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标准化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30.50 KB
- 文档页数:67
企业标准化概述第一章企业标准化概述第一节企业标准化的概念企业标准化是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以搞好生产、管理、技术和营销等各项工作为主要内容,制定、贯彻实施和管理维护标准的一种有组织活动。
企业标准化是指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服务和过程的适用性,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功。
第二节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根据《中华人民 ___标准化法》和《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制定企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结合企业标准化工作特点,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企业标准化工作涉及到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关系到产品(或服务)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经济效益等许多方面。
认真贯彻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是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保障,也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保证。
2、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对企业来讲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都具有约束力,必须严格执行。
国家鼓励企业积极采用推荐性国家标准。
与企业有关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一经纳入企业标准体系都具有约束力,也必须执行。
3、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依据。
现代企业不仅其产品(或服务)要严格执行标准,而且对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实现全过程标准化管理。
4、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科学技术运用,分工越来越细、协调面越来越广,对生产、经营管理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岗位操作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这些要求要进行定量化、标准化,便于掌握、实施和检查。
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手册第一章环境保护标准化概述 (2)1.1 标准化定义与意义 (2)1.2 环境保护标准化发展历程 (3)1.3 环境保护标准化体系建设目标 (3)第二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 (4)2.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概述 (4)2.2 环境保护政策体系 (4)2.3 环境保护标准化法律法规政策 (4)第三章环境保护标准制定与修订 (5)3.1 环境保护标准制定原则 (5)3.2 环境保护标准修订流程 (5)3.3 环境保护标准制定与修订的技术要求 (6)第四章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体系 (6)4.1 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体系构成 (6)4.2 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体系框架 (7)4.3 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体系实施 (7)第五章环境保护标准实施与监督 (7)5.1 环境保护标准实施策略 (7)5.2 环境保护标准实施监督机制 (8)5.3 环境保护标准实施效果评价 (9)第六章环境保护标准化组织与管理 (9)6.1 环境保护标准化组织架构 (9)6.1.1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9)6.1.2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9)6.1.3 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9)6.1.4 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组织 (9)6.2 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职责 (10)6.2.1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职责 (10)6.2.2 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职责 (10)6.2.3 行业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职责 (10)6.2.4 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职责 (10)6.3 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制度 (10)6.3.1 标准化政策制定制度 (10)6.3.2 标准化计划管理制度 (11)6.3.3 标准化技术审查制度 (11)6.3.4 标准化信息管理制度 (11)6.3.5 标准化培训制度 (11)6.3.6 标准化监督与评价制度 (11)第七章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 (11)7.1 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目标 (11)7.2 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流程 (11)7.3 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评价 (12)第八章环境保护标准化宣传与培训 (12)8.1 环境保护标准化宣传策略 (12)8.2 环境保护标准化培训内容 (13)8.3 环境保护标准化宣传与培训效果评价 (13)第九章环境保护标准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13)9.1 国际环境保护标准化概况 (14)9.2 环境保护标准化国际合作机制 (14)9.3 环境保护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14)第十章环境保护标准化创新与发展 (15)10.1 环境保护标准化创新趋势 (15)10.2 环境保护标准化发展策略 (15)10.3 环境保护标准化发展前景 (16)第十一章环境保护标准化信息技术应用 (16)11.1 环境保护标准化信息技术概述 (16)11.2 环境保护标准化信息技术应用领域 (16)11.2.1 环境监测 (16)11.2.2 环境影响评价 (16)11.2.3 环境管理 (17)11.2.4 环境宣传教育 (17)11.3 环境保护标准化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17)11.3.1 互联网环保 (17)11.3.2 大数据技术 (17)11.3.3 物联网技术 (17)11.3.4 云计算技术 (17)11.3.5 人工智能技术 (17)第十二章环境保护标准化评估与改进 (17)12.1 环境保护标准化评估方法 (17)12.2 环境保护标准化改进措施 (18)12.3 环境保护标准化评估与改进效果 (18)第一章环境保护标准化概述1.1 标准化定义与意义标准化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制定统一的标准,以便于规范、协调和指导各类活动的过程。
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教材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教材第一章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1.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定义和意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定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意义1.2 安全工作标准化的要求- 安全工作标准化的基本要求-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要素第二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和体系2.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综合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长期性原则2.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体系构建-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组成部分-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层次结构第三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标准规范3.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国家标准介绍-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行业标准介绍3.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标准-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标准意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企业标准制定流程第四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与管理4.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步骤- 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计划- 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培训教育4.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方法-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责任分工-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监督检查第五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效益评估与持续改进5.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效益评估方法-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效益评估指标-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效益评估流程5.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持续改进方法-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问题分析与改进-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经验总结与分享第六章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案例分析和实践6.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实践 - 案例二:某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6.2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践指导与方法- 实践指导一: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计划 - 实践指导二:推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结语: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前景。
第一章标准化概述1、标准化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现代标准化有哪些特点?答:可分为远古时代人类标准化思想的萌芽、建立在手工生产基础上的古代标准化、以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近代标准化、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的现代标准化阶段.现代标准化有以下特点:系统性、国际性、动态性、超前性、经济性及社会性。
2、叙述标准与标准化的定义?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有哪些?答: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①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手段、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②标准化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③标准化是合理简化品种,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前提④标准化可以促使合理地利用国家资源,节约资源节约原材料⑤标准化可以有效地保护安全和环境⑥标准化是推广应用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的桥梁⑦标准化可以推动贸易发展、消除贸易壁垒。
3、我国的标准化原理有哪些?答:①简化原理: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其多样性发展规模超出了必要的范围时,即应消除其中多余的、可替换的和低功能的环节,保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使总体功能最佳。
②统一原理: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对标准化对象的形式、功能或其它技术特性所确立的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物的功能等效。
③协调原理:在标准系统中,只有当各个标准之间的功能彼此协调时,才能实现整体系统的功能最佳。
④优化原理: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效果。
4、标准化科学研究的内容有哪些?答:1、研究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及标准化实践活动中的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
2、研究标准化活动的一般程序和每一个环节的内容.3、研究标准化的各种具体形式。
4、研究标准体系的构成要素和运动规律。
5、研究标准体系的外部联系。
标准化基础知识(一)第一章标准化概论一、判断题1.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孕育着现代标准化的标准件,互换性、分解组合、重复利用等方法和原理。
(√)2.近代标准化的发展是在大工业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19世纪30年代英国工程师惠特沃斯提出的统一的螺纹尺寸制度,即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的“惠氏螺纹”螺纹尺寸标准,被人们认为现代标准化的开端。
(√)4.1980年国际电信联盟恢复了我国的合法权利和席位。
(某)5.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可以另行制定企业标准,只需报送标准化部门备案(某)6.标准应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企业标准则应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某)7.标准的使用价值通过其适用性表现出来,是标准的自然属性。
标准的适用性如何,可以作为衡量该项标准使用价值大小的客观尺度(√)。
8.标准的价值是指在标准的生产过程中物化在该标准(这项产品)中的一般性人类劳动是标准的社会属性。
(√)9.标准的载体就是标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文件。
(√)10.标准的运用使重复出现和无限延伸的需求简单化,因此,标准的本质就在于简化。
(某)二、单项选择题1.按标准化对象的基本属性,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BA.服务标准;B工作标准;C产品标准;D图形符号标准。
2.标准是由科研成果和B转化的规范性文件。
A.专利技术;B实践经验;c工艺规程;D先进技术。
3.现代标准化的主要特点是:系统性、C以及目标和手段的现代化。
A.多样性;B先进性;C国际性;D综合性。
4.企业标准采取什么形式、规定什么内容,以及标准制定的时机等等,由A决定。
A.企业自己;B.企业的主管部门;C.企业听取主管部门意见后;D.市场及客户。
5.我国现阶段标准化工作中国家标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CA.标准数量太多;B.标准数量太少;C.标龄过长,修订不及时;D.标准编写格式与国际标准不一致。
6.标准的使用价值是通过其适用性表现出来,是标准的BA.人工属性B.自然属性;C.社会属性;D.市场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