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当我死时》教案

鄢陵县马栏镇第四初级中学杨红香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长江黄河在诗中的形象以及他所赋予的民族精神,感受中华民族的坚强伟大。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命如此珍贵,有谁期盼死亡;除非可以带着灵魂回故乡。常人把死亡与痛苦相系,游子诗人把死亡与满足并论相提,只因为,他有这样的一系列假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当我死时》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注意读好断句,排除生难字

2、读出抑扬顿挫与情感

3、请个别同学包含情感地朗读

三、背景介绍,加深理解后的诵读

关于作者:

PPT展示——余光中 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22岁离开大陆去台湾大学插班,毕业于外文系,后又留学美国,随家去香港,60年代他曾两度赴美讲学,羁旅生涯使得余光中怀乡心切,乡愁难于排遣,于是他写了许多思乡题材的作品,而这首诗就是1966年在美国密西根州时写下的。

应该使用的情感:

深情的、悠长的、舒缓的,还有“有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部分应该用有些痛苦而又满怀渴望与期盼的语气来读。他为何苦痛?当然是17年的阻隔难以回乡,17年的阻隔难回祖国,所以他的思乡即思国。

四、在诵读中寻找作者情感宣泄所借助的意象(具体的事物)

明确:长江与黄河的使用(没有直接说祖国大陆,而是通过具有诗意的想象,由历史渊源,历史文化的联想进入视线)

床的使用

(人只有在疲惫困倦的时候才会想家,想母亲,想回到家里的床上休息)安魂曲

(想象出来的美感,别人听来可能是吵闹的噪音)

五、品味独特的语言,剖析精妙的构思

1、找出文章中实写的部分,谈谈在文中的特色

“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特色:本是写实,却通过想来引出,下文又用一个‘想’字延续下去

2、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划线部分相当于兼语

3、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

用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此句用味觉来写视觉)

仅仅看了就过瘾了吗?联系全文看看到底怎样,作者才会真正满足?

六、布置作业:背诵三首诗歌。

当我死时原文及备课

《当我死时》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yàn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tāotiè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当我死时》备课资料 当我死时 一.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福建永春人。1948年在厦门大学读书时开始诗歌创作。1950年随家人到台湾,1952年出版第一部诗集。1958年赴美,获艺术硕士学位。1959年返台,任教台湾师大,并主编《现代文学》杂志和《文星》杂志的诗歌部分。1963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1964年秋应邀赴美任教讲学。1966年返台,继续任教台湾师大。1980年任台湾师大英语系主任。1997年当选为台湾笔会会长。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钟乳石》、《莲的联想》、《白玉苦瓜》、《梦与地理》、《五行无阻》等;散文集《左手的缪斯》、《听听那冷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日不落家》等。余光中的诗歌题材丰沛,形式灵活,风格多样,从现代、古典到民歌,从政治抒情诗、新古典诗、咏史诗到乡愁诗,走出了一条富有独创性的艺术道路。 二.评析资料 (一)浴火的凤(流沙河) 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着遥远的祖国。自从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二年又到台湾求学去),秋风落叶已经有十七年了。二十岁去国,三十七岁怀乡,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的“最美最母亲的国度”,卧听两旁一江一河的滔滔东流水,在江河的安魂曲中“坦然睡去”,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他想起了四川重庆江北悦来场,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那里读过中学,那里多山多树多鹧鸪,鹧鸪在春雾迷濛的林中啼唤着:“行不得也,哥哥!”这使他联想起南宋辛弃疾的名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自称江南人,在这首诗里他却不想南京而想重庆——多鹧鸪的山城。该是啼鸟唤人归吧? 余光中的诗,例如这首《当我死时》,就其句型而言,颇似洋腔,你可以念一句译一句,对位译成英语而不感到吃力。不过就其内涵而言,他的诗却是古色古香的国调。他不赞同泯灭自己的传统于欧风美雨,不赞同台湾现代派的所谓“横的移植”,即一味的硬搬外国。(选自《台湾诗人十二家》,重庆出版社1983年版) (二)悠悠的怀乡曲(刘功业)

当我死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当我死时》教案 鄢陵县马栏镇第四初级中学杨红香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长江黄河在诗中的形象以及他所赋予的民族精神,感受中华民族的坚强伟大。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命如此珍贵,有谁期盼死亡;除非可以带着灵魂回故乡。常人把死亡与痛苦相系,游子诗人把死亡与满足并论相提,只因为,他有这样的一系列假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当我死时》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注意读好断句,排除生难字 2、读出抑扬顿挫与情感 3、请个别同学包含情感地朗读 三、背景介绍,加深理解后的诵读 关于作者: PPT展示——余光中 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22岁离开大陆去台湾大学插班,毕业于外文系,后又留学美国,随家去香港,60年代他曾两度赴美讲学,羁旅生涯使得余光中怀乡心切,乡愁难于排遣,于是他写了许多思乡题材的作品,而这首诗就是1966年在美国密西根州时写下的。 应该使用的情感:

深情的、悠长的、舒缓的,还有“有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部分应该用有些痛苦而又满怀渴望与期盼的语气来读。他为何苦痛?当然是17年的阻隔难以回乡,17年的阻隔难回祖国,所以他的思乡即思国。 四、在诵读中寻找作者情感宣泄所借助的意象(具体的事物) 明确:长江与黄河的使用(没有直接说祖国大陆,而是通过具有诗意的想象,由历史渊源,历史文化的联想进入视线) 床的使用 (人只有在疲惫困倦的时候才会想家,想母亲,想回到家里的床上休息)安魂曲 (想象出来的美感,别人听来可能是吵闹的噪音) 五、品味独特的语言,剖析精妙的构思 1、找出文章中实写的部分,谈谈在文中的特色 “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特色:本是写实,却通过想来引出,下文又用一个‘想’字延续下去 2、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划线部分相当于兼语 3、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 用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此句用味觉来写视觉) 仅仅看了就过瘾了吗?联系全文看看到底怎样,作者才会真正满足? 六、布置作业:背诵三首诗歌。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比较探究《当我死时》教学设计

《当我死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味诗歌抒发的爱国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生命如此珍贵,有谁期盼死亡;除非可以带着灵魂回故乡。常人把死亡与痛苦相系,游子诗人把死亡与满足并论相提,只因为,他有这样的一系列假想……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余光中的《当我死时》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注意读好断句,排除生难字 2、读出抑扬顿挫与情感 3、请个别同学包含情感地朗读 三、背景介绍,加深理解后的诵读 关于作者: PPT展示——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之称。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22岁离开大陆去台湾大学插班,毕业于外文系,后又留学美国,随家去香港,60年代他曾两度赴美讲学,羁旅生涯使得余光中怀乡心切,乡愁难于排遣,于是他写了许多思乡题材的作品,而这首诗就是1966年在美国密西根州时写下的。 应该使用的情感: 深情的、悠长的、舒缓的,还有“有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部分应该用有些痛苦而又满怀渴望与期盼的语气来读。他为何苦痛?当然是17年的阻隔难以回乡,17年的阻隔难回祖国,所以他的思乡即思国。 四、在诵读中寻找作者情感宣泄所借助的意象(具体的事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