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概论 基本概念
- 格式:doc
- 大小:565.50 KB
- 文档页数:50
标准学概论2 标准化基本原理张国庆二〇一一年七月七日第二章标准化基本原理 (18)第一节标准化原理研究概况 (18)1.标准化原理研究概况............................................. 18 19 2.国外主要标准化原理简介......................................... 21 3.国内主要标准化原理简介.........................................4.主要标准化原理评析............................................. 24 第二节标准化和谐原理 (26) 26 1.生活和谐化.................................................... 27 2.社会和谐化.................................................... 30 3.经济和谐化....................................................第三节标准化法治原理 (34)1.法治是标准化的基础............................................. 34 2.法治是标准化的保障............................................. 34 3.标准化是法治的手段............................................. 35 36 4. LSP协同原理..................................................第四节标准化系统原理 (37) 37 1.刚柔相宜原理.................................................. 37 2.发展原理...................................................... 38 3.优化原理...................................................... 39 4.社会化原理.................................................... 39 5.分级原理...................................................... 40 6.实施原理......................................................第二章标准化基本原理第一节标准化原理研究概况标准化原理principle of standardization,就是标准化活动基本规律和本质的理论概括。
标准化的内容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标准化的概念。
标准化是指在某一领域内,为了统一和规范产品、服务、管理、测试等方面的要求和方法,制定的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标准化的内容可以涵盖产品的规格、流程的操作、服务的标准、管理的要求等各个方面。
通过标准化,可以实现不同单位、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互通互认,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标准化的重要性。
首先,标准化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可以规范生产流程,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满足客户的需求。
其次,标准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统一的标准可以减少重复设计和测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再次,标准化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
在国际上,各国之间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互相认可,而标准化可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互认,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
最后,标准化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通过制定先进的标准,可以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标准化的实施方法。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标准化体系。
这包括制定标准化的组织结构、标准化的工作程序、标准化的管理制度等。
其次,要加强标准化的宣传和培训。
通过宣传和培训,可以增强标准化意识,提高标准化知识和技能,推动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再次,要加强标准化的监督和检查。
通过监督和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标准化工作中的问题,保证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最后,要加强标准化的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需要加强标准化的国际合作,共同制定和推广国际标准,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标准化的内容在当今社会变得愈发重要。
通过标准化,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为了实现标准化的目标,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标准化体系,加强标准化的宣传和培训,加强标准化的监督和检查,加强标准化的国际合作。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标准?(协商一致、最佳秩序的理解)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称为标准。
注释: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规范性文件: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或规定特性的文件。
它可以是诸如: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和法规等。
2.制定标准的目的:获得最佳秩序★★★(生产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标准产生的基础:科学研究的成就,技术进步的成果和实践积累的经验,并协商一致制定。
制定标准的对象:重复性的事物(重复设计、重复生产、重复试验、重复检验、重复管理)。
标准需经相关方协商一致★★★协商一致:指参与标准的制定者和相关方代表,多数达成一致而且没有强烈的反对意见。
标准的格式和程序:公认机构批准。
3.什么是标准化: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①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包括制定、实施、修订标准)。
②标准化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
③标准化不仅限于技术领域。
④标准化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4.技术贸易壁垒:★★★技术法规: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和生产方法,包括可适用的行政管理规定。
技术法规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合格评定程序:直接或间接用来确定是否达到技术法规或标准的相关要求的任何程序。
(注释:合格评定程序包括取样、测试和检查程序,评估、验证和合格保证程序,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它们的综合的程序)5.标准化的作用:管理学角度:(1) 标准化是现代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必要条件(2) 标准化是实行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3) 标准化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巩固和发展。
(4) 开展标准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发展产品品种(5) 标准化是消除浪费、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有效手段经济学角度:(1)标准是契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标准是重要的市场规则(3)标准是选择各种经济资源和要素的依据(4)标准是科技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纽带(5)标准是开放市场中企业之间合作的基础5. 标准的分类:(1)按法律的约束性分类: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2)按标准化对象分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3)其他分类:正式标准联盟标准事实标准6.正式标准:又称之为法定标准(de jure standard),是由法定标准机构制定并发布的标准联盟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标准联盟成员共同协商一致制定,标准联盟共同批准并由国家有关标准化主管部门登记或备案,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什么叫标准化标准化是指在特定领域内,为了提高产品、服务、流程等的质量和效率,制定并执行一套统一的规范、标准和流程。
标准化可以帮助组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消费者的利益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标准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制定统一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标准化的操作规范,可以减少重复劳动、避免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工人在遵循标准操作流程的情况下,可以更加专注于提高生产质量,而不是花费过多的精力在重复性的工作上。
其次,标准化可以降低成本。
通过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规范,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标准化还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管理成本,因为统一的标准和流程可以减少管理的复杂性,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另外,标准化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和质量标准,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可以更加放心,不用担心因为质量问题而造成损失。
同时,提高产品质量也可以增强企业的品牌形象,提升竞争力。
此外,标准化也有利于消费者的利益保护。
通过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和服务标准,可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为不合格产品或者服务而造成损失。
标准化还可以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
最后,标准化也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制定环保标准和能源消耗标准,可以降低资源的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还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地位。
总之,标准化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标准化更加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还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因此,各个行业都应该重视标准化工作,不断完善和推广标准化,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 A.多样性; • B.先进性;• C.国际性; •D.综合性。
正确答案:C• A.服务标准; • B.工作标准: •C.产品标准; •D.图形符号标准。
正确答案:B• A.专利技术: • B.实践经验; •C.工艺规程; •D.先进技术。
正确答案:B• A.企业自己; •B.企业的主管部门;• C.企业听取主管部门意见后; •D.市场及客户。
正确答案:A• A.统一; • B.适用;• C.简化; •D.合并。
正确答案:A• A.人工属性; • B.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D.市场属性。
正确答案:B第2部分:多项选择题• A.出口标准; • B.行业标准; •C.地方标准; •D.企业标准; •E.联盟标准。
正确答案:B,C,D• A.产品分类;• B.质量特性及技术要求; •C.设计及工艺要求; •D.试验方法及合格判定准则; •E.产品营销。
正确答案:A,B,D• A.技术规范、规程; • B.技术报告; •C.试制总结; •D.指南;•E.指导性技术文件。
正确答案:A,B,D,E• A.语言文字; • B.计量器具; •C.达芬奇的名画; •D.建筑物结构; •E.托尔斯泰的小说。
正确答案:A,B,D第3部分:判断题正确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正确答案:错误第4部分:简答题正确答案: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产物,标准化的目的和作用,都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具体的标准来体现。
所以,标准化活动不能脱离制定、修订和实施标准,这是标准化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标准化的效果只有当标准在社会实践中实施以后,才能表现出来,绝不是制定一个标准就可以了事的。
有了再多、再好的标准,没有被使用,那就什么效果也收不到。
正确答案: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正确答案:“适应市场为本,实现跨越发展。
”的标准发展思想,就要不断提高技术标准的市场适应性,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自愿性标准体系,是标准的使用被认为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使用者的自愿行为而不是政府行为。
标准化概论 标准化原理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 A.技术属性; • B.自然属性; • C.社会属性; •D.经济属性。
正确答案:B• A.1965; • B.1968; • C.1972; •D.1978• A.标准数量太多; • B.标准数量太少;• C.标龄过长,修订不及时;•D.标准编写格式与国际标准不一致。
• A.标准数量太多; • B.标准数量太少;•C.任意扩大地方标准制定的范围和强制执行范围;• D.标准编写格式与国际上不一致。
正确答案:C• A.标准数量太多; • B.标准数量太少:•C.制定周期长,老化程度高; •D.标准编写格式混乱、不一致。
•正确答案:C第2部分:多项选择题• A.系统效应原理; •B.结构优化原理; •C.有序原理• D.反馈控制原理; •E.国际化协调原理。
•A.简化原理; •B.统一原理; • C.模块原理; • D.协调原理; •E.优化原理。
正确答案:A,B,D,E• A.简化原理; • B.统一原理; • C.协调原理; • D.优化原理; •E.阶梯原理;•正确答案:A,B,C,D• A.标龄过长,标准老化现象十分严重; • B.标准制修订周期过长;•C.采用国际标准率低,标准更新速度跟不上;• D.标准内容不协调,形式与WT0规则不符合;• E.标准图片太少。
•正确答案:A,B,C,D第3部分:判断题正确答案:标准系统的效应,不是直接地从每个标准本身而是从组成该系统的互相协同的标准集合中得到的,并且这个效应超过了标准个体效应的总和,这就叫系统效应原理。
正确答案: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包括系统效应原理,结构优化原理,有序发展原理和反馈控制原理。
•A.总体功能最佳; •B.经济效益最大;• C.最少品种满足最大量需求; •D.保证产品质量。
• A.相关特性; •B.技术特征;• A.一般数值系列; • B.优先数系列; •C.模数系列;A.针对性、系统性、预见性、计划性和时间A.国际标准分类法、中国标准文献分类法、军A.专业划分;B.学科划分;C.用途划分;A.年度索引;B.行业索引;A.标准;A.八分之一;A.严格规定对产品的安全要求;B.对某些行业和某类产品强制推行认证和标签制度;A.国家安全要求B.国民待遇;C.保护环境;D.防止欺诈;• A.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技术• A.不能就专利有效性等给出权威信息,• A.科学发现;• B.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 C.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D.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发明的水力发电机。
• A.12个月、2年; • B.18个月、2年; •C.12个月、3年;A.美观性;B.代表性;A.引入的专利必须具有必要性;B.实施适当的专利许可制度;• A.0~1000; • B.0.1~1000; • C.0.01~1000: •D.0.001~1000。
• A.检定规程; • B.校准规程; •C.操作规范;• C.导出单位;• D.非法定计量单位;• E.国际单位制单位。
• A.计划管理• B.法制管理• C.统一管理和分工管理相结合• A.国家标准• B.行、比标准• C.地方标准• D.企业标准章节练习标准化法律法规及规章《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A.实施;• B.发布;• C.批准;• D.备案。
正确答案:A• A.地方标准引用地方标准 • B.企业标准引用企业标准; • C.国家标准引用行业标准; • D.地方标准引用国家标准 •E.企业标准引用行业标准。
• A.资料性引用文件 • B.规范性引用文件 •C.参考文件•A.封面;• A.陈述型• A.国家标准• A.企业标准• B.行业标准• C.技术协议• D.程序文件正确答案:A• A.企业专(兼)职标准化人员; • B.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C.备案的标准化管理部门 •D.公司领导正确答案:A• A.制定标准 • B.实施标准 •C.合格评定• A.产品生产、交付检验验收和仲裁检验用的依据•B.产品设计生产的依据• A.系统 • B.流通领域 • C.装备 •D.市场正确答案:B• A.企业标准体系表 • B.技术标准 •C.企业标准• A.操作规范 •B.标准• B.上岗资格• A.企业已通知实施的标准• B.内控标准•C.企业内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A.收集不合格信息 •B.确定信息源• C.综合性工艺规程• A.策划 •B.输入• A.工艺参数标准化 • B.工艺方法标准化 •C.工艺尺寸标准化• B.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 C.自愿原则• D.强制性原则正确答案:C• A.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B.体系要得到认证• C.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 •D.顾客对产品满意正确答案:C• A.非歧视的原则 • B.自愿的原则 • C. 国家认可原则 •D.市场需要的原则• A.特性• B.品质• C.行为的特性• A.识别过程 • B.取舍过程 • C.修改过程 •D.抓住关键过程正确答案:A•A.服务• A.质量检验阶段• A.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技术秘密和反不正当竞争权;• B.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和技术秘密;• A.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B.中央与地方相结合• C.统一管理与分工管理相结合• A.法律• B.行政规章• C.行政法规• D.政府法规正确答案:B• A.标准须经过一定的程序产生,这些程• A.助动词“应”或“不应”;• B.助动词“可、“不必”、“能、不能”• C.助动词“宜”和“不宜”• D.“不要”或“必须”正确答案:B• A.前言; • B.引言; •C.封面;• A.专职 • B.兼职 • C.专兼职 •D.临时正确答案:C• A.选用标准 • B.配套标准 • C.优选标准 •D.产品标准正确答案:A五、标准化的运用及经济效果评价• A.制定包装件试验方法 • B.严格执行包装标志 • C.制定包装件运输要求 •D.制定包装件的储存要求• A.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上完成的活动•B.无形产品上完成的活动•C.为顾客创造氛围• D.以上均可正确答案:D多项题练习一、标准化概论• A.制定产品基本参数系列标准;• B.编制产品系列型谱;• C.开展产品的系列设计• A.管理标准; • B.产品标准 •C.技术标准• A.政策性 • B.约束性 •C.技术性• A.引导要素 • B.规范性要素 •C.主体要素• A.标准的适用性; • B.标准的先进性 •C.标准的安全可靠性;• A.图注; •B.采标说明的注;• A.章; •B.条;• A.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 A.产品生产• B.交付检验验收• C.仲裁检验• D.质量检验• E.备案• A.非歧视的原则• B.自愿的原则• C.国家认可原则• D.市场需要的原则• E.专家评审原则正确答案:A,B,C,E• A.企业标准 • B.地方标准 • C.协会标准 • D.国家标准 •E.行业标准正确答案:D,E• A.农业生产资料,,如种子(苗)、农药、化肥、农膜、饲料、兽药等质量标准,以及产地环境有关标准;农(兽、渔)药、化肥的使用,病虫害测报等的技术规范;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农产品收获、加工、贮运等标准。
这些标准和规范是否满足实施的需要,标准之间• A.策划•A.工艺参数标准化• A.原料材料费• A.服务• B.软件• C.运输• D.流程性材料• E.生产正确答案:A,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