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飞天曲》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3
歌曲《飞天曲》教案【教材分析】《飞天曲》用“飞天”这一富有中国古代神话色彩的语汇,描绘了中国人蓬勃大气的航天事业。
歌曲为bE调,音程跨越十三度,由引子+A段+B段构成。
歌曲引子一开始就运用八度跳进然后级进下行的旋律反复,之后运用弱起的连续级进下行,让旋律“飞起来”,也让“飞天”的“自由飞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A段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结构规整。
B段从长时值的最高音开始,旋律起伏更大,三连音、切分音等节奏型的运用使音乐表达更为丰富,同时也增加了学唱的难度,乐句行进中延长记号的运用,使得情感更自由。
尾句在四度跳进上行的旋律中结束,情绪饱满,充满向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演唱篇幅较长、音域宽广的歌曲《飞天曲》。
能用卡农的方式表现引子,提升音乐表现。
2.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飞天”的梦想,用歌声抒发中国航天事业伟大情怀。
3.过程与方法:高效的模唱,有情景联想的音乐表达。
【教学过程】(一)引子(引子部分,看—听—模仿—学唱—细致教学)1.师:同学们我们来放松放松,做个手臂操,请你看我的手,眼跟手走,你们发现什么了吗?【看】2.师边做边说:我的手是平稳的?还是有很大波动?你可以跟我一样做吗?用手画一个弧线,划过来,画的长一点,画大一点,换个手,画个小一点,画个圈圈,来盘旋下来。
再来加点气息,长长的气息。
想想看你在做动作的时候,是不是非常的放松,很好。
音乐会在空中留下长长的弧线【二拍子的延长音】。
3.请同学们观察我的身体动作和我演唱的音乐,你知道他们有什么关系吗?【听】【学生思考:高音,手高,长的,变长。
1遍学:完整的示范,学生观察。
)】4.生模仿师动作【2遍学:学生模仿学习动作】5.引子旋律教唱,学生模唱引子部分,及时调整学生声音。
【3遍学:在模仿动作的基础上,1遍唱“啊”首先关注学生发声的自然,其次关注学生的身体节拍律动,动作小,松弛自然】6.钢琴细致教学【每小节教,八度大跨度,细细的、悠扬的,精细化教学,延长音提示,要唱的长,平稳。
飞天曲-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飞天曲》的歌曲背景和故事;2.学习口头乐理知识,掌握歌曲的调式、音域;3.掌握歌曲的节奏和节拍,能够流畅演唱;4.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歌曲的故事背景和情感表达;2.歌曲的乐曲元素(调式、节奏、音高等);3.歌曲的演唱技巧。
三、教学难点1.歌曲的情感表达;2.歌曲的口头乐理知识。
四、教学准备1.学生用纸笔;2.播放器、音乐欣赏设备;3.PPT课件、教学影音素材、工具书。
五、教学过程5.1 音乐欣赏1.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表达;2.播放《飞天曲》曲目;3.课堂上结合PPT展示歌曲背景图片,加深学生对《飞天曲》的理解。
5.2 口头乐理1.介绍调式和音域相关概念;2.初步掌握《飞天曲》所使用的调式(调性)和音域;3.通过歌曲学习音程认知;4.练习歌曲的所使用的音程。
5.3 歌曲训练1.分析歌曲的节拍和节奏;2.练习歌曲原唱版并展示自我风格;3.学生自选配器材练歌。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习音乐欣赏、口头乐理知识和歌曲演唱。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音乐欣赏非常热情,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并且我们还举行了一个小型听课会,学生为歌曲表演评价得分。
学生通过这次活动更加熟悉了歌曲,增强了音乐鉴赏能力,并且在歌唱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同时,这个教学案例也为我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思路。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听觉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音乐知识。
《飞天曲》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该歌曲选自人音版6年级下册6单元第二课时激情、豪迈,抒发了中华儿女实现千年“飞天”梦醒的自豪与骄傲。
歌曲4﹨4拍,为带引子的两段体结构。
一开始引子的八度跳进,给人以拔地而起、直冲云霄之感,而后旋律在0X X0节奏的带动下,用模进、下行的方式平稳地落在主音“do”上,配以歌词“啊”,表达了航天人由衷的感叹。
第一乐段共四句,是起、承、转、合的关系,旋律稳健有力,表达了航天员的豪迈与自信。
随着一个八度大跳,旋律跃上最高点,进入歌曲的第二乐段,这一段落的节奏多样也多变,时而舒展、时而紧密,旋律跌宕起伏,表达了航天人的内心激动。
前两个乐句各3小结,由高音逐渐下行,有如从高处俯瞰,一览众山小,充满自豪感;第三乐句旋律婉转流畅,一气呵成,在延音“啊”后,乐句做了补充,旋律在中、低音区回旋,最后上行结束在最高音“do”上,抒发了中华儿女“为人类创造新文明”的豪情壮志。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已经打下了扎实基础,在音乐体验、感受与探究创造的活动能力较强,读谱能力、音准、节奏节拍、乐感、模仿能力等方面总体表现较好。
在音乐活动中有部分女生表现出害羞、不愿意做,男生则表现的更为活跃、大胆。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运用视听结合进行教学。
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情感,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得到身心的放松。
三、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优秀的航天事业,对我国航天事业有着深深的自豪感。
2、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飞天曲》。
3、通过学唱,发挥想象与联想,学生对音乐所描绘的情景联想及做为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自然优美的歌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飞天曲》。
难点:对歌曲中出现的音乐符号准确的演唱五、教具课件、钢琴六、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观看神舟13号发射起飞师:同学们刚才发射的火箭是哪艘火箭?生:13号载人火箭师:没错是神舟13号载人火箭,咱们中国有着非常优秀的航天事业,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太空一起来感受一下我国的航天事业有多么的优秀吧七、新授(一)学唱歌曲1、初次聆听(1)歌曲的节奏和速度是怎样的?生:4/4拍子,中速2、再次聆听(1)聆听歌曲思考歌曲情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自己国家的航天事业由衷的自豪3、练习视唱下面的旋律听辨并拍击下列的节奏。
飞天曲音乐教案
教案目标:学习和演奏《飞天曲》音乐作品。
教学内容:
1. 音乐欣赏:播放《飞天曲》音乐录音,让学生先用听觉感受音乐的魅力。
2. 了解作曲家:简要介绍作曲家李文平,并向学生展示他的照片和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他的音乐背景和成就。
3. 乐谱解析:展示《飞天曲》的乐谱,向学生解释乐谱中的音符、节奏、速度和音高等基本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乐谱的演奏要求。
4. 合奏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乐器,让学生根据乐谱中的指示进行合奏练习,强调合奏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5. 教师示范:教师示范正确的演奏技巧和表演风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曲目的演奏要求。
6. 学生练习: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个人练习,教师逐个指导和纠正学生的演奏问题,帮助他们提高演奏技巧。
7. 合奏排练:将各小组的学生合并进行合奏排练,让他们在整体上协调合奏,并注意音乐的整体效果。
8. 演出表演:安排一次校内演出或班级内演出,让学生将所学技巧展示给其他同学和老师,提高他们的音乐表演能力。
教学评估:
1. 学生练习成果表演评估:观察学生的合奏表演,在音准、节奏和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估。
2. 学生反馈评估:通过问卷、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飞天曲》音乐教学的学习体验和收获。
延伸拓展:
学生可以尝试寻找更多关于作曲家李文平和《飞天曲》的相关资料,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并与其他乐曲进行比较和分析。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发挥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飞天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飞天曲。
2.学习飞天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掌握飞天曲的演奏技巧。
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1. 飞天曲的介绍飞天曲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曲调,起源于唐代。
它是一种以笛子为主要乐器的曲调,旋律优美、悠扬,富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
飞天曲的演奏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包括吹奏技巧、节奏掌握等。
2. 飞天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飞天曲的基本节奏为“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四五六”,其中“一二三”为一个小节,共有两个小节。
飞天曲的旋律主要由笛子演奏,旋律优美、悠扬,富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色。
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飞天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
3. 飞天曲的演奏技巧飞天曲的演奏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包括吹奏技巧、节奏掌握等。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吹奏技巧:学生需要掌握笛子的基本吹奏技巧,包括吹气、控制气流、调整音高等。
2.节奏掌握: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飞天曲的基本节奏,保持稳定的节奏感。
3.演奏技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奏技巧,如滑音、颤音等,以增强演奏的表现力。
4. 飞天曲的演奏实践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飞天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并逐渐提高演奏的技巧和表现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奏,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飞天曲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让学生了解飞天曲的特点和演奏要点。
2.示范法:老师可以通过演奏飞天曲,让学生听到飞天曲的旋律和节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老师的演奏技巧。
3.练习法:学生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飞天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并逐渐提高演奏的技巧和表现力。
4.合奏法: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奏,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步骤1. 介绍飞天曲的基本知识讲解飞天曲的起源、特点和演奏要点,让学生了解飞天曲的基本知识。
2. 示范演奏飞天曲老师可以通过演奏飞天曲,让学生听到飞天曲的旋律和节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老师的演奏技巧。
《飞天曲》《海德薇格主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演唱《飞天曲》聆听《海德薇格主题》教材分析:1.学唱《飞天曲》从古至今,明亮的日月、璀璨的星河,激起人们无限的遐想,引起人们对飞行的渴望。
我国关于“飞天”的魅力神话数不胜数,“飞天”成了中华民族千年的梦想。
随着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实现。
这首歌曲激情、豪迈,抒发了中华儿女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的自豪与骄傲。
歌曲4/4拍,为带引子的两段体结构。
一开始银子的八度跳进,给人以拔地而起、直冲云霄之感,其音调素材取自于歌中第二乐段前两个乐句;而后旋律在“OX XX”节奏的带动下,用模进、下行的方式平稳地落在主音“do”上,配以歌词“啊”,表达了宇航员的豪迈与自信。
随着一个八度大跳,旋律跃上最高点,进入歌曲的第二乐段,这一段落的节奏多样多变,时而舒展、时而紧密,旋律跌宕起伏,表现了航天人的内心激动。
前两个乐句各3小节,有高音逐渐下行,有如从高处俯瞰,一览众山小,充满一种自豪感;第三乐句旋律婉转流畅,一气呵成,在延长音“啊”后,乐句作了补充,旋律在中、低音区回旋,反复时最后上行结束在最高音“do”上,抒发了中华儿女“为人类创造新文明”的豪情壮志。
2.聆听《海德薇格主题》选自《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的电影配乐,由美国作曲家约翰.威廉姆斯作曲。
他的灵感完美捕捉到了J.K.罗琳笔下那位小魔法师的奇幻冒险,并直接把观众带入了那个梦幻般的世界。
本课聆听的乐曲《海德薇格主题》,由两个部分及尾声组成。
第一部分为带再现二段体结构,首先由钟琴奏出主旋律;第一乐句由钟琴演独奏,第二乐句则伴以小提琴的震音。
演奏乐器的特性音色、旋律中多种减音程以及伴奏中连续吓醒的离调小三和弦,使音乐蒙上了神奇、魔幻的色彩,营造了一种神秘诡异、飘忽不定的气氛。
第二部分也包含了两个旋律。
第一个旋律跳跃灵动,富有活力。
先由木管组奏出,继而加入了小号,然后钟琴和小号再次奏出这一旋律。
飞天曲-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 教学目标1.掌握《飞天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2.能够用正确的节奏、音高演奏《飞天曲》;3.通过学习《飞天曲》,感受它所表达的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 教学内容1. 课前激发兴趣在课前播放激励视频《我们走在大路上》,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基本知识学习1.了解《飞天曲》诞生的背景;2.学习《飞天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基本技能训练1.按照乐谱演奏《飞天曲》的节奏和旋律;2.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乐器演奏《飞天曲》;3.分组合奏,练习演奏《飞天曲》。
4. 课堂互动1.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各自演奏自己的部分,然后合奏;2.通过学习、观察和讨论等方式,加深对《飞天曲》的理解。
5. 思考延伸1.辅导学生组织文字,展示自己对《飞天曲》的思考;2.让学生分组发起“我们一起听飞天曲”社交活动,联合爱国社会群体共同学习、探讨《飞天曲》。
三. 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法,使学生能全面掌握歌曲的内容;2.演示法和模仿法相结合的教学法,让学生第一时间感受《飞天曲》的魅力;3.情景体验法与解决问题法相结合的教学法,深度剖析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内涵。
四. 教学重点1.能够用正确的节奏、音高演奏《飞天曲》;2.掌握《飞天曲》所表达的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
五. 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使用乐器演奏《飞天曲》;2.如何分组合奏,练习演奏《飞天曲》。
六. 教学思路1.通过视频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2.运用比较法和对比法,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底蕴和历史渊源;3.运用熏陶法,使学生了解及感受民族音乐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七. 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播放激励视频《我们走在大路上》;2.整理好所需乐器。
2. 知识讲解1.让学生了解《飞天曲》诞生的背景;2.让学生认识歌曲「上下松」的含义;3.向学生学习《飞天曲》的节奏和旋律。
3. 技能训练1.教学演奏《飞天曲》的节奏和旋律;2.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乐器演奏《飞天曲》;3.分组合奏,练习演奏《飞天曲》。
飞天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飞天曲;2.学习飞天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3.能够演奏飞天曲的基本乐曲。
二、教学内容1. 飞天曲的介绍飞天曲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起源于唐代,是一种以笛子为主要乐器的音乐形式。
飞天曲的曲调优美,旋律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 飞天曲的基本节奏飞天曲的基本节奏是以四分之三拍为主,每小节有三个拍子。
在演奏飞天曲时,需要注意每个音符的时值和强弱。
3. 飞天曲的基本旋律飞天曲的基本旋律是由数个音符组成的,其中包括高音、中音和低音。
在演奏飞天曲时,需要注意每个音符的音高和音色。
4. 飞天曲的演奏方法飞天曲的演奏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笛子演奏,另一种是用其他乐器演奏。
在演奏飞天曲时,需要注意乐器的吹奏技巧和演奏技巧。
三、教学步骤1. 飞天曲的介绍1.讲解飞天曲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播放飞天曲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飞天曲的音乐魅力;3.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飞天曲的特点和魅力。
2. 飞天曲的基本节奏1.讲解飞天曲的基本节奏,包括四分之三拍和每小节三个拍子;2.演示飞天曲的基本节奏,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3.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演奏飞天曲的基本节奏。
3. 飞天曲的基本旋律1.讲解飞天曲的基本旋律,包括高音、中音和低音;2.演示飞天曲的基本旋律,让学生跟随演奏;3.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演奏飞天曲的基本旋律。
4. 飞天曲的演奏方法1.讲解飞天曲的演奏方法,包括用笛子演奏和用其他乐器演奏;2.演示飞天曲的演奏方法,让学生跟随演奏;3.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演奏飞天曲。
四、教学评价1.学生能够了解飞天曲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学生能够掌握飞天曲的基本节奏和旋律;3.学生能够演奏飞天曲的基本乐曲;4.学生能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方式演奏飞天曲。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演示和自由发挥。
通过这些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飞天曲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第七课《飞天曲》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电影音乐《海德微格主题》,感受乐曲魔幻、神秘的气氛,懂得音乐要素在乐曲表现以及电影表型中所起的作用。
2.能富有激情地演唱歌曲《飞天曲》,表达“豪迈与自豪”的歌曲情感,独立视唱歌中四小节旋律。
教学重难点:
感受乐曲魔幻、神秘的气氛,并能听辨几种乐器音色,能用激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从创设情境导入,如:展示宇宙太空的图片,配上虚幻神秘的音乐,请学生结合对我国航天工程所取得的成就的认识。
想象并谈谈:此时你驾着神舟十号在浩瀚的宇宙中自由飞行,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唱歌谱。
(1)出示两条节奏,听辨出老师拍击的是哪条节奏。
4/4 X X X. X X -|X X X. X X -|O X X X O X X X|O X X. X X-|| (2)学生练习拍击以上两条节奏,熟悉掌握歌曲的节奏。
第一条节奏是歌曲的引子部分,第二条是歌曲第二乐段的第三句。
二、寓教于乐
1、播放歌曲《飞天曲》,边听边找出两条节奏在歌曲中的位置。
教师可边弹奏这两句旋律,让学生边听边拍击,同时用“啊”哼唱旋律。
2、完整地跟教师的琴声哼唱歌曲的旋律,由于歌曲的节奏较多,如:附点八分节奏、切分音、跨小节切分音以及三连音、后半拍起等,学生不易掌握其节奏和时值,要求学生边划拍边哼唱旋律。
3、学唱歌词。
(1)唱准几个八度大跳的音准和时值。
(2)第二乐段的第三乐句较长,其中跨小节切分音延长以及其后半拍进入是歌曲演唱中的难点,演唱时要注意保持其乐句的连贯
性。
(3)歌曲中的延长音的地方,演唱时看老师的指挥或边唱边划拍来掌握。
4、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可根据旋律的走向,选择合适的力度变化,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演。
三、创造表现
聆听电影音乐《海德薇格主题》
1.简单介绍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故事梗概和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并播放视屏片段。
2.初听乐曲片段,感受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思考:音乐对影片起到了什么作用?教师可启发学生把音乐所表现的意境与影片的名字和故事内容相联系来谈谈。
3.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听出主题重复式的变化。
(1)第一遍听,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3次)。
(2)第二遍听,听出主题在音色和力度上的变化。
(3)第三遍听,边听边哼唱主题,感受与体验主题在音乐要素上的变化。
4.完整地聆听乐曲,整体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魔幻、神秘的印象和气氛。
5.再次聆听全曲,听后请学生谈谈乐曲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乐曲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来营造这种气氛的。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飞天曲》,感受乐曲魔幻、神秘的气氛,并能听辨几种乐器音色,能用激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反思:
在音乐课中,学生们对于唱谱从来不感兴趣,反而感觉到乏味。
刚开始我对这情况并没有摸着头脑,还以为是他们偷懒。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
因此先唱歌、后识谱与
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
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但是我却发现,其实很多同学对简谱并没有了解,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
对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
并让学生和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使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铺垫。
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中的难点,使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