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心功能不全患者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范文
患者姓名:
病历号:
住院号:
一、主诉:
- 年龄66岁男性,因“活动后胸闷、气短半个月”就诊。
经检查诊断为“心肌缺血症伴心功能不全”。
二、体征:
1. 脉搏:98次/分,规律
2. 呼吸频率:22次/分
3. 血压:120/80
4. 体温:36.5°
三、护理观察:
1. 口服利尿剂、消肿药等按时给药,服药情况良好。
2. 节食减盐,每餐500毫升以内,无特殊饮食要求。
3. 术后伤口红肿轻微,无出血渗液。
4. 活动量适中,部分体力活动后未见气短。
5. 饮水量1500毫升,口渴无异。
6. 大小便排泄规律。
四、护理诊断:
1. 体液容量和平衡障碍轻度
2. 出口部瘀斑和浮肿轻微
3. 进食瘦弱
4. 活动能力下降
五、护理计划:
1. 注意灌注量观察,如需增加服用利尿药。
2. 加强口腔护理,注意瘀斑消肿。
3. 营养餐式适度,口服维生素补充。
4. 限制剧烈活动,适量康复锻炼。
六、护士签名: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心功能不全患者护理记录单的一个范文,包括了主要的项目如患者基本信息、体征、护理观察、护理诊断与护理计划等内容。
实际操作中需根据个别患者的情况进行修改和补充。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定义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出现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发病速度: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发病部位: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有无舒缩功能障碍:收缩性心力衰竭、舒张性心力衰竭。
一、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二、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慢性心力衰竭(一)病因和诱因1.病因(1)心肌损害: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炎和心肌病(2)心脏负荷过重★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总结:前容后压★1)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等。
总结:两高两狭★2)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见于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以及甲亢、慢性贫血等。
总结:不闭不全又缺损2.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的因素(1)感染:感染是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诱因,特别是呼吸道感染★。
(2)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劳累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
(3)循环血量增加或锐减:如输液过多过快★(慢性心衰患者应控制在20~30滴/分)、摄入高钠食物、大量失血、严重脱水等。
(4)严重心律失常:尤其是各类快速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
(5)治疗不当:如洋地黄用量不足或过量、不恰当应用某些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等。
(6)妊娠和分娩:妊娠、分娩加重心脏负荷,可诱发心力衰竭。
(7)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肺栓塞等。
直接引起心脏后负荷加重的瓣膜病为A.主动脉瓣狭窄B.主动脉瓣关闭不全C.二尖瓣狭窄D.二尖瓣关闭不全E.三尖瓣关闭不全『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引起左心后负荷加重的瓣膜病为主动脉瓣狭窄;引起右心后负荷加重的瓣膜病为肺动脉瓣狭窄。
下列哪种疾病可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A.肺动脉瓣狭窄B.肺动脉高压C.主动脉瓣狭窄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甲状腺功能减退『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主动脉瓣狭窄可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我先跟您讲讲我曾经遇到的一个事儿。
有一次,我在病房里遇到一位心功能不全的老大爷。
他整个人看起来特别没精神,总是唉声叹气的。
我就好奇地问他咋啦,他说这病把他折磨得啥也干不了,心里特别烦躁。
我能感觉到他的无奈和无助,这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对于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护理可太重要了。
咱们先来说说一般的护理措施。
首先就是休息啦。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得让病人实实在在地得到充分休息。
比如说,给他们安排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温度、湿度都得合适。
就像我遇到的那位老大爷,给他的病房调整到一个他觉得舒服的温度,他的心情都能好一些。
再说说饮食护理。
这方面可不能马虎,得控制盐的摄入量。
为啥呢?盐吃多了,容易让身体里的水分潴留,加重心脏负担。
就像给车加了太多油,跑起来就费劲。
所以得跟病人和家属反复强调,做菜别太咸。
还有药物护理。
给病人用药的时候,那得特别小心。
要按时按量,还得观察有没有不良反应。
有一回,一个病人吃了药之后感觉有点头晕,可把我们紧张坏了,赶紧检查是咋回事。
心理护理也不能少。
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心里往往都很焦虑、害怕。
咱们得像朋友一样跟他们多聊聊,让他们放宽心。
有个阿姨,因为这病天天愁眉苦脸的,我们就经常陪她说话,给她讲一些康复得很好的例子,慢慢地,她脸上也有笑容了。
病情观察也特别关键。
要时刻留意病人的呼吸、心跳、血压这些指标。
有一次,一个病人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我们马上采取措施,才避免了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日常活动的护理也有讲究。
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活动计划。
不能让他们太累,但也不能一直躺着不动。
就像走路,刚开始走几步,慢慢增加,得循序渐进。
护理心功能不全的病人,真的需要我们处处细心、事事用心。
就像照顾一个珍贵的宝贝,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希望咱们的努力,能让这些病人的日子过得舒服一些,病情也能慢慢好起来。
这就是心功能不全病人护理的那些事儿,您记住了吗?。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影响心脏排血功能的心律失常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
2.心理护理
3.饮食护理:宜选择低脂、易消化、营养饮食,不宜饱食,少量多餐。
4.用药护理
①利多卡因须注意静脉注射不可过快、过量
②奎尼丁有较强的心脏毒性作用,使用前须测血压、心率
5.心脏电复律护理
·适应证:
①非同步电复律:室颤、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②同步:有R波的各种快速异位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禁忌证:病史长、心脏明显扩大,同时伴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房颤和房扑病人;洋地黄中毒或低血钾病人。
·操作配合: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和心尖部,两个电极板之间距离不小于10cm。
6.心脏起搏器的护理
·心电监护:24小时,每天自测脉搏2次
卧位:
①遵医嘱绝对卧床1~3天,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不要压迫植入侧。
②6周内限制体力活动
伤口:
①局部沙袋加压6小时,每个2小时松解5分钟
②保持切口处皮肤清洁干燥
外出随身携带起搏器植入卡
避免强磁场和高血压的场所,移动电话放置在距离起搏器15cm的口袋内。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心功能不全是指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足够的血液泵出,导致心脏无法满足全身组织的需氧量的一种疾病。
对于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旨在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针对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监测 vital signs (体征):定期检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和体温,及时观察异常表现。
2.观察症状变化:密切关注病人的症状变化,特别是呼吸困难、水肿、疲劳、胸痛等。
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3.体重监测:每天测量病人的体重,及时发现体重增加提示身体出现积液。
建议病人在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进行体重测量。
4.限制液体摄入:对于心功能不全病人,建议限制液体的摄入量,避免进一步积液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按医嘱控制每天的液体摄入量。
5.适量控制盐摄入:合理调节盐饮食,避免过多摄入盐分导致积液。
避免食用高钠食品,如腌制品、咸菜、零食等。
6.用枕头垫高上体:睡觉时,建议让病人将上半身抬高15-30度,以减轻心脏负担,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7.鼓励小而频繁进食:心功能不全病人常有食欲不佳、消化功能减弱的问题,可以鼓励病人采用小而频繁的进食方式,保证营养摄入。
8.控制体力活动: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的运动强度和方式。
建议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以提高心脏功能。
9.提供心理支持:心功能不全病人常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积极提供心理支持,安抚病人的情绪,减轻其精神负担。
10.药物管理:根据医生的处方合理给药,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
提醒病人按时服药,并定期检查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11.合理安排休息:病人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鼓励病人进行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阅读等。
12.协助调整生活方式:提供健康饮食指导、戒烟戒酒指导等,帮助病人改善生活习惯,降低心脏负担,促进康复。
13.及时就医:如病情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建议病人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的诊疗和治疗。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和诱因
1、病因
(1)心肌损害: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以糖尿病,心肌病最常见。
(2)心脏负荷过重
1)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监狱二尖瓣、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2)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等。
2、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的因素
(1)感染:感染是最常见和最主要的诱因,特别是呼吸道感染。
(2)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劳累过度、精神紧张、情绪激动。
(3)循环血量增加或锐减:如输液速度过快、摄入高钠食物、妊娠及大量失血、严重脱水。
(4)严重心律失常:尤其是各类快速新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
(5)治疗不当:如洋地黄用量不足或过量,不恰当应用某些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6)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水、电解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肺栓塞。
(二)临床表现
1、早期可无症状,或仅出现心动过速、面色苍白、出汗、疲乏和活动耐力减低。
2、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主要特征为:
(1)呼吸困难:最早出现的是劳力性呼吸苦难,经休息后缓解;最典型的是阵发性夜间呼吸苦难,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肺水肿;晚期出现端坐呼吸。
(2)咳嗽、咳痰、咯血:咳嗽早起哦即可出现,多发生在夜间,坐立位可减轻。
痰液特点为白色泡沫样,如发生急性肺水肿。
则咳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为肺泡和支气管淤血所致。
(3)其他症状:由于心排出量降低,出现倦怠、乏力、头昏、失眠、嗜睡、烦躁等症状。
重者可有少尿。
(4)体征:心律加快、第一心音减弱、心尖区舒张期奔马律,部分病人可出现交替脉,是左心衰的特征性体征。
肺部可闻湿罗音,急性肺水肿时可出现哮鸣音。
慢性左心衰竭可有心脏扩大。
3、右心衰竭主要表现为体循环静脉淤血,其症状以食欲缺乏、恶心、呕吐、水肿、腹胀、少尿、肝区胀痛等体征。
体征:
(1)水肿:早期在身体的下垂部位和组织疏松部位。
数显凹陷性水肿。
重者可出现全身水肿,并伴有胸腔积液、腹水和阴囊水肿。
(2)颈静脉怒张和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右心衰竭可见颈静脉怒张,其程度与静脉压升高程度呈正相关;压迫病人的腹部或肝脏,可见颈静脉怒张更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肝大和肝压痛:可出现肝大和压痛;持续慢性右心衰竭者,可发展为心愿性肝硬化,此时肝脏压痛不明显,肝颈静脉回流征不明显,伴有黄疸和肝功能损害。
(4)发绀:由于体循环静脉淤血,血流缓慢,血流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所致。
4、全心衰竭病人同时有左心衰竭和右心衰竭的表现。
但当右心衰竭后,肺淤血的临床表现可减轻.
(三)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1)新颖大小及外形可为病因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根据心脏扩大的程度和动态改变还可间接反应心功能状态。
(2)有无肺淤血及其程度直接反应心功能状态。
早期肺静脉压增高主要表现为肺门血管影
增强;肺动脉压力增高可见右下肺动脉增宽;肺间质水肿可使肺野模糊;肺小叶间隔内积液可表现为KerleyB线是在肺野外侧清晰可见的水平线状影,是慢性肺淤血的特征性表现。
2、超声心动图
(1)比X线检查更能准确的提供各心腔大小变化及心瓣膜结构情况。
(2)评估心脏功能:射血分数可反映心脏收缩功能,正常射血分数>50%。
3、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目前多采用漂浮导管在床边进行,经静脉插管直至肺小动脉。
可测定各部位的压力及血液含氧量,计算心脏指数(CL)及肺小动脉楔压(PCWP),直接反映左心功能,正常时C I>2.5L/(min·㎡),PCWP<12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