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肺结节的CT鉴别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7.52 MB
- 文档页数:141
常见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pulmonary nodule,SPN)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直是胸部影像学的重点和难点,随着CT的普及应用,孤立性肺结节在影像学上的特征得以充分显示,给结节的定性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区别结节的良、恶性是影像学的最终目的,充分认识结节的特征,正确地评价结节的性质既能使恶性结节的病人早期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疗,又能使良性结节的病人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孤立性肺结节指肺内孤立的、直径≤3 cm的类圆形结节,常不伴有明显的肺不张、实变、卫星灶或局部肿大淋巴结[1]。
目前普遍接受以3 cm为界限,因肺癌TNM分期的T1是以3 cm为界,大于3 cm的病灶称为肿块。
常见的孤立性肺结节有周围型肺癌、肺结核球、炎性假瘤、错构瘤、单发肺转移瘤、肺隔离症、韦格纳肉芽肿,而周围型肺癌、肺结核球、炎性假瘤和肺错构瘤是肺内最常见的结节。
为了提高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笔者对最常见的几种结节的特征作简叙。
1 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特征[2~4]1.1 分叶征:分叶征是周围型肺癌的重要征象,是指肿瘤表面边缘凹凸不平。
常可分为深分叶和浅分叶。
弧弦距与弧距之比大于或等于4/10时为深分叶,小于等于2/10为浅分叶,等于3/10为中分叶。
肿瘤分叶的原因是由于肿瘤向各个方向生长的速度不均衡和肺支架结构制约,它代表肿瘤的生长方式为堆集式或膨胀性生长。
1.2 毛刺征:毛刺征是指结节边缘有数量众多的线条状影,呈放射状或毛刺状改变。
毛刺征是肿瘤细胞向各个方向蔓延或肿瘤刺激引起周围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纤维条索形成。
毛刺征在CT扫描肺部时显示清晰,且高分辨率CT较普通CT显示更清楚。
1.3 棘状突起:是指结节边缘呈尖角状突起,如同小的三角形。
棘状突起的病理基础是肿瘤浸润性生长,是在分叶的基础上向外先行浸润的肿瘤组织,也有可能是肿瘤突出部分与CT扫描层面部分相切而成尖角状改变。
棘状突起是分叶征的一部分,也是肺癌的重要征象。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是指直径小于3cm的单个肺部病变。
在临床影像学中,孤立性肺结节是常见的临床问题,其鉴别诊断对于肺部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影像学的角度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详细阐述。
一、影像学检查的选择和原则1.1 X线胸片X线胸片是最常见的肺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初步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的存在。
但其分辨率较低,无法提供结节的详细特征,因此常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孤立性肺结节的性质。
1.2 CT检查CT检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高分辨率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更具细节的肺部结构信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位、大小和形态特征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CT检查的选择包括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HRCT),并可辅以增强扫描和CT导航等技术。
1.3 PET-CT检查PET-CT检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影像学技术,能够通过测量组织的代谢活性来评估病变的恶性程度。
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和依据2.1 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首先要明确结节的良恶性。
常用的鉴别方法包括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增强特征等方面的分析。
此外,还可以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风险因素、同侧淋巴结的情况等综合考虑。
2.2 孤立性肺结节的病因分析在鉴别诊断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孤立性肺结节的病因进行分析。
常见的病因包括感染性病变(如结核、真菌感染等)、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等)、肿瘤疾病(如肺癌、肺转移瘤等)以及其他疾病(如肺纤维化、肺血管瘤等)。
三、附件附件1:孤立性肺结节CT影像示例附件2:孤立性肺结节PET-CT影像示例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是指直径小于3cm的单个肺部病变。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引言影像学诊断方法1. X线胸片:X线胸片是最常用的肺结节的筛查方法。
孤立性肺结节在X线胸片上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致密阴影,边缘清晰。
但X线胸片无法提供关于结节的组织学信息,无法准确诊断肺结节的良恶性。
2. 胸部CT:胸部CT是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金标准。
通过CT扫描可以提供结节的形态、大小、密度等详细信息。
对于密度较高的结节,可考虑增加肺窗和骨窗观察有无钙化和骨膜突入。
还可进行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等技术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3. 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是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高级影像学检查。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可以识别肺结节的代谢活性,判断其良恶性。
PET-CT对于低密度结节的诊断更具有优势。
鉴别诊断当发现孤立性肺结节后,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确定其良恶性。
以下是常见的鉴别诊断方法:1. 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吸烟史、免疫功能、家族病史等。
综合判断患者的整体情况,有助于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2. 结节大小:通常情况下,良性结节的直径不超过1cm,而恶性结节的直径往往大于1cm。
结节越大,恶性可能性越高。
3. 结节的形态:良性结节通常有规则的形态,边缘清晰光滑;恶性结节则往往具有不规则的形态,边缘模糊或有毛刺。
4. 结节的密度:良性结节常呈均匀致密影,而恶性结节则常伴有坏死、渗出等改变,呈混杂密度影。
5. 结节的增强特点:CT增强扫描可以观察结节的强化情况。
良性结节常无或轻度强化,而恶性结节则通常呈现明显强化。
6. 组织学检查:对于不能确定的结节,还可以进行组织学检查,如经皮穿刺活检、内窥镜活检等。
组织学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手段。
结论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是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环节。
准确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综合运用X线胸片、胸部CT、PET-CT等多种影像学技术,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孤立性肺结节的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的良、恶性诊断直是现代医学的挑战和难题,肺部孤立性结节是指发生于肺部直径等于或小于3cm的孤立性结节,无肺不张,肺部炎症,卫星病灶及淋巴结肿大,临床上非常多见;随着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筛查的研究及应用,越来越的SPN被筛检出来,尤其那些直径小、良恶性影像征象模糊的结节,其中经外科手术后确诊良性的却几乎接近一半,可是恶性结节却因没有及时诊断而延误治疗,两者均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
CT在探查和鉴别SPN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HRCT和MDCT的应用及其实用软件技术的开发,使得对SPN的研究在其外部形态、毗邻关系及内部结构等的探究得到很的进步,而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直接和病人的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
1 SPN的CT扫描技术我院采用philips brilliance16排螺旋CT扫描,并具有配套的高压注射装置,经肘静脉注入造影剂100ml,扫描时间与注射速度均严格控制,按照Sewensen标准,分别统计常规增强CT扫描和动态增强CT扫描,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部孤立性结节24例,所有病人均做了肺部常规增强CT扫描和动态增强CT扫描观察。
包括男20例,女4例,年龄43~73岁。
病理证实恶性结节16例,其中鳞癌8例、腺癌4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2例;良性结节8例,其中结核瘤5例、炎性假瘤2例、错构瘤1例。
根据肺结节内血管造影剂浓度的变化规律,可为SPN的定性诊断提供有价值的CT阈值。
肺癌的血管较丰富,增强CT值通常大于20Hu;而良性结节尤其是结核瘤,由于血流不丰富,致使强化不明显或呈环形强化,增强CT 值多数小于15Hu,恶性结节常规增强CT扫描的符合率为51%,动态增强CT扫描的符合率为80%;而良性结节的符合率二者分别为52%和76%。
显而易见,动态增强CT扫描是提高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技术关键,动态增强CT扫描对于肺部孤立性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明显地优于常规增强CT.2 关于SPN肿瘤体积的倍增时间和密度的分析在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生长速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传统认为保持两年稳定性是良性SPN的指针。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引言孤立性肺结节指的是在胸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小于3厘米的肺部病变。
由于孤立性肺结节在临床中的高发性和可能性为恶性病变的潜在性,对其进行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常见的鉴别诊断。
影像学诊断方法X射线胸片X射线胸片是最常见的检查方法之一,但其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特别是对于直径较小的结节或非典型的病变,X射线胸片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来进行准确的诊断。
CT扫描CT扫描是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主要工具。
通过CT扫描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影像学信息,包括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等。
CT扫描还能帮助评估结节的血供情况、周围组织的受累程度等。
结合其他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CT扫描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PET-CT扫描PET-CT扫描结合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和CT扫描的优势。
PET-CT扫描可以提供结节的代谢活性信息,通过不同区域的代谢差异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特别是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的结节,PET-CT扫描比其他影像学检查更具鉴别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MRI)MRI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中应用较少,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例如,当结节位于心脏附近或有心脏等电影干扰时,MRI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影像学信息。
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良性结节1. 老年性肺纤维化结节(老结节):常见于中老年人,直径较小,密度均一,边缘清楚光滑。
2. 脉管瘤:常见于中青年女性,多为单发结节,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缘光滑。
3. 肺肉瘤:多为良性,常见于中青年人,边缘模糊不规则。
4. 感染性结节:如肺结核、球菌性肺炎等,在结节内常可见液化或空洞。
5. 肺血管畸形:多为先天性病变,常见于青年人,CT扫描显示血管扭曲和扩张。
恶性结节1. 肺腺癌:多为周围型,边缘模糊不规则,病灶内可见浸润性改变。
孤立性肺结节经CT检查(平扫征象)诊断效果目的探討CT检查(平扫征象)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在该院进行诊治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诊断确诊为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其就诊时间为2014—2017年,共计纳入120例,120例患者均行CT平扫检查,患者的CT平扫结果同时由2名资历较深的影像学医师进行分析,并给出最终的诊断结果。
结果120例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其中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56例,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64例。
对比分析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和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的单一CT平扫征象发现,良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可见毛刺征、边缘不光滑,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且这些CT平扫征象与恶性孤立性肺结节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诊断中的效能相比较高,其中又以分叶征的诊断准确性和特异性最高,胸膜凹陷征的诊断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最高。
结论CT平扫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中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3种CT 平扫征象的诊断效能相对较高,并且这3种CT平扫征象组合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在实际临床诊断中,可以将这3种CT平扫征象作为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CT examination (plain scan)in the diagnosis of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Methods The study selected the clinical study of patients with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this hospital,all patients diagnosed by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the treatment time for 2014 to 2017,total 120 patients were convenient enrolled,120 patients underwent CT scan,CT scan results of patients at the same time by the two senior imaging physicians to analyze and to give the final diagnosis. Results 120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including 56 cases of benign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64 cases of malignant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Contrast analysis of single CT scan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and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found that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burr signs,smooth edges,lobulated sign,pleural indentation and vascular bundles sign,and these CT scan signs compared with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In which lobulation,spiculation,pleural inde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in the diagnosis of relatively high efficiency,which in turn lobes sign the highest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diagnosis of pleural indentation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 positive of the highest forecast. Conclusion CT scan has a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in the high accurac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including lobulation,pleural indentation,spicule sign,syndrom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three kinds of CT scan are relativelyhigher,and the three CT sweep signs combined with high sensitivity in the diagnosis of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Therefore,in actual clinical diagnosis,these three CT scan signs can be used as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diagnosis.[Key words] CT examination;Plain scan;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Diagnosis孤立性肺结节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胸部疾病,指的是肺内直径小于30 mm 的类圆形或圆形密度阴影。
浅析肺尖孤立性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肺尖孤立性结节是指在肺尖部位单独出现的小肿块,通常直径小于3厘米。
这种病灶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然而其诊断却具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肺尖区域解剖特殊,CT成像往往受到肋骨、锁骨等结构的遮挡,因此肺尖孤立性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肺尖区域血管、淋巴管等结构种类繁多,加之肺尖区域解剖复杂,使得其异常表现多种多样,容易造成误诊。
对于肺尖孤立性结节的CT 诊断需要特别慎重。
深入了解肺尖区域的解剖结构,掌握肺尖孤立性结节的特征性CT表现,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肺尖孤立性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系统的分析,探讨其诊断的原则和方法,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为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肺尖孤立性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通过分析肺尖孤立性结节在CT影像上的特征表现,总结其与其他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要点,以及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我们旨在提高医生对该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判断能力。
进一步探讨如何对肺尖孤立性结节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帮助医生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强调CT在肺尖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信息。
2. 正文2.1 CT诊断的原则CT诊断的原则是在获取高质量的图像的基础上,根据结节的密度、形态、边界、位置等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
要使用最佳的扫描参数和技术,如薄层扫描、高分辨率技术和增强扫描,以获得清晰的结节影像。
需要结合多平面重建和图像后处理技术,对结节进行全面、多角度的观察和评估。
还需要注意鉴别诊断的要点,与其他病变如肿瘤、炎症、肺结核等进行区分,避免误诊。
在进行CT诊断时,还应注意肺尖孤立性结节的特殊位置和解剖特点,如肺尖结节易受到肺动脉的影响而呈血管样影像,需与血管瘤等进行鉴别。
CT上肺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的鉴别诊断一、定义:孤立性肺结节(SPN)通常是指在胸部X线或CT检查中见到的一个局灶性阴影,满足以下标准:(1)边界相对清楚。
(2)由肺或至少部分由肺包绕。
(3)形态上大致呈球形。
(4)直径等于或小于3cm。
直径大于3cm的病变称为肿块,这个标准也用来区分T1期(直径3cm或以下)和T2期(直径大于3cm)肿瘤。
二、通过临床评价鉴别。
1. 临床病史资料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有帮助。
2. 肺癌的高危因素包括:吸烟史、年龄超过40岁、职业暴露史(如石棉)、肺纤维化、同时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气肿、肺癌家族史。
3. 近期旅行史,结核菌或真菌皮肤试验阳性,或存在其他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使良性SPN 的可能性加大。
4. 在年龄小于30岁的患者中,由肺癌形成的SPN是非常罕见的。
5. 在胸外有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出现SPN,可能是转移瘤、原发性肺癌或者良性病变。
(1)黑色素瘤、肉瘤、睾丸癌,肺内出现SPN时,发生转移瘤的可能性是支气管癌的2倍。
(该三者容易肺转移)(2)有头颈部、膀胱、乳腺、宫颈、胆管、食管、卵巢、前列腺、胃等肿瘤病史的SPN 患者中,原发性支气管癌是肺转移瘤的3倍以上。
(3)在有其他类型肿瘤的患者中,肺转移瘤和肺癌的可能性大致相等。
三、影像学评估(一)形态特征。
1.大小(1)直径0.5~1cm的SPN恶性可能约为35%,直径1.0-2cm的SPN恶性可能约为50%,直径大于2cm的SPN恶性可能为85%以上。
(2)即使是非常小的病变也可能是肺癌。
2.位置(1)约2/3的肺癌发生在肺上叶,右肺上叶最常受累。
(2)表现为SPN的转移瘤常常在位于胸膜下或肺外周1/3/。
转移灶的2/3出现在肺下叶。
3.边缘特征(1)边缘清晰:结节与肺组织交界面(瘤-肺界面)分界清楚、明确,轮廓如同铅笔所画。
(2)边缘模糊:由于结节边缘常有多种病变相互交织,导致瘤—肺界面欠清晰或不清晰,不能将结节轮廓从肺野内用一条细线截然勾勒出来。
肺部孤立性小结节病变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宗红光【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的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实行常规CT与高分辨率CT检查。
结果检查结果发现,所有患者中有8例肺癌患者,6例结核球,3例炎性假瘤。
在所有患者经过炎性治疗后,有3例患者炎性消失,在后期的诊断中表现为良性肿瘤。
在患者治疗2年后进行随访,了解到无任何病变的患者共有7例。
结论界面影像对不同性质的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出现率非常高,对该种疾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5(000)027【总页数】1页(P61-61)【关键词】肺部孤立性结节;高分辨率;诊断【作者】宗红光【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官林医院放射科,江苏无锡2142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临床中,通常将直径<4.0 cm的圆形或者类圆形结节归类为肺部孤立性结节。
同时还需注意的一点就是患者并不会伴随肺不张、肺内转移与淋巴结肿大[1]。
肺部孤立性结节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通过胸平片或者是CT检查都可以发现,但是检查中会发现患者存在不同性质的病变,大部分的患者为良性,但是检查中同样会发现恶性。
由于检查的过程中这两种病变并没有特别差异,难以区分。
这属于肺部影像诊断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难以处理的问题。
这两种检查结果不同,治疗方案也并不相同,需要经过仔细的分析观察。
国内外对该种病症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侧重点并不相同。
在肺部孤立性结节诊断和鉴别的过程中,界面影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回顾性分析30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的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实行常规CT与高分辨率CT检查。
研究探讨肺部孤立性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CT检查的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20~80岁,平均年龄为(42.3±6.7)岁。
智汇大家说-244 - Family life guide陈红梅 (安州区中医院)文孤立性肺结节,英文缩写是SPN,该病在肺部CT 影像中很常见。
指的是双肺上仅一个呈现圆形、同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孤立性病灶,长径在3厘米以内。
CT 上影像上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磨玻璃结节。
孤立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是一个难点,如果得到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结节治疗与预后情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掌握好肺结节CT 影像表现与特征,对结节良恶性较准确分析、诊断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结合临床病例高分辨率CT 检查来了解孤立性肺结节的CT 诊断。
我们选择45例孤立性肺结节病人进行分析,男性病人有25例,女性病人有20例,年龄范围是20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46岁。
在这45例病人中,其中20例作了手术,临床随访有25例,45例病人中有15例手术后病理确诊肺癌,而且其中有2例已经有肺门淋巴结转移。
在45例患者中全部进行CT 高分辨率扫描检查,结果发现全部病例中结节大小2-3厘米,肿瘤比率约38%,结节1.5-2.0厘米,肿瘤比率约43%,结节0.8-1.5厘米肿瘤比率为26%左右。
对于结节病灶的分布位置来说,没有一定的规律,双肺各叶都可发生。
针对45例检查结果做出如下分析:(1)孤立性肺结节的边缘特征:结节边缘有毛刺及分叶征对于结节良性恶性的鉴别诊断有着非常大意义。
45例病人中分叶有8例,肺癌3例;毛刺15例,肺癌有5例,结核的4例,炎性假瘤的2例;部分实性结节10例,肺癌3例,磨玻璃结节12例,追踪术肺癌5例。
大家都知道,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多是向周围正常组织浸润生长,所以会有深分叶的形成;良性结节的周围几乎都有纤维包膜,生长的速度就会慢一些,所以结节边缘会比较规则,也很少会出现分叶。
15例确诊肺癌病人中出现短且直毛刺征象患者有9例;长毛刺结核球的病人6例,患有炎性假瘤且周围出现长毛刺的病人有4例。
从病理基础上而言,肺癌患者的短直毛刺是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还可以逐渐在支气管、血管和小叶间隔中不断浸润性的生长;而炎性肿结节长毛刺主要是纤维包膜外小叶间隔形成的,还有一些受到牵拉的小血管也可形成长毛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