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粗煤泥分选设备及其分选工艺
- 格式:pdf
- 大小:444.45 KB
- 文档页数:2
选煤厂常见粗煤泥分选设备及应用状况摘要:概述了我国目前粗煤泥分选现状,介绍了选煤行业应用的小直径煤泥重介旋流器、水介质旋流器、螺旋粗煤泥分选机及TBS干扰床分选机等粗煤泥分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选煤厂; 粗煤泥; 重介旋流器; 水介质旋流器; 螺旋分选机; TBS干扰床分选机粗煤泥是指粒度接近煤泥,一般粒度下限在0.3~0.5mm之间、粒度上限在2~3mm之间的煤泥。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煤炭赋存条件的恶化,我国选煤厂生产系统内的粗煤泥含量不断增多,部分选煤厂的粗煤泥含量在45%左右。
由于粗煤泥的粒度组成比较特殊,传统的跳汰机、重介质旋流器、浮选机等均不能对其实现有效分选。
传统的跳汰机、重介质旋流器的理论分选粒级是50~0.5mm,浮选机的理论分选粒级是0.5~0mm。
生产实践发现:跳汰机的有效分选下限在1~2mm以上,重介质旋流器的有效分选下限在2~0.25mm之间,浮选机的有效分选上限可以达到0.25mm。
目前,0.25~0mm粒级细煤泥浮选、>2mm粒级原煤重选(重介选)的设备已经非常成熟,但2~0.25mm粒级粗煤泥分选效果欠佳的问题突出,成为制约精煤数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1 粗煤泥处理现状选煤厂粗煤泥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预先脱泥入选时,一般采用筛缝为2mm(或3mm)脱泥筛脱泥,因而煤泥水中必然含有0.5~2mm(或3mm)的粗煤泥;二是不脱泥入选时,由于脱泥筛或脱介筛筛缝不均匀,特别是磨损严重时,将造成煤泥水中>0.5mm的煤泥量增多。
为保证入浮粒度,需对煤泥水中的粗煤泥进行截粗回收。
目前新建的选煤厂往往配套粗煤泥分选系统,老厂也在积极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
就0.5~2mm(或3mm)的粗煤泥来说,重选要比浮选的效率高,而且分选成本低。
选煤厂常用的粗煤泥分选设备有煤泥重介旋流器、螺旋分选机、干扰床分选机(TBS)和水介质旋流器。
粗煤泥分选工艺相对较简单,一般只是单一的粗煤泥分选环节,工艺系统尚不够完善。
浅析粗煤泥分选对选煤工艺的影响摘要: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来源,对我国人民的生计和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对选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密加工分选粗煤泥,选煤技术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所以,本文分析了在我国粗煤泥的质量影响因素,在中国现阶段广泛使用的粗煤泥分选技术对选煤工艺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煤炭工艺;粗煤泥分选;选煤工艺1前言在中国广泛应用煤炭能源,煤炭在国内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在根本上促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
现在经济持续发展,城市被煤烟污染越来越严重,经常会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很差,这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选择粗煤泥是非常重要的,对促进的经济发展来说更是迫在眉睫。
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煤炭经济的发展,煤炭洗选技术被要求更加专业化,因此,探讨粗煤分选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有许多原煤和新煤种。
为了适应选择的原煤质量的变化,提高分选效率,降低工人的工作量,以保证可持续发展,研究粗煤泥分选对提高煤炭制备工艺和选煤都具有重要影响和积极意义。
2我国当前粗煤泥的分选工艺现状在我国,最常用的粗煤泥分选方法是采用高频筛选回收粗煤泥,直接将其添加到最终产品中以销售煤炭。
然而,长期的运作发现,这种替代方法必然导致以下缺点。
首先,在使用高频率的粗煤泥回收率筛选过程中,虽然过程简单,操作简单,但这一结果也大大降低了精煤产量,这对从事煤炭生产的企业来说将会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
其次,将返回选择系统进行分类,粗煤泥直接增加煤泥的含量,因此必然会影响选矿设备的分选效果,这直接影响选煤的工作效率,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然后,广泛使用当前的选煤设备,难以提升其分选效果,以及脱泥设备的影响目前不高,直接对煤产品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降低最终产品的质量,降低工厂生产的效率,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影响粗煤泥质量的因素3.1选煤因素目前我国的煤炭制备技术比较复杂,生产效率相对较低。
因此,影响煤炭采煤精度和煤炭资源利用精度的主要因素是粗煤的选择。
粗煤泥的分选及其对选煤工艺的影响摘要:粗煤泥分选技术的出现对选煤工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仅可提高煤泥的利用率,而且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本文分析了粗煤泥的分选技术及其对选煤工艺的影响。
关键词:粗煤泥;分选技术;选煤工艺;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煤炭行业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科学合理地利用煤炭资源,提高选煤精度,以节约我国煤炭资源。
为了节约煤炭资源,提高选煤精度,有必要分析我国粗煤泥质量低下的真正原因,结合我国粗煤泥分选技术,总结粗煤泥分选对选煤工艺的影响,以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
一、粗煤泥产生的原因我国煤炭分选技术和方法主要是粗粒重选和细粒浮选两种。
颗粒分选以O.5mm为界,大于0.5mm为粗粒,小于0.5mm为细粒。
粗粒重选随着颗粒度逐渐减少,分选效果也逐渐下降,而浮选有效范围在0.25mm~0.074mm间,这样介于粗粒重选和细粒浮选间的范围使煤炭颗粒选取的质量不佳,而0.5mm~1.0mm间煤粒即是粗煤泥。
粗煤泥是一种颗粒更粗的煤泥,可细化为三种煤泥:原生粗煤泥、次生粗煤泥、破碎粗煤泥。
原生粗煤泥是指原生煤泥中的粗煤泥;次生粗煤泥是指煤炭在运输过程及后续的分选过程中设备间碰壁产生的粗煤泥;破碎粗煤泥是指原煤被破碎后产生的粗煤泥。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粗煤泥并没有得到有效筛选,会导致煤炭企业选煤时存在粗煤泥灰分比重过高的情况。
通常,粗煤泥灰分占的比重与精煤、浮选煤等高出2%~4%。
根据煤炭产业的相关统计数据,粗煤泥在原煤的比例能达到20%~25%间,可看出粗煤泥已严重影响选煤的质量,所以煤炭行业对粗煤泥分选技术展开研究和讨论,共同研讨选煤技术的重难点。
二、影响粗煤泥质量的因素1、选煤因素。
粗煤泥是在分选原煤过程中慢慢沉淀过滤所得的煤类,目前在我国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所使用的选煤技术较为复杂,生产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对粗煤泥的选择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降低了我国对煤矿资源的利用效率。
粗煤泥的分选与对选煤工艺的影响分析粗煤泥的分选工艺对于煤炭深加工以及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有着重要的意义,以重介浮选为代表的粗煤泥分选工艺的发展与成熟,极大提高了粗煤泥分选的效率,给我国煤炭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供了条件,也使得煤炭产业在高资源利用率、低加工成本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标签:粗煤泥选煤工艺选煤效率资源利用作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基础的煤炭在近年的大规模开采中逐渐面临着资源枯竭的隐忧,特别是占原煤量20%~45%的粗煤泥分选在以往的选煤工艺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导致该部分煤炭资源被大量浪费,不仅造成环境的污染,也使得煤炭分选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大幅度影响。
因此,改进粗煤泥分选工艺以提高粗煤泥分选的选煤效率,成为广大煤炭分选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1粗煤泥分选工艺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粗煤泥分选工艺主要为重介—浮选工艺。
1.1重介质旋流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精度高,能够分选粗煤泥中的主要煤粉,并且其分选下限较低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够很好的适应我国粗煤泥构成复杂、灰土度较高、硫化物较多的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使用。
重介质旋流器在分选工作时,将物料和配备的悬浮液给入旋流器,通过旋流器的工作使得悬浮液形成强有力的漩涡流,粗煤泥物料在漩涡流的作用下沿内壁形成一个外螺旋流,沿轴心附近形成上升的内螺旋流,物料中的精煤在内螺旋流附近旋流向上从溢流口排出,粗煤泥中的矸石随外螺旋流向下,从底流口排出,从而达到煤泥分选的目的。
由于重介质旋流器在粗煤泥的分选中需要依靠旋流器的工作运行,长期保持稳定,生产过程中对出煤的调节较为困难,而且该机械设备较大,导致其给入物料密度波动较大,分选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在实际的粗煤泥分选中效率并不高。
1.2水介质旋流器水介质旋流器在粗煤泥分选过程中,以水作为介质,在旋流器中水在高速旋转下形成的离心力场能够将煤泥中的轻重组分离开来,而且由于水的黏性较低,使得单台旋流器单位时间内可以处理更大量的煤泥。
粗煤泥的分选与选煤工艺的相关探讨摘要:煤炭是支撑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来源之一。
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目前,对煤炭行业的兴趣持续增长。
对煤炭生产中选煤工艺的操作提出规范标准,探讨了影响粗煤泥选矿质量的因素,分析了影响煤泥选矿质量的相关因素,探讨了提高粗煤泥选矿效率的途径,以支持我国煤炭工业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粗煤泥;分选;选煤工艺;影响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对于促进我国煤炭产业进步和相关链条的升级具有基础意义,优化煤炭资源配置,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具有根本意义。
目前,煤的主要用途是高硫煤。
为了提高选煤工艺的利用效率,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有必要分析粗煤泥的产生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改进粗煤泥的分选工艺,降低煤炭能耗,提高煤炭能源效率。
1.粗煤泥的分选及质量影响因素1.1粗煤泥分选的必要性在选煤行业,粗煤泥被定位为0.3至3 mm大小的颗粒。
矿物精加工充分,不能通过浮选和重力加工成细粒煤。
在粗煤泥处理中,粗煤泥的处理与回收、处理与提取工艺相对简单,最终产品的灰分比例较高。
通常,典型的回收形式是高频筛选法。
随着选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富煤与中煤差别的改善,这种方法逐渐脱离了实际生产需要。
与重质产品的灰分值相比,粗煤泥的最终回收类型如果直接与精矿混合,将对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然而,原煤粗煤泥含量不断增加至近20%,一些厂家无法优化泥炭水系统,导致泥炭水系统失衡,细颗粒质量下降,经济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粗煤泥分离及其技术优化是当前的研究课题[1]。
1.2粗煤泥分选质量影响因素我国选煤技术相对落后,导致煤炭行业整体生产率较低,无法保证煤炭质量、选煤精度和能源利用。
在中国,煤炭是一种细粒度能源。
其内部灰分很高,很难分离。
一般来说,选煤颗粒越小,则灰矿物的分度更高,因此,整体分离水平将逐步提高。
目前,国内分选工艺相对落后,无法保证粗煤泥的筛分要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选煤设备的落后是一个重要因素。
民营科技2018年第10期科技创新浅谈粗煤泥分选方法的选择和比较张月萍(龙煤矿业集团鹤岗分公司峻德煤矿,黑龙江鹤岗154100)长期以来,国内对0.5~0m m煤泥的分选主要采用浮选,但鉴于浮选方法的生产成本较高,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方法加以替代。
近年来,随着选煤工艺的发展,新的分选方法在日益成熟。
除浮选外,目前还有如螺旋分选工艺,水介旋流器工艺也在国外被广泛地采用处理炼焦煤。
为了切实保证脱泥筛的脱泥效果和真正起到稳定重介系统的作用,脱泥筛筛孔尺寸至少应在0.75m m以上,这客观上促进了粗煤泥分选工艺的发展,目前,国外较为流行的工艺是将1~0m m的煤泥再分成粗、细两部分分别分选。
这样,入洗原煤被清晰地分为三大粒级,一般为50~1m m块煤、1~0.15m m粗煤泥,0.15~0m m细煤泥,设置三大分选环节与之对应,其中,块煤采用旋流器分选、细煤泥采用浮选基本属于定型工艺,关键在于有效解决粗煤泥的分选。
1主流粗煤泥分选设备及特点1.1螺旋分选机。
螺旋分选机主要由矿浆分配器、中心柱、螺旋溜槽和产品截取器等组成。
矿粒在螺旋溜槽中分选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并最终被分割成精、中、尾煤三个部分,并使其通过各自的排料管排出,从而完成分选过程。
螺旋分选机具有以下特点:1)分选密度在1.6kg/L以上,低于该值,会影响分选效果。
2)无运动部件,维修量小。
3)占地面积小,可用双头甚至三头螺旋提高单台处理能力。
4)精度有限。
1.2重介质旋流器。
分选过程中,小直径旋流器可产生较高的离心力,使煤粒受到较大的力场作用,从而使煤粒按密度有效分选。
重介质旋流器具有以下特点:1)分选精度高。
2)成本较高,占用空间也较大。
3)设备磨损快,维修量大。
1.3干扰床分选机(TBS)。
干扰床分选机由水力分级机演化而来,矿浆按预定压力由泵打入设备,通过紊流板在分选机底部形成上升水流,形成稳定的物料分布层后,通过相应的管道排出对应的产品。
粗煤泥分选设备浅析发布时间:2022-07-18T05:41:24.409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33卷3月5期作者:曾晓东[导读] 粗煤泥分选一直是选煤行业的一大难题,传统的选煤方法及设备很难将其有效分选,曾晓东平煤股份一矿河南平顶山 467000摘要:粗煤泥分选一直是选煤行业的一大难题,传统的选煤方法及设备很难将其有效分选,通过对常用的几种粗煤泥分选设备进行分析比较,得出TBS干扰床分选机对粗煤泥分选效果较好,是目前最为有效地粗煤泥分选设备。
关键词:粗煤泥;重介;旋流器;TBS0 引言近年来,随着选煤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原煤中的细粒级煤的含量越来越高,另外重介旋流器不断向大型化发展,其分选粒度下限不断上升,而浮选粒度上限则在下降,最终导致介于重介旋流器有效分选下限和浮选有效分选上限之间的0.25-1mm 的粗煤泥得不到有效分选。
粗煤泥灰分就偏高,如直接掺入精煤,会导致总精煤灰分升高,使重介和浮选为其“背灰”;如果掺入中煤,因粗煤泥中含有部分低灰的精煤,则会造成精煤损失。
因此,粗煤泥的有效分选,近年来得到了我国选煤行业的普遍关注。
1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的选煤过程为:固、液悬浮液以一定的压力从进料口切线给入旋流器形成内、外旋流,外旋流中除部分流体从底流口流出外,大部分流体转而向上运动,在内部形成向上的回流,即内旋流,并从溢流管流出动呈双螺旋结构模型。
在旋流器内的旋转流场中,悬浮液中密度大的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移向器壁附近,并随外旋流在底流口排出; 密度小的颗粒即随内旋流从溢流口排出,悬浮液中的不同密度组分得到了分选。
采用煤泥重介旋流器工艺处理粗煤泥,其分选密度调节范围宽,对原煤质量波动的适应性强,分选精度高,费用比常规浮选低。
图1.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原理图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单台处理量小;入料压力是常规重介质旋流器的3~5倍,电耗高、磨损大;需要使用超细粒磁铁矿粉做介质,介质制备、回收系统复杂,介质回收困难,介耗高、系统稳定性差。
探讨粗煤泥的分选及其对选煤工艺的影响粗煤泥分选在改善选煤工艺,提高煤炭质量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对粗煤泥分选研究,促进我国选煤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针对粗煤泥的分选及其对选煤工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标签:粗煤泥;分选;选煤工艺;影响我国在选煤工艺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粗精煤混掺的现象,大量的降低精煤的生产率,进而使煤炭产业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如今应该采取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选取措施,使煤矿产业的生产得到有利的改善,促使煤炭产业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而粗煤泥的分选对我国煤矿发展有着重要的关联,要想使煤矿产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就要对选煤技术进行改善。
1、粗煤泥的成因中国煤炭的流通和使用中主要是分为粗粒煤和细粒煤两种。
而煤炭的流通和运行需要在入市前期进行标准的筛选。
因此,就诞生了粗粒重选和细粒浮选两种。
基本以0.5mm为分界点,>0.5mm为粗粒,<0.5mm为细粒。
随着粗粒煤的逐层筛选,分选的成效也随之降低。
因此,需要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浮选。
浮选的范围在0.25mm~0.75mm。
通过这两种分选流程和技术处理。
而在浮选中的过程中,随着煤炭质量的下降,就会在逐层分选之后出现质地黏密的粗煤泥。
粗煤泥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出现集中煤型,即为原生粗煤泥、次生粗煤泥、破碎粗煤泥。
原生粗煤泥是在过滤煤炭中形成的粗粒煤泥;次生粗煤泥是在运输和后期分选过程中,通过碰撞、摩擦等原因形成的粗粒型煤泥;最后原煤以及分选煤等经过破碎后剩余的煤渣即为破碎粗煤泥。
一般情况下,在大部分煤炭处理选过程中粗煤泥都没有受到合格和标准的过滤分选。
这样便会导致很多煤炭企业的成品煤中含有较高比例的粗煤泥灰,使煤炭的质量严重下降。
而粗煤泥的成因主要有两个原因。
1)当前,我国的选煤技术以及煤炭细分环节还没有得到普遍性的技术优化。
生产效率和质量与国际水平相比偏低。
针对选煤工艺浮选和重选量大类型,能够逐渐了解问题出现的端倪。
在分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决定了分选的效率,这样在批量生产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技术性的问题。
粗煤泥分选工艺与应用情况分析王金生【摘要】粗煤泥的高效分选是许多选煤厂实现精煤产率提高的关键,如何根据入选原煤特性合理选择粗煤泥分选工艺,已成为选煤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对粗煤泥来源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广泛应用的粗煤泥分选工艺,系统总结了基于煤泥重介质旋流器、螺旋分选机、TBS干扰床分选机、水介质旋流器的粗煤泥分选工艺的特点,并分析了各典型工艺在国内选煤厂的应用情况.【期刊名称】《选煤技术》【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5页(P104-108)【关键词】粗煤泥;分选工艺;煤泥重介质旋流器;螺旋分选机;TBS干扰床分选机;水介质旋流器【作者】王金生【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12;河北省煤炭洗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唐山063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4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选煤厂入选原煤中的细粒级含量越来越高[1]。
目前,我国选煤厂大都采用两段联合洗选的选煤工艺,即粗粒级跳汰或重介分选、细粒级浮选[2]。
跳汰分选机、重介质旋流器、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分别是跳汰、重介、浮选工艺中常用的核心设备,跳汰分选机的有效分选粒度下限为1~2 mm [3];重介质旋流器的有效分选粒度下限介于0.25~2 mm之间,且随着设备直径的增大而增大[4];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实际高效分选粒度上限为0.25 mm[5]。
就目前的选煤工艺和设备发展现状而言,<0.25 mm粒级煤泥浮选、>2 mm粒级末煤重选的技术已相当成熟,但粒度介于0.25~2 mm之间的粗煤泥分选效果不佳,整体分选效率偏低[6]。
从目前的生产现状和精煤潜在的增长点分析,粗煤泥的高效分选已成为选煤厂实现精煤产率提高的关键。
粗煤泥是指粒度介于重选有效分选粒度下限和浮选有效分选粒度上限之间的部分煤泥,依据选煤设备有效分选粒度上下限的指标定义,0.25~2 mm粒级范围内的部分煤泥即为粗煤泥。
摘要:本文作者对当前普遍采用的粗煤泥分选工艺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后,借鉴国内外对选煤工艺的改进理念,并结合自身多年对粗煤泥分选工艺的了解,提出了对粗煤泥分选工艺进行适当改进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粗煤泥分选工艺改进措施煤碳作为我国使用最为普遍能源,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几十年里,不仅煤碳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甚至与之相关的各种产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也相应地催生了对选煤工艺的全新要求。
就我国传统的选煤工艺而言,在为了提高其选煤的工作效率目的驱使下,经常采用的方式就是将较大的物料预先进行破碎处理,然后再人为增加煤与矸石的解离度,从而达到自原煤里回收尽量多的低灰精煤的目的。
而我国当前普遍采用的粗煤泥分选方法,却无法很好地降低粗精煤泥灰分比例,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原煤的浪费,使精煤的生产率一直无法得到提高。
1我国当前粗煤泥的分选工艺现状我国当前使用最为普遍的粗煤泥分选方法是利用高频筛对粗煤泥进行回收,并将其直接加入到最终产品末煤中进行销售的方法。
但是经常长期的操作发现,采用这样的分选方式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如下几点不足。
第一,在采用高频筛对粗煤泥进行回收时,虽然工艺比较简单,易操作,但是这样结果却也极大地降低了精煤的产量,这对从事煤炭生产的企业而言会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第二,将粗煤泥直接返回主选系统进行分选,过多地增加煤泥量,这样就必然会对主选设备的分选效果构成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到选煤的工作效率,从而使得生产成本提高。
第三,在使用当前普遍使用的选煤设备时,其分选效果难以提升,而且当前设备的脱泥效果普遍不高,直接对最终产品精煤的质量造成很大影响,降低了精煤的品级,从而影响到了企业的收益。
2造成粗煤泥品质不高的主要原因首先选煤工艺方面。
我国当前的选煤工艺没有能够在简化工艺的同时,兼顾提高分选效率。
而且当前采用的工艺没有针对我国煤质的特殊性进行专门的改良和设计。
其次是选煤设备造成。
我国当前使用的重介旋流器,其有一个明显缺陷,即会影响对粗煤泥的分选精度,从而导致生产调节困难,分选效果不理想。
选煤厂常见粗煤泥分选设备及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1-07-26T15:29:46.64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4月8期作者:邱林伟[导读]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邱林伟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洗选中心石圪台选煤厂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 719300摘要: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虽然我国的煤炭蕴藏量十分丰富,采煤业和选煤业十分发达,但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仍有几十亿吨原煤未经过任何洗选处理,就直接流入市场供消费者使用,这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优化煤炭的洗选加工,使煤炭能源更加清洁、利用更加高效。
关键词:洗煤厂;煤泥;水系统;重介质旋流器引言随着矿井原煤产量的增大以及原煤煤质的不确定性,外加次生煤泥的存在,对煤泥水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一方面煤泥沉降效果变差,导致加药量增大、循环水浓度超标、单套系统停止运行以及生产系统紊乱等状况;另一方面煤泥量增多,压滤系统处理能力不足,效率降低,导致混精煤产品质量下降,浓缩池容易滞留煤泥,浓缩机耙架受损,甚至造成煤泥水事故。
为此,选煤厂对煤泥水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1粗煤泥处理工艺的现状煤泥可以进一步划分成为原生煤泥和次生煤泥两大类,原生煤泥表示煤矿中本身就有的煤泥,而次生煤泥表示利用煤泥水系统进行处理时产生的煤泥。
利用原有的煤泥水系统进行洗选时产生的原生煤泥和次生煤泥总量大约占到原煤总量的20%左右。
煤泥水进入末煤重介质旋流器前,需要进行脱泥处理,要求粒级控制在1mm以下。
重介质旋流器的设计生产能力为2500t/h,如果以该速度进行生产,那么粗煤泥离心机的生产能力就达不到要求。
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时,末煤分级后没有经过任何缓冲就直接进入洗选系统,使得煤泥水系统中的煤泥含量会受到原生煤泥含量的影响,且煤泥的分布不是非常均匀,存在局部聚集的现象。
粗煤泥分选设备及分选工艺研究
韩恒旺;李炳才;訾涛;刘世理;鲁合德
【期刊名称】《洁净煤技术》
【年(卷),期】2011(017)002
【摘要】通过对粗煤泥分选设备分选原理、结构特点及工艺特点分析,证明了影响设备分选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上游的分级设备.结合梁北选煤厂生产实际,根据TBS的等沉比分选原理,提出了TBS分级粗煤泥中高灰细泥的设想并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TBS可作为高灰细泥的分级设备,解决了粗煤泥分选的难题.
【总页数】3页(P12-14)
【作者】韩恒旺;李炳才;訾涛;刘世理;鲁合德
【作者单位】河南神火煤业有限公司梁北选煤厂,河南禹州461670;河南神火煤业有限公司梁北选煤厂,河南禹州461670;河南神火煤业有限公司梁北选煤厂,河南禹州461670;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河南神火煤业有限公司梁北选煤厂,河南禹州461670;河南神火煤业有限公司梁北选煤厂,河南禹州46167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94
【相关文献】
1.粗煤泥分选工艺技术及分选设备的探讨 [J], 石淑艳
2.浅析当前粗煤泥分选设备及其分选工艺 [J], 姜大超;龚信源;王怀
3.选煤厂常见粗煤泥分选设备及应用状况 [J], 曹艳军
4.我国粗煤泥分选设备应用现状 [J], 孟凡彩;同秀林;张爽
5.常用粗煤泥分选设备及其在动力煤选煤厂中的应用对比 [J], 李宝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