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损伤护理95269
- 格式:ppt
- 大小:6.54 MB
- 文档页数:10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压力性损伤患者该如何护理?压力性损伤,我们以前称之为“褥疮”,后又更名为“压疮”,是指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的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隆突处,但也可能与医疗器械或其他物体有关。
压力性损伤是全世界常见的健康问题,是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老龄人器官老化且皮下脂肪萎缩,变薄,弹性差,使皮肤的脆性增加,致使局部受压后不能迅速恢复有效血流灌注,与年轻人相比,更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
据世界伤口愈合联合会数据显示,压力性损伤不仅增加老年人的身体和精神痛苦,降低生活质量,而且还使老年人的病死率提升至4倍以上。
中国居家长期需要照护的老年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达25.8%,住院老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10%~25%。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如何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呢?发生了压力性损伤我们应该如何来护理以促进愈合呢?接下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答。
一、压力性损伤的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压力性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直是医疗和护理领域的难题,具有发病率高、病程发展快、难以治愈和治愈后易复发四大特点;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与年龄成正比: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压力性损伤系数也增加,年龄预警值为>54.44岁;70岁以上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可达70%;内科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比例大于外科患者,排在前4位的疾病有: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糖耐量异常、低蛋白血症,合并2项以上疾病诊断的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高于61.74%;压力性损伤的好发部位:骶尾部、髋部、肩胛部、肘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部、足跟部、耳廓、枕骨。
影响因素:外在因素有压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湿和吸烟内在因素有年龄、皮肤情况、活动力、营养、组织灌注二、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策略(一)、预防性皮肤护理,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和适度湿润,清洁、擦干后应用隔离产品时,应避免剧烈按摩或揉搓皮肤,以免因摩擦而损伤皮肤,确保清洁后擦干皮肤,特别关注皮肤的皱褶处,选择柔软纺织面料作为洗澡巾或毛巾;失禁后立即清洁皮肤,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和清洁剂,使用隔离产品保护皮肤免受潮湿。
压力性损伤护理压力性损伤,这个名词或许对于一些人来说比较陌生,但其实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医疗护理中并不罕见。
压力性损伤,也被称为压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引起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这种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延长康复时间,甚至威胁生命。
因此,正确的压力性损伤护理至关重要。
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
长时间卧床或坐轮椅、身体局部受到持续的压力是最常见的因素。
比如,瘫痪患者、重症患者由于无法自主改变体位,身体某些部位,如骶尾部、足跟、髋部等,容易长时间承受压力。
摩擦力和剪切力也会增加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当患者在床上移动时,皮肤与床单之间的摩擦力可能会损伤皮肤表层;而身体下滑时产生的剪切力则会影响深层组织的血液循环。
此外,营养不良、潮湿的环境、感觉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为了有效预防和护理压力性损伤,首先要做好风险评估。
这就像是给患者的身体状况做一个“摸底”,通过评估患者的活动能力、营养状况、皮肤状况等,确定其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程度。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Braden 量表等。
评估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对于高危患者,可能需要每天进行评估。
一旦确定患者存在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就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定时为患者翻身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一般来说,每 2 小时翻身一次,对于高危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地翻身。
翻身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拽等动作,以免损伤皮肤。
选择合适的支撑面也很重要,如气垫床、减压坐垫等,可以有效减轻局部压力。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同样不容忽视,要及时清理患者的汗液、尿液和粪便,避免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
对于已经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患者,护理工作就更加复杂和精细。
首先要对损伤进行分期评估,以便确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1 期压力性损伤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红斑,但皮肤完整。
此时,应加强观察,避免局部继续受压,可使用减压敷料进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