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
- 格式:pdf
- 大小:222.81 KB
- 文档页数:1
中医与西医中医药对耳鼻喉疾病治疗的研究现状近年来,耳鼻喉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
中医与西医中医药在耳鼻喉疾病治疗领域都有着卓越的研究成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与西医中医药在耳鼻喉疾病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
1. 慢性鼻窦炎治疗研究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疾病,中医与西医中医药对其治疗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中医药主要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治,通过调理人体气血平衡,清热解毒等方法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西医中医药则借助抗生素、消炎药物和局部冲洗等方法来缓解炎症症状。
研究显示,中医药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上有着显著的优势,它可以改善疾病的症状、减少复发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耳鸣治疗研究耳鸣是耳鼻喉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中医与西医中医药对耳鸣的治疗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中医药通常采用针灸、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敷等方法来治疗耳鸣,通过激活经络和调整身体气血平衡来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在西医中医药方面,药物治疗和听觉康复训练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研究表明,中医药在耳鸣的治疗上有着一定的优势,能够显著改善耳鸣的程度和频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声带息肉治疗研究声带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疾病,常表现为声音沙哑和嗓音困难等症状。
中医与西医中医药对声带息肉的治疗也有不同的研究成果。
中医药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治的方法,通过清热解毒、消肿化痰等途径来缓解声带息肉的症状。
西医中医药主要通过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病情。
研究发现,中医药在声带息肉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声音沙哑和嗓音困难等症状,降低病情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中医与西医中医药在耳鼻喉疾病治疗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
中医药通过调理人体气血平衡、清热解毒等方法达到治疗效果,在慢性鼻窦炎、耳鸣和声带息肉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而西医中医药则主要采用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等方法,在缓解炎症症状和降低病情复发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慢性鼻窦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对照组98例实施西医治疗,治疗组102例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8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4.90%)显著低于对照组(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显著降低慢性鼻窦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进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一种多发性的常见慢性疾病,是指机体鼻窦黏膜出现慢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嗅觉减退、鼻塞等[1]。
慢性鼻窦炎在中医学上属于“鼻渊”范畴,具有难治愈、发作反复、病程长等特点,由于该疾病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患者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等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正常生活与学习[2]。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3]。
为探寻简单易行的药物治疗方法,显著提高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鼻窦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对照组98例实施西医治疗,男51例,女47例;年龄19~68岁,平均(43.57±3.89)岁;病程0.5~8.7年,平均(4.57±2.56)年。
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诊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与红霉素片口服及呋喃西林滴鼻液滴鼻,必要时配合上颌窦穿刺引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与小柴胡汤加苍耳子散治疗,疗程均为一个月,比较分析两组治疗的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愈23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上颌窦穿刺小柴胡汤+苍耳子散中西医结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543-02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上耳鼻喉科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于“鼻渊”范畴,病程漫长、易复发,其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鼻塞、流大量脓性鼻涕,常伴有头疼、头晕、眼胀等[1]。
临床上一般采用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笔者近两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诊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范围15-65岁;病程30d-12年。
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头痛、鼻塞等症状及药物过敏史,结合临床表现经辅助检查确诊为慢性鼻窦炎。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与肠溶红霉素片0.5g,3次/日口服及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滴鼻3次/日,上颌窦有积脓时进行上颌窦穿刺冲洗引流1次/日,7d为一疗程。
1.2.2 观察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与护理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进行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
实验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比两组的疗效。
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并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疗效确切。
标签:慢性鼻窦炎;中西医结合;疗效;护理鼻窦炎是一种容易反复发作的疾病,顽固难治愈,患者常伴随头晕、头痛、流涕等临床症状,给日常生活、工作与学习带来了极大困扰[1]。
在采用手术方案前,往往先考虑实施系统的综合治疗,如中药、中西药结合治疗等,待无效后才选择手术。
以下是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的具体情况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
男40例,女24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0.6±4.4)歲;病程2~4年,平均病程(2.6±0.4)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1%麻黄素滴鼻液行局部滴注,以改善患者的引流条件,并给予二丙酸倍氯米松喷雾剂喷洒于鼻部。
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阿奇霉素胶囊口服,0.25 g/次,1次/d。
第1次的剂量加倍,5日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并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则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首先,给予鼻渊通窍饮口服,并给予中药汤剂口服。
中药配方为:柴胡15 g,夏枯草20 g,连翘、苍耳各12 g;川芎、金银花、辛夷、白芷、白芍、黄芩各10 g,甘草6 g。
加减:对于风寒者,加防风与荆芥各10 g;风热者,加薄荷、牛蒡子各10 g;头疼剧烈者,加蔓荆子与藳木各10 g。
2018年3月■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张恩琴,林丹(陕西省安康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陕西安康,725000)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鼻内窥镜术加低温等离子消融进行筛前神经及蝶腭神经阻断术治疗过敏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过敏性鼻-鼻窦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两组,每组51例。
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术加低温等离子行双侧筛前神经 及蝶腭神经阻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口服中药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SNOT -20评分及Lund-Kennedy 评分, 以及术后复发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 <0.05);治疗后,两组SNOT -20评分均显 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12个月,治疗组Lund-Kennedy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术后复 发率略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对过敏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中药内服联合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进行筛前神 经及蝶腭神经阻断治疗,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 7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1413(2018)09-0115-02Clinical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hinosinusitisZHANG En -qin , LIN Dan(Otolaryngology Department , Ankang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Ankang 725000, 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nasal endoscopy and low 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osinusitis with anterior ethmoid nerve and sphenoid nerve block .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o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osinus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 with 51 cases in each group .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asal endoscopy and low temperature plasma ra diofrequency ablation with ethmoidal nerve and sphenoid nerve block ;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oral adminis t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 SNOT -20 scores , Lund - Kennedy scores and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ated .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96.08%)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6.47%) (P <0.05). After treatment , the SNOT -20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decreased , and tha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Lund-Kennedy scor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fter treatment for 12 month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llergic rhinosinusiti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nasal endoscopiclow-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echnique of anterior ethmoidal nerve and sphenopalatine nerve block treat ment is effective .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 KEYW ORDS : low 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 chronic rhinosinusitis ;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病,尤其是目前环境污 染严重,导致过敏性鼻炎患者明显增多,临床上常分为季节性、常年性,治疗多采用口服抗过敏及鼻用激素喷剂治疗,可缓解 鼻塞,打喷嚏等症状,但易反复发作。
黄桢等: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研究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研究黄桢黄桢,,陈晓广州巿海珠区中医医院(广州市海珠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广东广州510220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3—6月广州巿海珠区中医医院诊治的慢性鼻窦炎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普通干预组和结合干预组,每组50例。
普通干预组采用西医治疗,结合干预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和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结合干预组患者病情总控制率为92.0%,高于普通干预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5,P<0.05)。
干预后,综合干预组鼻塞鼻痒、流鼻涕、鼻腔充血、鼻甲肿大的症状积分均低于普通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合干预组入睡时间、睡眠效率评估分数、睡眠维持时间、睡眠障碍评分均优于普通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慢性鼻窦炎和鼻纤毛功能失调之间有直接关联,临床上首选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全面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纤毛功能失调;中西医;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9.33Research on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ing Chronic SinusitisHUANG Zhen, CHEN Xiao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Guangzhou Haizhu Distri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Guangzhou Haizhu District First People's Hospital),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22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inusitis.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diagnosed and treated at the Guangzhou Haizhu Distri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rom March to June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general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and the combined intervention group with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disease control effect and symptom improve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verall disease control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combined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2.0%, which was higher than 84.0% in the general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2.305, 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ymptom scores of nasal conges‐tion, nasal itching, runny nose, nasal congestion, and turbinate swelling in the combined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gen‐eral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leep time, sleep efficiency assessment scores, sleep maintenance time, and sleep disorders in the combined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general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a direct correlation between chronic sinusitis and nasal ciliary dysfunc‐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Key words Chronic sinusitis; Nasal ciliary dysfunc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eutic effect临床上,慢性鼻窦炎主要是一个或者多个鼻窦以及鼻腔黏膜出现慢性炎症,病症持续12周,归属为耳鼻喉头颈外科领域。
慢性鼻—鼻窦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在2010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喉科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抽取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照组60例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结果:对照组痊愈32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痊愈43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96.67%。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
同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慢性鼻-鼻窦炎;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在耳鼻喉系统疾病的临床诊疗中,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常见病,具有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的特点[1]。
患者易由于鼻窦炎的复发出现情绪上的烦躁、治疗依从性下滑等情况。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西药来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很难彻底治愈。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研究的瑰宝,通过各类中药材的结合使药效渗透至体内循环,从而由内而外的改善疾病。
若能够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可达到更优疗效。
为了提高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开始引入中医治疗。
本次研究抽取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行单纯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操作,对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从2010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抽取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进行研究,剔除全身性疾病、其他疾病引起的鼻塞和头痛患者和鼻腔解剖异常者[2]。
所有患者均知晓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研究。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60例纳入对照组,包括男31例和女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65岁,平均(22.5±3.2)岁,病程0.3~8年,平均(3.2±0.9)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25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方法:慢性鼻窦炎25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药对照进行治疗。
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为77%,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3%和9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疗效确切,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中西医结合治疗资料与方法收治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12~48岁,以中青年居多。
病程2~12年。
25例中上颌窦炎占19例,其余窦炎6例,均经X线片明确诊断。
随机选取对照组(西药组)12例,中西医结合组13例。
基本方:藿香15g,蒲公英15g,黄芩12g,鱼腥草10g,菊花12g,薏苡仁10g,茯苓10g,桔梗10g,白芷10g,辛夷10g,苍耳子12g,蚤休10g,栀子12g,银花18g,菖蒲10g,薄荷6g。
随症加减:头痛加川芎10g、蔓荆子12g;鼻塞涕多者加1%呋麻合剂点鼻,5~6次/日。
西药治疗酌情选用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等。
疗效判断标准:①临床治愈:头痛、鼻塞、脓鼻涕症状消失;鼻腔镜检查鼻黏膜无充血、水肿,各鼻道无异常分泌物;X线片示鼻窦正常,停药6个月内无复发。
②好转:头痛、鼻塞症状消失,镜检鼻道脓性分泌物量无或少许;X线片示窦腔黏膜壁正常,窦腔内无或有少量液平面。
③无效:头痛、鼻塞症状轻度改善,镜检鼻道脓性分泌物量较多,鼻窦压痛明显;X线片示窦腔内黏膜增厚、腔内液平面明显[1,2]。
结果中西医组:治愈10例(77%),好转3例(23%),总有效率为100%。
对照组:治愈4例(33%),好转7例(58%),无效1例(9%),总有效率为91%。
两组经t检验,P<0.01,差异性非常显著。
讨论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鼻渊”范畴。
鼻位于面部正中,为气体出入门户。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在近几年临床工作中发现,儿童及青少年患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较高,笔者认为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密切关系:①近几年季节气候有所异常;②留守儿童诸多;③特别是中学生爱美,天气变化时穿衣有些不适;④患急性鼻炎时不及时治疗等。
以上几种原因导致本病在临床上多见。
慢性鼻窦炎容易反复发作,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传统的治疗无外乎手术和非手术治疗[1]。
在非手术治疗方面,有使用中草药煎服治疗的,但儿童及青少年大部分不配合服药;有的单纯用抗生素,治疗三到四周,副作用较大。
我科采用亚力希胶囊(罗红霉素胶囊)和荔花鼻窦炎片联合用药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慢性鼻窦炎患者50例,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2007年1月~2010年12月接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8~18岁,病史2个月~3年。
病例选择:①经临床各项有关检查确诊为慢性鼻窦炎;②身体无其他不适;③对罗红霉素无过敏史。
全部患者均行鼻窦CT检查:窦腔混浊,密度增强。
其中窦壁黏膜水肿、增厚17例,上颌窦积液5例。
排除鼻腔及鼻窦其他疾患。
1.2治疗方法14岁~18岁口服罗红霉素胶囊(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50m g,2次/日,连续7~10天;同时口服荔花鼻窦炎片0.5g:3片/次,3次/日,连续2~3周,根据病情同时以滴通鼻炎水喷鼻,1~2次/日,用药5~7天;8岁~13岁口服罗红霉素胶囊:一次按体重2.5~5m g/k g,2次/日,连续7~10天;同时口服荔花鼻窦炎片0.5g:10岁以下1片/次,3次/日;10~13岁2片/次,3次/日,连续2~3周。
根据病情同时加用滴通鼻炎水喷鼻,每日1~2次,用药5~7天。
1.3判断方法采用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体征积分法[2](表1、2)。
根据用药前后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体征积分法分别获得其积分结果,据此初步评判其近期疗效。
体征积分下降1~5分疗效不明显,6~10分为有效,≥11分为显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96例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自拟苍耳五味消毒汤合西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96例均为本诊所门诊患者,其中男42例,女54例,年龄15~60岁,以20~40岁居多;病程1个月~3年,以半年多见。
主要临床表现鼻流多量浊涕,伴头痛,嗅觉减退,鼻塞,鼻甲肿胀,鼻道见脓涕引流;部分患者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头胀闷,头昏等症状。
治疗方法:予苍耳五味消毒汤:苍耳子12g,辛夷花18g(布包煎)连翘18g,野菊花30g,葛根24g,白前15g藁本18g,防风18g,金银花18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草18g,元胡15g,川芎15g,甘草10g。
每日1剂。
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
根据病程治疗2~6周。
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SMZ)1.0g每日2次对磺胺过敏者选用头孢氨苄氧啶胶囊3粒,每日3次);谷维素20mg每日3次;消旋山莨菪碱片(654-2)5mg,tid。
共用7~14天,与中药汤剂相隔半小时服用。
结果98例经治疗后痊愈(主症消失,鼻甲鼻道如常,感冒未复发)59例(61.55%),好转(主症消失,鼻甲鼻道如常,感冒易复发)32例(33.33%),无效(治疗6周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5例(5.12%)。
典型病例:男性,38岁,农民,2004年4月15日初诊。
患者平素嗜好烟酒肥甘之品,3年前如有鼻塞,嗅觉失常,性情急躁,注意力不集中,头昏痛,前额尤甚。
体检:鼻甲肿胀,鼻道流浓涕,苔薄黄,脉濡数。
曾以“额窦炎”、“血管紧张性头痛”中西药治疗(个体用药不详),未见明显好转。
诊为慢性鼻窦炎,属中医鼻渊,证属肺经风热,肝脾湿热。
治以祛风通窍,清肝泻脾,利浊祛湿,方用苍耳五味消毒汤加减:苍耳子12g,辛夷花18g(布包煎)连翘18g,野菊花30g,葛根25g,防风18g,银花18g,蒲公英20g,紫花地丁草18g,川芎15g,元胡15g,土茯苓15g,甘草10g。
水煎服,每日1剂。
慢性鼻窦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
发表时间:2015-10-23T15:11:46.7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5期供稿作者:吴晓玲
[导读]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西医西药能较快的缓解局部症状,中医中药则是在注重临床症状改善与整体机能的提高。
吴晓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摘要:近年来很多学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综合西医较快缓解局部症状和中医注重改善临床症状和提高整体机能的优势,取得良好的疗效,提高临床治愈率。
笔者根据近10年来的临床报道,拟通过本文总结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进一步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方法。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综述
1、中药汤剂口服联合西医治疗
陈忠万[1]采用中药汤剂口服及1%呋麻液滴鼻,总有效率为94.5%,而青霉素V钾、甲硝唑口服及1%呋麻液滴鼻的对照组为85.7%,治疗期间治疗组抗生素耐药性和消化道反应基本不明显,随访6个月至1年均无复发。
丁丽凤[2]以中药汤剂口服配合头孢克肟口服、内舒拿喷鼻治疗50例儿童患者3周,总有效率为88%,采用头孢克肟口服、内舒拿喷鼻的对照组则为60%。
宋翠叶[3]对入组患者行上颌窦穿刺术,观察组加服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则加口服克拉霉素,3个疗程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7%和68.52%,且观察组治愈病例一年随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覃裕升[4]对2组患儿均应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加用中药汤剂口服,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46%,优于对照组,且患儿的治疗时间缩短,治疗效果更为稳定。
2、中成药口服联合西医治疗
林玲玲[5]对对照组予罗红霉素、沐舒坦口服,内舒拿喷鼻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再加用鼻渊通窍颗粒口服,12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11%、80%。
鲍玲[6]对治疗组儿童患者采用鼻渊通窍颗粒口服,联合西药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和抗生素口服,半个月及1个月后疗效均分别优于仅用上述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儿。
苏玉玲[7]对两组患者均采用罗红霉素、奥硝唑口服,鼻腔及鼻窦冲洗等西医治疗,治疗组则再加用苍耳子鼻炎胶囊、吉诺通口服,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4.8%,对照组73.6%。
3、中药外用联合西医治疗
李引[8]采用中药胆黄苍花液作置换液+头孢氨苄片口服治疗儿童患者75例,连续治疗5d,总有效率为93.33%,而置换溶液为0.9%氯化钠注射液的对照组为73.33%。
雷蕾[9]应用鼻腔超声雾化治疗小儿患者,治疗组以中药鼻炎水作雾化液,2个疗程后总效率85.71%,采用生理盐水加地塞米松与硫酸庆大霉素作雾化液的对照组为68.75%。
韦党军[10]采用负压置换法配合中药液鼻腔超声雾化治疗56例患儿,1疗程后有效率91.1%,而仅用负压置换法的对照组为78%。
袁雪盛[11]对76例患者采用中药鼻渊汤药液作置换液,对照组置换液使用麻黄素、氯霉紊、泼尼松龙的等量混合液,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2%,对照组78%。
4、综合疗法
胡绍柱[15]对75例患者采用中药口服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阿奇霉素口服,呋喃西林滴鼻及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
8周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0.7%,对照组72%,且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
彭易雨[16]对138例患者采用针刺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并与单用针刺组及中药内服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针刺加中药内服组在改善流脓涕、头昏头痛、嗅觉减退、鼻塞四大主症及总疗效均优于另外两组。
王小华[17]对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口服、0.05%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喷鼻,治疗组49例患者则再联合中药汤剂口服、中药液雾化吸入治疗,2疗程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0%、96%。
5、结语
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西医西药能较快的缓解局部症状,中医中药则是在注重临床症状改善与整体机能的提高。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可兼具二者疗效,同时中药能缓解长期使用西药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的发生,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并且可使部分病人免于手术治疗,具有取长补短的治疗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在临床上展现出广阔的治疗前景,但如何选择中西医疗法的最佳结合仍是个难题,值得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陈忠万,刘爱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21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3,21(2):143
[2]丁丽凤.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3):3699-3701
[3]宋翠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J],光明中医,2014,29(6):1269-1270
[4]覃裕升.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8):1251-1252
[5]林玲玲,林少雄,程耿斌.鼻渊通窍颗粒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3,34(7):856-857
[6]鲍玲.中西药联合治疗儿童慢性鼻_鼻窦炎[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3):3697-3699
[7]苏玉玲,白莉,刘小亚.苍耳子鼻炎胶囊配合西药治疗青少年鼻窦炎96例[J],陕西中医,2009,30(4):407-408
[8]李引,辛雨玲,李向华等.胆黄苍花液负压置换疗法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3):360,380
[9]雷蕾,张勉,陈潇.中药鼻炎水雾化治疗小儿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13,28(6):1148-1149
[10]韦党军,张亚,张敏.中药雾化联合鼻负压置换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56例[J],中医研究,2012,25(7):25-27
[11]袁雪盛.中药负压置换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76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1):3308
[12]胡绍柱.中医综合治疗用于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40
[13]彭易雨,黄庭荣,黄移生等.针刺结合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4,24(11):763-765
[14]王小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鼻-鼻窦炎49例[J],中医药导报,2011,17(2):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