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4.24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3
有机化学基础(必修)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乙烯的最简式C 2H 4B 、乙醇的结构简式C 2H 6O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D 、碳原子以四对共用电子对与其它原子的结合2.关于烃和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A 、烃的组成均符合通式Cn H 2n+2B .甲烷只能发生取代反应而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 .烃类均不溶于水D .甲烷在同系物中含碳量最高,因而是清洁能源3.若用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四氯乙烷,这一过程中所要经历的反应及耗用氯气的量是(设乙烯为1mol ,反应产物中的有机物只是四氯乙烷)A .取代,4 mol Cl 2B .加成,2 mol Cl 2C .加成、取代,2 mol Cl 2D .加成、取代,3 mol Cl 24.1866年凯库勒(右图)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它不能解释的事实是A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B .苯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C .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D .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5.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下列的水果存放方法最合适的是A .放入敞口的容器中B .放入密封的容器中C .放入充有少量乙烯的密封容器中D .放入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硅土的密封容器中。
7.下列物质既能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的是: A.CH 3COOH B. CH 3CH 2OH C.乙酸乙酯 D.水8. 某有机物A它能发生的反应是: ①加聚为高分子,②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④与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⑤在苯环上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A .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⑥ D.全部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牛油是纯净物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C.牛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D.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硬化油10.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淀粉 葡萄糖 CO 2和H 2O (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B .纤维素 葡萄糖 CO 2和H 2O (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 .油脂 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CO 2和H 2O (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 .蛋白质 氨基酸 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 11.奥运吉祥物福娃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无毒的聚酯纤维()。
△4.35有机物的相互转化【目标诠释】 - -我来认识认识烃类物质、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性质、反响类型、反响条件初步学会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掌握有机合成的关键 -碳骨架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及转化 .【导学菜单】 - -我来预习(1)完成以下方程式总结引入碳碳双键的三种方法:a CH 3CH 2CH 2OH 浓H 2SO 4 170℃b CH CH + HCl 催化剂c CH 3CH 2Br NaOH/C 2H 5OH 引入碳碳双键的三种方法是: (2 )完成以下方程式总结引入卤原子的三种方法:a CH 4 + Cl 2 光 + Br 2 Feb CH 3 -CH =CH 2 + Cl 2c CH 3CH 2OH + HBr H +△引入卤原子的三种方法是: (3 )完成以下方程式总结引入羟基的四种方法:a CH 2 =CH 2 + H 2O 催化剂b CH 3CH 2Cl + H 2O NaOHc CH 3CHO + H 2 Ni引入羟基的四种方法是: (4 )引入羰基或醛基 ,通过醇或烯烃的氧化等 a CH 3CH 2OH + O 2 Cu △ b CH 3CHCH 3 + O 2 Cu△<5> 引入羧基 ,通过氧化a CH 3CHO + O 2 催化剂b CH 3CHO + C u (O H )2 △c KMnO 4/H +【困惑扫描】 - -我来质疑【感悟平台】 - -我来探究【建立网络】 - -我来归纳-CH 3 △△ △ △【过关窗口】 - -我来练习1、以苯为原料不能通过一步反响制得的有机物是 ( )A 溴苯B 苯磺酸C TNTD 环己烷E 苯酚2.、A 与Na OH 溶液共热后通足量CO 2B 溶解,加热通足量SO 2C 与稀硫酸共热后参加足量Na OHD 与稀硫酸共热后参加足量NaHC O 33、化合物丙由如下反响制得C 4H 10O(甲) 浓硫酸△ C 4H 8(乙) Br 2 ,溶剂CCl 4 C 4H 8Br 2(丙),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 ( )A CH 3CH 2CHBrCH 2BrB CH 3CH (CH 2Br )2C CH 3CHBrCHBrCH 3D (CH 3 )2CBrCH 2Br4、 从环己烷可制备1 ,4 -环己二醇的二醋酸酯 ,下面是有关的8步反响 (其中所有无机产物均已略去 ): ClCL 2光照 NaOH A CL 2 不见光 B ④ ⑤ Br -① 醇 △② ③⑥ C ⑦ D ⑧ CH 3COO -OOCCH 3 其中有3步属于取代 醋酸 ,醋酸酐反响 ,2步属于消去反响 ,3步属于加成反响 .反响 ① 、 和 属于取代反响 ,其中③、和 属于加成反响 ,化合物结构简式为 BC .④所用试剂和条件5、从丙醇合成丙三醇 ,可采用以下四步反响:500℃-600℃CH 3CH =CH 2 CH 2ClCH =CH 2 1 ,2 ,3 -三氯丙烷丙三醇写出各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并分别注明反响类型:6、由甲苯为原料来制苯甲酸苯甲酯 ,写出所发生的化学反响方程式 ,注明反响条件 .-COONa 转变成 -OOCCH 3 -COONa 的正确方法是( )- OH参考答案1.E 2.A 3.B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 zxxk /wxt/list. aspx? ClassID =3060。
重要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学习目标】1、以烷、烯、炔和芳香烃的代表物为例,比较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2、知道卤代烃、醇、醛、羧酸、酯的化学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3、能够根据上述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预习检测】一、烃的重要性质写出上述化学方程式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
二、烃的衍生物重要性质写出上述化学方程式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⒃;⒄;⒅;⒆苯酚与溴水反应;⒇苯酚钠与CO2反应。
【合作探究】:例1、以石油裂解气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增塑剂G。
+请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反应④。
(2)写出反应条件:反应③、反应⑥。
(3)反应②③的目的是:。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5)B被氧化成C的过程中会有中间产物生成,该中间产物可能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检验该物质存在的试剂是。
(6)写出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
例2、通常情况下,多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分子结构是不稳定的,容易自动失水,生成碳氧双键的结构:下面是9个化合物的转变关系(1)化合物①是________________,它跟氯气发生反应的条件A是__________________.(2)化合物⑤跟⑦可在酸的催化下去水生成化合物⑨,⑨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名称是_________.(3)化合物⑨是重要的定香剂,香料工业上常用化合物②和⑧直接合成它.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否电离 是否完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20高中化学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案 苏教版选修4单元 第一单元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节题第1课时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联想、比较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通过溶液的导电性,体会化学对生活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 学 过 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讲解]酸和碱是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的物质,但又有弱酸(如醋酸)弱碱(一水合氨),为什么? [提问]什么叫电离?:[练习]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 盐酸中加入镁粉 (2) 醋酸中加入镁粉[讲解]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依据是 熔化或溶于能否导电 。
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依据是 溶于水能否完全电离 。
(一)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讲解]1.相互关系否——非电解质化合物 是——强电解质能否——弱电解质热或水的作用电解质 自由移动离子电离[实验探究]醋酸是弱电解质 P58[口答]电解质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时离解出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Mg 2+ 2H +==Mg 2++H 2↑ 2CH 3COOH==2CH 3COO —+Mg 2++H 2↑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和依据教学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方法原理1、测同浓度的导电性2、测同浓度的C(H+)3、同浓度同体积(过量)与等质量的镁反应速率(二)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与电解质强弱影响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讲解]①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主要决定因素)温度一定,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②温度:湿度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与金属导电相反)③离子电荷数:电荷数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由此可知: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第二课时酚的性质和应用、基团间的相互影响[课标要求]1.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理解基团间的相互影响1.羟基(—OH)与苯环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酚。
2.苯酚呈弱酸性,其酸性比H2CO3的弱,往溶液中通入CO2,不论CO2是否过量,均生成NaHCO3而不生成Na2CO3。
3.苯酚与浓溴水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的白色沉淀,此性质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4.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此反应是鉴别酚类物质的常用方法。
5.苯酚中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上的氢更活泼,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羟基邻、对位的氢更活泼。
苯酚的结构与物理性质1.酚的概念分子中羟基与苯环(或其他芳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有机化合物,最简单的酚是苯酚。
2.苯酚的结构3.苯酚的物理性质1.取少量苯酚晶体,放在试管里,加入4~5 mL水,振荡,有什么现象?若再加热又有什么现象?冷却后呢?原因是什么?提示:加入水后振荡变浑浊,加热后由浑浊逐渐变为澄清,冷却后又变浑浊。
原因:在常温下,苯酚在水里的溶解度不大,温度升高时溶解度增大,高于65 ℃时,苯酚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2.分子里含有羟基的有机物可有哪些类别?提示:羟基与饱和碳原子相连的是醇类,其中含有苯环的醇类属于芳香醇,而羟基与苯环上碳直接相连的则属于酚类。
1.较多苯酚溶于水形成浊液,加热到65 ℃以上时变澄清,再冷却又变浑浊。
2.苯酚与水构成的浊液不是悬浊液,而是乳浊液,静置后分层。
要将苯酚与水分离不能用过滤法,而是用分液的方法。
3.脂肪醇、芳香醇与酚的比较4.C7H8O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找同分异构体时注意从类别上分析,醇类与醚类属于同分异构体,芳香醇与酚类属于同分异构体。
1.下列物质属于酚类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选C①为芳香醇,②为环醇;③和④的结构中,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属于酚。
2.下列关于苯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纯净的苯酚是粉红色晶体B.有特殊气味C.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不易溶于冷水D.苯酚有毒,沾到皮肤上,可用酒精洗涤解析:选A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在空气中放置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呈粉红色,A错误。
4.37 专题4复习检测1、利可君片(Leucogen Tablets)为半胱氨酸衍生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白血球减少症及血小板减少症。
其主要成份利可君的结构如右图。
下列有关利可君的说法错误..的是()A、既能和盐酸发生反应又能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B、分子中能发生水解反应的官能团有两个C、能发生酯化、水解、氯代、还原、氧化等反应D、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共面2、2006年3月2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英国食品标准局在对英国与法国贩售的芬达汽水、美年达橙汁等230种软饮料检测,发现含有高量的致癌化学物质——苯,报道指出汽水中如果同时含有苯甲酸钠(防腐剂,C6H5COONa)与维生素C(抗氧化剂,结构式如图)可能会相互作用生成苯、苯与血癌(白血病)的形成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下列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A、苯是非极性分子B、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C、维生素C在碱性溶液中能稳定存在D、维生素C可溶于水3、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反应的颜色变化正确的是()①蛋白质遇浓硝酸—黄色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蓝色③溴化银见光分解—白色④热的氧化铜遇乙醇—绿色⑤新制氯水久置后—无色⑥苯酚在空气中氧化—粉红色A、①②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⑤⑥D、②③⑥4、为探究一溴环己烷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发生的是水解反应还是消去反应,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甲: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稀硝酸中和NaOH,然后再滴入AgNO3溶液,若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溴水,若溶液颜色很快褪去,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丙:向反应混合液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浅,则可证明发生了消去反应。
则有关上述实验方案叙述()A、甲正确B、乙正确C、丙正确D、上述实验方案都不正确5、如图为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已知酯类在铜铬氧化物(CuO·CuCrO4)催化下,与氢气反应得到醇,羰基双键可同时被还原,但苯环在催化氢化过程中不变,其反应原理如下:关于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0H14O5B、该有机物可以与浓溴水反应C、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所得产物中有醇类物质D、1mol该有机物在铜铬氧化物催化下仅能与2mol氢气发生反应6、已知甲醛分子中4个原子是共平面的。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25届化学高一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物质相互作用时,生成物与反应物的量或者反应条件无关的是( )A.碳酸氢钠与石灰水B.碳酸钠与盐酸C.钠与水D.钠与氧气2、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 ② ③ ④A.装置①振荡后静置,溶液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B.装置②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装置③可用于制取蒸馏水D.装置④ b口进气可收集H2、CO2等气体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不同B.C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C.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化合价发生升降4、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2CO3 = Na2+ + CO32−B.NaHCO3 = Na+ + H+ + CO32−C.H2CO3 = 2H+ + CO32−D.Ba(OH)2 = Ba2+ + 2OH−5、氯气有毒,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检验管道是否漏气,如果氯气泄漏,将在管道周围产生大量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8NH3→6NH4Cl+N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N2是还原产物,NH4Cl是氧化产物C.3分子氯气只氧化了2分子NH3D.NH4Cl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6、由Na2CO3·10H2O与NaHCO3组成的混合物4. 54 g,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Na+的浓度为0.4 mol·L-1,另取等质量的混合物加强热至质量不变,则剩余固体的质量为A.4.24 g B.3.18 g C.2.12 g D.1.06g7、自来水常用Cl2消毒,用这种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变质的是A.CuSO4B.FeCl2C.NaI D.AgNO3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Ba2++OH—+H++SO42—=BaSO4↓+H2OB.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C.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D.碳酸氢钠与醋酸反应HCO3—+CH3COOH=CH3COO—+CO2↑+H2O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B.容量瓶不能作反应的容器,但可以储存配好的溶液C.容量瓶使用前要检漏,方法是加入一定量水倒转过来不漏即可D.定容时,往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直到液面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1—2厘米处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直到溶液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10、设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2015高中化学专题导学案苏教版选修5【目标诠释】——我来认识进一步了解糖类、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形成知识网络化。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哪些物质?2、糖类有哪些典型的化学性质?试举例说明。
3、油脂有哪些典型的化学性质?试举例说明。
4、单糖、低聚糖、多糖之间有什么联系?氨基酸与蛋白质之间有什么联系?5、自然界中哪些物质含有比较丰富的糖类?6、脂肪和油都属于油脂,两者有什么不同?如何转化?7、为什么说糖类、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等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8、氨基酸、蛋白质分别有哪些典型化学性质?检验氨基酸、蛋白质常采用哪些方法?9、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如何?请举例说明。
【困惑扫描】——我来质疑【建立网络】——我来归纳【过关窗口】——我来练习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不一定都是羧酸C.天然蛋白蛋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D.油脂水解得到的醇是丙三醇2、下列各物质中,前者为附着在容器内壁的物质,后者为选用的洗涤剂,其中搭配不合适的是------------------------------------------------------------------------- ()A 银镜,氨水B 油脂,热碱液C 石蜡,汽油D 晶体碘,酒精3、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A.在糖类结构中最简单 B.在所有糖类中碳原子数最少C.分子中含有一个醛基 D.不能再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4、已知葡萄糖的结构式为CH2OH(CHOH)4CHO,由此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具有醇类物质性质能发生酯化反应B 葡萄糖具有醛类物质的还原性C 燃烧葡萄糖的产物一定为CO2和H2OD 充分燃烧等质量的葡萄糖的甲醛,所需要氧气物质的量相同5、1997年,英国的“克隆羊”备受世界关注。
1.1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专题1 认识有机化合物(共5课时)1.21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研究1.22有机物组成和结构研究1.23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1.24专题1复习与检测专题2 有机物的结构与分类(共6课时)2.1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2.12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2.13同分异构体2.21有机化合物的分类2.2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2.23专题2复习与检测专题3 常见的烃(共8课时)3.11脂肪烃的性质3.12脂肪烃的来源与石油化工3.21苯结构与性质(1)3.22苯结构与性质(2)3.23芳香烃来源与应用(1)3.24芳香烃来源与应用(2)3.25单元复习与检测3.26专题3复习与检测专题4 烃的衍生物(共14课时)4.11卤代烃的性质4.12卤代烃的应用4.21醇的性质和应用(1)4.22醇的性质和应用(2)4.23酚的性质和应用4.24基团间的相互影响4.25单元复习与检测4.31醛的性质和应用(1)4.32醛的性质和应用(2)4.33羧酸性质和应用(1)4.34羧酸性质和应用(2)4.35有机物的相互转化4.36单元复习与检测4.37专题4复习与检测专题5 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共6课时)5.11糖类(1)5.12糖类(2)5.13油脂5.21氨基酸5.22蛋白质核酸5.23专题5复习与检测【目标诠释】——我来认识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复习有机物的概念及常见的几种有机物如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及乙酸乙酯的结构和性质。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什么是有机物?有机物有什么特点?2.甲烷、乙烯、苯的结构特点各是什么?各有哪些物理性质?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对应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3.写出乙醇的结构式、结构简式,乙醇的物理性质有哪些?有哪些用途?其化学性质有哪些?写出对应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4.写出乙酸乙酯的结构简式,其物理性质右哪些?其化学性质有那些?写出对应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
4.24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目标诠释】——我来认识
掌握苯酚与乙醇中羟基的比较,苯与苯酚中苯环的比较,知道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导学菜单】——我来预习
1、乙醇、乙酸、苯酚分子中的羟基活泼性如何?列表比较与Na、Na2CO3、NaHCO3、NaOH
的反应情况?
2、列表比较苯和苯酚的溴代反应?
3、查相关资料比较苯与甲苯硝化反应有何不同?它们都能使高锰酸钾褪色吗?
4、我们常说“物质的结构决定其性质”,“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
通过以上学习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思考后,将你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
【困惑扫描】——我来质疑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
同种基团在不同物质中表现的性质相同吗?
【建立网络】——我来归纳
通过以上的学习,请你总结下常见的基团间的相互影响有哪些常见的情况?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
1、苯在催化剂存在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而苯酚与溴水不用加热也不用催化剂便能发生取代反应,其原因是()
A、苯环与羟基相互影响,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更活泼。
B、苯环与羟基相互影响,使羟基上的氢原子变得更活泼。
C、羟基影响了苯环,使苯环上的氢原子变得更活泼。
D、苯环影响了羟基,使羟基上的氢原子变得更活泼。
2、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其化学性质的不同。
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苯酚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苯酚苯环上的氢原子比苯分子中的氢原子更容易被卤原子取代。
3、苯酚与乙醇在性质上有很大差别的原因是()
A、官能团不同。
B、常温下状态不同。
C、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D、官能团所连烃基不同。
4、下列反应能说明苯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影响苯环,使苯酚分子中苯环比苯活泼的是()
①苯酚与钠的反应
②
③
A 、①③
B 、②
C 、②③
D 、全部
5、将-CH3,,-OH,-COOH四种不同基团两两组合后形成的化合物中,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有()
A、2种B、3种C、4种D、5种6、下列各组有机化合物中,肯定属于同系物的一组是()
A、C2H6与C5H12
B、C2H4O与C4H8O
C、与 D 、甲醇与乙二醇
参考答案:1C 2B 3D 4B 5C 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