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在颈椎麻醉中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骨科手术麻醉的注意事项一般骨折或者全髋置换、全膝置换、颈椎与腰椎等疾病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手术,而每种手术方式都有不同的特点,对麻醉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在临床上针对不同手术方式的特点,不仅仅要制动适合的手术方式,还应该根据患者不同的手术方式来调整麻醉方式,因此,患者在麻醉中的重点也就不同,需要注意的事项也有很多。
下面为大家简单的讲解一下有关骨科手术麻醉的那些注意事项。
1.全髋置换术的相关内容知多少?全髋手术的麻醉处理因为手术的复杂程度与患者的全身情况有着明显的差异,复杂手术包括髋骨移植、拆除人工假体、长段股骨置入等可能进入到盆腔或者对髂血管有损伤的手术,对麻醉的管理要求比较高,也有着非常大的风险。
有很大一部分全髋置换手术因为患者的活动受限,很难评估出患者的心肺功能。
老年患者一般都会伴有全身性疾病,在手术过程中的输液量与速度特别不容易掌握,再加上血流比例等问题,特别容易导致患者发生低氧血症与肺水肿。
因此,针对需要手术的老年人或者免疫力比较低的患者,特别是手术比较复杂的患者,在手术麻醉的时候应该选择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式。
全髋置换手术时,很大一部分患者都会采用侧卧位,但是针对可能会发生肺功能障碍的患者,会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比如低氧血症等;并且患者的肩部受到压迫,对腋动脉与臂丛神经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患者的股部受压对股部的神经血管有较大的伤害,特别是需要用药物来控制血压的患者,特别容易发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情况。
因此,患者在手术麻醉的时候,可以在上半身放置一个掖垫,并在股部安装固定架,以此来减轻对神经与血管的压迫。
2.了解一下全膝置换术的相关内容进行全膝置换术的患者一般都是风湿性关节炎或者骨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患有此类疾病的患大多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器官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等病症,这就给手术麻醉增加了一定的风险。
目前,在临床上对于一次性双膝关节置换术存在很大的争议。
膝关节炎症一般都是双侧的,一次性进行双侧手术可以避免两次住院,患者更容易接受,但是在围术期的管理也比较复杂,也就增加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是一种在麻醉中用于插管的技术,通过纤支镜的引导下,将气管插管放置到患者的气管中。
该技术在麻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将气管插管放置,并提高插管成功率。
1. 术前准备:在麻醉中使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气道状况、牙齿情况、颈部活动度等。
对于存在气道狭窄、颈部活动度受限等因素的患者,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可以更好地帮助医生完成插管操作。
2. 纤支镜的使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需要使用特殊的纤支镜,该纤支镜非常灵活且具有良好的视野,可以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气道,并引导气管插管。
在麻醉中,医生需要熟练掌握纤支镜的使用技巧,以确保插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插管成功率提高: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放置气管插管,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尤其在气道狭窄、颈部活动度受限等特殊情况下,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可以更好地帮助医生完成插管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摘要】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是一种先进的技术,通过纤支镜的引导,可以准确、安全地插入气管插管,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本文从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原理、操作步骤、麻醉诱导中的作用、术中应用以及术后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优势包括操作简便、插管成功率高以及降低对患者的创伤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未来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前景仍值得期待,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和研究,将进一步提高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促进患者手术安全和成功率的提高。
【关键词】纤支镜、气管插管、麻醉、引导、操作步骤、麻醉诱导、术中、术后、前景、优势、局限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麻醉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它在手术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麻醉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
而气管插管是麻醉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将气管插管插入患者的气管,可以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有效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出现对于提高麻醉操作的成功率和减少操作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它已经被证明可以在复杂病例和特殊情况下提供更好的插管效果,为麻醉医生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研究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临床意义。
1.2 研究意义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是目前麻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可以提高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减少插管操作的难度,降低插管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了麻醉诱导的安全性。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气管插管造成的组织损伤和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技术还可以提高麻醉过程中的气道管理效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患者术中的安全。
深入研究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麻醉中的应用,探索其优势和局限性,对于提高麻醉质量、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原理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纤细的光纤束和镜片构成的纤支镜插入气管,利用光学原理和技术,在显示屏上观察到气管的情况,并通过插入气管导管完成插管操作。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麻醉的作用传统常规的支气管镜检查会使受检者出现剧烈的呛咳、憋气、缺氧等诸多不良反应,部分受检者由于不耐受而躁动异常,甚至会由于缺氧而导致检查无法正常完成。
老年群体作为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群体,其不仅合并基础疾病多,而且对缺氧、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的耐受程度更低,因此传统的支气管镜检查对于老年受检者更加不友好,受检者及家属对检查都比较排斥。
随着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临床应用的普及,很多受检者更易接受这种无痛检查。
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受检者处于镇静状态,可最大程度上避免受检者情绪紧张而引起的不良反应,降低了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风险。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其实就是对受检者进行麻醉后再进行检查,纤维支气管镜具有良好的弯曲度及亮度,可视范围大、管腔细,操作简单且安全,可直接在病灶部位活检,但是如果检查过程中麻醉效果不理想,同样会出现剧烈咳嗽等不良反应,加重受检者的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检查过程的痛苦感受会影响受检者的配合度,严重者可能会发生心脑血管意义,因此麻醉是保证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顺利完成的重要前提。
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常用的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咪达唑仑进行麻醉、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等。
利多卡因应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的无痛麻醉,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采用喉罩通气、静脉麻醉可以减少受检者的痛苦及恐惧心理,但是喉罩属声门上通气工具,置入过程中、充气后均会对会厌、舌根、咽喉壁感受器产生刺激作用,引起受检者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受检者出现血流动力学波动及术后咽喉不适感;且纤维支气管镜进入支气管后,支气管及黏膜内的交感神经也会受到支气管镜的刺激作用,术后短时间内受检者会由于创伤刺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反射,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受检部位出血。
利多卡因属于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其具有起效快、穿透性强、弥散广、无明显扩张血管作用的特点,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可降低咽喉部与气管内机械感受器的敏感性,明显抑制喉罩引起的各种不适反应,降低气管、支气管及黏膜内感受器对检查行为及活检等伤害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了活检部位出血及咽喉痉挛的风险,大大提高受检者的舒适度。
颈椎疾病患者气道评估方法及处理应用进展〔1〕檀文好;庞晓军【期刊名称】《临床医药实践》【年(卷),期】2016(025)006【总页数】5页(P445-449)【作者】檀文好;庞晓军【作者单位】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钦州 535000;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钦州 535000【正文语种】中文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促使气管插管设备不断更新换代,气管插管变得日益轻松简单,甚至患者取半坐位、侧卧、俯卧位行气管插管都不再是天方夜谭。
然而,预期之外困难气道的处理仍是麻醉医生面临的难题。
有报道称普通人群困难气管插管的发生率约1.15%~3.80%,全世界每年有600 多例患者死于困难气管插管期间的并发症。
快速建立有效的人工气道是临床麻醉的研究重点,更是急救复苏成功的先决条件。
颈椎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命的损伤,由于此类患者术前通常需采用颈托、绷带、牵引装置等设备保护制动颈椎,故麻醉困难气道的发生率高,而使用直接喉镜行气管插管时要求患者头颈部处于口、咽、喉的轴呈一直线的“鼻吸气体位”,很可能由于加大颈椎移位而加重颈髓损伤。
对麻醉医师而言,尽量减少颈椎管的活动和最大程度地维持患者的气道通畅与生命安全是最重要最具挑战性的任务[1]。
故麻醉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病史尤其是既往麻醉气管插管史,进行充分的体格检查尤其是与气道评估相关部分,辅以核磁共振明确患者颈椎管与脊髓、神经根的比邻关系,明确患者颈椎的稳定性、气道通畅度及困难气道分级,选择合适的插管方式与工具以避免对颈髓的二次伤害。
可视化技术给气管插管技术带来了变革,即使是初学者亦能在可视喉镜的帮助下顺利完成气管插管,并降低了困难气管插管及插管并发症的发生率[2-4]。
本文就颈椎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气道的评估和处理特点作一综述。
1.1 困难气道的定义困难气道包括困难通气和困难气管插管,其中前者可细分为面罩通气困难(DMV)和声门上工具(鼻咽通气管和口咽通气管)通气困难(SGA)。
七氟醚在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颈椎损伤患者中的应用陈公锦 周金萍 王淼[摘要]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诱导下纤维支镜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颈椎损伤患者中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颈椎损伤ASIA脊髓损伤分级在C-E级的患者20例,年龄在((20-65)岁,ASA Ⅱ-Ⅲ级。
所有患者均在麻醉前使用阿托品0.01mg/kg肌注。
选择较通畅的一侧鼻腔的鼻咽部粘膜用2%利多卡因和麻黄碱混合液行表面麻醉同时收缩粘膜血管,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2μg/kg,吸入七氟醚浓度为4-6%。
10min后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记录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5min血浆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浓度、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气分析并同时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气道事件(SpO2<90%和喉痉挛)、气管插管时肢体和呛咳反应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气管插管,在插管前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血皮质醇浓度在插管后升高明显,未见低氧血症和喉痉挛等不良气道事件发生。
结论七氟醚联合芬太尼在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颈椎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的方法可行,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七氟醚颈椎损伤Sevoflurane combined with fentanyl for Fiberoptic intuba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e injury Chen-Gongjin, zhou-jinping, Wang-Miao.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The Second Hospital of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 312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evoflurane combined with fentanyl for Fiberoptic intubation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ine injury through the nasal cavity. Methods Twenty Patients ASA Ⅱ-Ⅲ(aged 20-65yr) with cervical spine injury with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are C-E of ASIA undergoing elective surgery were enrolled, 0.05mg of atropine as premedicant, 2%lidocaine combined ephedrine was used to treat the mucous membrane of the nasal cavity, anesthesia induction with the 4%-6% end~tidal sevoflurane concentration maintained for 10min and 2μg•kg-1 fentanyl were administered before 5min when Fiberoptic intubation was performed. Cortisol and catecholamine of plasma, invasive blood pressure, blood gas analysis(PHa, PaCO2 and PaO2) , cough, struggle, laryngospasm and hypoxemia were recored before and after 1min, 5min of Fiberoptic intubation.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by Fiberoptic intubation successfully, the catecholamine of plasma was (109.6±45.89)ng/L, (112.81±45.59) ng/L and作者单位:312000,绍兴,绍兴第二医院麻醉科作者简介:陈公锦(1972-),男,硕士,副主任医师。
纤维支气管镜在颈椎疾病麻醉插管中的应用
张宽森;李俊平;李会琴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2(009)010
【摘要】@@ 2000年10月至2001年10月,对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需全麻手术的13例颈椎疾病患者,直接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引导下气管内插管,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763-763)
【作者】张宽森;李俊平;李会琴
【作者单位】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长治,046000;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长治,046000;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山西,长治,0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68.1;R681.5+5
【相关文献】
1.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在麻醉插管中的应用 [J], 袁小玲;骆明恩
2.可视喉镜联合纤维支气管镜下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在老年困难气道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估 [J], 陈学良
3.四种药物合剂行鼻腔表面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研究 [J], 李歆跃;薛照静;魏威;邵刘佳子;朱倩
4.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J], 吕艳辉
5.麻醉诱导下和表面麻醉清醒状态下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体会[J], 刘唐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纤维支气管镜在颈椎麻醉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用于颈椎手术病人麻醉的可行性。
方法:20列颈椎病人在清醒,环甲膜表面麻醉下行纤维支气管辅助气管插管,观察插管过程中病人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结果:20侧中成功插八18例,插管过程一般为1-2min,表面麻醉完全插管时大多无剧烈呛咳,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
插管过程中头部稳定。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气管插管用于颈椎损伤病人的麻醉,可避免传统气管括管时颈部过伸而引起的颈髓进一步损伤,操作简单、安全。
【关键词】纤堆支气管镜;气管括管;颈椎损伤
【中图分类号】r714.2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20-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例病人,男16 例,女4例;年龄33-67岁。
病种:颈椎骨折、高位截瘫4例,创伤性颈椎间盘突出不全截瘫9例,颈椎病伴肢体麻木、颈部活动受限7例。
手术采用颈前径路切口13 例,后径路7例。
术前持续行颅骨牵引13例。
1.2 方法:麻醉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拟在患者清醒,表面麻醉下行经口纤支镜引导插官。
术前予鲁米那0.1mg,长托宁0.5mg肌注,入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02),心电图;在患者两侧头颈部安放沙袋以稳定其头部。
静注眯达唑仑1-2mg,芬太尼
0.1mg,在自然头位下,行环甲膜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作气管内表面麻醉,穿刺时瞩病人屏气,快速注完后瞩其用力咳嗽,以达到充分的表面麻醉。
选择相应的钢丝气管导管,(一般男性id7.5#,女性id7.0#),选用日本产(pentax)光导纤维支气管镜,导光缆bs-lc1,操作者立于患者头前,鼻导管给氧或经纤支镜侧口给氧。
纤支镜镜干及气管导管外均涂石蜡油以润滑,将气管导管套于纤支镜镜干上。
光导下将纤支镜经口进入咽喉部,可见会厌及声门,在声门开放时轻柔进入气管内隆突上3-5cm,再将气管导管送入气管内,退出纤支镜。
调节气管导管位置,连接呼气二氧化酞并听诊证实其在气管内后,妥善固定好气管导管。
插管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及脉搏血氧饱和度。
2 结果
本组20例患者全部使用金属螺纹钢丝导管经口插管,插入的导管型号为id7.0-75#。
18列一次插管成功,2列二次插管成功。
过程中全部患者spo2>90%,心率和血压有一过性升高,插管时间为
1-2min.术后随访无声嘶及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颈椎损伤有较高的发病率,麻醉的危险性较大,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时机和方式,同时与围手术期如何防止颈椎的进一步损伤以保护脊髓功能密切相关。
过去一般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颈神经阻滞麻醉,但局部麻醉达不到完善的镇痛,且高位脊
髓损伤病人,其呼吸功能受到抑制,局麻不利于麻醉医师管理呼吸道[1]。
为保证病人的安全,目前我科均采用全身麻醉,颈髓损伤病人术前大多已施行头颅牵引,头部常需制动。
麻醉诱导特别是插管时应注意切勿使颈部向后方过伸,以防止引起脊髓过伸性损伤。
常用的经口插管,会引起颈稚的曲度改变,其中尤以颈1~颈4的改变更为明显[2]。
经纤支镜引导插管优点在于此项操作简单,安全性大,纤支镜较柔软,并有冷光源照明,因此能准确、快速地把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熟练者1-2min即可完成),损伤小。
表面麻醉完善的病人纤支镜进入其声门时基本无呛咳和屏气,操作引起的疼痛和不适较轻,病人易于接受。
同经口插管相比,纤支镜引导气管插管在插管时可以在颈椎自然位置下进行,避免口腔插管时头颈部伸屈活动,完全保持头部稳定,确保不加重颈髓损伤[3]。
经纤支镜引导插管同样比盲目插管要好,能避免反复试插引起粘膜损伤而致出血、充血水肿和喉痉挛。
置入气管导管过程中部分病人有呛咳,但由于身麻醉药快速起效,病人很快进入全身麻醉状态,不致造成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波动[4],使用纤支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顺利送入气管导管,应将纤支镜镜干及气管导管前端以石蜡油润滑,但石蜡油不宜过多,以免遮盖镜头。
采取清醒插管,表面麻醉必须充分,以免声门过于活跃,影响纤支镜的进入及操作过程中病人频繁呛咳和屏气致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
本组病人采用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加环甲
膜穿刺注药并配合适量的静脉麻醉药,既保留病人的自主呼吸,又能使病人配合操作。
纤支镜均顺利插入气管内且病人无明显不良反应。
(2)遇有咽喉部分泌物多影响视野的病人,应先用普通吸引管吸净分泌物,这是由于术前应用抗胆碱药物后呼吸道分泌物较粘稠,纤支镜较细不易将痰吸出。
(3)经口引导气管插管时,应放入口塞,并由助手固定,以利纤支镜的插入和防止病人咬坏纤支镜。
(4)整个插管过程应尽量做到动作轻柔,减少对病人的刺激。
严密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spo2的变化。
临床上将
spo2<90%,作为低氧血症的指标。
观察spo2的变化,可及时了解病人氧供,避免缺氧带来的不良后果。
总之,纤支镜应作为麻醉科的常备工具,麻醉科医生应熟练掌握纤支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
参考文献
[1] 夏建华脊髓损饬病人的麻醉处理[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2001,5:28i
[2] 崔苏扬,杨建平,钱燕宁,等,主编.脊柱外科麻醉学.第1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163-164
[3] 镣澄.王太柱,邓乃封.骨科麻醉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23
[4]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