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00.00 KB
- 文档页数:46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术语,如音高、音长、节奏、速度等。
2. 通过,使学生能够辨别各种乐器,了解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并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包括国内外经典儿童歌曲、传统民族音乐、现代流行音乐等。
2. 乐理知识:音符、节奏、音高、速度等基本音乐术语。
3. 乐器介绍:认识各种乐器,了解其特点和演奏方法。
4. 音乐欣赏: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安排每周一节音乐课,共计16周,每节课40分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知识、乐理概念、乐器特点等。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演示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等。
3. 互动法: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表演等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欣赏法: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
五、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演唱、演奏等方面的评价。
2. 歌曲演唱:检查学生对所学歌曲的掌握程度。
3. 乐理知识:进行乐理知识测试,了解学生对音乐术语的掌握情况。
4. 音乐创作:评价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2. 音响设备:音响、耳机、麦克风等。
3. 乐器:钢琴、吉他、小提琴、笛子等。
4.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基本的乐理知识,认识音符、节奏等。
第3-4周:音高、音长、速度等音乐术语。
第5-6周:介绍各种乐器,了解其特点和演奏方法。
第7-8周:国内外经典儿童歌曲,提高歌唱能力。
第9-10周:民族音乐,了解传统文化。
第11-12周:欣赏现代流行音乐,拓宽音乐视野。
第13-14周: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15-16周:进行音乐总结和评价,复所学知识。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方案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方案精选2篇〔一〕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方案1. 理解根本乐理知识,包括音符、节拍、拍号等概念;2. 学会唱几首儿歌、民歌或流行歌曲,发扬民族音乐文化;〔1〕理解音的概念及不同声高的区分;〔2〕理解音符、节拍、拍号等根本乐理知识;〔3〕学习简单乐曲,感受不同的乐音、节奏和旋律。
〔1〕纯熟掌握唱歌姿势和口形;〔2〕学习几首儿歌、民歌或流行歌曲;〔3〕练习唱歌和伴奏的配合,展现合唱才能。
〔1〕学习根本体位,感受节奏;〔2〕掌握音乐和舞蹈的配合,练习根本舞蹈动作;〔3〕创编简单舞蹈,展示音乐与舞蹈交融的艺术。
〔1〕听取音乐并准确区分不同乐器和乐曲;〔2〕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音色和技巧,进步音乐欣赏才能;〔3〕进步表演才能,探究音乐与表演的关系。
1. 视听教学法:通过音乐视频、电视节目和演出等方式展示音乐和舞蹈的演示,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艺术,并通过视听方式进步语言表达才能。
2. 整体化教学法:交融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元素,进展多元化教学。
3. 合作学习法:提倡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才能。
1. 视觉听觉测试:通过观察学生学习情况,听取学生演唱、演奏和舞蹈的成果,评估学生对音乐、舞蹈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品展示:学生进展舞蹈或音乐表演,并通过作品展示,评估学生的表演才能和艺术素养。
3. 学情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整体表现进展反应,及时改善和进步教学质量。
通过深化理解音乐和舞蹈的内涵,进步学生的艺术欣赏才能,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才能。
针对学生不同的音乐学习程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难。
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在音乐和舞蹈表演中展示自己的特长。
2. 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优秀10篇)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一教学内容:1、欣赏《进行曲》。
2、唱歌《米老鼠进行曲》。
3、进行曲的初步总结。
教学目的:1、能随《进行曲》的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理解这首进行曲中所具有的童趣特点。
2、初步学会《米老鼠进行曲》,唱好连续符点节奏的旋律进行。
3、对进行曲的特点有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1、从《土耳其进行曲》过渡到《进行曲》,同样是进行曲,前者是雄壮坚定的,后者是轻巧灵活的,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节奏鲜明,使人能随其节拍行进。
2、《进行曲》是俄国着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的一段音乐,描写一群孩子们在圣诞树前的嬉戏情景,他们有时一个一个走过来领取圣诞礼物,有时牵着手围着圣诞树跳舞,所以这段音乐是灵巧活泼的。
3、听赏两遍《进行曲》后要求学生随音乐奏出X X XX X X │X X X 0│和X 。
X X。
X X。
X X。
X的节奏。
4、教师可随音乐即兴表演动作,以加深学生对这段音乐的认识。
5、简介芭蕾舞剧。
6、学唱《米老鼠进行曲》时可由美国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引出。
、让学生随《米老鼠进行曲》的音乐走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进行曲的认识。
8、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进行曲,使学生了解声乐和器乐曲中都有进行曲。
(进行曲大多是雄壮有力的,也有的活泼矫健,只有少数是速度较慢、情绪悲伤的。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二单元目标: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风车》;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并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通过“化装舞会”这一音乐活动,让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使他们的艺术评价能力有所提高。
单元重点:体会歌曲《大风车》活泼愉快的情绪,用歌声表现伙伴们童年的欢乐情绪;鼓励学生勇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之间友好合作的能力;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
单元难点:能正确演唱切分音、八分休止,做到音断而气不断。
通过演唱感受切分音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的作用;能正确听辨不同拍子的舞曲;并能准确地进行相互评价。
2023教科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全册教
案
第一课: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
教学目标:
- 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音高、音长、音色;
- 能够听辨不同的音高、音长和音色;
- 能够运用音乐的基本元素进行简单的表演。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播放不同音高的音符,让学生感受音高的差异。
2. 介绍音高的概念,并演示高音与低音的区别。
3. 引导学生通过模仿发声,体会高音与低音的差别。
4. 介绍音长的概念,并演示不同音长的音符。
5. 引导学生模仿演唱不同音长的音符。
6. 介绍音色的概念,并演示不同乐器的音色。
7. 引导学生模仿演奏不同乐器的音色。
8. 综合运用音高、音长、音色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合奏表演。
教学评价:
-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区分音高的高低差异;
- 听辨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模仿不同音长的音符;
-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模仿演奏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学延伸:
- 给学生多提供一些音乐实例,让其进一步加深对音高、音长、音色的理解;
- 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简单乐曲,运用所学的音乐元素进
行表达。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山谷回音真好听》
游戏规则
教师请一个学生来当“原音”,对着山谷来说话。
请另一个学生来当他的“回音”。
启发学生想一想,“回音”与“原音”之间有什么区别?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回音”游戏。
体会音的强弱。
(三)歌曲教学
1.通过“回音”游戏,导入歌曲教学。
现在老师的“原音”有点变化了!请大家注意听!
师:1 2 3 4 ∣5 —∣;生齐:1 2 3 4 ∣5 —∣
师:i 6 i 6 ∣5 —∣;生齐:i 6 i 6 ∣5 —∣2.《山谷回音真好听》歌曲学习。
我们一起来学习刚才听到的那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山谷回音真好听》!同时,老师要请同学们帮一个忙。
老师在演唱这首歌曲的时候,请同学们来做我的“回音”——当老师唱“啊”的时候,同学们要唱我的“回音”。
老师完整演唱歌曲。
3.分析歌曲乐谱。
教师教唱歌曲的前两句。
并请学生思考:这两句是完全一样的吗?引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美丽山谷”和“唱歌讲话”的时候不一样。
教师教唱最后一句。
并请同学们仔细看谱并思考:歌曲的最后一句,与第一句、第二句中的哪一句是完全一样的?
老师唱曲谱(第二句):
4.分句教唱歌曲。
5.学生随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一首新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同学们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为歌曲创编新的歌词,再试着唱一唱。
希望你喜欢这首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天天好心情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欢快的情绪演唱<<天天好心情>>2、能随音乐模仿进行律动表演<<快乐小舞曲>>教学重点:演唱<<天天好心情>>和表演<<快乐小舞曲>>教学难点:表演《快乐小舞曲》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奖品第一课时一、导入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你们开心吗?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朋友是怎么说的?2、初听全曲<<天天的好心情>>(1) 你喜欢学校吗?你喜欢来上学吗?(2) 说说你现在的心情(3) 小组讨论3、学唱歌曲(1) 讲解歌词大意(2) 轻声朗读歌词(3) 歌曲介绍:这首歌曲表现的是新学期到了,小朋友快快乐乐来上学的情景,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校园里分享开学快乐的喜悦心情(4) 听老师范唱(5) 随琴模唱(6) 加歌词进行演唱二、集体舞《快乐小舞曲》(1) 同学们,我们来到了操场上,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跳一段集体舞吧(2) 学生边听音乐边自己想象的动作(3) 指导学生编新动作(4) 小组讨论(5) 派代表上台来表演(6) 自己设计道具和动作(7) 请同学上台表演(8) 评价表扬三、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参加了集体舞的表演并且还选出了小能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吧二、复习和创编<<天天好心情>>(1) 全班齐唱整首歌曲(2) 你们看到的小朋友他们的心情怎么样?(3) 你们在演唱的时候也要把这种高兴表现出来!(4) 边唱歌曲边表演(5) 小朋友你们想想开学了你们除了要清理书包和开动脑筋上好课外,还应该怎么样呀?(6) 全班创编演唱<<天天好心情>>三、<<快乐小舞曲>>上节课你们学会了这个舞蹈,但你们还不会唱这首歌曲我们今天就来学(1) 初听全曲,感受旋律(2) 老师范唱(3) 整体朗读歌词(4) 好下面让我们加上自己的动作来边朗读边表演(5) 选择乐器来演奏(6) 指导学生编排队形(7) 自编自演表现(8) 全班演唱(9) 评出最佳表演的小歌手和小舞星四、课堂小结第三课:阿里里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2、在聆听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时,能感受到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时欢歌竞舞的热闹情景,并随音乐律动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阿里里》2、听《阿细跳月》教学难点:感受乐曲的不同节奏第一课时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二、歌曲学习1、学习歌词(1)你们去过云南吗?(2)就象同学们说的,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3)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来欢迎你们咯!(4)听歌曲一遍(5)你们喜欢听吗?(6)播放歌曲(7)你们再跟他们演唱一次吧!(8)你们想学吗?我们一起来唱!2、学习旋律(1)你听到歌中唱得最多的是那句词?(2)(阿里里,撒小秧)(3)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4)我们一起来对唱(师生互动)(5)你们觉得哪句最容易唱(6)教师边用手划出旋律线边教唱旋律(7)学生随课件一起演唱3、学唱歌词(1)纳西族的小朋友还喜欢边唱边跳!(3)学生模仿(4)学生分句接唱(5)自由交换动作演唱(6)集体演唱第二课时一、欣赏《阿西跳月》(1) 同学们,目的地到了,你们闭上眼睛看我们到了哪儿?(2) 课件播放音乐)(3) 你们睁开眼睛,我们刚才听到了什么?(4) 对了,我们听到了很欢快的热闹的声音,是吗?在哪儿可以听到呀?(5) 出示课题二、学习主题音乐(1)彝族的小朋友最喜欢围着篝火在月色下起舞了!(2)我们在来听听!(3)(课件播放)《阿西跳月》(4)读节奏,用身体动作来表现(5)你们听到这首音乐也想跳舞吗?(6)我们一起来吧!(7)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8)课件出示521(9)学生模唱三、参与表现(1)请小朋友听音乐,然后来动一动(2)把你的想象画面描绘出来四、全班分四组表现(1)声音:嘿嘿(2)拍手跺脚(3)伴奏乐器五、综合表现(1)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2)自由评价(3)课堂小结第四课:春天来了教学目标:1、听赏《春天悄悄来临》时,能想象并表达乐曲表现的基本情景2、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与与同学合唱《布谷》,并加手势3、学会演唱歌曲《春天来了》教学重点:1、学唱歌曲《春天来了》2、听《春天悄悄来临》教学难点:和谐的演唱歌曲第一课时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二、歌曲学习1、学习歌词(1)你们喜欢春天吗?(2)春天你们最喜欢什么鸟?(3)我们一起来听听布谷鸟的歌声!(4)听第一遍(5)用布谷的声音来模唱(6)播放鸟的声音(课件播放:布谷)(7)全班齐唱8)我们和布谷鸟歌唱吧(课件播放歌曲)2、学习旋律(9)大家看到了在布谷鸟的歌声中,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10)你还记得他们的手势吗?11)请你们在唱到这个音的时候做一下手势好吗?边唱边做12)刚才你们唱的是鸟妈妈的,下面你们来看看小鸟的歌声13)教师边用手划出旋律线边教唱旋律(第二声部)14)学生随课件一起演唱3、歌曲表演:下面我们一起来和布谷鸟跳舞吧!1)请学生扮演角色2)比一比看谁唱得好!3)学生分句接唱4)自由交换角色演唱5)集体演唱第二课时一、情景定向:听歌曲进教室二、欣赏《春天悄悄来临》1. 同学们,听着布谷鸟的叫声我们知道春天来了!你们听!2. (课件播放音乐)3. 你们睁开眼睛,我们刚才听到了什么?4. 对了,我们听到了流水声,鸟叫声!5. 出示课题三、学习主题音乐(1)我们一起来用哼唱一下主题音乐吧!(2)全班齐唱(3)请你们自由的来模仿鸟飞,鱼游和花开的动作好吗?(4)听音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四、学习《春天来了》(1)春天来了,你们高兴吗?(2)我们一起来演唱一首春天的歌曲好吗?(3)观赏春天的画面,引导学生学习歌词(4)分句学唱(5)师生接龙演唱(6)引导学生自编动作来表演五、综合表现(1)完整的听一遍,全班小朋友拿上道具一起表演(2)自由评价(3)课堂小结六《大鹿》教学内容:1. 学习歌曲《大鹿》2. 创编歌表演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第三单元:时钟滴答教案第一课时:钟教案教学目标:1、能随着音乐表演模仿钟表的走动。
2、能清晰和富有弹性的演唱《钟》,并用钟声为歌曲伴奏,作到统一和谐。
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个谜语,一起猜猜看!2、欣赏与创造。
1)初听:师:今天,老师就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关于钟的音乐作品,先请大家来听一听。
(播放《在钟表店里》)师:你们的小耳朵真灵!听着这首乐曲,我们好像真的到了钟表店里,看到了形形色色的钟表,听到了它们报时的声音。
说说你见过什么特别的钟表?师:你们能用肢体来模仿钟表的走动吗?2)复听:(分段欣赏)师:真不错,你们能跟着刚才的音乐表演吗?师:表演的真好!那这段音乐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师:对了!仔细听,在钟表店里除了钟表,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听赏B段)师:这段旋律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呢?师:这段是描写钟表工人在愉快劳动的情景,我们边听边来想象并模仿一下他们劳动的表情和动作。
师:接着听下一段。
(听段旋律)3)完整欣赏及表演:师:我们听完了全曲,可以发现这首乐曲由五部分组成,其中三个部分差不多,我们用红色来表示,剩下热情的一段用黄色表示,柔和的用兰色表示。
3、拓展知识:复习歌曲《钟》,并配钟声伴奏。
a、先听一遍,帮助学生回忆。
b、师:还记得刚才钟表店里的钟声吗?瞧,老师选了两个最有特色的钟声,一起练练!x—x—xxxxx—当当滴答滴答滴4、小结:欣赏与钟有关的歌曲《小闹钟》、《时间像小马车》两只懒乌鸦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做到吐字清晰。
在自编自演的音乐剧的艺术活动中,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品质,提倡劳动光荣。
教学过程:一唱歌:《两只懒乌鸦》1.讲故事《两只懒乌鸦》2.关于乌鸦的知识:雀形目,鸦科,鸦属。
杂食的鸟类。
3.播放《两只懒乌鸦》,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情绪。
4.老师范唱,学生听,轻声哼唱。
5.唱歌《两只懒乌鸦》。
6.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唱歌,歌表演。
7.讲三个和尚的故事。
小学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音高。
2.学会运用乐器和声音来表达音乐。
3.了解不同音乐风格和音乐文化。
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乐器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常见乐器的名称和外观。
教学步骤:1.让学生观看乐器图片,并引导他们说出乐器的名称。
2.给学生播放不同乐器的音乐片段,让他们猜出所听到的乐器。
3.让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乐器进行展示和演奏。
第二课:简单节奏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感知和模仿简单的节奏。
教学步骤:1.教授基本的节拍,例如拍手、跺脚等。
2.给学生播放简单的节奏片段,让他们模仿并随着音乐节奏动作。
3.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每个小组编排一段简单的节奏表演。
第三课:儿歌欣赏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风格的儿歌。
教学步骤:1.给学生播放不同风格的儿歌,例如民谣、儿童歌曲等。
2.与学生讨论每首儿歌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3.让学生选择一首儿歌进行演唱,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第四课:音高训练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感知音高的高低,并进行简单的唱调。
教学步骤:1.教授音阶的基本概念和音高的区别。
2.给学生播放不同音高的音乐片段,让他们感知音高的变化。
3.让学生进行唱调练习,引导他们逐渐掌握音高的概念和运用。
第五课:民族音乐体验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地域特色。
教学步骤:1.给学生播放不同地区的传统音乐,例如京剧、二胡等。
2.与学生一起观看音乐表演视频,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3.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地区的音乐进行学习和表演,鼓励他们展示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力。
第六课:音乐游戏教学目标: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1.给学生介绍常见的音乐游戏,例如打节拍、传音乐等。
2.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游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精选5篇)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先请几位同学戴上大头娃娃面具进入教师,随歌曲《大头娃娃》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简介大头娃娃:感受歌曲《大头娃娃》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谱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歌曲的四个乐句(1)聆听歌曲,感受欢快的情绪。
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第二乐句的相同与不同。
俩个乐句基本相同,只有结尾两个音不同。
跟教师模唱歌曲前两个乐句,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节奏的演唱。
可通过没有附点与有附点的对比,帮助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还可以用稍强的力度演唱(2)也对学生唱准附点八分音符有所帮助。
用视唱法学唱第三乐句。
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曲谱,首先确定节奏的读法,提示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然后再唱旋律,最后再知道顿音的唱法。
大三度音程不容易唱准,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
引导学生观察第四乐句与哪一乐句相同,然后请学生自己演唱第四乐句。
3.知道顿音要唱得短促轻快;为歌曲设计演唱时的力度变化学唱歌词(1)演唱歌词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分辨歌曲的四个乐句,知道在每个乐句结束处换气。
(2)第三乐句时要能唱出“连”与“顿”的对比。
(3)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4)请几名同学演唱歌曲,其他同学认真聆听、评价。
(5)边唱歌曲边用动作表示四个乐句。
可提示因为第二、第四乐句完全相同,所以表现的动作也应该一样。
4.表现歌曲(1)教师请几位学生戴上大头娃娃面具到台上随歌曲表演,其他同学演唱歌曲。
学生相互对演唱、表现做出评价。
(2)最后教师统一动作边唱歌曲边表演。
注意要以演唱为主。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篇2)目的要求:一、通过听《在钟表店里》、《调皮的小闹钟》,长《时间像小马车》、《这是什么》,感受音乐所描绘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导语】时间象⼩马车,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向前跑,⼩马车跑了,有再回来的时候,可是时间跑了,它还会回来吗?⽆忧考整理了⼩学⼆年级⾳乐《时间像⼩马车》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学班级:⼆(2)班 教学时间:⼀课时 教学⽬标: 1.⽤清脆的声⾳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时间像⼩马车》 2.体会⼩马车“由远⽽近”和“由近⽽远”的声⾳变化,引导学⽣体验、表现声⾳渐强和渐弱的效果。
3.懂得时间⼀去不复返的道理,教育学⽣做珍惜时间的⼈。
教学重点:⽤有弹性的声⾳演唱歌曲《时间像⼩马车》 教学难点:XXXX|XXXX|XX|X-|的渐强和XXXX|XXXX|XXXX|X-|的渐弱处理 教学准备:课件录⾳机节奏谱打击乐(双响筒) 教学过程: ⼀.游戏导⼊(阶段⽬标:复习旧歌引⼊新歌) 1.听⾳乐进⼊教室(教师播放⾳乐《⼩天使》的旋律,学⽣听⾳乐律动) 教师:请来猜个谜语(出⽰课件) 学⽣:猜出是钟表 教师:上节课我们⼀起学习了⼀⾸关于钟表的歌曲,叫做《这是什么》你们愿意给在座的⽼师唱唱这⾸歌呢? 学⽣:愿意 教师:滴答滴答的声⾳,告诉⼩朋友们要早谁早起休息好。
.今天⽼师带给⼤家的这⾸歌告诉我们时光来去匆匆,好象是⼀辆不知疲倦的⼩马车,如果⼀不⼩⼼把握,就会让时间⽩⽩的溜⾛。
让我们⼀起来听这⾸《时间像⼩马车》。
教师:谁能给⼤家说说,你听到⼩马车奔跑的声⾳了吗? 学⽣:是的 ⼆.学习新歌(阶段⽬标:活动牵引突破难点) 1.学习重点乐句的节奏和旋律(第⼆和第四乐句) 教师:谁能模仿⼩马车奔跑的声⾳ 学⽣:嗒塔 教师:出⽰酸奶杯XXXX|XXXX|XX|X-| 学⽣:读节奏 教师:我们加上些变化,远处的⼩马车发出的声⾳(是轻还是重?) 学⽣:轻轻的 教师:好,⼤家⼀起模仿⼀下 学⽣:模仿 教师:现在⼩马车就在我们眼前,谁会⽤声⾳模仿? 学⽣:模仿 教师:不错,现在我们想让马车从远处跑过来,⽤什么声⾳来模仿?讨论讨论 学⽣:讨论 教师:谁愿意交流 学⽣:交流 教师:加上⾳乐唱唱 学⽣:听琴声演唱 教师:指导学⽣唱好这个乐句 教师:这个乐句做为歌曲的第⼏句出现呢? 学⽣:第⼆句 教师:歌曲⾥还有⼀个乐句与它⾮常接近,请⼤家找到它(出⽰课件) 学⽣:观察乐谱寻找答案 教师:请⼤家模仿唱⼀唱 学⽣:唱这个乐句 2.学习第⼀和第三乐句 教师:我们来看看其他乐句怎样唱,我来唱第⼀和第三句,请⼤家接唱第⼆和第四乐句 学⽣:听并且跟着唱 教师:现在我们来交换⼀下,可以吗? 学⽣:互换乐句并演唱 教师:我们感觉,⼤家之所以这样快就学会了,是因为艺⾼⼈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