓公有气无力地说:寡人头痛得厉害!快……快把扁鹊找来。
侍卫:是,大王!我这就去请神医!(迅疾往舞台一侧跑动,喊“神医!神医!”后回转到大王这里,手势禀告大臣甲)
大臣甲:大王,神医说,说大王已病入膏肓,他已无回天之力了!
蔡桓公:唉,扁鹊果真是个神医啊!我不听他的话,现在后悔也晚了。
众人:(大喊)大王大王!!......
蔡桓公:(断断续续)快!拟旨,昭告天下:讳疾忌医丧性命!有错不改悔终生!
(蔡桓公头垂下,死去,身体僵硬)
大臣甲:大王驾崩了!(众人哭喊声)
大臣乙:大王遗命——
大臣甲乙:讳疾忌医丧性命!有错不改悔终生!钦此。
刘正茂出示对联:讳疾忌医丧性命!有错不改悔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