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7
心功能不全诊断标准分级
心功能不全是一种心脏疾病,表示心脏无法有效地泵血以满足身体的需求。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和欧洲心脏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的指南,心功能不全可以根据症状和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级。
以下是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标准分级:
1. 分级I:无明显症状和活动限制。
此时,患者没有症状,即使在日常活动中也没有限制。
心功能正常。
2. 分级II:有轻度症状和轻度活动限制。
此时,患者在进行一些身体活动时可能会出现疲劳、气促或心慌等轻微症状,但在休息后可以缓解。
3. 分级III:有明显症状和明显活动限制。
此时,患者在进行正常日常活动时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如疲劳、气促、心慌、胸闷等,需要频繁休息才能缓解。
4. 分级IV:有严重症状和严重活动限制。
此时,患者在休息状态下也可能出现症状,进行任何轻微活动都会加重症状,且症状无法通过休息缓解。
这些分级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心功能不全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但请注意,这只是一种常见的分级系统,具体的诊断和分级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判断。
1。
什么是心功能不全?*导读:心功能不全就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不能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对于心脏泵血的需求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心功能不全(心衰)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异常,以致在循环血量和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心脏泵出的血液达不到组织的需求,或仅能在心室充盈压增高时满足代谢需要;此时神经体液因子被激活参与代偿,形成具有血液动力功能导演和神经体液激活多方面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简单地说,心功能不全就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不能满足身体各组织器官对于心脏泵血的需求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对于患者来说,心功能不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因为它是一种症候群,疲劳、气短、心悸、体重减轻、肌肉松弛萎缩,整日卧床。
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亦高,慢性心功能不全基本病因是各种慢性心肌病损和长期心室负荷过重。
在我国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病因包括:不明原因和瓣膜疾病为主,其次为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功能不全)。
其诱因主要是:感染、心律失常、水电解质紊乱、过度疲劳、精神压力过重、环境气候急剧变化及妊娠、分娩并发其他疾病等。
临床上,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左心功能不全最常见,它主要影响患者的肺循环。
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夜尿增多、疲乏无力。
老年人多存在其它脏器的老化和疾病,因此可以干扰一些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不少老年人即使有心功能不全存在,活动时并不感到明显气急,而表现为极度疲倦和咳嗽,常出现不寻常的大汗淋漓。
左心功能不全不易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部感染等区别。
心功能不全有多种分类标准,按其发展进程可分为急性心功能不全和慢性心功能不全;按发作的部位可分为左心功能不全、右心功能不全和全心功能不全竭;按发生的基本原理可分为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功能不全和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功能不全等。
心功能不全定义:指各种原因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心脏泵血量和(或)充盈功能低下,以至于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
心力衰竭:指心功能不全的失代偿阶段。
充女性心力衰竭:由于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出现心腔扩大,静脉淤血以及组织水肿的表现。
第一节病因和诱因一、病因(一)心肌收缩性降低疾病导致的心肌病变、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能量代谢障碍易使心肌收缩性降低。
(二)心里负荷过重1.前负荷过重前负荷指心脏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相当于心室舒张末期容量或压力。
又称容量负荷。
左心室前负荷过重是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心室充盈量增加。
右心室前负荷过重是三尖瓣或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房室间隔缺损出现左向右的分流。
2.后负荷过重后负荷是指心室射血时所要克服的阻力,又称压力负荷。
通常用动脉血压衡量。
左心室后负荷过重是高血压、主动脉缩窄和主动脉瓣狭窄。
右心室后负荷过重是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心室舒张及充盈受限心肌缺虫或梗死■膜关闭不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心肌炎房东间隔缺损主动脉缩窄限制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心室舒推化药物毒性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域病二、诱因(一)感染1.发热时,代谢增加,加重心脏负荷。
2.心率加快,既加剧心肌耗氧,又通过缩短舒张期降低能脉血液灌流量而减少心肌供血供氧。
3.内毒素直接损伤心肌细胞。
4.若发生肺部感染,则进一步减少心肌供氧。
(二)酸碱平衡及电解质代谢紊乱1.钾离子可通过干扰心肌兴奋性、传导性和自律性引起心律失常。
2.酸中毒可干扰心肌钙离子转运而抑制心肌收缩。
(三)心律失常1 .房室协调性紊乱,导致心室充盈不足,射血功能障碍。
2 .舒张期缩短,过脉血流不足,心肌缺血缺氧。
3.心率加快,耗氧量增加,加剧缺氧。
(四)妊娠与分娩血容量增加导致稀释性贫血和心脏负荷加重。
(五)其他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输液输血过多过快、贫血、洋地黄中毒等均可诱发心力衰竭。
第二节分类一、按发生部位分类(一)左心衰竭病因:能心病、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O 临床:心排出量减少、肺循环淤血、肺水肿。
•A型题1.下述心力衰竭的定义,哪项是正确的A.心输出量抵于正常B.每博心输出量低于正常C.心脏指数低与于正常D.由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泵衰竭E.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足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2.下述哪项原因不会导致心脏压力负荷增加A.主动脉狭窄B.肺动脉狭窄C.二尖瓣关闭不全D.高血压E.主动脉瓣狭窄3.下述哪项原因不会导致心脏容量负荷增加A.二尖瓣关闭不全B.主动脉关闭不全C.室间隔缺损D.肺动脉高压E.动静脉瘘4.关于心脏前负荷,下面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指心室射血所要克服的张力B.又称压力负荷C.指心脏收缩前所承受的容量负荷D.指循环血量E.前负荷过度可导致向心性肥大5.关于心脏后负荷,下面哪项叙述不正确A.又称压力负荷B.决定心肌收缩的初长度C.指心脏收缩时所遇到的负荷D.肺动脉高压可导致右室后负荷增加E.高血压可导致左室后负荷增加6.下述哪项不是心力衰竭的原因A.心脏负荷增加B.感染C.弥漫性心肌病变D.心肌缺血缺氧E.严重的心律失常7.下述哪项原因不会引起高心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甲亢B.贫血C.VitB1缺乏D.动静脉瘘E.二尖瓣狭窄8.关于高心输出量性心力衰竭,下面哪项叙述不正确A.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比心力衰竭前有所降低,但可高于正常水平B.回心血量增多C.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D.可继发于心脏后负荷降低的疾病E.可继发于代谢增高的疾病9.关于心力衰竭的叙述,下面哪项适用于所有心衰病人A.心力衰竭病人心肌肥大B.心力衰竭病人血容量增加C.心力衰竭病人心输出量低于正常D.心力衰竭病人动静脉氧含量差增大E.心力衰竭病人心率加快10.心力衰竭时血液灌流量减少最显著的器官是A.心脏B.皮肤C.肾D.骨胳肌E.肝11.克山病作为地方病,与土壤缺乏下面哪种微量元素有关A.硒B.钙C.铁D.锌E.镁12.心力衰竭时不可能出现下述哪些变化A.心脏指数大于正常B.射血分数大于正常C.心率加快D.动脉压正常E.静脉压增加13.左心衰竭病人新近出现右心衰竭,会表现出A.肺淤血,水肿加重B.肺淤血、水肿减轻C.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均加重D.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均减轻E.肺淤血加重、体循环淤血减轻14.心力衰竭时,机体不可能出现哪项变化A.通过紧张源性扩张加强心肌收缩力B.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C.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增加血容量D.组织摄氧和利用氧能力增强E.动脉压和静脉压可保持正常15.心力衰竭时有关心率加快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无论急性或慢性心力衰竭,心率都加快B.心率加快是最容易被迅速动员起来的一种代偿活动C.心率越快其代偿效果越好D.心率加快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E.代偿作用有限,不太经济16.哪项关于心肌肥大的叙述是不正确的A.心肌肥大主要是指心肌细胞体积增大,重量增加B.心肌肥大是一种较经济和持久的代偿方式C.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都有重要代偿意义D.单位重量的肥大心肌收缩力增加E.心肌肥大的代偿功能也有一定限度17.下述哪项不属于肥大心肌细胞Ca2+转运失常的表现A.肌浆网摄取Ca2+增加,释放减少B.线粒体摄取增多,释放减少C.细胞膜表面积相对减少,钙通道减少D.酸中毒和高钾血症使Ca2+内流减少18.肥大心肌细胞表面积相对减少的主要危害是A.影响细胞吸收营养物质B.影响细胞供氧C.影响细胞转运离子的能力D.影响细胞内线粒体数量E.以上答案均正确19.左心衰竭时A.射血分数降低,心脏指数降低,肺动脉楔压升高B.射血分数降低,心脏指数降低,肺动脉楔压降低C.射血分数升高,心脏指数降低,肺动脉楔压升高D.射血分数降低,心脏指数升高,肺动脉楔压降低E.射血分数降低,心脏指数升高,肺动脉楔压正常20.左心功能不全时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A.心脏缺血缺氧B.低血压C.肺淤血、肺水肿D.体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减少E.以上都不是21.右心衰竭不可能出现下面哪些变化A.下肢水肿B.肝肿大C.少尿D.食欲不振,恶心呕吐E.心性哮喘22.与肥大心肌内去甲肾上腺素减少无关的原因是A.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下降B.肥大心肌内去甲肾上腺素合成不足C.去甲肾上腺素消耗过多D.单位重量肥大心肌内交感神经分布密度降低E.肥大心肌内酪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23.心功能降低时最早出现的变化是A.心输出量降低B.心力贮备降低C.心脏指数降低D.射血分数降低E.动脉血压降低24.下列哪项指标能够反映左心室前负荷变化A.心输出量B.肺动脉楔压C.中心静脉压D.主动脉压E.肺总阻力25.Frank-Starling定律是指,在一定范围内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心肌初长度呈正比B.心室舒张末期压力与心肌初长度呈正比C.心室收缩末期容积与心肌初长度呈正比D.心肌收缩力与心肌初长度呈正比E.心肌收缩力与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呈正比26.下面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项不正确A.指右心房和腔静脉的压力B.可用来监控输液的速度和总量C.可以反映右室舒张末期压力D.左室射血功能降低时此值降低E.右室不能将回心血量充分排出时此值增高27.下述肥大心肌由代偿转为失代偿的原因哪一项是错误的A.心肌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减少B.心肌细胞数目过度增生C.冠脉微循环障碍D.心肌细胞膜表面积相对减少E.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低28.下面哪项指标最能反映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性减弱A.心输出量减少B.心脏指数减少C.射血分数减少D.肺动脉压增高E.中心静脉压增高29.心力衰竭时最常出现的酸碱平衡紊乱是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B型题• A.左心室前负荷过度 B.左心室后负荷过度 C.右心室前负荷过度 D.右心室后负荷过度 E.心肌缺氧1.冠心病主要引起2.高血压主要引起3.肺动脉高压主要引起4.二尖瓣关闭不全主要引起5.三尖瓣关闭不全主要引起A.心肌结构破坏B.心肌细胞不平衡生长C.心肌能量生成障碍D.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E.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6.严重贫血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7.VitB1缺乏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8.大面积心肌梗塞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9.肥大心肌发生衰竭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10.肥大心肌ATP酶活性降低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机制是参考答案:A型题:1-5.ECDCB 6-10.BEBDC 11-15.ABBEC 16-20.DAEAC 21-25.EABBD 26-29.DBCA B型题:1-5.EBDAC ABD• 1.心力衰竭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
2.高血压可以导致心脏左室_______负荷增加,使心肌肌节________增生,最终导致_________性心肌肥大。
3.二尖瓣关闭不全可以导致心脏左室_________负荷增加,使心肌肌节__________增生,最终导致_______性心肌肥大。
4.按照Laplace定律,心脏室壁张力与________和__________成正比,与___________成反比。
5.根据心脏的受损部位,可以把心力衰竭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6.影响心输出量的四个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左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病理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8.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脚气病性心脏病主要是有由于___________缺乏,导致心肌能量___________障碍。
10. 心力衰竭时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1. 左心衰竭可出现呼吸困难,其表现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心力衰竭时血液发生重新分布,其中___的血液量减少最为显著,其次是______和______,而_____和____的血液供应可不减少。
13. 心脏负荷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__,一是______________。
14. 心率加快是心功能不全时的一种重要代偿形式,但当心率大于______时由于__________和心脏舒张期缩短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每博输出量明显减少,甚至因____________而失去代偿意义15. 心功能不全时心肌收缩力的增加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实现的。
16. 急性心力衰竭时由于__________,使动脉血压___________;慢性心力衰竭时机体可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性使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以及通过__________等代偿使动脉血压_____________。
17. 心肌肥大有两种形式,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
18. 心肌肥大主要是___________的结果,单位重量肥大心肌的收缩性____________,心脏总的收缩力___________。
19. 心钠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心力衰竭时由于____________使血容量增加,又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和压力增高以致___________,发生静脉淤血。
21. 肺动脉楔压也称为____________,是用漂浮导管通过右心进入_____________而测出的,可以反映____________。
22. 心肌肥大是一种不平衡的生长,这种不平衡可表现在器官、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上。
其中在___________水平上,肌球蛋白分子头部和尾部的比值______________,头部ATP酶的活性_________。
23. 心力衰竭时,体静脉淤血和血流速度减慢可引起____________缺氧,肺淤血和水肿又可引起____________缺氧。
24. 心功能不全时,心输出量减少,致使舒张末期容积_____________,心肌初长度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
25. 心功能不全时心脏本身的代偿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心功能不全时,心脏以外的代偿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