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润滑系概述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9.36 KB
- 文档页数:2
汽车概论润滑系统教案教案标题:汽车概论润滑系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2. 掌握汽车润滑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3. 理解不同润滑系统的特点和适用范围4. 能够分析和解决润滑系统常见故障教学重点:1. 汽车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2. 汽车润滑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3. 不同润滑系统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教学难点:1. 汽车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2. 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和解决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汽车润滑系统的模型或示意图3. 相关的实物样品或零部件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汽车发动机运转的视频,引出汽车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使用PPT课件和实物样品,介绍汽车润滑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润滑油、油泵、滤清器、润滑脂等组成部分,以及润滑系统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作用。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润滑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应用,如高速公路行驶、越野行驶、低温环境等,让学生理解不同润滑系统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汽车润滑系统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5. 拓展延伸:邀请汽车维修专家或技术工程师到课堂上进行讲解,介绍汽车润滑系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教学反馈: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份关于汽车润滑系统的报告或实验记录。
2. 答疑解惑: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巩固学生对汽车润滑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作业报告和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对汽车润滑系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达到教学目标。
润滑系统教案教案标题:润滑系统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润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培养学生对润滑系统在机械设备中的重要性的理解。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掌握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维护方法,提高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润滑系统在机械设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 掌握润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3. 了解润滑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
4. 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润滑系统,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教学重点:1. 润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润滑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
3. 润滑系统的正确使用和维护方法。
教学难点:1. 润滑系统在机械设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的理解。
2. 润滑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的掌握。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2. 相关的润滑系统实物或模型。
3. 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分类的图示材料。
4. 润滑系统的维护方法的案例和实例。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段机械设备故障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润滑系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 介绍润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包括减少摩擦、冷却、密封和清洗等功能。
- 讲解不同类型的润滑系统,如润滑油、润滑脂和润滑剂等,并介绍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3. 实践操作(20分钟)- 展示实物或模型,演示润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过程。
- 小组合作,让学生亲自操作润滑系统的装配和拆卸,加深对润滑系统的理解。
4. 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润滑系统在机械设备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 总结润滑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并与实际案例进行对比和分析。
5. 拓展延伸(5分钟)- 提供一些润滑系统维护方法的案例和实例,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应用这些方法来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润滑系统在某种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和维护方法的报告。
教学评估:1. 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评价。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2.了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3.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二、教学内容1.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a.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减少摩擦,冷却发动机内部零件,清洗排出杂物,减少噪音b.润滑系统的构成:润滑油泵、滤清器、散热器、润滑油冷却器、油封等2.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a.干式润滑系统:特点是油气分离,发动机运行稳定,缺点是油温升高b.湿式润滑系统:特点是油气混合,油温稳定,缺点是油耗较高3.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a.定期更换润滑油和滤清器b.保持润滑油的正常油位c.注意发动机冷却器的清洁和通风d.及时检修和更换发动机油封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2.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和构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润滑系统以及润滑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3.讲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特点和优缺点,让学生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润滑系统的适用情况4.讲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维护不当可能导致的故障和损坏5.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讨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重要性和维护保养方法,并形成小结6.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护和保养方法的小论文,字数不少于500字7.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图片和视频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2.阅读学生的小论文,评估学生对发动机润滑系统维护和保养方法的掌握程度六、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汽车修理店或汽车生产厂家,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实际运行和维护情况2.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维修和保养实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3.组织学生进行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案例分析。
复习:1汽油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导入: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零件均以一定的力作用在另一个零件上,并且发生高速的相对运动,有了相对运动,零件表面必然要产生摩擦,加速磨损。
因此,为了减轻磨损,减少摩擦阻力,延长使用寿命,发动机上都必须有润滑系。
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和学习一下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课题、润滑系的功用及组成课时一一、润滑系的作用1、润滑部位曲轴主轴径与主轴承,曲柄销与连杆轴承,凸轮轴颈与凸轮轴轴承,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面,配气机构各运动副及传动齿轮副等。
2、润滑系的功用润滑系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的把数量足够的洁净润滑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损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即:润滑、冷却、清洁、密封、防锈和防腐二、润滑方式由于发动机传动件的工作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对负荷及相对运动速度不同的传动件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压力润滑是以一定的压力把润滑油供入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该方式主要用于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承等负荷较大的摩擦表面的润滑。
2、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泼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飞溅润滑。
该方式主要用来润滑负荷较轻的气缸壁面和配气机构的凸轮,挺柱,气门杆以及摇臂等零件的工作表面。
3、润滑脂润滑通过润滑脂嘴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件的工作表面,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等。
三、润滑系组成1、机油泵其功用是保证润滑油在润滑系内循环流动,并在发动机任何转速下都能以足够高的压力向润滑部位输送足够数量的润滑油。
2、机油滤清器它用来滤除润滑油中的金属磨屑,机械杂质和润滑油氧化物。
若这些杂质随同润滑油进入润滑系,将加剧发动机零件的磨损,还可能堵塞油管或油道。
3、机油冷却器在热负荷较高的发动机上装备有机油冷却器,用来降低润滑油的温度。
润滑油在循环过程中,由于吸热而温度升高,若润滑油温度过高,则其粘度下降,不利于在摩擦表面形成油膜。
发动机润滑系统教案模板(多篇)第1篇:发动机起动系统教案11 发动机起动系统一、复习提问1、电子点火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3、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工作原理?二、导入新课上一章我们学习发动机点火系统,这一章继续学习发动机五大系统之一发动机起动系统。
三、讲授新课11.1 概述(一)基本概念1、发动机的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自动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过程。
2、起动系统的作用:就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通过起动机将蓄电池储存的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带动发动机以足够高的转速运转,以顺利起动发动机。
3、发动机起动时,必须克服气缸内被压缩气体的阻力和发动机1/ 12本身及其附件内相对运动的零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克服这些阻力所需的力矩称为起动转矩。
4、能使发动机顺利起动所必需的曲轴转速,称为起动转速。
(二)起动方式发动机常用的起动方式有人力起动、辅助汽油机起动和电力起动机起动等多种形式。
1、人力起动即手摇起动或绳拉起动。
其结构十分简单,主要用于大功率柴油机的辅助汽油机的起动,或在有些装用中、小功率汽油发动机的车辆上作为后备起动装置。
2、辅助汽油机起动起动装置的体积大、结构复杂,只用于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起动。
3、电力起动机起动以电动机作为动力源。
当电动机轴上的驱动齿轮与发动机飞轮周缘上的环齿啮合时,电动机旋转所产生的电磁转矩,通过飞轮传递给发动机的曲轴,使发动机起动。
(三)起动预热1、进气预热装置为了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一些化油器式发动机的进气道上装有进气预热装置。
2、电热塞采用涡流室式或预燃室式燃烧室的柴油发动机,由于燃烧室2/ 12表面积大,在压缩行程中的热量损失较直接喷射式大,更难以起动。
3、起动预热锅炉有些重型汽车使用起动预热锅炉作为起动预热装置,将冷却液和机油加以预热。
4、起动液喷射装置它主要用于某些柴油发动机的起动预热。
5、起动减压装置它采用降低起动转矩、提高起动转速的方法来改善柴油机的起动性能。
课题润滑系概述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熟悉润滑系的功用和润滑方式;2、掌握润滑系的组成与油路知识目标1、利用拆装测量工具对润滑系进行拆装检测;2、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勤于动脑、动手、善于反思、分析与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润滑系的功用、润滑方式教学难点润滑系的组成教学准备发动机及拆装工具课型理实一体课授课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时间一、导入清点人数、组织秩序,并导入项目课程。
复习提问:冷却系的功用是什么?作用: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1分钟二、教学实施1、资讯一、润滑系的功用发动机的润滑由润滑系来实现。
润滑系的基本任务是将清洁的,温度和压力适宜的润滑油不断地供给个运动零件的摩擦表面,以减少零件的摩擦和磨损。
流动的润滑油还能清除摩擦表面的磨屑、尘沙和积碳等杂质。
润滑油还能吸收摩擦面的热量,填充零件间隙与空隙,减少气体泄漏,帮助活塞环加强密封,减缓零件间冲击振动,降低工作噪声及防止零件表面生锈。
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课件、实物演示8分钟二、润滑方式1、压力润滑。
将润滑油以一定压力输送到摩擦面间隙中形成油膜润滑的方式。
2、飞溅润滑。
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来润滑摩擦表面的方式。
2、初步训练布置任务:在发动机试验台上识别润滑系的各组成部分,并进行记录。
分组讨论,小组交流:学生分成两组依据布置的任务制定出项目实施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顺序,并进行交流。
一、润滑系的基本组成1、油底壳:储存机油2、机油泵:建立压力润滑和润滑油循环所必须的油压。
3、油道:将机油泵输出的压力润滑油输送到各零部件的摩擦表面。
4、滤清器: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
5、限压阀:控制机油压力6、机油压力传感器和机油压力表:检测并通过仪表显示机油压力。
汽车润滑系教案范文标题:汽车润滑系教案一、引言汽车润滑系是汽车动力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发动机润滑油、变速器油以及其他润滑部件。
良好的润滑系统可以保证汽车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汽车使用寿命,因此学生们需要了解汽车润滑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维护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2.掌握发动机润滑油和变速器油的选择和更换方法;3.熟悉其他润滑部件及其维护方法;4.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1.汽车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a.确保发动机各零部件的正常运转;b.减少零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c.提高发动机的热交换效率;d.延长汽车使用寿命。
2.发动机润滑油的选择和更换方法a.发动机润滑油的种类及其特点;b.润滑油的选择依据:粘度等级、API性能等级、机油品牌等;c.润滑油的更换周期和方法。
3.变速器油的选择和更换方法a.变速器油的种类及其特点;b.变速器油的选择依据:粘度等级、使用环境等;c.变速器油的更换周期和方法。
4.其他润滑部件及其维护方法a.汽车转向系统的润滑方法;b.汽车悬挂系统的润滑方法;c.汽车制动系统的润滑方法;d.汽车传动系统的润滑方法。
五、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法:通过讲解原理和技术要点,传授相关知识;2.示范教学法:通过实物或模型演示润滑部件的维护方法;3.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更换发动机润滑油、变速器油等;4.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讨论润滑系统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引入:介绍汽车润滑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2.讲解发动机润滑油的选择和更换方法;3.示范变速器油的选择和更换方法;4.学生实践操作:更换发动机润滑油、变速器油;5.讲解其他润滑部件的维护方法;6.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汽车润滑系统的问题;7.总结: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七、教学评价1.学生实践操作表现评价;2.学生对于汽车润滑系统相关问题的讨论表现评价;3.学生对于润滑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情况评价。
发动机润滑系统概述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汽车发动机的油路作为发动机内部的不可见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从发动机的外部不能看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直观理解。
本节课主要是讲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润滑方式、润滑系统的组成和润滑系统的基本油路。
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学中针对这部分内容采用多媒体动画,用动画展示的形式,形象地将润滑油的流动路线体现出来。
二、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
2、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
3、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
4、理解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油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润滑方式、润滑系统的组成和润滑系统的基本油路的讲解,并结合多媒体动画演示,这样使学生通过观察视频,由抽象到形象,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很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接受了油路基本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任务驱动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在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过程中掌握润滑系的作用、润滑方式、润滑油路的结构、组成部分,从而培养学生看图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
2、教学难点: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基本油路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
五、课时安排:3 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旧课:发动机的组成部分(两大机构、五大系统)
引入新课:在本课教学开始,首先从生活中常见的润滑方式举例,如:自行车长期行驶后,需要对一些特定部位进行润滑…等引入课题
一、观看润滑系统相关视频
带着问题观看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工作过程,问题如下:
1、发动机如果没有润滑会出现什么情况?
2、发动机润滑系统都有哪些作用呢?
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润滑系统的作用:润滑、冷却、密封、清洗、防锈、减震缓冲、液压作用
【教师提问】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是如何实现这些功能的?
引导学生回答:
润滑:减小零件的摩擦、磨损和功率消耗。
清洗:通过润滑油的流动将这些磨料从零件表面冲洗下来,带回到曲轴箱。
冷却:润滑油流经零件表面时可吸收其热量并将部分热量带回到油底壳散入大气中。
密封:发动机气缸壁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之间间隙中的油膜,减少了气体的泄漏,起到了密封作用。
防锈:避免了零件与水、空气、燃气等的直接接触,起到了防止或减轻零件锈蚀和化学腐蚀的作用。
减震缓冲:发动机启动中,火花塞点火后,发动机汽缸产生高压,使活塞,连杆,曲轴轴承上承压很大,通过这些承压的汽车配件表面的机油传递,大大起到了缓冲负荷的作用。
液压:润滑油也是配气机构中液力挺住的一部分。
【教师提问】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润滑方式有哪些?
三、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对负荷大、相对运动速度高(如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等)的零件,以一定压力将机油输送到摩擦面间隙中进行润滑的方式。
2、飞溅润滑:对外露、负荷较轻、相对运动速度较小(如活塞销、气缸壁、凸轮表面和挺杆等)的工作表面,依靠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进行润滑的方式。
3、定期润滑:对水泵、发电机、起动机的轴承定期加润滑脂。
板书设计:
一、提出问题:
1、发动机如果没有润滑会出现什么情况?
2、发动机润滑系统都有哪些作用呢?
二、小组讨论
润滑系统的作用:润滑、冷却、密封、清洗、防锈、减震缓冲、液压作用
三、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
2、飞溅润滑;
3、定期润滑作业布置:
1、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有哪些?
2、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有哪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