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己-防拐防骗教学内容
- 格式:pptx
- 大小:5.00 MB
- 文档页数:26
防骗防拐安全教育防骗防拐安全教育近年来,不法分子趁人们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的不慎之际进行各种骗术和拐骗行为,严重威胁了人民的安全和身心健康。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防骗防拐意识和有效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
1.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骗子往往通过手机、社交软件和其他方式获取个人信息,造成身份盗窃和财产损失。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给陌生人,不在公共场合大声说出个人信息,不将个人信息写在易被他人看到的地方。
2. 警惕诈骗电话和短信骗子经常通过电话和短信进行诈骗,诱导人们泄露银行账号、密码和其他敏感信息。
当接到可疑电话时,要注意留意电话号码的来源是否可靠,谨防上当受骗。
如果对方声称是银行或其他单位,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联系,核实其真伪。
此外,不要点击陌生链接,避免下载来历不明的手机应用程序。
3. 学会防止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日益猖獗,人们在使用网络时应提高警惕。
不要因为贪图便利而随意泄露个人账号和密码,不要相信来路不明的网站和邮件,不要随意转发他人发来的可疑信息。
购买商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进行交易,注意商品的质量和价格是否合理。
4. 强化拐骗预防意识拐卖儿童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导致许多家庭的痛苦和悲伤。
为了保护孩子的安全,家长和学校应该教育孩子警惕陌生人,告诉他们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和搭讪。
如果遇到可疑人员,要迅速报警并保护自己的安全。
5. 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公众的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骗防拐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展示防骗防拐案例和制作相关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公众普及防骗防拐知识和技巧。
总之,防骗防拐安全教育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只有加强安全意识,提高警惕,才能有效避免成为骗子和拐骗者的受害者。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防拐骗安全教案7篇防拐骗安全教案通用7篇在社会上或者电视剧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孩子被拐骗。
犯罪分子通常利用孩子年龄小,缺乏防范心理,容易听信他人的特点,采用引诱、胁迫等手段实施犯罪。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防拐骗安全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防拐骗安全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盗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时间安排:一节课课前准备:1、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盗知识。
2、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2、呈现主题。
(二)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
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样丢失孩子的家长,几位家长开始联合在山西黑窑场寻找孩子。
在将近两个月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只找到了一家丢失的孩子,却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识的童工。
这三个孩子,都是刚从山西被解救出来的。
(三)小组讨论:吸取以上案例的教训,我们应如何防拐骗防诱拐?(四)防拐骗知识1、掌握动向。
外出一定要跟家长“请假”。
2、教点本领。
告诉孩子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以及电话号码,并要求记住。
要告诉孩子因迷了路或被拐骗、被绑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电话。
3、防陌生人。
告诉孩子,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请陌生人带路,不能搭乘陌生人的车出去,更不可食用陌生人给的饮料、糖果和其他小食品。
4、约法三章。
父母与学校要讲定通常来接孩子回家的人,并一起去跟教师熟悉情况,把接送人的电话号码告诉教师,无人接送时,就留在学校,或请教师打电话给父母等接送人。
5、巧施“伪装”。
欲留孩子一人在家,要有意识在门口放几双大人的鞋子,使歹徒难以看出家中只有孩子一人在家,并告诉孩子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小班安全《保护自己防拐防骗》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安全》,详细内容为《保护自己防拐防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防拐防骗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拐骗的类型及常见手段,提高警惕性。
2. 使学生掌握防拐防骗的基本技巧,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冷静应对、求助和报警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在遇到拐骗时,能迅速识别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
重点:使学生掌握防拐防骗的基本方法,提高安全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情景剧道具、安全宣传手册。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播放情景剧,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拐骗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如何防范拐骗。
2. 例题讲解(15分钟)介绍拐骗的类型、手段及防范方法,结合PPT课件进行详细讲解。
以互动问答形式,检验学生对防拐防骗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随堂练习(15分钟)角色扮演: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拐骗场景,练习应对方法。
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保护自己防拐防骗》2. 内容:拐骗的类型及手段防拐防骗的基本方法遇到拐骗如何求助和报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防拐防骗的宣传海报。
2. 答案:宣传海报:学生可自由发挥,设计具有警示作用的宣传海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防拐防骗主题活动,提高安全意识。
邀请警察叔叔进课堂,为学生讲解真实的拐骗案例,增强防范意识。
家园共育,让家长了解防拐防骗的重要性,共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紧贴生活实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拐骗场景,让学生产生共鸣。
防拐防骗中班教案6篇在哪吗?如果孩子用手指方向老师只给陌生人,那么陌生人要请求孩子帮忙带路,把陌生人送到新宏幼儿园。
3、另一位客人老师将拐骗演练情景录成视频作为案例放到课上讲解。
二、结合视频,讲述走失及被拐骗的事例师:被拐骗的小朋友,你觉得他们会在哪里呢?他们会遇到哪些遭遇呢?他们的爸爸妈妈有多难过?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三、结合图片,向幼儿介绍防拐骗防走失知识。
五、小结告诉孩子记住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单位的全称以及电话号码要记住,要告诉孩子因迷了路和或被拐骗、被绑架时,应找警察或拨打110电话。
防拐防骗中班教案篇2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放拐骗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拐骗者常用的诱骗手法1、“权威诱惑法”这类拐骗者之前做过一些“功课”,他们甚至能叫出孩子的名字,取得他们的初步信任。
拐骗者大致会这样说:“我是受你爸爸、妈妈委托,带你回家。
”2、“物资利诱法”这种诱骗方式主要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
比如:“小朋友,我有一样礼物要送给你,你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3、“带路引路法”诱骗者利用孩子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格引诱孩子。
就像:“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商场的路怎么走吗?能不能带我去啊?”二、学生如何避免被人拐骗、绑架?●放学时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人来学校接,要及时地告知老师。
●外出游玩时要征得家长同意并将行程告知父母或其他家人,说明大概的返家时间。
●养成进出家门随手关门的习惯。
●不单独与素不相识的人同乘无人看管的电梯。
●上下学、外出游玩、购物时,与同学、朋友等结伴同行。
●不搭陌生人的便车。
●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玩具、礼物或食物。
●驾车的陌生人问路,要与其保持一定距离,不可贴近车身。
●不独自通过狭窄街巷、昏暗地下道,不独自去偏远的公园、无人管理的公厕,一人独处空屋时要关好门窗。
●不要把家中的钥匙挂在胸前。
●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面前炫耀父母的地位或财富。
●陌生人佯称你家中有紧急事情时,可立即报告老师、并与父母取得联系,以确认是否属实。
防拐防骗自我保护教案防拐防骗自我保护教案(精选6篇)防拐防骗自我保护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本教学活动,使幼儿有自我保护的初步意识。
2幼儿在遇见突发事件时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3培养幼儿动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重点:幼儿在遇见突发事件时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活动难点:幼儿能够使用通讯工具求救,能够做到拒绝陌生人的带领。
活动准备:1.场景2.场景相关图片(坏人做坏事图,陌生人骗小孩图片)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场景1(发生突发事件,有坏人入园,并挟持幼儿并其领走)教师观察幼儿反应并记录。
2.说一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小朋友怎麽做的?我们正确的方法应该是什么?二.基本部分1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说出图中发生什么事。
2请幼儿说说如果自己遇见此类事件应该如何对应。
3教师指导幼儿在遇见突发事件时应当如何解决(打电话求救或呼喊救命)4场景2,考验幼儿是否使用正确方法保护自己。
5根据场景2再次对幼儿进行教育。
三.结束部分谈话: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什么其它突发事件,我们如何解决。
活动反思:我们知道,每一年有多少可爱的小生命因为意外伤害事故而受到了多么无情的摧残。
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对如何处理好教育活动与幼儿人身安全的关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需要一个支点也需要一个平衡点,我们也常常困惑于此。
今天当我们的教育倡导着教育活动生活化、情景化时,我们力求把孩子带到真实的世界中,让他们真实的去感知世界、体验生活,这就意味着要放开成人的庇护,让他们自由的去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保障幼儿的安全和为了使孩子自主地成长,活动中不可缺少一定的冒险性”结合起来呢?由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户外的中,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
所以,教师在活动前或活动中对幼儿有效的规则约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
防拐防骗自我保护教案2活动目标1、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知道公鸡因贪吃、爱听恭维话导致上当的原因。
防拐防骗教育教案防拐防骗教育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防拐防骗教育教案(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拐防骗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发生的被拐骗案例、引起同学们对防拐骗防诱拐的重视。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诱拐知识和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事例组织学生讨论时间安排:一节课课前准备: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被拐骗方面的新闻。
2.了解一些基本的防拐骗防诱拐知识。
3.了解一些被拐骗后的自我解救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自由发言,陈述所搜集到的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
2.呈现主题。
(二)被拐骗被诱拐的事例1)柴伟是郑州市民,一个月前他16岁的儿子在郑州火车站附近突然走失,经过多方打听,柴伟得知儿子被人贩子卖到了山西黑窑场做了苦工。
在寻找孩子的过程中,他结识了另外五家和他一样丢失孩子的家长,几位家长开始联合在山西黑窑场寻找孩子。
在将近两个月的寻找过程中,他们只找到了一家丢失的孩子,却解救了另外50多名素不相识的童工。
这三个孩子,都是刚从山西被解救出来的。
2)今年3月的一天,18岁的北京女孩王静(化名)在太原被网友骗了财物。
怕被父母骂,她想打工挣回家路费。
这个时候,她认识了吕梁男子郭兰军。
郭兰军花言巧语将其骗到了他的老家——吕梁山区一个山村,并强迫王静做了他的媳妇。
从此,王静开始了她噩梦般的135天。
近日,记者从北京警方获悉,9月19日,王静被北京警方解救。
她安全了,但至今那些非人的生活仍在梦里折磨她。
王静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很多变化。
她希望她的经历能够警醒那些上网聊天的女孩,不要轻信网友。
活动过程:系列活动一:“防拐防骗”安全演练1、年级组发动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专门请平时不怎么来接送幼儿的家长来幼儿园充当“骗子”,利用诱人的美食,新颖的玩具去“诱拐”孩子们。
2024年防拐防骗防性侵安全教育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1. 认识拐骗、诈骗和性侵的类型及特点;2. 学习防范拐骗、诈骗和性侵的有效方法;3.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防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拐骗、诈骗和性侵的类型及特点,提高防范意识;2. 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的能力;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防范拐骗、诈骗和性侵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拐骗、诈骗和性侵的类型及特点,学习有效防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2. 学具:安全教育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防拐防骗防性侵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1)讲解拐骗、诈骗和性侵的类型及特点;(2)讲解防范拐骗、诈骗和性侵的有效方法;(3)讲解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
3. 实践情景引入:(1)设计情景,让学生模拟遇到拐骗、诈骗和性侵的场景,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防范;(2)分组讨论,分享防范经验和感受。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防拐防骗防性侵安全教育;2. 拐骗、诈骗和性侵的类型及特点;3. 防范拐骗、诈骗和性侵的有效方法;4. 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拐骗、诈骗和性侵的类型及特点;(2)列举三个防范拐骗、诈骗和性侵的有效方法;(3)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答案:(1)拐骗、诈骗和性侵的类型及特点:略;(2)防范拐骗、诈骗和性侵的有效方法:略;(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方法: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防拐防骗防性侵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防拐防骗安全教案20篇《中班防拐防骗安全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防拐防骗安全教案20篇!(1)中班安全教案《远离陌生人》含反思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防范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让幼儿知道接触陌生人给自己带来的危险。
3、让幼儿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零食、玩具、陌生人送礼物的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谈话导入)——小朋友你们遇到陌生人事怎么做的?或是小朋友如果有陌生人接近的你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幼儿各抒己见) ——小朋友刚才说了那么很多不同的方法,你们说的都很棒!那我们来看看动画的小朋友遇到陌生人事怎么做的?二、观看课件(讨论,提升经验)——你们看到动画里的那两个小朋友遇到陌生人是怎么做的?——(幼儿说一说课件)小朋友观察的都很仔细——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如果陌生人接近你的时候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才能不受骗呢?(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 ——(幼儿说一说)不和陌生人说话、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不跟陌生人走,马上找爸爸妈妈,找警察叔叔帮忙等远离陌生人。
三、情景表演——小朋友现在把你们找到的好方法和刚刚学到的好方法,我们一起来做个情景游戏。
——创设情景游戏(陌生人送礼物)四、夸一夸——刚刚在游戏中,小朋友都想了很多方法,远离陌生人,你的办法真不错,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和陌生人说话、不跟陌生人走。
小朋友记住了,在任何适合时候有陌生人和你接近的话,你们都要想出好的办法远离他们,还有在外出时也不要离开集体或成人,在爸妈没在家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不给陌生人开门,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延伸:陪孩子一起看安全教育之类的教育片,老师或父母结合片子的内容认真的讲解,让孩子学会最基本的生活自救方式,在生活中多创造一些场景,模范一些突发事件,可以将这作为游戏与孩子一起玩,锻炼孩子的应对能力,培养孩子的胆量,遇到问题大胆的处理。
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相关推荐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拐防骗安全教育教案1一、活动目标:1、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知道公鸡因贪吃、爱听恭维话导致上当的原因。
2、学习用推理的方法推测并大胆表达公鸡屡次受骗的情节,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二、活动准备:利用多媒体制作:背景图;故事角色、与故事背景相对应的图示、字卡,配乐故事。
三、活动过程(一)回忆A段故事,理解角色特点。
1、前几天,我们已听过《金鸡冠的公鸡》中的第一段,知道了公鸡第一次受骗的经过。
狐狸是怎么引诱公鸡的?谁能来学着狐狸的样子对公鸡唱一唱呢?听了这首儿歌,你们感觉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狐狸?2、从公鸡的受骗中你们感觉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公鸡?3、公鸡被狐狸抓住以后,它们一路上都经过了哪些地方呢?(二)根据角色特点,推理故事情节。
1、根据猫与画眉鸟、狐狸的特点,推测情节的发展。
(1)那如果你们是猫和画眉鸟临走的时候,会对公鸡说些什么呢?这次它们交代公鸡时的语气会是什么样的?(2)狐狸听说猫和画眉鸟不在家,它又会动什么坏脑筋呢?(3)当狐狸唱完这首赞美诗,公鸡的反应会是什么样的呢?2、感知并理解公鸡再次受骗的原因。
(3)可公鸡始终不为所动,那如何才能骗到公鸡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这只狐狸是如何说的?(4)这次狐狸为什么说“母鸡把它们捡起来,就是不给公鸡”?3、从这儿,你们又发现了公鸡的哪些弱点?4、当狐狸带着公鸡跑回狐狸洞时,公鸡继续“喔喔”地喊救命,谁学着公鸡的口吻来喊一喊?(三)感知三次受骗的过程,归纳公鸡的特点。
按理说,公鸡受狐狸骗过两次后,应该不会再上当了,可事情到底是如何的呢?请小朋友继续往下猜一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