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陇西 成纪(今甘肃天水)人.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 杜甫齐名,世称“李 杜”,还有“诗仙”之 称.著有《李太白全集》
二. 题解与作者
1.题解。 (1)闻:听到,听说。 (2)左迁:古人尊右卑左,即贬谪。 (3)龙标:今黔阳。 整体翻译: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遥寄此诗。 2· 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人称“诗仙”。 3.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家天子,七绝圣 手。因“不护细行”被贬龙标(黔阳)尉 。
品诗欣赏 一.作者为何“寄愁心与明月”?运用了 什么修辞手法?
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只好把 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 思念之忧了。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 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 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品诗欣赏
二.本诗主题是什么? 答:借月抒怀,表达惊讶、悲愤、 同情、关切、安慰 之情。
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眦:眼眶
zì
云气蒸腾缭绕山峦, 令人心胸激荡开阔, 极目眺望眼眶欲裂, 蓝天飞鸟翩翩返巢
这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 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 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一 览 众 山 小 。
会 当 凌 绝 顶 ,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 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 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 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 “使……空”。 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 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 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 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 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