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初二上学期语文试卷题目
- 格式:docx
- 大小:34.28 KB
- 文档页数:14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选出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 . 绥靖(suí)拂晓(fú)憧憬(zhuàng)荒谬(miù)B . 杀戮(lù)阻遏(è)地窖(jiào)猝然(zú))C . 惊骇(hài)琐屑(xuè)涎水(xián)塌败(tā)D . 伎俩(liǎng)愧怍(zuò)滞笨(zhì)文绉绉(zhōu)2. (2分)(2011·金华)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 . 油光可鉴胭脂褪尽险象叠生水波鳞鳞B . 引经据典人迹罕至天翻地覆相形见绌C . 英雄气慨鸡毛掸子原弛蜡象锲而不舍D . 津津有味仙露琼桨眼花缭乱怨天忧人3. (2分) (2016八下·阳泉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_________睡安稳了。
②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_________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③它_________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
④如果我能_________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A . 居然虽然飞舞宽恕B . 竟然但是飞翔宽慰C . 居然即使飞舞宽容D . 总算虽然飞翔宽恕4. (2分) (2017七下·萧山期中) 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邓稼先》一文,作者是杨振宁,作者与邓稼先同窗数载,感情深厚。
B . 《木兰诗》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女儿情怀。
C .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长妈妈是一位心地善良、饱读诗书的劳动妇女。
D . 1939年春,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 油盏(zhǎn)缝补门槛(lán)簪子B . 掸土(dǎn)羡幕寒碜(chěn)檀木C . 发髻(jì)毽子账簿(bù)簇新D . 笤帚(tiáo)田锲廊檐(zhān)笃定2. (2分)(2011·陕西)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晕眩玲珑隐天蔽日众说纷云B . 潦草委缩见异思迁轻飞漫舞C . 倾刻装潢指手画脚锋芒必露D . 褪色迅疾含辛茹苦千锤百炼3. (2分)(2017·曲靖)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沪昆高铁开通后,从昆明到上海的时间大约需要12小时,比原来减少了三倍。
B . 6月5日,中国选手马龙在2017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单决赛中,以4:3的比分打败了对手樊振东,再次蝉联冠军。
C .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曲靖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D .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 (2020九上·海州期中)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和作家作品。
(1)前者呼,后者应,________,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2) 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3) 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________》)(4) ________,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5) ________,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6)《钱塘湖春行》中以花草来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023-2024学年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2)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富贵不能淫》)(3)初二年级开展“诵古诗文句,感文人追求”的主题活动,朗诵小组需要选用两句与主题相关的古诗文句,你推荐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试卷中出现的古诗文句除外)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2.为弘扬中华玉文化,初二年级将开展“玉润中华,玉成其美”的主题研学活动。
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研学报告。
第一部分玉鉴古今玉,在中华文化早期被先民尊为与“天”“神”沟通的法器,玉琮和玉璧就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玉器。
夏商周时期,玉器成为礼仪的载体和阶层的标志,天子不仅以玉制作的六器祭祀天地与东南西北六方,还和诸侯佩戴象征六个等级的六瑞。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多被赋予道德内涵..,以玉比德的风气兴起;玉器的装饰性也更加突出,以扭动身躯的龙凤造型、张口挺胸的虎形最为典型,表现出一种遒劲..之美。
唐代丝绸之路畅通,有实用价值的玉杯、玉碗增多,并出现表示官阶高下的玉带饰等新型配饰。
宋代玉器器型更加多样而实用,图案题材丰富,雕刻惟妙惟肖....。
明清时期,玉器创作世俗化特征更为明显,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如雕刻有稻穗、鹌鹑的玉佩,有“岁岁平安”的寓意。
此时,在玉器制作上,人们将传统工艺与绘画、金银加工等先进技法溶会贯通....,集中华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
从通天法器到君子品德的象征,再到礼仪载体和阶层标志,及至成为百姓生活中兼具实用性的工艺品,不断发展,历经数千年仍散发着温润的光芒。
(1) 在博物馆参观玉文化主题展后,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上面的材料。
小文不能确定加点字的字形、字音,你认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内涵”表达的意思是“玉器含有的道德内容”,“涵”字应写为“含”。
北京市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段和诗歌,完成下面练习。
清白堂①记(节选)[宋]范仲淹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
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
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
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④不可竭。
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
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
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因署其堂,曰:“清白堂”。
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
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宝元二年记。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
②芟(shān):除草。
③扃(jiōng):关锁。
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
⑤饵:吃。
⑥忝(tiǎn):玷污。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①绠不可竭________ ②三日而后汲视________ ③悦人襟灵________(2)给文中画横线部分断句。
(用“/”断三处)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曲线句子的意思。
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4)结合《清白堂记》的相关内容,阅读王十朋的《清白堂》,品析画线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清白堂(南宋)王十朋钱清地古思刘宠①,泉白堂虚忆范公。
印绶纷纷会稽守,谁能无愧二贤风?(注释)①钱清:在绍兴市西北。
刘宠:东汉时期任会稽太守,整治官吏,抚恤百姓,政绩卓著。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北京市东城区2022-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本试卷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运用(共11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6题。某中学开展“读名家名篇,赏经典形象”的名著推广活动,下面是同学小明的读书笔记:读鲁迅《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的片段“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厝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让我感受到了一个毫无民族偏见的教师对一个“弱国”学生的心灵震撼;读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三作家》中《列夫·托尔斯泰》的片段“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当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通过眼睛的刻画,展示了一个深邃、伟大的“天才灵魂”托尔斯泰;读《列子》中《愚公移山》的片段“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通过语言描写,展示了一个“年且九十”却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的愚公;读西汉史学家司马光《史记》中《周亚夫军细柳》的片段“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通过语言描写,间接刻画了一个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将军周亚夫。总之,作者通过各种方式刻画了一个个(A. 眼花缭乱 B. 独一无二 C. 触目伤怀D. 任劳任怨)的充满人性光辉的文学形象——___________。1. 材料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深恶痛疾(wù) 锃亮(zēng)穷匮(guì)天子之诏(zhào)B. 深恶痛疾(è)锃亮(zèng)穷匮(guì)天子之诏(zhāo)C. 深恶痛疾(wù) 锃亮(zèng)穷匮(kuì)天子之诏(zhào)D. 深恶痛疾(è)锃亮(zèng)穷匮(kuì)天子之诏(zhāo)2. 小明的读书笔记里有两个错别字,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将正确的汉字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1)词语_________中的_________字改为。(2)词语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字改为。3. 结合语境,帮助小明在第二段方框中选择一个恰当的成语。(2分)A. 眼花缭乱B. 独一无二C. 触目伤怀D. 任劳任怨4. 根据上文和相关语法知识,为第二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含有主谓宾三种成分的句子,以表达小明的感受。(2分)答:____________5. 用一句话向小明说明下表呈现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2分)名著推广活动后,学生阅读情况调查统计年级初一初二阅读类型网络小说名著网络小说名著所占比例70%30%40%60%答:___________6. 小明的笔记中,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1分)A. 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B. 奥地利——茨威格——《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C. 《列子》——《愚公移山》D. 西汉——司马光——《史记》——《周亚夫军细柳》二、名著阅读(共7分)名著推广活动中,班级将要对本学期的三部主打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昆虫记》的阅读进行展板展示。请从这三部作品中选择一部,完成你个人展板的系列任务:7. 呈现你选择的作品及该作品的基本信息。(2分)我选择的作品是: (1)作者: (2) 作者的朝代或国籍: (3)8. 根据你选择的作品的具体特点,确定你的研究专题,并简要说明你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须两个步骤,3分)【示例】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研究专题:科幻小说的特点研究计划:(1)根据小说提供的信息,绘制鹦鹉螺号潜水艇的简易图;(2)查找资料,比较分析鹦鹉螺号潜水艇和今天的潜水艇的异同。我确立的研究专题:① (1分)研究计划:(1)② ;(2) ③。(2分)9. 基于你对自己所选作品特点的把握,就这一类作品的阅读,向同学提出你的建议。(至少两条,2分)答:____________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默写。(5分)10. 第(1)~(3)题必做,第(4)(5)题任选一题作答。(1)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1分)(2)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1分)(3)_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1分)(4)《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写出了江水急速奔涌之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概述的事例论证了“死于安乐”这个看法。(2分)(二)古诗欣赏。(3分)11. 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下面诗中“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联呈现的画面。(40~80字)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答: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8分)【甲】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游敬亭山①记王思任望敬亭,绛雰②浮嶾③,令我杳然生翼,而吏卒守之,不得动。既束带竣谒事,乃以青鞋走眺之。一径千绕,绿霞翳④染,不知几千万竹树,党结寒阴,使人骨面之血,皆为蒏⑤碧。而向之所谓鸟啼莺啭者,但有茫然,竟不知声在何处。厨人尾我,以一觞劳之留云阁上,至此而又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往还”造句之精也。日暮景收,峰涛沸乱,饥猿出啼,予慄然不能止。归卧舟中,梦登一大亭,有古柏一本,可五六人围,高百丈馀,世眼未睹,世相不及,峭崿斗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与予所游者异。嗟乎!昼夜相半,牛山⑥短而蕉鹿⑦长,回视霭空间,梦何在乎?游亦何在乎?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梦,而梦之非游也?止可以壬寅⑧四月记之尔。(《晚明小品选注》,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有删节)①敬亭山:又名查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为近郭名胜。②雰:wén,指雾气。③嶾:yǐn,形容山势高耸突兀。④翳:遮盖。⑤蒏:yǒng,醉色。⑥牛山:典出《晏子春秋》,比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⑦蕉鹿:典出《列子·周穆王》,后世称“梦”。⑧壬寅:万历三十年,指公元1602年。文中划波浪线的文字为建筑的专用名称。1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_________(2)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梦焉:__________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译文:____________(2)以一觞劳之留云阁上译文:________________14. 【甲】【乙】两文同是写景,同是写美的感受,二者的思路各不相同:【甲】文首尾直接赞扬景色的美,中间用①、②的写法描绘美的景色;【乙】文则按时间顺序,先写望敬亭山,再写③、④ ,中间引用了李白的诗句,为读者营造出一种似实而虚、如梦似幻的美的境界。(4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阅读《白杨礼赞》选段,完成第15~16题。(共6分)【甲】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乙】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丙】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15. 根据选段内容,说说作者在结尾强烈表达“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的原因。(3分)答:___________16. 从【甲】【乙】【丙】三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整体体会其表达效果。(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我只是找我的羊》一文,完成第17~19题。(共8分)我只是找我的羊小七大家都知道老努尔旦是啥人吧——他每天的事情就是伺候家里那几十只羊,除此之外,就是无休止地找事发牢骚。这天,草原上传来大声的诅咒声:“哎呀!啧啧,哎呀!啧啧,瞧瞧,这事,瞧瞧,这事竟然摊到我这个半死不活的老头子身上——”老努尔旦不停地重复这些话,发疯似的跑遍周围大大小小的毡房。老努尔旦为什么这么疯狂?原因很简单——他丢了一只羊。“喂!年轻人,我必须到你家羊圈里瞅瞅,说不定我丢失的那只羊会在这里找到!”老努尔旦颤颤巍巍地扶着邻居叶尔波力家棚圈的栏杆朝里张望,“咳咳,我的羊,你们这些人还真是不老实,我要看看我的羊会不会在这里。”他伸着脖子,头一点一点,一只羊一只羊地辨认。“喔,您慢慢看,我洗个手。”叶尔波力拍拍裤子上的尘土,提着洗手壶蹲到旁边洗手。“嗯,不像话,你这些羊怎么长得都一样,怎么都和我家那只羊一样,真不像话,太不像话了。”叶尔波力是个能干的年轻人,他家的羊很多,它们在羊圈里拱来拱去,这让老眼昏花的老努尔旦辨认起来很费劲,“怎么这么多羊,这样我该怎么找到我自己的羊,不像话!”他叨叨着,把上半身都探进羊圈里去啦。“您需要喝点奶茶再寻找吗?”洗完手的叶尔波力在他身后客气地询问,“奶茶烧好了,您喝点再找吧!”“你大概没有丢过羊吧!这么焦急的事我还能坐下来喝茶?简直是……”老努尔旦踮起脚尖,专心瞅那些羊,头也不回。“呃……那您慢慢找,我要去喝些奶茶了。”叶尔波力转身朝毡房走去。“嗨!我的羊丢了一只,我到这里瞅瞅,说不定就是你家的羊拐跑了我家那只可怜的小羊。”老努尔旦站在路边看扎特里拜骑着马把羊从山坡上赶回家。扎特里拜家里的几个孩子要上大学,去年把羊卖得差不多了,现在只剩二三十只,这让老努尔旦一目了然。“喔,那你应该好好看看了。”扎特里拜的年龄和老努尔旦差不了多少,所以他笑着跟他开玩笑打趣。“这是一件很可笑的事吗?你们这些人,不能理解别人。”老努尔旦严肃地站在路边看着从他身边经过的每只羊。他无休止地叨叨,好像别人都欠了他这只羊似的。“嗯,嗯……”扎特里拜不说话了,站在那里等着羊走过去,等着老努尔旦清点完。“你知道吗,我有多辛苦,你们却偷走我的羊,这件事让我这样一个诚恳老实的老头多么难过。”老努尔旦眼睛盯着羊,嘴里没有停止。“噢……”扎特里拜只是点点头。“喂,小别克,你怎么一个人在家?”老努尔旦来到小别克家毡房前。“喔,两头牛到山那边没回来,爸爸妈妈去找了。”胆小的小别克见人就脸红。“没关系,”老努尔旦走向棚圈,“我只是找我的羊,它丢了,一定是被人偷走了。所以我到这里来找找。”他在棚圈边东张西望。“什么?您说我家偷了您的羊?”小别克摊着双手,瞪着眼睛,小脸憋得通红,“我们是不会偷羊的,请您相信我和我的爸爸妈妈,真的。”“我的羊丢了,真是,我要找我的羊,我想这是应该的,小东西!”老努尔旦答非所问,眼睛没有离开那些羊。“不能这样,我拿我的生命保证,您一定要听我说,”小别克拽着老努尔旦的袷袢①,“我家不会拿您的羊,请相信我,我爸爸妈妈从来不会去拿别人的羊,真的,真的。”老努尔旦被小别克拽得快要仰倒了。“放手,放手,我只是找羊,多事的小东西!”老努尔旦把自己的袷袢从小别克手中硬抽出来。“真的,我只是想请您听我说,我坚决告诉您我们绝不会偷您的羊,”小别克松开自己的手,转身跑进毡房,又跑出来大声说,“努尔旦爷爷,请您看看我的奖状——‘诚实之星’,这是我今年得到的,还有我的作业,这上面都是优加五颗星,这些可以证明我没有偷您的羊,请您相信我。”小别克拖出自己的大书包,把头塞到里面翻找。“我只是找我的羊……”老努尔旦拧着眉,转身看了一眼小别克,感到不可思议。“还有……还有这个,”小别克把书包里的东西全倒在草地上,从中挑出一个铅笔盒,“这就是得‘诚实之星’时校长亲手奖励我的,这些完全可以证明我们不会偷您的羊。”小别克看到老努尔旦不看自己,跑过去又拽他的袷袢,因为用力过度,把老努尔旦拽倒在草地上。“我找羊……”老努尔旦挣扎了半天,才从草地上爬起来,用无可奈何的眼神看着小别克和草地上的那堆东西。“我只是想告诉您,我的奖状……”小别克看到老努尔旦看着自己,开始继续解释。他的脸也不红了。“哎呀,我的天哪,我只是找我的羊……好吧,好吧,我不找了,小东西,是我错了,我该去别的地方找找或者回家。”老努尔旦把手搭到眼前,看看太阳都走到山脚了。“请您……我还想……努尔旦爷爷……”小别克跟在他身后,像个湿面团黏着他。“我回家了。”老努尔旦转身朝自己家毡房走去,脚步都没平时那么拖沓啦。爬上前面的小山坡,他看到自己的老婆子站在毡房前等他。她的身边站着那只丢失的羊。(《2022中国年度精短散文》,漓江出版社。有删节)袷袢:qiā pàn,指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所穿的对襟长袍。17. 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3分)答:___________18. 根据上下文,说说文中加点句“小别克拖出自己的大书包,把头塞到里面翻找”表现了小别克怎样的心理。(2分)答:____________19. 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说说你对结尾划线句“老努尔旦转身朝自己家毡房走去,脚步都没平时那么拖沓啦”的理解。(3分)答:___________(三)阅读《谈谈散文》一文,完成第20~22题。(共10分)谈谈散文狭义的散文,是指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描写见闻、表达感悟,是就散文的内容而言;自由灵活,是就散文的形式而言。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描述与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先说内容。作者不论是诉说人生,还是描写自然,不论是说“自家事”,还是说“人家事”,无不从自我感悟出发。这种感悟,既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特殊美质的发现,也是作者感情激荡、神思飞扬的心灵体验过程。作者的感悟,是散文的思想感情、意味情趣的本源。这种感悟的特点,首先是它体现着作者的个性。也就是说,作者披襟剖心,真诚道白,让读者从文中见出作者本人的经历、个性、趣味、爱好、志向、学识、修养……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描写了济南暖冬日照下的地形地势、积雪的山、清明的水……作者是“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他传达给我们的是一个“外来人”“客居者”新鲜、独特、丰富的感受。其次,作者的感悟包含或暗示着时代和社会的影响。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来源于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体验。因此,作者的感悟要保持个体的真实性,又不陷于个人心灵的“狭隘”圈子,而寻求与读者心灵的直接、广泛的沟通,以期获得读者的共鸣。如鲁迅的《藤野先生》,描写作者一生中最难忘怀的一段生活,表现一个普通的日本教师对中国留学生的关爱,也写出了作者当时经历的一次重大的思想转折。读者既能读出作者的爱国情怀以及对异邦师长的深情,也能看到中国人作为弱国子民的痛苦。再说形式。散文通常写自然风物、社会风云的一角,写名士凡人的一些片段事迹,抒写一缕情思,传达某种趣味。有人说散文姓“散”,“散”就是散淡、散漫、自由灵活。这种自由灵活,表现为在服从内容需要的前提下,写法不拘一格,任意起止,“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苏轼)。如细致探究,具体情况又各显不同。就结构而言,千变万化,文无定法。有的比较讲究章法,精心布局,形式显得缜密、谨严,读者很容易掌握其脉络、层次,如朱自清的《春》;有的只是围绕一个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控制思路,形式比较松散、自由,但脉络、层次也清晰可辨,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笔法而言,细小处落笔,诗意盎然。散文作家的笔墨,总是在对人物事件的细微处、局部的精描细绘处见出精彩的。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写景抒怀,其中对“像一条瀑布”的“一片辉煌的淡紫色”藤萝的描写细致生动,淋漓尽致,占据了大量篇幅,分外引人注目。这些描写是抒情的起点或依托,是情思遐想得以飞动飘扬的缘由,是作者由小见大、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深刻哲理的基础。有人说“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这诗意就从这种精描细绘中来。就语言而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它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看看这样的句子:“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虽然平白如话,但写得很动情,很有韵味,有一种自然流动的节奏。为了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作者还经常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现出文学语言的精彩,以期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春》的结尾: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其中有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方法,有文采,有气势,有感情,像诗一样美。有人说,散文是“将作者思索体验的世界,只暗示于细心的注意深微的读者们”,这既道出了散文创作的特点,又道出了散文欣赏的特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下)》,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删节) 20. 从文章得知,散文形式上的特点以服从内容需要为前提。“细致探究”起来,它的具体特点是:(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3分)21. 从文中找出使用了你最熟悉的一种说明方法的语句,并简要说明判断这种说明方法的理由。(3分)答:____________22. 根据本文提供的相关知识,对下面链接材料所具有的内容或形式特点简要解释。(4分)【链接材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答:____________五、作文(习作40分+提纲2分)23.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四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承载着中国人的情感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请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以“2100年春节的一天”为题,写一篇涵盖以下条件的文章:(1)有具体的节日场面描写;(2)通过具体的细节表现人物的特点、心情。注意:(1)文体不限;(2)写诗歌须写十行或十行以上。其它文体,字数600字以上;(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真实校名或师生姓名。【试题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1分)选择题(共5分。第1、3小题每题2分,第6小题1分)题号136答案C B D填空题(共6分)2. 答案:(1)“抑扬顿厝”中的“厝”字改为“挫”。(2)“抵当”中的“当”字改为“挡”。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4. 示例:我很敬佩他们。评分:共2分。感受1分,有主谓宾三种成分、语句通顺1分。5. 示例:初二的活动效果好于初一。评分:共2分。指出具体活动效果且有比较1分,字数、表达1分。以初一或初二年级为陈述对象皆可。二、名著阅读(共7分)【以《红星照耀中国》为例】7. 答案:(1)《红星照耀中国》(2)斯诺(3)美国评分:共2分,第2、3空各1分。《水浒传》作者姓名错一字即该空不得分。8. 示例:①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②整理他们参加革命的原因;③梳理他们参加革命后的经历。评分:共3分。其中,研究专题1分,研究计划2分。注意专题和计划的对应。9. 示例:(1)利用序言、目录、跋以及主要章节,获得书的初步印象;(2)把握书中叙述的主要事实,弄明白作者如此写作的意图。评分:共2分,每条建议1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默写。(5分)10. 答案:(1)老骥伏枥 (2)浑欲不胜簪 (3)我报路长嗟日暮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评分:共5分。必做题三个小题,共3分,每空1分,错一字即该空不得分;选做题一个小题,2分。(二)古诗欣赏。(3分)11. 示例:夜晚,水势平缓的江面上,一轮明月倒映水中,仿佛天界落下的一面仙镜;白天,远远望去,天边的云彩层层叠叠,仿佛海市蜃楼一般。评分:共3分。依据诗句基本内容描绘画面2分,语言表达、字数1分。(三)文言文阅读。(8分)12. 答案:(1)欣赏,领悟。(2)怎么,哪里。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13. 答案:(1)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2)在留云阁上用酒慰劳我。评分:共2分,每小题1分。第一小题,关键词“歇”“乱”的意思和句子基本意思对即可;第二小题,关键词“以”的意思、句式和句子基本意思对即可。14. 答案:第①②空,填视角变换,时空变化,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拟人、对偶两种修辞结合,任意两种皆可。③实地游敬亭山④梦游敬亭山评分:共4分,每空1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课内散文阅读(共6分)15. 要点:(1)白杨树样子普通,但朴质,坚强不屈;(2)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有极强的生命力;(3)象征当时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16. 示例:选【甲】处用表示转折的关联词“然而”将“是西北极其普通的一种树”和“决不是平凡的树”表面意思矛盾的两个分句连接,和句尾感叹号一起,强烈表达了作者对生长在无边无垠、颜色单调的华北高原上白杨树精神内涵的追寻,为下文指出象征意义作铺垫。选【乙】处用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与“树中的伟丈夫”对比,突出表达了华北高原上白杨树独特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选【丙】处四个连续的反问句形成排比,步步揭示白杨树由树而人(北方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而“精神和意志”,让人强烈感受到白杨树那种特征、性格力量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精神内涵,以及作者赞美白杨树的澎湃情感。评分:共3分。角度明确1分,赏析2分(结合角度具体赏析、作者情感各1分)。(二)课外散文阅读(共8分)17. 答案:以羊为念、爱发牢骚的老努尔旦执着寻找一只羊的曲折经历。评分:共3分。其中,主要人物1分,事情1分,语言表达、字数1分。18. 要点:(1)心里着急;(2)想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诚实,不会偷老努尔旦家的那只羊。评分:共2分,每个要点1分。。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 )卷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蹒跚(pán)哂笑(shěn)锲而不舍(qiè)形貌昳丽(yì)B . 谰语(lán)颔首(hán)一抔黄土(pōu)恃才放旷(shì)C . 剽悍(biāo)愧怍(zuò)惟妙惟肖(xiāo)苫蔽成丘(shàn)D . 啜泣(chuò)喑哑(yīn)鳞次栉比(jié)引弦而战(xuán)2. (2分)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恪尽职守歇斯底里重蹈覆辙仓皇逃窜B . 袖手旁观与日具增高谈阔论轻而易举C . 登峰造极心无旁鹜恃才放旷根深蒂固D . 刻骨铭心精血诚聚孜孜不倦脑羞成怒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只有社会秩序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B . 有人说照搬照套作家的文章是写作获得高分的不二法门。
C . 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 . 遇到别人不明白的事情,你要耐心讲解,力求理至易明。
4.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上海文明的另一种心理品性,是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求。
①他们从来在内心没有鄙视过外国人②毫无疑问,这与这座城市的历史密切相关③因此也不会害怕外国人,或表示超乎常态的恭敬④他们在总体上有点崇洋,但在气质上却不大会媚外⑤相比之下,在全国范围内,上海人面对国际社会的心理状态比较平衡A . ②④①③⑤B . ⑤④③①②C . ⑤①③④②D . ②⑤①③④二、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8分)5. (5分)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错误(标点符号除外),请找出并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修改。
日前,地球上的绿色之肺﹣﹣森林一天天地正在萎缩。
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面语段中加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春风是大自然最美的馈赠,挟带着泥土的气息,清新甘醇;浸染着花草的芬芳,沁人心脾;传送着莺燕的啼鸣,动人心弦。
春风拂过,庄稼开始萌生,草木逐渐滋长,花儿次第开放,点染了一个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春天。
A . kuìxiéqìn xiánB . kuìxiéqìn xuánC . kuìjiāqìn xiánD . guìjiāmìxuán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栈桥讴气化为巫有B . 商酌惘然自知之明C . 闰年逞辨严惩不贷D . 阴诲汲取涕肆横流3. (2分)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B . 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
C . 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D . 在这瓦蓝瓦蓝的天空下面,新建的高楼大厦就像雨后春笋一般接连不断地竖立起来。
4. (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经过长达5年的精心营造,一座颇具江南水乡风韵的皇家园林终于落成。
②修建时,还充分利用了河泊、林木等资源,碧水清流环绕于山石林木间,楼阁曲廊掩映于苍松翠柏中。
③位于南海子南部偏西的团河行宫于乾隆三十七年疏浚团河、凤河时开始修建。
④修建这座行宫,充分借鉴了江南风景园林的造园手法,就地掘土成湖,余土堆积成山,山上广植奇花异草。
⑤落成后的团河行宫,建筑特色鲜明。
璇源堂、涵道斋瑰丽辉煌,裕性轩、澹思书屋和陶春室典雅幽静。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2013·德州)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悄(qiǎo)然休憩(qì)奇葩(pā)芒刺在背(máng)B . 玷(diàn)污涟漪(yī)打的(dī)头晕目眩(xuàn)C . 筵(yán)席气氛(fēn)片(piàn)酬寻章摘(zhāi)句D . 殷(yīn)红拮据(jù)塑(sù)身白雪皑皑(ǎi)2. (2分)下列词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 . 格物致知唯唯连声地灵人杰一杯黄土B . 味同嚼腊歇斯底里宏鹄之志红妆素裹C . 化为乌有恪尽职守妄自非薄兼而有之D . 断章取意言行相顾无与纶比一代天骄3. (2分) (2018七下·高邮期中) 下面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问题回应称,我们必定不惜代价,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而美方却一意孤行,对中方的态度不以为然。
B . 好久之后,父亲自言自语地说:“这人怎么了呢?”C . 邓稼先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曾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过巨大贡献.D . 人生在世,就要抓住每一天的精彩,如果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求当之无愧。
4. (2分) (2017八上·涿州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B .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C . 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D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新版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1. (4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晏殊《浣溪沙》)(2)万籁此都寂,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________,________。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
那么,怎样学习呢?应该“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朱熹的《观书有感》。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2. (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树艾青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1940年春)(1)作者艾青,原名________,现代著名________,他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是《________》。
他的诗作运用________化的________诗体,抒发思想感情,语言朴素清新。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________年春天,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艰苦的相持阶段,中华民族正日益走向精神的________。
(3)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 . 《树》的开头“一棵树,一棵树”,采用反复的手法,着意强调和突现一棵棵“树”的形象。
B .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反映了中华民族遭受凌辱的精神受到扭曲的现象。
C . 诗的第二段,由“彼此孤离地兀立着”的形象,进行相反联想,慧眼独具,“在看不见的深处”,看到“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D . “根须纠缠在一起”象征中华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的力量。
E . 这首诗采用的是“比”的手法,是把具体的人和物相比。
(4)对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这是一首托物抒情的诗,诗歌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之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容。
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75分)1. (2分)找出未用典故的一项()A . 燕然未勒归无计B . 闲来垂钓碧溪上C . 忽复乘舟梦日边D . 将军白发征夫泪2. (1分) (2019七下·湖州期末) 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用正楷书写)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悠哉游哉,聊以足岁”的幸福的。
倘不然,朝砍柴,zhòu________耕田,晚浇菜,夜织屦,又哪有吸烟品茗,吟诗作文的闲xiá________。
——鲁迅3. (1分) (2019七下·通州期末) 杜甫在《望岳》中写道:“荡胸生曾云,①________。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含有“云”的古代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一句诗是“②________”。
4. (1分) (2018七上·阜阳月考)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3种活动形式。
(2)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方便快捷的网络阅读,较少能沉浸书中,去领悟文字的魅力。
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明平时也只喜欢在手机、电脑上阅读,很少阅读纸质书籍,你将如何劝说他更多地阅读纸质书籍呢?(3)有同学在学校论坛里发起了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查,绘制了以下表格。
请仔细阅读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的发现。
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4)关于阅读,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一句。
(5)各小组要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对此次活动的感悟,已经写出了上联,请你为其补出下联。
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下联:________5. (10分)(2019·永康模拟) 为激发同学们“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的热情,学校开展了以“畅读经典迎70华诞”为主题的读书活动。
北京市初二上学期语文试卷题目北京市初二上学期语文试卷题目一、基础•运用(共20分)1.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4)题。
(共8分)【甲】浅浅一杯茶,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大众一方面来说,茶可以化腥解酒,待客迎宾。
北京旧日的大碗茶是人们夏日解暑祛热的最佳饮料,茶馆是人们休闲、娱乐、社交、集会和交易的最佳场所,老舍先生的名剧《茶馆》中就可一见端倪。
如今,老北京的茶馆大多 (xiāo shēnɡ nì jì),四川的茶馆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人们泡茶馆、摆龙门阵好不自在逍遥。
从雅文化的一方面来说,“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他们在茶香中酝酿诗情,泼墨挥毫,颇多雅趣。
苏轼“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陆游“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李清照“酒阑更喜团茶苦”,“赌书消得泼茶香”,俱都深谙茶中真趣。
南宋时期茶种和中国茶道传入日本,明朝中后期日本高僧利休开创日本茶道,定下“和、敬、清、寂”茶道四规。
知堂老人①在《泽泻集》中曾对日本“茶道”有一精辟的解释:“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日本的追求“静思”与中国的追求“雅趣”成为东方茶文化的两大代表。
在东方的土地上,。
【乙】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为国饮”。
而楹联作为最小单位的独立文学作品,浓缩了汉语的精华。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在与茶结缘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茶联,如“得与天下同其乐,”、“ ;茶自峰生味更圆”、“,书能香我无须花”、“汲来江水烹新茗,”等。
茶联,堪称中国楹联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不但有古朴典雅之美,而且有妙不可言之趣。
注:①知堂老人:周作人,现代散文家,诗人,翻译家。
自号知堂。
浙江绍兴人。
鲁迅二弟。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葩(pā) “方”字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b.葩(pā) “方”字的笔顺是:点,横,撇,横折钩c.葩(bā) “方”字的笔顺是:点,横,撇,横折钩d.葩(bā) “方”字的笔顺是:点,横,横折钩,撇(2)根据文中的汉语拼音,将词语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2 分)答:(3)根据语意,将下列语句填入【甲】文第二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a.或诗意、或禅意的茶道,为陷入红尘的人们诠释了修身怡情的最佳方式b.或禅意、或诗意的茶道,为陷入红尘的人们诠释了修身怡情的最佳方式c.或诗意、或禅意的茶道,为陷入红尘的人们提供了修身怡情的最佳方式d.或禅意、或诗意的茶道,为陷入红尘的人们提供了修身怡情的最佳方式(4)下面四句分别填入【乙】文中横线处,可以构成四副茶联。
请将这四句的序号,依次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2 分)①茶亦醉人何必酒②买尽青山当画屏③不可一日无此君④泉从石出情宜冽答:2.某班组织了“我爱博物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共6分)(1)请你从下面两则消息(节选)中任选一则,拟写标题。
(2分)【甲】1985年以前,北京地区有正式博物馆39座。
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北京地区共有备案登记博物馆172座,增加了133座,平均每年新建4到5座。
北京地区的博物馆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来讲都位于全国前列,并已超过纽约、马德里、柏林,仅次于伦敦,成为全球拥有博物馆数量第二多的城市。
目前,北京地区博物馆的硬件水平已经接近峰值,以后应更侧重于软件方面的建设,这才是博物馆持久发展的关键。
(节选自《北京青年报》2015年12月17日第a09版)【乙】不论是游客众多的大英博物馆,还是地方专题展馆,笔者几乎每次去博物馆都能看到有很多中小学生在参观,带队的老师要么让学生自己结成小组在博物馆里寻找问卷的答案,要么组织学生集体席地而坐对展品逐一讲解。
展馆里不管是管理员还是其他参观者,似乎都对此习以为常。
每每看到这些青少年可以把博物馆当课堂,我真是有些嫉妒!英国博物馆界的人士认为:英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就要履行其内容,保护儿童参与社会文化和艺术的自由,因此博物馆这类公共文化场所就有义务通过加设解说、活动或者其他方式,使博物馆符合青少年的口味,让天真的孩童能和成年人一样领会到博物馆的乐趣。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8月16日第06版)答:(2)请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探究博物馆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2分)【甲】诺贝尔奖得主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有童年时期的博物馆经历。
国外曾有研究,当一个孩子6岁前常参观博物馆,这种习惯会伴随其一生;若6岁前没有这样的经历,博物馆在他此后的生活里将会被放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乙】《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在回忆童年生活时写道:“我对整个博物馆里的一切熟悉得就像背一本书一样。
我们那个名叫艾格莱丁格小姐的老师差不多每星期六都带我们去。
有时候我们去看动物,有时候看古代印第安人做的一些玩艺儿——陶器、草篮以及类似的玩艺儿。
我只要一想起这事,心里就非常高兴,连现在也这样。
”答:(3)请仿照示例,向同学们推荐某个博物馆(纪念馆、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等)或其中举办的某个展览。
(2分)示例一:兰州“水车博览园”——黄河奔腾,水车旋转,再现农业文明景象。
示例二:北京自然博物馆“无脊椎动物的繁荣”展览——再现亿万年前的远古世界,感受远古生物的神奇。
答:3.默写(共6分)(1)征蓬出汉塞,①,(王维《使至塞上》)(2) ②,决眦入归鸟。
(杜甫《望岳》)(3)复行数十步,③。
土地平旷,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4)人们常借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⑤,⑥”来表达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共7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4–6题。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乙】一乐工能刻木为舟。
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
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
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注:①壶觞:酒器。
②饾饤:dòu dìnɡ,供陈设的食品。
③欹:qī,斜。
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绝类弥勒类:(2)视端容寂寂:(3)篷桅橹舵咸具咸:(4)二人对酌于中酌:5.用现代汉语翻译语句。
(2分)(1)罔不因势象形翻译:(2)好事者竞趋焉翻译:6.两文在表现雕刻家精湛技艺时写法上有何不同?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说说你的理由。
(3分)答:三、名著阅读(共6分)7.你为初一新生推荐阅读《朝花夕拾》。
下面是推荐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3分)《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书中,有①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②的《五猖会》;有表现他在日本与老师交往的《③》……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8.2015年石景山区“中学生戏剧节”展演活动吸引了全区师生广泛、积极参与,师生们阅读原著,改编剧本,加紧排练,不少学校还成立了戏剧社。
全区共报送27个话剧,其中11个剧目参加了展演活动。
你校戏剧社决定排演《骆驼祥子》片段,为下次展演做准备。
作为戏剧社成员,请你向导演自荐饰演其中一个角色,并说明你能演好这个角色的理由。
(3分)答:四、现代文阅读(共17分)(一)阅读《冰湖》,完成第9–12题。
(共9分)冰湖陈彦斌①“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
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②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
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
“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
”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③“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
“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
”“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④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
他忙招呼儿子起网。
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
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
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⑤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
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
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
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⑥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
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
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
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⑦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
船桨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
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
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
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
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⑧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
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
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⑨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
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
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