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当我死时》精讲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03.50 KB
  • 文档页数:3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结尾中作者提到用什么代替回乡?
⑤用17年未餍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 仅仅看了就过瘾了吗?联系全文看看到 底怎样,作者才会真正满足?
⑥死后安葬在祖国,落叶归根(统统留 在祖国,获得圆满归宿)躯体安葬在祖 国,身心安眠在故土,灵魂获得安宁。
⑦如何理解“用十七年未餍的中国的眼睛/饕餮地图,从西 湖到太湖/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这些诗句运用了通 感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 十七年不能回乡,只好以长时间地翻阅地图来代替回乡。 用味觉的大吃大喝、食而不厌,来形容视觉的贪婪。 • (通感修辞手法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 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 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 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 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手法。)
2、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①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
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通过一些词, 句子等)
对祖国的思念与挚爱
② .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诗人却把死亡当作
“满足地睡去”,为什么?(结合“我”死后所葬的地方来
理解)
②因为安葬的地方要“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活着的时
候不能回乡,只指望死后能够葬在祖国大陆,这样痛苦就 消解了,就感到满足了。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1966.2.24
现代诗歌朗读技巧
1.把握诗歌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及音短。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
④现实的躯体不过五尺之躯,死后也只能葬六 尺之土,现实的听觉也无法同时听到长江和黄 河的涛声。诗中的躯体和听觉是怎样的?诗人 为什么要对现实的躯体、听觉作如此夸张的想 象? ④躯体异常庞大,大到可以 “ 睡整张大陆 ” , 同时拥有两个母亲河。 表达了诗人痛切的思 念之苦,希望彻底地拥有祖国、全身心地融入 祖国的情感,生前无法满足的情感,愿死后能 加倍地补偿。
三步读: 1.初读—读准字音、读好断句 并初步了解诗文内容。 2.品读─品味诗歌的语言,体 会诗歌的魅力。 3.诵读─融入自己的感情,与 作者产生共鸣,深层体会作者的情感。
当我死时
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瞭望
③ .诗中有两行起过渡作用,请找出 来并分析其作用。 ③七、八两行过渡。"这是最纵容最宽 阔的床"一句呼应第四句,构成一个形 象的比喻,这是全诗的关键意象。"最 纵容最宽阔"写出了"我"梦想中的祖国 母亲怀抱的安宁、温馨与宽容,呼应了 第三句。"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 地想"一句启下,引出游子早年漂泊异 乡,望穿秋水,不得回归的痛苦的幻想 ,即用"眼睛""饕餮地图"以"代替回乡" 。
深入探究情感和形象
1、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祖国的无限思念,表达了思念之苦 ;游 子的悲凉,对祖国的热爱 2、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日夜翘首眺望祖国的思乡 “ 中国青年 ” 的形象 3、选择 “ 长江 ” “ 黄河 ” 这两条河流 作为诗中的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两河是母亲河,象征祖国
1、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① 全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母亲怎样的情感?
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通过一些词, 句子等) ② 死亡本来是痛苦的,但是在余光中这里 却变成了一种满足,甚至有一种幸福的美 感,为什么?(结合“我”死后所葬的地方 来理解) ③ 诗中有两行起过渡作用,请找出来并分 析其作用。
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 建,母亲原籍江苏,故有“江南人 ” 之称。 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翻译家。 1948年余光中随父母迁香港,第 二年赴台,主要诗作有《乡愁》、《 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舟子的 悲歌》、《余光中诗选》、《白玉苦 瓜》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 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 一诗,因为形象的深刻的抒发了游子 殷切的思乡之情 并富有时代感 而受 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
餍) tāo tiè
饕 餮
瞭望(liào)
头lú(颅)zhè gū( 鹧鸪 )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文内容。
全文可分为那两部分?依据是什么?
• 1.(开头— ):想象自己死后安葬 在 与 之间的情景; • 2.( —结尾)写实,写在美洲大陆无限 祖国的境况。
全文可分为那两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分?》依据是什么?
• 1.(开头—满足的想):想象自己死后安葬 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的情景; • 2.(从前—结尾)写实,写在美洲大陆无限 思念祖国的境况。
余光中努力追求诗歌的多样化
• • • • • • • 亲情 《珍珠项链》 《母难日》 爱情 《等你,在雨中》 还乡诗 《浪子回头》 咏人诗 《寻李白》 咏物诗 《白玉苦瓜》 感怀诗 《五陵少年》 怀乡诗 《乡愁》 《当我死时》
1966年的一个寒夜,受聘在美国密 西根州立大学英文系任副教授的台湾诗 人余光中,抑郁寡欢,临窗西望,思念 着遥远的祖国,想起自己的经历:自从 1948年7月离开大陆迁居香港以后(第 二年又到台湾求学),秋风落叶已经有 十七回了。二十岁离国,三十七岁怀乡, 还不知何日是归年呢。 多愁善感的余光中想到了人生的大 限,希望自己死后葬身在祖国的土地中, 于是他写成这首《当我死时》。
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 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 速度要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述的,速度采取 中等为宜。 一般说来,顿号后的停顿最短,逗号后的停顿 长一点,分号和冒号后的停顿再长一点,句号、问 号、感叹号和省略号后的停顿更长一些。
读一读全诗
1、注意读好断句,排除生难字并给下列加横线的 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未y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