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86.00 KB
- 文档页数:10
【课题】: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了解基本的算法语句中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特点,理解基本算法语句是将算法的各种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②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2)过程与方法:①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②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语句的用途,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三种语句的了解和实现,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②学习算法语句,结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用法,掌握顺序结构对应的算法。
【教学难点】:三种语句的意义及作用;准确地应用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算法.【课前准备】:计算机、图形计算器【教学过程设计】:一、基础题1、下列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①输入语句INPUT a;b;c ②输入语句INPUT x=3③输出语句PRINT A=4 ④输出语句PRINT 20,3*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答案:D提示:①INPUT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但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②INPUT语句中只能是变量,不能是表达式;③PRINT语句中不能用赋值号;④PRINT语句可以输出常量、表达式的值。
2、当x的值为5时,“PRINT “x=”;x”在屏幕上的输出结果为()A、5=5B、5C、5=xD、x=5答案:D提示:PRINT语句可将双括号括起来的字符串鸳鸯显示在屏幕上。
3、下列语句错误的是()A 、INPUT1+2B、x=1+2 C、PRINT 1+2 D、PRINT “1+2”;1+2 答案:A,INPUT用来输入变量,不具备计算功能。
4、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正确的个数有()①赋值语句3=B;②赋值语句x+y=0;③赋值语句A=B=-2;④赋值语句T=T*TA 、0 B、1 C、2 D、3答案:D提示:①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右边则必须是表达式;②赋值语句不能给一个表达式赋值;二、中等题5、有下列程序:运行此程序的结果是(),A 、“7*9”B 、7*9C 、63D 、7*9=63答案:D6、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为答案:67、写出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a=2b=3c=4b=c+2c=b+4d=(a+b+c)/3PRINT “d=”;d答案:d=19/38、用公式法求方程x 2-2x +1=0的两个根.解: INPUT a ,b ,cd=SQR(b^2-4*a*c)x1=(-b+d)/(2*a)x2=(-b-d)/(2*a)PRINT x1,x2END9、读下列两个程序,回答问题:程序一程序二①上述两程序最后输出的X 和Y 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述两个程序的第三行有什么区别?答案:① 4,4;3,3② 程序一中的X=Y 是将Y 的值赋给X ,赋值后X 的值变为4;程序二中的Y=X 是将X 的值赋给Y ,赋值后Y 的值变为3。
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3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2.能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重点难点: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
2.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
学习过程:一、复习回顾: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自主学习(认真自学课本P21-24, 完成下列问题)1、任何一种程序设计语言都包含五种基本的算法语句,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2、⑴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合作探究:探究一、用描点法作函数3024323+-+=x x x y 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5,-4,-3,-2,-1,0,1,2,3,4,5时函数值。
探究二、编写一个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 探究三、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
四.课堂练习:下列语句描述的算法的输出结果. 1、2、3、五.小结:(学生完成)六.作业:课本练习1、2、3、4. d d PRINT cc d b a c b a ;""235=*=+===c b a c b a PRINT bc a b ba cb a ,,;",,"21===-+=+===c b a c b a PRINT ac cb ba cb a ,,;",,"302010=========。
【课题】: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了解基本的算法语句中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特点,理解基本算法语句是将算法的各种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②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2)过程与方法:①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②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语句的用途,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三种语句的了解和实现,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②学习算法语句,结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化为算法.【课前准备】: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用法,掌握顺序结构对应的算法。
三种语句的意义及作用;准确地应用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将程序框图转计算机、图形计算器【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算法的概念,并可以根据算法画出相应的程序框图。
请看下面的问题:问题1——已知某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成绩分别为80、100、89,试设计适当的算法求出这名学生三科的平均分.生:思考,讨论师(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写出算法并画出流程图:算法:流程图:开始S1a←80S2b←100a←80S3c←89b←100S4A←(a+b+c)/3S5输出Ac←89A←(a+b+c)/3寻找握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用问题来引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出新问题(2)师:要完成这件工作,设计算法后还必须实现算法。
至今为止,我们只是在描述算法。
但是,我们用自然语言新课导入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因而也无法执行(即实现算法)。
所以还需要将算法用在问题中引出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新课题:翻译成计算机程序,从而被计算机识别和执行。
《1.2.1输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为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3模块第一章算法初步第1.2.1节第一课时,内容主要是BASIC语言中的三个基本语句:LET\INPUT\PRINT,分别为:赋值、输入、输出语句。
本节的重点是掌握三个基本语句,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并由程序框图编写相应程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而在学习过程中,可适当调整内容学习的前后顺序,先学习赋值语句、输出语句,再学习输入语句,感觉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体会三语句的作用,经历将具体问题用程序来表示来解决。
这是本节学习的目的所在。
二、学情分析关于本节内容,相对前面程序框图来说,内容较易理解,但琐碎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关键让学生能在课堂中掌握所学,并在实践中真正用所学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真正学会,体验成功的喜悦,领略通过编程用计算机来解决具体问题所带来的奇妙与乐趣。
另一方面教师要适当据课程需要补充一些具体实例,使知识由难至易地学习,以达到学生学会、会用的教学目的。
也不妨通过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由繁至简由浅入深地层层推进用计算机来实践,进行知识的再现学习。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简单的赋值、输入、输出语句,能初步模仿正确书写简单程序;2、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程序样式,学会、会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在实际现实生活中,能正确运用所学编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学生经历、模仿、探索应用算法语句来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2、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结构,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规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本节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奇妙之处,体验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以此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计算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增强计算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1.2 基本算法语句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格式与作用.(重点、易混点)2.能够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算法”语句.(难点) 1.通过算法语句的学习,培养数学抽象素养.2.借助程序语句的编写,提升逻辑推理素养.1.输入、输出语句(1)输入、输出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分别与程序框图中的输入、输出框对应,用来输入和输出信息.(2)输入、输出语句的格式及功能名称格式功能输入语句INPUT “提示内容”;变量,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把程序中新输入的值赋给变量输出语句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2.赋值语句(1)赋值语句和程序框图中表示赋值的处理框对应,用来给变量赋值.(2)赋值语句的格式及功能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一般先计算“=”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这个值赋给“=”左边的变量思考:赋值号与等号有何区别?[提示](1)赋值号与等号意义不同,若把“=”看作等号,则N=N+1不成立,看成赋值号则成立.(2)赋值号两边的内容不能对调.(3)虽然赋值语句具有计算与赋值的作用,但不能利用它进行代数式的演算.1.下列关于赋值语句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赋值语句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B.赋值语句是把左边变量的值赋给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C.赋值语句是把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D.赋值语句中的“=”和数学中的“=”不一样B[赋值语句的作用是把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2.在INPUT语句中,如果同时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之间的分隔符是( )A.逗号B.分号C.空格D.引号A[在算法语句中,同时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3.下列给出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 )①输入语句:INPUT a,b,c,d,e;②输入语句:INPUT X=1;③输出语句:PRINT A=4;④输出语句:PRINT 10,3*2,2/3.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D[①④正确,②③中对变量赋值是错误的.]4.下面一段程序执行后的结果是________.10[先把2赋给A,然后把A*2赋给A,即A变为4,再把A+6赋给A,故A为10.]输入、输出语句①INPUT2,3,4②INP UT x=2③INPUT x④INPUT x,y,z⑤INPUT“a=”;a⑥INPUT“a=”;5*5⑦INPUT a,b,c,(2)当x的值为5时,“PRINT“x=”;x”在屏幕上的输出结果为( )A.5=5 B.5C.5=x D.x=5(1)③④⑤(2)D [(1)序号正误理由①×输入语句不能直接输入常量②×输入语句不能输入表达式③√这是最常见的输入方式,一般在某一程序之前,用来输入下面的程序运行所需要的变量值④√这是一个输入多个变量的表达方式,即对三个变量进行赋值,每个变量之间用“,”隔开⑤√程序上机运行后,若输入5,则屏幕显示a=5⑥×输入语句没有运算功能,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一个常数,不能是一个表达式⑦×输入语句末尾不带任何符号(2)PRINT语句可将用双引号引起来的字符串显示在屏幕上,从而应输出x=5.]输入、输出语句中的注意点1输入语句没有计算功能,只能输入常量;而输出语句有计算功能,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以及字符2“提示内容”和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出多个数,各数之间应用逗号隔开,“提示内容”可以省略.3程序中运算符号要规范,输出语句不能输出一个等式,这是易错点.[跟进训练]1.有以下程序:程序执行后的结果是( )A.5 5 B.3 3C.A=5 B=5 D.A=3 B=3C[该程序运行过程中A,B的值变化如下:A=3,B=5;A=5,B=5;所以程序执行后的结果是A=5,B =5.]赋值语句【例2】(1)下列赋值语句正确的是( )A.M=a+1 B.a+1=MC.M-1=a D.M-a=1(2)读如下两个程序,完成下列问题.程序a:程序b:①程序a的运行结果为________.②若程序a,b运行结果相同,则程序b输入的值为________.(1)A (2)①6②0[(1)a+1=M中,赋值号的左边是表达式,故B错误;M-1=a中,赋值号的左边是表达式,故C错误;M-a=1中,赋值号的左边是表达式,故D错误.只有A:M=a+1是正确的赋值语句.(2)赋值语句给变量赋值时,变量的值总是最后一次所赋的值,故程序a中x的值最后为6.要使程序b 中y的值为6,即x2+6=6,故x=0.即输入的x的值为0.]赋值语句的几种常见形式1赋予变量常数值,如a=1.2赋予变量其他变量或表达式的值,如b=a,b=2a+1.3变量自身的值在原值上加常数或变量,如i=i+1,i=i+S.[跟进训练]2.设A=10,B=20,则可以实现A,B的值互换的程序是( )C[A中程序执行后A=B=10,B中程序执行后A=B=10,C中程序执行后A=20,B=10,D中程序执行后A=B=10.]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的转化【例3】读下面的程序,根据程序画出程序框图.思路点拨:根据语句的意义及结构特点画程序框图[解]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编写程序的步骤1根据问题要求构思算法分析.2把算法分析转化为程序框图,即画出程序框图.3把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要注意转化过程中基本结构与相应语句的对应.熟练后可直接写出程序.[跟进训练]3.根据下列程序框图写出其相应的程序.[解] 程序如下:1.需输入信息时用INPUT语句,需输出信息时用 PRINT语句,当变量需要的数据较少或给变量赋予算式时,用赋值语句,当变量需要输入多组数据且程序重复使用时,使用输入语句较好.2.赋值语句是一个程序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赋值语句,一定要注意其格式要求,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计算等.1.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语句INPUT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 )(2)输出语句可以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 )(3)赋值语句中的“=”和数学中的“=”作用一样.( )[答案](1)×(2)√(3)×2.赋值语句N=N+1的意义是( )A.N等于N+1B.N+1等于NC.将N的值赋给N+1D.将N的原值加1再赋给N,即N的值增加1D[赋值语句N=N+1的意义是:将N的原值加1后再赋给N,即N的值增加1.]3.下面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4 1[运行程序得,a=1+3=4,b=4-3=1.]4.把如图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算法语句.[解]。
[学案]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2、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3、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3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能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会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难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教学基本流程:复习回顾,导入新课(了解计算机工作的奥妙)----例题展示,引出三种基本语句------解说三种语句的格式、功能、使用说明----巩固提升-------练习反馈------作业小结教学情景设计:一、新课导入:1. 提问:1)学习了哪些算法的表示形式?2)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2. 导入: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计算机是看不懂的,更不理解的. 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 如BASIC,Foxbase,C语言,C++,J++,VB,VC,JB等.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今天,我们一起用类BASIC语言学习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二、问题导学:阅读P21~P23例2以上。
思考,并完成列问题:1.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有什么区别?2、基本的算法语句有哪些?各自对应怎样的算法结构?教学例题:例1: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 (教法:分析算法→框图表示→T给出程序,S试说说对各语句的理解.)例2:用描点法作函数y=x3+3x2-24x+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画程序框图,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5,-4,-3,-2,-1,0,1,2,3,4,5时的函数值(教法:分析算法→框图表示→S给出程序,S体会各语句的使用.)例3: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程序问:A的输出值是多少?例4: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先分析算法→画出框图→编写程序→分析各语句→变式→小结:先写算法,再编程)小结: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的格式;赋值“=”及表达式;编写简单程序解决数学问题.四、练习反馈:练习1:分析下面程序执行的结果1)A=-1000A=A+100PRINT “A=”;AEND则输出结果为:____________2)INPUT “A,B=”;A,BB=A+BA=B-AB=B-APRINT “A,B=”;A,BEND(运行时从键盘输入3,7)输出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2、若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a ,b ,c ,借助三角型面积公式(海伦-秦九韶公式)编写一个求三角形面积的程序。
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自主预习】一、赋值语句1.赋值语句的定义用来表明赋给某一个变量一个的语句叫做赋值语句.在算法语句中,赋值语句是最基本的语句.2.赋值语句的格式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变量名=.3.赋值号及其作用赋值语句中的“=”号,称做赋值号.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先计算出赋值号,然后把该值赋给赋值号,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思考:赋值语句中的“=”和平时所用的“=”意义相同吗?二、输入语句1.作用:用“input”输入语句来控制在屏幕上输入,可输入、.2.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变量=input(“提示内容”);//注释内容.(1)“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运行程序时会显示在屏幕上.“提示内容”也可省略不用.(2)“//”后面显示注释内容,对程序运行不起作用.三、输出语句1.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print(%io(2) ).2.输出语句的作用:以某种形式把“输出”出来.思考:如果一个程序没有输出语句,影响程序运行吗?你知道运行的结果吗?【基础自测】1.关于赋值语句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一个具体的确定值赋给一个变量B.先计算表达式的值,再将该值赋给变量C.变量可以重复赋值D.赋值语句是把赋值号左边变量的值赋给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2.下列程序执行后结果为3,则输入的x值可能为()A.1B.-3C.-1D.1或-33.看下面赋值语句的写法:(1)x=2 * y+z;(2)x=3,y=4,z=5;(3)x+y=7;(4)y=3.14 * 5;(5)y=x+z=3+4.其中写法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4.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后,则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合作探究】【例1】请写出下面程序运算输出的结果.(1) (2)[思路探究]根据赋值语句的意义可以依次得到a,b,c的值.【规律方法】1.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先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该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2.赋值号两边的内容不能对调,如a=b与b=a表示的意义完全不同.赋值号与“等于”的意义也不同,若把“=”看作等于则N=N+1不成立,若看作赋值号,则成立.3.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接连出现两个或多个“=”.可给一个变量多次赋值,但只保留最后一次所赋的值.【跟踪训练】1.将两个数a=8,b=17交换,使a=17,b=8,下面语句正确的一组是()A. B. C. D.【例2】编写一个程序,要求输入两个数a,b的值,输出a+b和ab的值.[思路探究]利用输入、输出语句编写,注意其格式.【规律方法】1.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变量或表达式(输入语句无计算功能),若输入多个数,各数之间应用“,”隔开.2.计算机执行到输入语句时,暂停等候用户输入“提示内容”所提示的数据,输入后回车,则程序继续运行,“提示内容”及其后的“;”可省略.3.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输出语句有计算功能)或字符,程序中引号内的部分将原始呈现.【跟踪训练】2.要交换两个变量a,b的值,请用Scilab语句来描述算法.[探究问题]1.赋值语句有怎样的作用?在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中,“表达式”具体指什么?2.输入语句和赋值语句都可给变量赋值,这一点二者有何不同?3.输入语句所输入的内容可以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吗?输出语句能否一次完成输出多个表达式的功能?【例3】已知一个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高为h,试设计一个程序来求解这个正三棱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并画出程序框图.[思路探究]根据正三棱柱的体积公式V=34a2h和表面积公式P=3ah+2×34a2设计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母题探究]1.(由框图写算法语句)给出如图所示程序框图,写出相应的算法语句.2.(由算法语句画程序框图)阅读用Scilab语句编写的程序,根据程序画出程序框图.【规律方法】1.2.程序框图与程序语言有很多相似之处,给出程序语言画程序框图时,我们只要记住画程序框图的规则,依照程序语言按部就班地画出即可.【课堂小结】1.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含义,会用这三种语句将顺序结构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难点是用三种语句将顺序结构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2.本节课要掌握以下几类问题:(1)明确设计输入语句与输出语句的三个问题.(2)掌握赋值语句的常见形式.(3)掌握编写程序的步骤.3.本节课的易错点有两个:(1)程序编写中符号不规范致误.(2)易混淆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算法语句的关系.【当堂达标】1.思考辨析(1)语句input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2)输出语句可以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3)赋值语句中的“=”和数学中的“=”作用一样.()2.下列基本算法语句中书写格式正确的是()A.input 2 012B.print x=2 013C.y=y*y+1D.5=x3.下面一段程序执行后的结果是________.4.任给三个变量a、b、c赋值,设计一个计算a2-3b2+5c的程序.【参考答案】【自主预习】一、赋值语句1.具体的确定值2.表达式3.右边表达式的值左边的变量思考:[提示]不同.二、输入语句1.数值单个或多个字符三、输出语句1.字符或表达式2.求解结果思考:[提示]没有输出语句,程序照常运行,但我们不知道运行的结果.【基础自测】1.D[赋值语句是把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故D错.] 2.D[由题意得:x2+2x=3,解方程得x=1或x=-3.]3.C[(1)(2)(4)正确;(3)(5)错误,故选C.]4.a=1b=3[a=3-2=1,b=1+2=3.]【合作探究】【例1】[解](1)因为a=1,b=2,c=a+b,所以c=3,b=a+c-b,即b=1+3-2=2,所以输出a=1,b=2,c=3.(2)由b=20及a=b知a=20,由c=30及b=c知b=30,再由c=a及a=20知c=20,所以输出a=20,b=30,c=20.【跟踪训练】1.B[先把b的值赋给中间变量c,于是c=17;再把a的值赋给变量b,于是b=8;最后把c的值赋给变量a,于是a=17.]【例2】[解]【跟踪训练】2.[解][探究问题]1.[提示]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该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格式中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值、常量或算式.2.[提示]输入语句可使初始数值与程序分开,利用输入语句可以多次改变初始数据,而程序不变,赋值语句是程序的一部分;输入语句可对多个变量赋值,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3.[提示]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可以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输出语句能一次完成输出多个表达式.【例3】[解]程序如下:程序框图如图所示:[母题探究]1.[解]2.[解]程序框图如下图所示:【当堂达标】1.[答案](1)×(2)√(3)×2.C[A,B都不符合输入与输出语句的形式,而D中表示的赋值语句应写为“x=5”;只有C正确.]3.10[先把2赋给A,然后把2×2赋给A,即A的值为4,再把4+6=10赋给A,所以输出A的值为10.]4.[解]程序如下:。
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教学分析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算法的含义,学习了用算法步骤和程序框图表示算法的方法,本节介绍用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算法的方法. 算法步骤和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计算机是不能理解的,程序是算法的精确形式,是计算机可以理解的算法.本节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三种基本算法语句的结构和用法,并在此基础上编写由算法语句组成的程序,从而更细致地刻画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三维目标1.理解学习基本算法语句的意义.2.学会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基本用法.3.理解算法步骤、程序框图和算法语句的关系,学会算法语句的写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基本用法.教学难点:算法语句的写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情境导入)中国足球队在亚洲杯上的失利说明,中国足球仍然需要请外国教练.高水平的外国教练有先进的足球理念,有系统科学的训练计划,有先进的足球技术,但由于语言不通不能直接传授给队员. 算法步骤、程序框图虽然容易掌握,但计算机不能理解,因此我们需要学习算法语句.思路2(直接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程序框图的画法,为了让计算机能够理解算法步骤、程序框图,我们开始学习算法语句.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提出问题(1)指出输入语句的格式、功能、要求.(2)指出输出语句的格式、功能、要求.(3)指出赋值语句的格式、功能、要求.(4)利用框图总结三种语句的功能、格式、特点.(5)指出三种语句与框图的对应关系.讨论结果:(1)输入语句的格式:input“提示内容”;变量例如:input( “a=”);功能:实现算法的输入变量信息(数值或字符)的功能.要求:1°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是具体的常量.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的是什么信息,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原原本本”的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要用分号隔开.3°一个输入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中间用“,”分隔.形式如:input“a=,b=,c=,”;a,b,c(2)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例如:print(%io(2),S)功能:实现算法输出信息(表达式)的功能.要求:1°表达式是指算法和程序要求输出的信息.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要输出的是什么信息,提示内容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要用分号和表达式分开.3°如同输入语句一样,输出语句可以一次完成输出多个表达式的功能,不同的表达式之间可用“,”分隔.形式如:print “a,b,c:”;a,b,c(3)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变量=表达式.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功能: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要求:1°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常量、变量或含变量的运算式.如:2=x是错误的.2°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赋值语句是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如“A=B”“B=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如x=5是对的,5=x是错的,A+B=C是错的,C=A+B是对的.3°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如y=x2-1=(x-1)(x+1),这是实现不了的.在赋值号右边表达式中每一个变量的值必须事先赋给确定的值.在一个赋值语句中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两个或以上的“=”.但对于同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4)三种语句的功能、格式、特点如下:在QBASIC语言中,输入语句是input语句,输出语句是print语句,赋值语句是LET 语句(“LET”可以省略).下表列出了这三种语句的一般格式、主要功能和相关说明,供教师教学时参考,不要求学生掌握.input语句print语句赋值语句格式input“提示内容”;变量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LET变量=表达式功能可对程序中的变量赋值可输出表达式的值,计算可对程序中的变量赋值,计算说明①又称“键盘输入语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停机等候用户由键盘输入数据,而不需要在写程序时指定②“提示内容”和它后面的“;”可以省略③一个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中间用“,”分隔④无计算功能⑤用户由键盘输入的数据必须是常量,输入多个数据时用“,”分①又称“打印语句”,将表达式的值在屏幕上显示出来②表达式可以是变量、计算公式或系统信息③一个语句可以输出多个表达式.不同的表达式之间可用“,”分隔④有计算功能,能①在程序运行过程中给变量赋值②“LET”可以省略,“=”的右侧必须是表达式,左侧必须是变量③一个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④有计算功能⑤将一个变量的值赋给另一个变量,前一个变量的值保持不变;可先后给一个变隔,且个数要与变量的个数相同直接输出计算公式的值量赋多个不同的值,但变量的取值总是最后被赋予的值(5)指出三种语句与框图的对应关系如下图.应用示例赋值语句的应用例1 变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解:程序:input A,Bprint A,Bx=AA=BB=xprint A,BEND变式训练1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解:程序:A=10A=A+15print AEND点评: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变量只保存最后一次赋值,比如此程序的输出值是25.用三种语句编写程序例2 用描点法作函数y=x3+3x2-24x+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5,-4,-3,-2,-1,0,1,2,3,4,5时的函数值.算法分析:根据题意,对于每一个输入的自变量的值,都要输出相应的函数值.写成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一个自变量的x的值.第二步,计算y=x3+3x2-24x+30.第三步,输出y.程序框图如下图:显然,这是一个由顺序结构构成的算法,按照程序框图中流程线的方向,依次将程序框中的内容写成相应的算法语句,就得相应的程序.解:程序:input “x”;xy=x^3+3*x^2-24*x+30print yEND点评:前面我们学习了算法步骤、程序框图,我们对照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可以得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在这个程序中,第1行中的input语句就是输入语句.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input “提示内容”;变量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每次运行例1中的程序时,依次输入-5,-4,-3,-2,-1,0,1,2,3,4,5,计算机每次都把新输入的值赋给变量“x”,并按“x”新获得的值计算变量“y”的值.变式训练2 已知函数f(x)=3x-1,求f[f(2)]的值,编写一个程序,解决上述问题.解:程序如下:x=2y=3*x-1x=yy=3*x-1PRINT yEND程序的编写例3 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算法分析:先写出解决本例的算法步骤:第一步,输入该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成绩a,b,c.第二步,计算y=3cba++.第三步,输出y.程序框图如下:由于print语句还可以用于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所以这个算法可以写成下列程序.程序:input “Maths=”;ainput “Chinese=”;binput “English=”;cprint “The average=”;(a+b+c)/3END点评:例3中的第4行的print语句是输出语句,它的一般形式是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print语句可以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同输入语句一样,这里的表达式前也可以有“提示内容”.变式训练3 编写一个程序,要求输入两个正数a和b的值,输出a b和b a的值.分析:可以利用input语句输入两个正数,然后将a b和b a的值分别赋给两个变量输出即可.也可以将a b和b a的底数和幂数进行交换,故还可以利用赋值语句,采用将两个变量的值互换的办法实现.解:程序1:input “a,b:”;a,bA=a^bB=b^aprint “a^b=”;A,“b^a=”;BEND程序2:input “a,b:”;a,bA=a^bprint “a^b=”;Ax=aa=bb=xA=a^bprint “b^a=”;AEND点评:交换a,b的值可通过下面三个语句来实现:t=aa=bb=t通过引进一个中间变量t实现变量a和b的值的交换,因此只需用赋值语句即可实现算法.在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算法中经常需要对两个变量的值进行交换,因此应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当堂训练1.下列给变量赋值的语句正确的是()【解析】A错,因为赋值语句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赋值语句是将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C错,因为赋值语句不能把一个值同时赋给两个变量;B错,赋值语句左边是一个变量,而不是代数式;D项正确.【答案】D2.以下程序执行后,变量a,b的值分别为()A.20,15B.35,35C.5,5D.-5,-5【解析】运行程序:a=15,b=20.a=15+20=35,b=35-20=15,a=35-15=20,输出20,15.此程序实现了变量a,b值的互换,故选A.【答案】A3.给出下面一个程序:此程序运行后A,B的结果分别是()A.5,8B.8,5C.8,13D.5,13【解析】此程序先将A的值赋给X,再将B的值赋给A,再将X+A的值赋给B,即将原来的A 与B 的和赋给B ,最后A 的值是原来B 的值8,而B 的值是两数之和13. 【答案】 C4.下列给出的输入、输出语句错误的有________.(填序号)①输入语句“input”a ;b ;c ;②输入语句input x =5; ③输出语句print A =3;④输出语句print(%io(2),a).【解析】 ①错,变量之间用“,”隔开;②错,input 语句中只能是变量,而不能是表达式;③错,print 语句中不能再用赋值号“=”;④正确. 【答案】 ①②③5.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为________.【解析】 a =b =3,b =c +2=4+2=6,c =b +4=6+4=10,∴d =13(a +b +c )=13(3+6+10)=193.【答案】1936.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给定的两点A (a ,b ),B (c ,d ),编写一个程序,要求输入两点的坐标,输出这两点间的距离. 解: 程序如下:7.给出如图所示程序框图,写出相应的算法语句.解:课堂小结(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基本用法.(2)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编写算法语句.设计感想本节的引入阐明了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的关系,本节利用框图与语句的对应关系降低了本节的学习难度.由于本节是算法语句的开始,所以本节选用了大量难度较低的算法语句供学生练习,让学生充分体会程序框图与算法语句的关系,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并树立信心.。
【课题】: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了解基本的算法语句中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特点,理解基本算法语句是将算法的各种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②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2)过程与方法:①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②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语句的用途,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三种语句的了解和实现,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②学习算法语句,结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用法,掌握顺序结构对应的算法。
【教学难点】:三种语句的意义及作用;准确地应用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算法.【课前准备】:计算机、图形计算器【教学过程设计】:开始一、基础题1、下列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①输入语句INPUT a;b;c ②输入语句INPUT x=3③输出语句PRINT A=4 ④输出语句PRINT 20,3*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答案:D提示:①INPUT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但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②INPUT语句中只能是变量,不能是表达式;③PRINT语句中不能用赋值号;④PRINT语句可以输出常量、表达式的值。
2、当x的值为5时,“PRINT “x=”;x”在屏幕上的输出结果为()A、5=5B、5C、5=xD、x=5答案:D提示:PRINT语句可将双括号括起来的字符串鸳鸯显示在屏幕上。
3、下列语句错误的是()A 、INPUT1+2B、x=1+2 C、PRINT 1+2 D、PRINT “1+2”;1+2 答案:A,INPUT用来输入变量,不具备计算功能。
1.2基本算法语句1.2.1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提出问题]已知小明同学在一次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成绩分别为120、126、110.问题1:画出求三科的平均分的框图.提示:问题2:该问题能用计算机处理吗?如何操作?提示:能.应将算法过程转化成计算机理解的语言.[导入新知]三种算法语句的格式及功能名称格式功能输入语句INPUT“提示内容”;变量,其中“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把程序中新输入的值赋给变量输出语句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一般先计算“=”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这个值赋给“=”左边的变量[化解疑难]1.对输入语句的理解(1)又称“键盘输入语句”,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计算机用户由键盘输入数,而不是需要在写程序时指定.(2)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是具体的常量.(3)“提示内容”一般是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会原原本本地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要用分号隔开,当然“提示内容”及后面的分号也可省略,直接输入数据.(4)输入语句没有计算功能.2.对输出语句的理解(1)又称“打印语句”,将表达式的值在屏幕上显示出来;(2)表达式可以是变量,计算公式或系统信息;(3)一个语句可以输出多个表达式,不同的表达式之间可用逗号分隔;(4)有计算功能,能直接输出计算公式的值.3.对赋值语句的理解(1)赋值语句中的“=”是赋值号,其作用是将它右边的一个确定值赋给左边的一个变量,执行时先计算“=”右边的值,再将该值赋给左边的变量,因此,赋值语句具有计算和赋值双重功能.但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如y=x2-1=(x-1)(x+1),这是实现不了的.在赋值号右边表达式中每一个变量的值必须事先赋给确定的值.(2)可以对一个变量多次赋值,每次赋的新值将取代变量中的原有值.(3)赋值号两侧的内容不能随意互换,如A=B与B=A是不同的.(4)赋值号的左侧只能是一个变量.(5)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如A=B=C=3是错误的.输入和输出语句[例1](1)()A.INPUT“A,B,C”a,b,cB.INPUT“A,B,C”;a,b,cC.INPUT a,b,c;“A,B,C”D.PRINT“A,B,C”;a,b,c[解析]提示内容与输入内容之间要用“;”隔开,故A错;提示内容在前,输入内容在后,故C错;输入语句用“INPUT”而非“PRINT”,故D错.[答案] B(2)编写一个程序,给定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取π≈3.14),要求输入圆的半径r的值,输出圆的周长L和面积S.[解]程序如下:INPUT“r=”;rL=2][类题通法]利用输入、输出语句编程应注意的问题(1)输入语句没有计算功能,只能输入常量;而输出语句有计算功能,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以及字符.(2)“提示内容”和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出)多个数,各数之间应用逗号隔开,“提示内容”可以省略.(3)程序中运算符号要规范,输出语句不能输出一个等式,这是易错点.[活学活用]下列程序若输出的结果为3,则输入的x值可能是()INPUT“x=”;xy=x*x+2]A.1B.-3C.-1 D.1或-3解析:选D根据条件可知,x2+2x=3,解得x=1或-3,所以答案为D.赋值语句[例2](1)A.1个B.2个C.3个D.4个(2)阅读下列程序,并指出当a=3,b=-5时的计算结果:①INPUT a,b②INPUT a,b③INPUT a,bX=a+b a=a+b a=a+bY=a-b b=a-b b=a-ba=(X+Y)/2 a=(a+b)/2 a=(a-b)/2b=(X-Y)/2 b=(a-b)/2 b=(a+b)/2PRINT a,b PRINT a,b PRINT a,bEND END END输出结果:(1)a=________,b=________;(2)a=________,b=________;(3)a=________,b=________.[解析](1)①②④正确,③⑤错误.(2)在程序①中,将a+b=-2的值赋给X,将a-b=8的值赋给Y,然后将(X+Y)/2的值3赋给a,将(X-Y)/2的值-5赋给b;在程序②中,将a+b=-2的值赋给a,将a-b =3的值赋给b(注意,此时a的值为-2),然后将(a+b)/2的值0.5赋给a,将(a-b)/2的值-1.25赋给b(注意,此时a的值为0.5);在程序③中,将a+b=-2的值赋给a,将a-b =3的值赋给b(注意,此时a的值为-2),然后将(a-b)/2的值-2.5赋给a,将(a+b)/2的值0.25赋给b(注意,此时a的值为-2.5).[答案](1)C(2)①3-5②0.5-1.25③-2.50.25[类题通法]1.赋值语句的几种常见形式(1)赋予变量常数值,如a=1.(2)赋予变量其他变量或表达式的值,如b=a,b=2a+1.(3)变量自身的值在原值上加常数或变量,如i=i+1,i=i+S.2.根据程序求输出结果应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给出的算法语句写结果,应抓住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特点,按语句的计算、赋值功能依次执行.(2)注意在算法语言中常见运算符号的书写方式,明确它们的运算规则:先乘除,后加减;乘幂优先于乘除;同级运算从左向右按顺序进行;括号内最优先.[活学活用]设A=10,B=20,则可以实现A,B的值互换的程序是()A.A=10B=20B=AA=BB.A=10B=20C=AB=CC.A=10B=20C=AA=BB=CD.A=10B=20C=AD=BB=CA=B解析:选C A中程序执行后A=B=10,B中程序执行后A=B=10,C中程序执行后A=20,B=10,D中程序执行后A=B=10.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转换[例3]读下面的程序,根据程序画出程序框图.INPUT“x=”;xINPUT“y=”;ym=x/4n=2][解]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类题通法]算法语句与程序框图的关系(1)顺序结构的程序框图利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即可完成.其中输入、输出框对应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执行框对应赋值语句.(2)由程序画程序框图是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只需把输入语句、输出语句与输入、输出框对应转化,将赋值语句与执行框对应转化即可.[活学活用]用算法语句写出下面程序框图的程序.解:程序如下:INPUT x 1,x2y1=2^x1y2=2^x2K=(y1-y2)/(x1-x2)PRINT KEND1.一般的运算符号与计算机的命令运算符号不能等同[典例]下列程序语言中表达式的值正确的是()A.6][解析]A中错误之处是违背运算顺序的规定,正确含义为:6×4+32×2=30;B中正确含义为3×(5+4)+(9)2=36;C的含义是[5+3×(12-7)]÷4=5;D中的含义为(2+3)×5-4+2×3×(4)2=45.[答案]C[易错防范]1.计算机中的程序运算顺序与一般数学的运算顺序相同,但运算符号的书写方式不同,此处极易混淆.2.数学符号与程序符号对照表数学符号程序符号×(代数运算中的乘法运算符号) *(程序里面表示乘法的运算符号) ÷(代数运算中的除法运算符号) /(程序里面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 []代数中取整运算(如[5÷3]=1) \(如5\3=1)a b(代数运算中指数运算符号) a^ b(程序里面表示指数的运算符号)≤(代数中小于等于符号) <=(程序里面表示小于等于的符号) ≥(代数中大于等于符号) >=(程序里面表示大于等于的符号)≠(代数中不等号符号) <>(程序里面表示不等于的符号) |x|(代数运算中的取绝对值) ABS(x)(程序里面取绝对值的函数)x(代数运算中求算术平方根) SQR(x)(程序里面取算术平方根的函数) 且(逻辑中的“且”运算) AND(程序里面表示逻辑中的“且”运算) 或(逻辑中的“或”运算) OR(程序里面表示逻辑中的“或”运算)[成功破障]读如下两个程序,完成下列题目:程序(1):程序(2):x=1x=x*2x=x*3 PRINT x END INPUT x y=x*x+6 PRINT y END(1)程序(1)的运行结果为________.(2)若程序(1)、(2)运行结果相同,则程序(2)输入的值为________.解析:(1)由程序知x=2,x=2×3=6.(2)由(1)知:y=6,∴x2+6=6,∴x=0.答案:(1)6(2)0[随堂即时演练]1.下列给出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①输入语句INPUT a,b,c,d,e;②输入语句INPUT X=1;③输出语句PRINT A=4;④输出语句PRINT10,3*2,2/3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①INPUT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变量之间用“,”隔开,②INPUT 语句中只能是变量,而不能是表达式;③PRINT语句中不用赋值号“=”;④PRINT语句可以输出常量,表达式的值.2.下列赋值语句中错误的是()A.N=N+1 B.K=K*KC.C=A(B+D) D.C=A/B解析:选C C中赋值号“=”右边的乘号不能省略,应为“C=A*(B+D)”.3.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后,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a=1b=2a=a+bb=a-bPRINT a,bEND解析:∵a=1,b=2,∴a=1+2=3,b=3-2=1.答案:3,14.下面的程序的功能是求所输入的两个正数的平方和,已知最后输出的结果为3.46,试据此将程序补充完整.解析:由于程序的功能是求所输入的两个数的平方和,所以,S=x21+x22;又由于最后输出的结果是3.46,所以3.46=1.12+x22,解得x22=2.25.又x2是正数,所以x2=1.5.答案:1.5x1^2+x2^25.把下列程序用程序框图表示出来.A=20B=15A=A+BB=A-BA=A*BPRINT A+BEND解:程序框图如下:[课时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给出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①INPUT a;b;c②INPUT x=3③PRINT A=4④PRINT20,3]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④解析:选D①中INPUT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变量之间用“,”隔开;②中INPUT 语句只能是变量,而不能是表达式;③中PRINT语句中不用赋值号“=”;④中PRINT语句输出可以是常量、表达式的值.2.下列所给的运算结果正确的有()①ABS(-5)=5; ②SQR(4)=±2;③5/2=2.5; ④5/2=2;⑤5MOD2=2.5 ⑥3^2=9.A.2个B.3个C.4个D.5个解析:选B根据运算符号及函数的功能知,①,③,⑥正确,②,④,⑤不正确,故选B.3.执行下列算法语句后的结果(xMOD y表示整数x除以整数y的余数)为()INPUT“x,y=”;x,yA=x*yB=x MOD yC=A*y+BPRINT A,B,CEND(运行时从键盘上输入16和5)A.A=80,B=1,C=401B.A=80,B=3,C=403C.A=80,B=3.2,C=403.2D.A=80,B=3.2,C=404解析:选A第一句输入x=16,y=5,第二句A=16×5=80,第三句B取16除以5的余数,∴B=1,第三句C=80×5+1=401,故选A.4.将两个数a=25,b=9交换,使a=9,b=25,下面语句正确的一组是()a=b b=a b=aa=bc=bb=aa=ca=cc=bb=aA B C D解析:选C由交换两个变量的算法知C正确.5.程序:INPUT AA=A*2A=A*3A=A*4A=A*5PRINT AEND若输入的是2,则输出的值是()A.16 B.120C.240 D.360解析:选C不停地对A赋予新的值,但A只能保留最后一个变量值.赋值的过程是A =2,A=2×2=4,A=4×3=12,A=12×4=48,A=48×5=240,所以输出A的值是240.二、填空题6.程序Ⅰ程序Ⅱx =0x=x+2 x=x+3 PRINT x END INPUT xy=x*x+6*x+10 PRINT yEND(1)程序Ⅰ的运行结果为________;(2)若程序Ⅱ与程序Ⅰ运行结果相同,则程序Ⅱ输入的值为________.解析:(1)Ⅰ中,x=x+2=2,x=x+3=2+3=5,故输出x的值是5.(2)Ⅱ的功能是求y=x2+6x+10的函数值,由题意Ⅱ中y=5,∴x2+6x+10=5,即x=-1或-5.输入的值为0.答案:(1)5(2)-1或-57.程序:INPUT“M=”;MN=MM=2*6P=( M* N)/2Q=3* PPRINT M,N,P,QEND若输入的是3,则运行结果是________.解析:选对M,N进行赋值运算,第一句输入3时,将3赋给了M;第二句,将3赋给N;第三句,将12赋给M;第四句,将18赋给P;第五句,将54赋给Q;第六句,打印M,N,P,Q的值.答案:12,3,18,548.结合下图,下面程序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INPUT“a,b=”;a,bS1=a^2S2=S1-b^2PRINT S2END解析:该程序功能是求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去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后剩余的面积(即阴影部分面积),最后输出S2的值为a2-b2.答案:a2-b2三、解答题9.已知函数f(x)=3x-1,求f[f(2)]的值,编写一个程序,解决上述问题.解:程序如下:x=2y=3* x-1x=yy=3* x-1PRINT yEND10.某城市规定,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每小时的工资是8元,在法定工作时间外每小时的加班工资为16元,某人在一周内工作60小时,其中加班20小时.编写程序,计算这个人这一周所得的工资.解:算法如下:第一步,输入法定工作时间.第二步,输入加班工作时间.第三步,计算法定工作时间所得工资.第四步,计算加班工作时间所得工资.第五步,计算这个人这一周所得的工资.第六步,输出这个人这一周所得的工资.程序框图如图所示:程序如下:INPUT“输入法定工作时间:”;a INPUT“输入加班工作时间:”;bx=8*ay=16*bS= x+ yPRINT “这个人这一周所得的工资:”;S END。
§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一、教学设计意图
程序是算法的精确形式,是计算机可以理解的算法。
通常情况下,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算法包括大量烦琐的计算、复杂的作图等操作,而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是帮助我们轻松完成这些具有重复性、机械性操作步骤的有力工具。
但是用算法步骤或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是计算机不能理解的算法形式,计算机能够执行的算法必须是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描述的,而程序设计语言基本上就是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
本节将通过学习算法语句,使得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算法及其思想。
本节课是必修三基本算法语句的第一节,从三个语句出发,详细的讲解了语句的语法规则,每条语句看似简单,实际有很多需要说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通过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尝试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程序,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计算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增强计算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的结构;(2)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3)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3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能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教学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问题1:已知我班某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成绩分别为80、100、89,试设计适当的算法求出这名学生三科的平均分.二、学生活动1.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写出算法并画出流程图.2.怎样将以上算法转换成计算机能理解的语言呢?下面我们将通过伪代码学习基本的算法语句.三、建构数学1.伪代码:伪代码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之间的文字和符号,是表达算法的简单而实用的好方法.为了今后能学好计算机语言,我们在伪代码中将使用一种计算机语言“BASIC语言”的关键词.2.赋值语句:赋值语句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的语句.例如:“”表示将的值赋给,其中是一个变量,是一个与同类型的变量或表达式.说明:①赋值语句中的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②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表达式;③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例1.写出求时多项式的值的算法.算法1算法2说明:①以上两种算法,算法1要做6次乘法,算法2只要做3次乘法,由此可见,算法的好坏会影响运算速度;②算法2称为“秦九韶算法”,其算法特点是:通过一次式的反复计算,逐步得出高次多项式的值;对于一个次多项式,只要做次乘法和次加法.附:秦九韶(1202—1261年),字道古,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人.他是我国古代最有成就的数学家之一.著有数学名著《数书九章》(又名数学九章》).该书共十八卷,分为大衍、天时、田域、测望、赋役、钱谷、营建、军旅、市易等九大类,每类用九个例题全书共八十一题)来阐明各种算法.这部中世纪的数学杰作,许多方面都有创造,而书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大衍求一术”和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正负开方术”,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3.输入、输出语句:输入、输出语句分别用“I nput”(或者“Read”)和“P rint”来描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1)输入语句与赋值语句的区别在于:赋值语句可以将一个代数表达式的值赋于一个变量,而输入语句由于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因此输入语句只能将读入的具体数据赋给变量.(2)输出语句的主要作用是:①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②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例如:可以将问题1中的算法改进为求任意三门功课的平均值的算法.流程图:说明:输入语句“Read a,b”表示输入的数据依次送给a,b;“Print A”表示输出运算结果A.四、数学运用1.例题:例2.“鸡兔同笼”是我国隋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一个有趣而具有深远影响的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请你先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程组,并设计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通用算法,并画出流程图,写出伪代码.解:设有只鸡,只兔子,则.设二元一次方程组为用消元法解得,因此,只要输入相应的未知数的系数和常数项,就能计算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输出的值.五、回顾小结:1.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的结构和作用.六、课外作业:1.将五进制数化为十进制数的方法是“按权展开”,如将化为十进制数为.试用输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表示将五进制数化为十进制数的算法.2.请用伪代码编写程序,实现三个变量的值按顺序互换,即之间的交换.。
【课题】: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了解基本的算法语句中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特点,理解基本算法语句是将算法的各种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②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2)过程与方法:①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②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语句的用途,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三种语句的了解和实现,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②学习算法语句,结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用法,掌握顺序结构对应的算法。
【教学难点】:三种语句的意义及作用;准确地应用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算法.【课前准备】:计算机、图形计算器【教学过程设计】:二、概念的形成及深师:例如a←80可以表示为a=80,表示将值80赋给变量a。
师:引导学生对赋值语句的格式和意义进行进一步的探究.①“=”的意义:赋值语句中的“=”叫做赋值号,含义是将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师(强调):赋值号与等式中等号是有区别的,等号表示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或表示代数演算;赋值号表示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例如a=80表示将值80赋给变量a 。
因此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
(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②赋值语句的作用: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这个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
例如,a=80 表示将80赋给a,可以形象地比喻为将80放在a这个匣子中。
师(指出):赋值语句是程序中是最常用的一种语句.例如,前面的例子中,a←80,b←100,c←89,A←(a+b+c)/3用赋值语句可表示为:a=80,b=100,c=89,A=(a+b+c)/3生(练习):用赋值语句表示下面的语句a←3,b←4,c←5,←(a+b+c)/2A←SQRT(s*(s-a)*(s-c))参考答案:()()()()()3;4;5;/2;;a b c s a b cA SQRT s s a s b s c====++=*-*-*-③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是广义上的,所指可以是常量、变量函数或者计算公式;赋值号的左边只能是变量,解实例强化理解模仿练习,巩固理解分析:该程序主要利用了输入语句、赋值语句和输出语句进行算法描述,只要按照语句顺序从上到下将输入语句、赋值语句和输出语句表达的内容填入相应的框即可。
【课题】: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初步了解基本的算法语句中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特点,理解基本算法语句是将算法的各种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②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2)过程与方法:①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②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语句的用途,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软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三种语句的了解和实现,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②学习算法语句,结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用法,掌握顺序结构对应的算法。
【教学难点】:三种语句的意义及作用;准确地应用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算法.【课前准备】:计算机、图形计算器【教学过程设计】:开始一、基础题1、下列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①输入语句INPUT a;b;c ②输入语句INPUT x=3③输出语句PRINT A=4 ④输出语句PRINT 20,3*2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答案:D提示:①INPUT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但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②INPUT语句中只能是变量,不能是表达式;③PRINT语句中不能用赋值号;④PRINT语句可以输出常量、表达式的值。
2、当x的值为5时,“PRINT “x=”;x”在屏幕上的输出结果为()A、5=5B、5C、5=xD、x=5答案:D提示:PRINT语句可将双括号括起来的字符串鸳鸯显示在屏幕上。
3、下列语句错误的是()A 、INPUT1+2B、x=1+2 C、PRINT 1+2 D、PRINT “1+2”;1+2 答案:A,INPUT用来输入变量,不具备计算功能。
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一、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3)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如:听MP3,看电影,玩游戏,打字排版,画卡通画,处理数据等等,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但是,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
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 )翻译成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
如BASIC ,Foxbase ,C 语言,C++,J++,VB 等。
为了实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这就是这一节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算法语句。
今天,我们先一起来学习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探究新知】我们知道,顺序结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
(如右图)计算机从上而下按照语句排列的顺序执行这些语句。
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分别用来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输出结果的功能。
如下面的例子:用描点法作函数3232430y x x x =+-+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5,4,3,2,1,0,1,2,3,4,5x =-----时的函数值。
程序:(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该程序,教学中直接调用运行)(学生先不必深究该程序如何得来,只要求懂得上机操作,模仿编写程序,通过运行自己编写的程序发现问题所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
)〖提问〗:在这个程序中,你们觉得哪些是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呢?(同学们互相交流、议论、猜想、概括出结论。
提示:“input”和“print”的中文意思等)(一)输入语句在该程序中的第1行中的INPUT语句就是输入语句。
1. 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3.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教学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在现代社会里,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如:听MP3, 看 电影, 玩游戏, 打字排版, 画卡通画, 处理数据等等, 那么, 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 但是, 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 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 听得见”的。
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 )翻译成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
为了实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 和循环结构, 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 输出语句 赋值语句 条件语句 循环语句 2..探究新知我们知道, 顺序结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
(如右图)计算机从上而下按照语句排列的顺序执行这些语句。
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分别用来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 输出结果的功能。
用描点法作函数3232430y x x x =+-+的图象时, 需要求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编写程序, 分别计算当5,4,3,2,1,0,1,2,3,4,5x =-----时的函数值。
程序:(一)输入语句在该程序中的第1行中的INPUT 语句就是输入语句。
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INPUT 语句不但可以给单个变量赋值, 还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 其格式为:例如, 输入一个学生数学, 语文, 英语三门课的成绩, 可以写成: INPUT “数学, 语文, 英语”;a, b, c注:①“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必须用分号“;”隔开。
②各“提示内容”之间以及各变量之间必须用逗号“, ”隔开。
但最后的变量的后面不需要。
(二)输出语句在该程序中, 第3行和第4行中的PRINT 语句是输出语句。
它的一般格式是:输出语句的用途:(1)输出常量, 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
(2)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
(三)赋值语句用来表明赋给某一个变量一个具体的确定值的语句。
除了输入语句, 在该程序中第2行的赋值语句也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
它的一般格式是:赋值语句中的“=”叫做赋值号。
赋值语句的作用: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 然后把这个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 量, 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
注:①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 而不能是表达式。
如:2=X 是错误的。
②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
如“A=B ”“B=A ”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
③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
(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 ④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3.例题分析例1:编写程序, 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
分析:先写出算法, 画出程序框图, 再进行编程。
算法: 程序:例2:程序:变式:在此程序的基础上, 设计一个程序, 要求最后A 的输出值是30。
程序:例3:交换两个变量A 和B 的值, 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
分析:引入一个中间变量X,将A 的值赋予X,又将B 的值赋予A, 再将X 的值赋予B, 从而达到交换A, B 的值。
(比如交换装满水的两个水桶里的水需要再找一个空桶)程序:变式:编写一个程序, 要求输入一个圆的半径, 便能输出该圆的周长和面积。
(π 取3.14)分析:设圆的半径为R, 则圆的周长为2C R π=, 面积为2S R π=, 可以利用顺序结构中的INPUT 语句, PRINT 语句和赋值语句设计程序。
程序:4.回顾小结本节课介绍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结构特点及联系。
掌握并应用输入语句,输出语句, 赋值语句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解决数学问题, 特别是掌握赋值语句中“=”的作用及应用。
编程一般的步骤:先写出算法, 再进行编程。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也有助于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
【课堂精练】P15 练习1. 2. 3【评价设计】1.P23习题1.2 A组1(2)、22.试对生活中某个简单问题或是常见数学问题, 利用所学基本算法语句等知识来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要求写出算法, 画程序框图, 并写出程序设计。
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通过预习知道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一般结构。
二、预习内容1. 什么是输入语句, 它的一般格式是什么?2. 什么是输入语句, 它的一般格式是什么?3. 什么是输入语句, 它的一般格式是什么?三、提出疑惑同学们, 通过你的自主学习, 你还有哪些疑惑, 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3.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教学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学习过程】 1..探究新知用描点法作函数3232430y x x x =+-+的图象时, 需要求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组对应值。
编写程序, 分别计算当5,4,3,2,1,0,1,2,3,4,5x =-----时的函数值。
观察程序:(一)输入语句在该程序中的第1行中的INPUT 语句就是输入语句。
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INPUT 语句不但可以给单个变量赋值, 还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 其格式为:(二)输出语句在该程序中, 第3行和第4行中的PRINT 语句是输出语句。
它的一般格式是:输出语句的用途:(1)输出常量, 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
(2)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
(三)赋值语句用来表明赋给某一个变量一个具体的确定值的语句。
除了输入语句, 在该程序中第2行的赋值语句也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
它的一般格式是:赋值语句中的“=”叫做赋值号。
赋值语句的作用: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 然后把这个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
3.例题分析例1:编写程序, 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
分析:先写出算法, 画出程序框图, 再进行编程。
例2:求下列变量A 的值。
程序:变式:在此程序的基础上, 设计一个程序, 要求最后A的输出值是30。
例3:交换两个变量A和B的值, 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
分析:引入一个中间变量X,将A的值赋予X,又将B的值赋予A, 再将X的值赋予B, 从而达到交换A, B的值。
(比如交换装满水的两个水桶里的水需要再找一个空桶)程序:例4:编写一个程序, 要求输入一个圆的半径, 便能输出该圆的周长和面积。
( 取3.14)4.回顾小结本节课介绍了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结构特点及联系。
掌握并应用输入语句, 输出语句, 赋值语句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解决数学问题, 特别是掌握赋值语句中“=”的作用及应用。
编程一般的步骤:先写出算法, 再进行编程。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也有助于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
课后练习与提高1、在程序语言中, 下列符号分别表示什么运算 * ;\;∧;SQR();ABS()? , , ,, 。
2、下列程序运行后, a, b, c的值各等于什么?(1) a=3 (2) a=3b=-5 b=-5c=8 c=8a=b a=bb=c b=cPRINT a, b, c c=aEND PRINT a, b, cEND(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指出下列语句的错误, 并改正: (1)A=B=50(2)x=1, y=2, z=3(3)INPUT “How old are you ” x (4)INPUT , x (5)PRINT A+B=;C (6)PRINT Good-bye!4.将两个数8,17a b ==交换,使17,8a b ==,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 )A .BCD 5. 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 输出的结果是( ) 1a = 3b = a a b =+ b a b =- PRINT a , bA 1,3B 4,1C 0,0D 6,06 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A 4M =B M M =-C 3B A ==D 0x y +=7 对赋值语句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 ②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变量 ③可以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④不能给同一变量重复赋值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④8、已知f (x )=x 3-3x 2+2x+1, 写出任意一个x 的值对应的函数值f (x )的求法程序.9.已知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的转化公式为:5(32)9=-⨯摄氏温度华氏温度编写一个程序, 输入一个华氏温度, 输出其相应的摄氏温度。
10.春节到了, 糖果店的售货员忙极了。
已知水果糖每千克10.4元, 奶糖每千克15.6元, 果仁巧克力每千克25.2元, 那么依次购买这三种果糖,,a b c 千克, 应收取多少钱?请你设计一个程序, 帮售货员算账。
11.编写一个程序, 输入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的值, 计算并输出其面积。
12.编写一个程序, 交换两个变量a 、b 的值, 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
参考答案4、B5、B6、B7、A8、解:(方法一)INPUT “请输入自变量x的值:”;xA=x∧3B=3*x∧2C=2*xD=A-B+C+1PRINT “x=”;xPRINT “f(x)=”;DEND(方法二)INPUT “请输入自变量x的值:”;xm=x*(x-3)n=x*(m+2)y=n+1PRINT “x=”;xPRINT “f(x)=”;yEND9、程序:INPUT FC=(F-32)*5/9PRINT C10、INPUT a, b, cy=10.4*a+15.6*b+25.2*cPRINT y11、INPUT a, b, hS=(a+b)*h/2PRINT S12、INPUT a, bPRINT a, bt=aa=bb=tPRINT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