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标准化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18
第一章测试1.标准化的对象应具备共同使用和()的特征。
A:适度使用B:重复使用C:及时使用D:独立使用答案:B2.我国在古代标准化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被称为“标准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A:统一度量衡B:统一货币C:活字印刷D:天文历法答案:C3.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制定和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A:上级审批B:共同商定C:协商一致D:投票决定答案:C4.如果某个产品同时存在有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那么企业标准的水平应()国际标准的水平。
()A:低于B:等于C:高于D:不确定答案:C5.下列哪个标准是企业标准?()A:DB /T29-88-2018B:Q /HXN0001s2020C:ISO9001-2015D:WB /T1024-2019答案:B6.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标准化机构是美国ASTM。
()A:对B:错答案:B7.由于标准的规制属性而产生的促进转型和提质增效的作用。
()A:对B:错答案:A8.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期间,“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成为新的市场竞争模式之一。
()A:对B:错答案:A9.以下关于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标准化法》规定,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B:目前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C:在我国,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都是推荐性标准D:在我国,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答案:ACD10.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秩序,包括()A:生产秩序B:生活秩序C:社会秩序D:市场秩序答案:ACD第二章测试1.根据桑德斯的标准化原理,标准化的本质是()A:互换B:统一C:均衡D:简化答案:D2.常用的E系列包括E6、E12和()。
A:E3B:E18C:E9D:E24答案:D3.等差数列适用于下列哪类参数值的分级。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标准?(协商一致、最佳秩序的理解)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称为标准。
注释: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规范性文件: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或规定特性的文件。
它可以是诸如: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和法规等。
2.制定标准的目的:获得最佳秩序★★★(生产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标准产生的基础:科学研究的成就,技术进步的成果和实践积累的经验,并协商一致制定。
制定标准的对象:重复性的事物(重复设计、重复生产、重复试验、重复检验、重复管理)。
标准需经相关方协商一致★★★协商一致:指参与标准的制定者和相关方代表,多数达成一致而且没有强烈的反对意见。
标准的格式和程序:公认机构批准。
3.什么是标准化: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①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包括制定、实施、修订标准)。
②标准化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
③标准化不仅限于技术领域。
④标准化是一个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
4.技术贸易壁垒:★★★技术法规:强制执行的规定产品特性或相应加工和生产方法,包括可适用的行政管理规定。
技术法规也可以包括或专门规定用于产品、加工或生产方法的术语、符号、包装、标志或标签要求。
★★★合格评定程序:直接或间接用来确定是否达到技术法规或标准的相关要求的任何程序。
(注释:合格评定程序包括取样、测试和检查程序,评估、验证和合格保证程序,注册、认可和批准以及它们的综合的程序)5.标准化的作用:管理学角度:(1) 标准化是现代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必要条件(2) 标准化是实行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3) 标准化有利于专业化协作生产的巩固和发展。
(4) 开展标准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发展产品品种(5) 标准化是消除浪费、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有效手段经济学角度:(1)标准是契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标准是重要的市场规则(3)标准是选择各种经济资源和要素的依据(4)标准是科技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纽带(5)标准是开放市场中企业之间合作的基础5. 标准的分类:(1)按法律的约束性分类: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2)按标准化对象分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3)其他分类:正式标准联盟标准事实标准6.正式标准:又称之为法定标准(de jure standard),是由法定标准机构制定并发布的标准联盟标准: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标准联盟成员共同协商一致制定,标准联盟共同批准并由国家有关标准化主管部门登记或备案,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概论心得体会怎么写标准化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管理工具,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标准化概论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了标准化的重要性和优势。
下面我将从标准化的定义、作用以及实践经验三个方面来总结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了解到标准化是一种将特定要求转化为测量、比较和验证的有代表性的标准文件的过程。
这意味着标准化不仅仅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方法和过程,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能够实现统一、公正、科学的管理。
标准化的过程通常涉及到相关的专家、行业组织和政府机构,并通过广泛的讨论、研究和试验来达到最终的标准制定目的。
其次,我认识到标准化在不同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无论是生产制造、质量控制、环境保护还是信息技术等领域,标准化都能够提供明确的指导和参考,帮助组织和个人实现更高的效率和质量。
标准化不仅能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能够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并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标准化还能够协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做出贡献。
最后,通过学习标准化的实践经验,我认为标准化的成功与否在于有效的实施和持续的改进。
首先,标准化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适当的资源投入,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指引行动,适当的资源投入才能保证标准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标准化需要得到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支持和认可,只有获得广泛的认可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同时,标准化也需要不断地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最后,标准化需要与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及时调整和更新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综上所述,学习标准化概论让我对标准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标准化不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正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我们才能够实现质量、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相信,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会更加注重标准化的应用,不断提升自己的标准化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