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烷司琼在麻醉科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13
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英文名称:Tropisetron Hydrochloride Injection【成份】托烷司琼【适应症】用于预防和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用于外科全麻手术后的恶心和呕吐。
【用法用量】儿童:一般不推荐用于儿童,如病情需要必须使用时,可参照下列剂量:2岁以上儿童剂量0.1毫克/公斤,最高可达5毫克/天。
第一天静脉给药;于化疗前快速静脉滴注,第2-6天可口服给药。
儿童口服给药:可取适量,用桔子汁或可乐稀释后,在早晨起床时(至少于早餐前1小时)用水服用。
成人:成人的推荐剂量为5毫克/天,每天一次,疗程为6天。
第1天静脉给药:在化疗前快速静脉滴注。
第2-6天可改为口服5mg胶囊,于早晨起床时(至少于早餐1小时)用水送服。
代谢不良者应用:在为期6天的应用中,无需减少剂量。
肝或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应用:在急性肝炎或脂肪肝患者中,盐酸托烷司琼的药代动力学改变。
但是肝硬化或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浆药物浓度则较正常的健康志愿者高约50%,然而,如果采用5毫克/天共六天的给药方案,则不必减量。
【不良反应】盐酸托烷司琼通常耐受性良好,推荐剂量下的不良反应为一过性,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昏、便秘,眩晕、疲劳和胃肠功能紊乱如腹痛和腹泻等。
极少数病人可能出现一过性血压改变或过敏反应,前者无需特殊治疗,后者经抗过敏治疗后可好转。
【禁忌】对盐酸拖烷司琼有过敏者及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高血压未控制患者慎用;驾车或操纵机械者慎用;哺乳期用药患者不应授乳。
【特殊人群用药】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孕妇禁用【药物相互作用】1.盐酸托烷司琼若与利福平或其他肝酶诱导药物(如苯巴比妥)同时使用,则可导致盐酸托烷司琼的血浆浓度降低,因此代谢正常者需增加剂量(代谢不良者不需增加)。
2.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如西米替丁对盐酸托烷司琼的血浆浓度的影响极微,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无需调整剂量。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本品是一种外周神经原及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3(5-HT3)受体的强效、高选择性竞争拮抗剂。
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用于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对照研究发表时间:2015-09-30T16:30:06.0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作者:张烨铃[导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麻醉科 PONV的发生率可以明显增加颅内出血和血肿的发生率,亦可以增加吸入性肺炎的危险性。
张烨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麻醉科福建泉州 362000)【摘要】目的:观察5-HT3受体拮抗剂盐酸帕洛诺司琼与托烷司琼预防神经外科开颅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60例ASAI~II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帕洛诺司琼组(A组)和托烷司琼组(B组),每组30例。
各组于缝合至硬膜时分别静脉缓慢注射帕洛诺司琼0.25mg,托烷司琼5mg。
术后观察并记录一下指标:1、术后24h、48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镇静评分(OAA/S)3、恶心发生率,4、呕吐发生率,5、其他不良反应如腹胀、头痛等。
结果:两组术后24h及48h 的VAS评分及OA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A组术后24h的恶心及呕吐发生率为8.0%和4%,B组分别为10%和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术后48h的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为4%和6%,B组为12%和16%,A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
A组有2例(6.6%)轻微头痛,B组有3例(10%)轻微头痛,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帕洛诺司琼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24h与托烷司琼相当,但术后48h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明显优于托烷司琼,是值得推荐的防治PONV药物。
【关键词】帕洛诺司琼;托烷司琼;恶心;呕吐;神经外科手术【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194-03Clinical control study of 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 and tropisetron i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fter neurosurgeryZhang Yeling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 the 180th Hospit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 in the prevention of nausea and vomiting aftter neurosurgery.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neurosurgery were divided by random digits table metho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group A, n=30) treated with 0.25mg 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 ;control group (group B, n=30) treated with 5 mg tropisetron when suture epidural.The effective control rates of nausea and vomiting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AS and OAA/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4 and 48 hours after operation (P>0.05) .A group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48h occurrence rate of 4% and 6%,group B were 10% and 12%. Group A of nausea and vomiting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incidence of group B(P<0.05).Mild headache occurred in 2 patients (6.6%) in group A and 3 patients in group B.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 on nausea and vomiting is equal to that of tropisetron within 24h after operation .However , palonosetron hydrochloride is superior to tropisetron for preventing nausea and vomiting 48h after operation. Palonosetron is the PONV prevention recommended drugs.【Key words】 Palonosrtron ; Tropisetron; nausea; Vomiting; Neurosurgery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恶心和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发生率为39%~75%,其中幕下肿瘤PONV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幕上手术。
附件二:部分麻醉药品及辅药使用原则1.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长托宁)【使用原则】本品为选择性抗胆碱药,用于麻醉前给药以抑制唾液腺和气道腺体分泌,与无选择性作用抗胆碱药阿托品比,其毒副作用少、轻,抗胆碱作用强,全面、持续作用时间长。
因药价贵,且全自费,原则上作为抗胆碱药物的二线用药。
【使用方法】用法:肌肉注射。
麻醉前用药,术前半小时,成人用量:0.5mg。
【注意事项】治疗剂量时常常伴有口干、面红和皮肤干燥等。
如用量过大,可出现头晕、尿潴留、谵妄和体温升高等。
一般不须特殊处理,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青光眼患者禁用。
2. 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欧贝)【使用原则】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围术期的常见并发症,欧贝是5-HT3受体的强力拮抗剂,具有是强效的止吐效果,用于预防和治疗手术后的恶心呕吐。
【使用方法】预防成人手术后呕吐,一般可于麻醉诱导同时静脉滴注4mg;已出现术后恶心呕吐时,可缓慢滴注4mg进行治疗,也可将本品与10mg地塞米松合用静脉滴注,以增强本品的疗效。
加入镇痛泵应用时限用16 mg(两支)。
【注意事项】可有头痛、腹部不适、便秘、口干、皮疹、偶见支气管哮喘或过敏反应、短暂性无症状转氨酶增加。
3. 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苏灵)【使用原则】本品辅助用于手术预防性止血及浅表面创面渗血的止血,是否使用需要根据外科医生对伤口出血、渗血情况的判断。
必须是麻醉医师与手术医师协商使用,尤其是由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患者(如产妇、老年患者、冠心病支架植入、有心脑血管及下肢静脉血栓史者等)。
【使用方法】本品为单次静脉注射给药,每瓶用1ml注射用水溶解,静脉注射。
用于手术预防性止血,术前15-20分钟静注1U。
【注意事项】DIC导致的出血和有血栓或栓塞史的患者、妊娠初3个月妇女、65岁以上老人及儿童不应使用。
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出血和凝血时间,且不建议重复使用。
托烷司琼预防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致恶心呕吐疗效观察刘小兵;郭善亮【摘要】目的观察托烷司琼抑制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renous analgesia,PCIA)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掸择期手术需行全身麻醉ASAI-Ⅱ级患者12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无明显胃肠道功能异常和恶心呕吐症状,无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术前24 h未给任何止吐药.术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①Ⅰ组(生理盐水组,n=40),术毕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患者PCIA配方为芬太尼0.6~0.8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②Ⅱ组(托烷司琼组,n=40),术毕静脉注射托烷司琼2 mg;在Ⅰ组PCIA配方中加托烷司琼4 mg.③Ⅲ组(氟哌利多组,n=40)术毕静脉注射氟哌利多2.5 mg,在Ⅰ组PCIA配方中加氟哌利多2.5 mg.术后连续观察48 h,记录术后0、4、8、16、24、32、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评分(BCS)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镇痛及舒适评分均达基本满意水平,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防治恶心、呕吐效果,Ⅱ组效果最好,Ⅱ组、Ⅲ组与Ⅰ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Ⅱ组与Ⅲ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出现了3例锥体外系症状及5例嗜睡症状,Ⅱ组有3例出现一过性轻微头痛.结论托烷司琼及氟哌利多均能抑制PCIA所致恶心、呕吐.但托烷司琼不良反应少且轻微.【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0(011)001【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托烷司琼;静脉自控镇痛;恶心,呕吐【作者】刘小兵;郭善亮【作者单位】江西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南昌,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麻醉科,南昌,33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并发症,其中恶心、呕吐是常见的,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
麻醉科急救药物麻醉科急救药物是指用于麻醉科病房或者手术室中,用于处理急救情况下的药物。
麻醉科急救药物的目的是迅速控制病情,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功能,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抢救。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麻醉科急救药物及其作用和用法:1. 快速诱导药物:快速诱导药物用于迅速诱导麻醉,使患者快速进入无意识状态。
常用的药物有:- 丙泊酚:具有快速起效、短效的特点,用于快速诱导和维持麻醉。
- 依托咪酯:具有快速起效、中等效应时间的特点,常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2. 镇痛药物:镇痛药物用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常用的药物有:- 吗啡:作为强效镇痛药物,用于重度疼痛的缓解。
- 氯胺酮:作为麻醉诱导剂和镇痛药物,用于急救和疼痛管理。
3. 麻醉维持药物:麻醉维持药物用于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使其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无意识状态。
常用的药物有:- 异丙酚:具有快速起效、短效的特点,用于维持麻醉。
- 七氟醚:具有快速起效、可调节的特点,常用于手术维持麻醉。
4. 心血管药物:心血管药物用于维持患者的心血管稳定,保持血压和心率在正常范围内。
常用的药物有:- 血管活性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用于增加心输出量和血压。
-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用于降低心率和血压。
5. 抗过敏药物:抗过敏药物用于处理麻醉过程中可能浮现的过敏反应。
常用的药物有:- 氯雷他定:具有抗组胺作用,用于治疗过敏反应。
6. 解毒药物:解毒药物用于处理麻醉药物过量或者中毒的情况。
常用的药物有:- 纳洛酮:用于阻断吗啡和其他阿片类药物的作用,逆转中毒症状。
以上仅为常见的麻醉科急救药物,具体的使用剂量和适应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医生应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和相关指南进行操作,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麻醉科急救药物的储存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药物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同时,应定期检查药物的有效期,并及时更换过期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