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粗煤泥分选设备分析_唐莉英
- 格式:pdf
- 大小:246.36 KB
- 文档页数:4
选煤厂常见粗煤泥分选设备及应用状况摘要:概述了我国目前粗煤泥分选现状,介绍了选煤行业应用的小直径煤泥重介旋流器、水介质旋流器、螺旋粗煤泥分选机及TBS干扰床分选机等粗煤泥分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选煤厂; 粗煤泥; 重介旋流器; 水介质旋流器; 螺旋分选机; TBS干扰床分选机粗煤泥是指粒度接近煤泥,一般粒度下限在0.3~0.5mm之间、粒度上限在2~3mm之间的煤泥。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煤炭赋存条件的恶化,我国选煤厂生产系统内的粗煤泥含量不断增多,部分选煤厂的粗煤泥含量在45%左右。
由于粗煤泥的粒度组成比较特殊,传统的跳汰机、重介质旋流器、浮选机等均不能对其实现有效分选。
传统的跳汰机、重介质旋流器的理论分选粒级是50~0.5mm,浮选机的理论分选粒级是0.5~0mm。
生产实践发现:跳汰机的有效分选下限在1~2mm以上,重介质旋流器的有效分选下限在2~0.25mm之间,浮选机的有效分选上限可以达到0.25mm。
目前,0.25~0mm粒级细煤泥浮选、>2mm粒级原煤重选(重介选)的设备已经非常成熟,但2~0.25mm粒级粗煤泥分选效果欠佳的问题突出,成为制约精煤数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1 粗煤泥处理现状选煤厂粗煤泥的来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预先脱泥入选时,一般采用筛缝为2mm(或3mm)脱泥筛脱泥,因而煤泥水中必然含有0.5~2mm(或3mm)的粗煤泥;二是不脱泥入选时,由于脱泥筛或脱介筛筛缝不均匀,特别是磨损严重时,将造成煤泥水中>0.5mm的煤泥量增多。
为保证入浮粒度,需对煤泥水中的粗煤泥进行截粗回收。
目前新建的选煤厂往往配套粗煤泥分选系统,老厂也在积极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
就0.5~2mm(或3mm)的粗煤泥来说,重选要比浮选的效率高,而且分选成本低。
选煤厂常用的粗煤泥分选设备有煤泥重介旋流器、螺旋分选机、干扰床分选机(TBS)和水介质旋流器。
粗煤泥分选工艺相对较简单,一般只是单一的粗煤泥分选环节,工艺系统尚不够完善。
在25%左右。
X J N-14型浮选机的干煤泥处理能力为60~100t/h,矿浆通过量为900~1400m3/h,完全可以满足该厂煤泥水处理系统的需要。
4.2 药剂消耗低矿浆准备器的应用和实行一次性集中加药,大大降低了药剂消耗,例如,临涣选煤厂工艺系统改造前2000年浮选药耗为0.76kg/t,改造完成后, 2001年为0.62kg/t,2002年为0.64kg/t。
4.3 维修量低XJ N-14型浮选机性能稳定,设备运行可靠,运行多年,未进行过大的维修。
4.4 分选效果好XJ N-14型浮选机单机检查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浮选精煤灰分10.35%,尾矿灰分高达63.77%,浮选产率达到81%以上。
不难看出, XJ N-14型浮选机适于细粒级煤泥的分选,分选效率高,效果好,对煤泥的选择性强。
表2 浮选机单机检查结果表%粒度级/m m入料(浓度7.98%)产率灰分精矿(浓度26.88%)产率灰分尾矿(浓度1.07%)产率灰分>0.25010.3518.895.478.1726.7754.87 0.250~0.12539.5114.5634.269.2827.1564.31 0.125~0.07540.6019.2153.7111.0733.4667.99 0.075~0.0458.9922.156.0711.8411.360.30<0.0450.5520.690.4912.441.26合计100.0017.61100.0010.35100.0063.77 *采样时间:2002年12月10日22:00~24:005 结束语应用实践证明,X J N-14型浮选机性能稳定,运行可靠,用于分选细粒级煤泥可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浮选精煤产品,且该机处理能力大,是大型选煤厂煤泥水处理系统中回收细粒级精煤的有效设备。
文章编号:1001-3571(2006)03-0040-03粗煤泥分选方法探讨高 丰(长安大学资源学院材料系,陕西西安 710054)摘要:对粗煤泥分选技术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应用螺旋分选机、重介旋流器和干扰床分选机分选粗煤泥的方法,并对三种粗煤泥分选方法的分选效果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干扰床分选机处理粗煤泥所具有的优势。
2010年第2期河北煤炭浅析C SS粗煤泥分选机李海涛(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选煤煤质部,河北邢台054021)摘要:通过对C SS粗煤泥分选机工作原理、实际应用效果、作用以及独有的特点的分析,说明C SS分选技术将进一步完善传统的重介洗选工艺,解决困扰粗煤泥分选的瓶颈问题,具有广泛的市场推广价值。
关键词:粗煤泥;煤泥分选机;介耗;分选精度中图分类号:TD92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1083(2010)02-0037-02Analysis on the CSS coarse coal mud sorterLI Hai-tao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重介选煤技术的快速发展,大直径旋流器有效分选下限的提高和新型浮选机入料上限的降低以及原生煤泥量的增加,导致介于重介旋流器有效分选下限和浮选有效分选上限之间的部分粗煤泥( 1.5~0.3mm)得不到有效分选,寻找有效解决原生粗煤泥分选设备是当前选煤工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粗煤泥干扰床分选机就是一种新兴的分选设备,可以对3~0.3mm的物料实现有效分选,CSS (Coarse Slime Separator)粗煤泥分选机就是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研制出来的新一代煤泥分选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适合于中国粗煤泥分选的宽级别粗煤泥分选技术及设备。
1CSS粗煤泥分选机工作原理CSS粗煤泥分选机是冀中能源股份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联合开发的国家863工程项目,其工作原理为:粗煤泥的颗粒具有一定的分布区间,采用传统型干扰床分选机分选较宽级别的煤泥时,会导致分选精度明显变差,CSS粗煤泥分选机采用基于重力和界面力复合力场中的干扰床分选技术,可以有效地拓宽传统干扰床分选机的不足,提高分选精度。
粗煤泥颗粒的密度、粒度不同,在同一流体(水)中的沉降速度也不同。
高密度粗粒具有较大的沉降速度,低密度细粒的沉降速度则较小。
如果提供一个上升流体速度V,使其介于低密度细粒的沉降速度和高密度、粗粒的沉降速度之间,则高密度、粗粒将在该上升流体中沉降,而低密度、细粒将上浮,从而实现多组分粒群按密度和粒度的分离。
在国家洁净煤技术的推动下,选煤技术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重介旋流器的推广应用,使重介选煤的比例越来越高。
但是重介选煤的成本较高,主要原因是它比跳汰选煤增加了介质(磁铁矿粉)消耗,所以降低介质消耗成为迫切需要。
1R C 1800粗煤泥分选机工作原理RC1800是引进澳大利亚LUDOWICI 生产的粗煤泥分选设备,主要用来分选0.25mm~2.0mm 细粒级煤。
见图1,RC 粗煤泥分选机主要由入料箱、紊流室、混合室和液化室、排矸系统组成;紊流室是由多组倾斜板组成的,液化室底部装有约400个1.5mm 的小喷嘴,排矸系统有一套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排矸。
粗煤泥分选机的工作原理是:开机时首先有一定压力和流量的水从下面给入,通过400个小喷嘴进入液化室,形成一股稳定的上升水流,当分选物料进来后,可形成按密度分层的流态化床层(即自生介质床层)。
根据现场测得其密度范围,可在1250kg/m 3~1600kg/m 3之间。
物料进入这个床层之后,低密度和极细的颗粒将在此流态床中向上运行而被分选出来。
较重的高密度颗粒(矸石)将沉落到矸石物料流态床的底部,并朝中央排矸阀移动;较轻的(中间密度物)颗粒保持在矿浆悬浮液中,朝着RC 的紊流板移动。
紊流板提高了轻固体颗粒和任何错配置矸石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使固体颗粒缓慢重新循环,回到液化室的入料区,这样在紊流板下面形成了一个密度稍微高的区域。
较轻、较小的颗粒,从RC 紊流版中第一次通过时就溢流成产品。
而一些中等颗粒和密级(密度接近分选密度的)较大的颗粒,要悬浮在液化室内进一步分选才成为产品,减少了错配物的产生。
在使用中测量出液化室中间部分的密度,以此确定何时让一些矸石从RC 液化室底部排出。
正常生产中要求液化室底部应有一个明显的矸石固体区域,以保证排矸的准确性。
2R C 粗煤泥分选机的某些特点RC 粗煤泥分选机的特点是:结构简单,设备无运动部件,能耗低,维护量小(只要给入一定量的水就可以了。
粗煤泥分选设备浅析发布时间:2022-07-18T05:41:24.409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第33卷3月5期作者:曾晓东[导读] 粗煤泥分选一直是选煤行业的一大难题,传统的选煤方法及设备很难将其有效分选,曾晓东平煤股份一矿河南平顶山 467000摘要:粗煤泥分选一直是选煤行业的一大难题,传统的选煤方法及设备很难将其有效分选,通过对常用的几种粗煤泥分选设备进行分析比较,得出TBS干扰床分选机对粗煤泥分选效果较好,是目前最为有效地粗煤泥分选设备。
关键词:粗煤泥;重介;旋流器;TBS0 引言近年来,随着选煤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原煤中的细粒级煤的含量越来越高,另外重介旋流器不断向大型化发展,其分选粒度下限不断上升,而浮选粒度上限则在下降,最终导致介于重介旋流器有效分选下限和浮选有效分选上限之间的0.25-1mm 的粗煤泥得不到有效分选。
粗煤泥灰分就偏高,如直接掺入精煤,会导致总精煤灰分升高,使重介和浮选为其“背灰”;如果掺入中煤,因粗煤泥中含有部分低灰的精煤,则会造成精煤损失。
因此,粗煤泥的有效分选,近年来得到了我国选煤行业的普遍关注。
1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的选煤过程为:固、液悬浮液以一定的压力从进料口切线给入旋流器形成内、外旋流,外旋流中除部分流体从底流口流出外,大部分流体转而向上运动,在内部形成向上的回流,即内旋流,并从溢流管流出动呈双螺旋结构模型。
在旋流器内的旋转流场中,悬浮液中密度大的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移向器壁附近,并随外旋流在底流口排出; 密度小的颗粒即随内旋流从溢流口排出,悬浮液中的不同密度组分得到了分选。
采用煤泥重介旋流器工艺处理粗煤泥,其分选密度调节范围宽,对原煤质量波动的适应性强,分选精度高,费用比常规浮选低。
图1. 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原理图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单台处理量小;入料压力是常规重介质旋流器的3~5倍,电耗高、磨损大;需要使用超细粒磁铁矿粉做介质,介质制备、回收系统复杂,介质回收困难,介耗高、系统稳定性差。
新阳选煤厂TBS粗煤泥分选效果分析摘要:新阳选煤厂整体工程分两期完成,分别采用不同的分选工艺。
文中详述了tbs粗煤泥分选机的工作原理和实际生产的分选效果。
通过分析发现,粗煤泥利用tbs分选后精矿灰分波动相对较小,能满足生产需要,但对入料的适应性差,入料变化时,精煤损失到尾矿中,造成尾煤灰分波动较大。
关键词:粗煤泥tbs 入料精煤尾煤一、前言气焊利用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混合燃烧生成的火热为热源,熔化焊件和焊接材料使之达到原子间结合的一种焊接方法。
助燃气体主要为氧气,可燃气体主要采用乙炔、液化石油气等。
所使用的焊接材料主要包括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焊丝、气焊熔剂等。
设备主要包括氧气瓶、乙炔瓶(如采用乙炔作为可燃气体)、减压器、焊枪、胶管等。
由于所用储存气体的气瓶为压力容器、气体为易燃易爆气体,所以该方法是所有焊接方法中危险性最高的之一。
因此掌握气焊的有关常识,熟悉气焊的安全操作规程有重要的意义。
二、气焊技术的基本概念1.气焊的概念气焊是利用可燃气体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焊接的方法,最高温度可达3150℃左右,热量比较分散,主要用于焊接薄钢板和黄铜、补焊铸铁、焊接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钎焊刀具、热处理加热等,也可以在对焊件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缓冷。
2.气焊所用气体及危险性分析气焊最常用的方法是氧乙炔焊,常用的气体有乙炔、液化汽油和氧气。
2.1乙炔乙炔属于可燃性气体,是无色可燃易爆气体,纯乙炔具有醚的味道工业用乙炔含有硫化氢(h2s)及磷化氢(ph3)等杂质因而有难闻的臭味。
当乙炔温度达到30℃~450℃或压力超过0.15mpa时乙炔分子能产生”聚合”发热而引起自燃。
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温度可以达到3150℃,乙炔是易爆气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乙炔温度超过300℃或压力超过0.15mpa时,遇到火就会爆炸;乙炔与空气混合,乙炔按体积计算比例占2.2~81%时,乙炔与氧气混合,乙炔按体积计算比例占2.8~93%时,混合气体中任何部分达到自然温度(乙炔和空气混合气体的自然温度是305℃,乙炔与氧气混合气体的自然温度是300℃)或遇到明火时,在常压下也会爆炸;贮存乙炔的容器直径越小,越不容易爆炸,当贮存在有毛细管状物质的容器时,即使压力增高到2。
粗煤泥分选设备技术的比较张燕丽【摘要】从颗粒沉降理论方面,分析了粗煤泥分选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阐述了4种粗煤泥分选设备,即煤泥重介质旋流器、水介质旋流器、干扰床分选机和螺旋分选机的工作原理及适用范围,解释了不同设备分选精度差异的原因,总结了各设备的特点,并对这几种设备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4页(P26-29)【关键词】粗煤泥;分选;煤泥重介质旋流器;螺旋分选机;干扰床分选机;水介质旋流器【作者】张燕丽【作者单位】霍州煤电集团白龙选煤厂,山西霍州03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42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煤炭均占70%左右,2011年我国煤炭产量达35.2亿t,占世界总产量的48.3%。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
而煤炭分选的重要地位也日益突出,“十一五”末,我国的煤炭入洗率已达到50.9%。
而随着重介质旋流器的大型化,其有效分选下限不断提高,在重介质旋流器中,对小于1 mm(2mm)的细粒煤分选效率较低。
由于浮选工艺对于大于0.5(0.3)mm部分煤泥的捕收能力较差,因此导致1(2)~0.5(0.3)mm的这部分粗粒煤泥在现行的工艺系统中很难处理。
由于粗煤泥量大,且灰分相对较高,粗煤泥的处理已成为提高选煤厂精煤产率的技术瓶颈之一。
1 粗煤泥分选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矿粒在流体介质中的沉降是重力分选过程中矿粒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可以把松散看作是矿粒在上升介质流中沉降的一种特殊形式。
矿粒本身的密度、粒度和形状不同,沉降末速度也就不同。
颗粒在静止介质中自由沉降时的沉降末速为[1]:vo=k(πd(δ-ρ)g/6φρ)1/2(1)式中:vo——颗粒自由沉降末速,m/s;δ——煤的密度,kg/m3;ρ——分选介质的密度,kg/m3;d——煤粒当量直径,m;g——重力加速度,m/s2;φ——煤粒沉降阻力系数,是煤粒形状和雷诺数的函数;k——与固体体积浓度和矿粒性质有关的系数。
粗煤泥分选工艺与应用情况分析王金生【摘要】粗煤泥的高效分选是许多选煤厂实现精煤产率提高的关键,如何根据入选原煤特性合理选择粗煤泥分选工艺,已成为选煤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对粗煤泥来源和特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广泛应用的粗煤泥分选工艺,系统总结了基于煤泥重介质旋流器、螺旋分选机、TBS干扰床分选机、水介质旋流器的粗煤泥分选工艺的特点,并分析了各典型工艺在国内选煤厂的应用情况.【期刊名称】《选煤技术》【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5页(P104-108)【关键词】粗煤泥;分选工艺;煤泥重介质旋流器;螺旋分选机;TBS干扰床分选机;水介质旋流器【作者】王金生【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12;河北省煤炭洗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唐山063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4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选煤厂入选原煤中的细粒级含量越来越高[1]。
目前,我国选煤厂大都采用两段联合洗选的选煤工艺,即粗粒级跳汰或重介分选、细粒级浮选[2]。
跳汰分选机、重介质旋流器、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分别是跳汰、重介、浮选工艺中常用的核心设备,跳汰分选机的有效分选粒度下限为1~2 mm [3];重介质旋流器的有效分选粒度下限介于0.25~2 mm之间,且随着设备直径的增大而增大[4];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实际高效分选粒度上限为0.25 mm[5]。
就目前的选煤工艺和设备发展现状而言,<0.25 mm粒级煤泥浮选、>2 mm粒级末煤重选的技术已相当成熟,但粒度介于0.25~2 mm之间的粗煤泥分选效果不佳,整体分选效率偏低[6]。
从目前的生产现状和精煤潜在的增长点分析,粗煤泥的高效分选已成为选煤厂实现精煤产率提高的关键。
粗煤泥是指粒度介于重选有效分选粒度下限和浮选有效分选粒度上限之间的部分煤泥,依据选煤设备有效分选粒度上下限的指标定义,0.25~2 mm粒级范围内的部分煤泥即为粗煤泥。
一种粗煤泥分级分选设备的研制田忠坤【摘要】Aiming at technics requirement of coarse slime grading separation, the paper empoldered out MJXJ type coarse slime grading separation equipment, and analyzed on its work principle. The paper expounded on separation technics system, the equipment consisted of feed system and ascending flow system. The paper designed mechanism structure, which included hydraulic grading circle flow equipment, ascending flow separation equipment and controling equipment. It tested ascending flow field by PIV technology, and pointed out the technology realism guidance meaning for practice and optimizing constructure design. The equipment could debase 20% of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and run cost, and save 30% - 50% of workshop volume%针对粗煤泥分级分选的工艺要求,研制出MJXJ型粗煤泥分级分选设备,并分析了MJXJ型粗煤泥分级分选机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分选机的工艺系统,它是由入料系统和上升水流供给系统组成的.文中对设备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内容包括水力分级旋流器装置、上升水流分选装置和控制系统装置.借助PIV(三维粒子成像测速系统)技术对上升流流场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指出此项技术对实践应用和优化结构设计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与同类型粗煤泥分选设备相比,可降低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20%,节省厂房体积30%~50%.【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12(021)001【总页数】5页(P99-102,106)【关键词】粗煤泥;分级分选;PIV;上升流;流场【作者】田忠坤【作者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河北唐山063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4541 概述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煤中细粒级物料含量在逐渐升高。
选煤厂常见粗煤泥分选设备及应用研究摘要: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虽然我国的煤炭蕴藏量十分丰富,采煤业和选煤业十分发达,但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仍有几十亿吨原煤未经过任何洗选处理,就直接流入市场供消费者使用,这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也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优化煤炭的洗选加工,使煤炭能源更加清洁、利用更加高效。
关键词:洗煤厂;煤泥;水系统;重介质旋流器引言随着矿井原煤产量的增大以及原煤煤质的不确定性,外加次生煤泥的存在,对煤泥水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一方面煤泥沉降效果变差,导致加药量增大、循环水浓度超标、单套系统停止运行以及生产系统紊乱等状况;另一方面煤泥量增多,压滤系统处理能力不足,效率降低,导致混精煤产品质量下降,浓缩池容易滞留煤泥,浓缩机耙架受损,甚至造成煤泥水事故。
为此,选煤厂对煤泥水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1粗煤泥处理工艺的现状煤泥可以进一步划分成为原生煤泥和次生煤泥两大类,原生煤泥表示煤矿中本身就有的煤泥,而次生煤泥表示利用煤泥水系统进行处理时产生的煤泥。
利用原有的煤泥水系统进行洗选时产生的原生煤泥和次生煤泥总量大约占到原煤总量的20%左右。
煤泥水进入末煤重介质旋流器前,需要进行脱泥处理,要求粒级控制在1mm以下。
重介质旋流器的设计生产能力为2500t/h,如果以该速度进行生产,那么粗煤泥离心机的生产能力就达不到要求。
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时,末煤分级后没有经过任何缓冲就直接进入洗选系统,使得煤泥水系统中的煤泥含量会受到原生煤泥含量的影响,且煤泥的分布不是非常均匀,存在局部聚集的现象。
基于以上原因,导致粗煤泥离心机在实际工作时经常出现跳闸停机现象,制约了煤泥生产效率。
2存在的问题2.1设备问题(1)设备运行不稳定,故障多,如带式输送机跑偏严重,刮板机飘链,设备保护可靠性差;(2)末煤收集刮板、块煤离心机等设备处理能力配置不足;(3)原煤13mm分级筛筛网糊堵严重,6mm脱粉筛因效果不佳闲置,筛分效率低下,影响产品质量。
粗煤泥回收和分选技术评述史红军【摘要】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粗煤泥回收工艺和设备,分析了各个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并对主要设备性能作了比较;列举了粗煤泥分选的几种技术,结合大致的工艺,对比了各粗煤泥分选技术的优缺点,最后给出了关于粗煤泥回收和分选的几点建议.【期刊名称】《选煤技术》【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5页(P75-79)【关键词】粗煤泥;回收;分选;工艺流程;应用效果;对比;建议【作者】史红军【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008;河南神火煤业有限公司,河南许昌4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和煤炭消费国,目前我国选煤厂的洗选工艺大都是采用两段选煤模式(即粗粒跳汰或重介分选、细粒浮选)。
这种常规工艺虽然投资较少、简单易行,但由于跳汰 (或重介)分选和浮选之间存在着有效分选粒度不完全衔接的问题,导致粗煤泥的分选效果不佳、整体分选效率偏低。
另一方面,随着采煤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原煤中细粒煤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常规分选工艺的弊病更加突出。
选煤生产中存在离心机、弧形筛、脱介筛、捞坑溢流等跑粗现象,导致进入煤泥水系统中>0.5 mm级物料较多,这部分物料进入煤泥水系统 (包括浮选系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回收,不仅会造成精煤损失,而且还会造成后续压滤系统喷浆、滤布破损、加压过滤机压轴等故障,严重影响选煤厂的正常生产。
粗煤泥的回收对于炼焦煤选煤厂显得更为重要。
因为浮选不能有效回收>0.5 mm 级煤泥,原则上要求进入浮选系统的入料粒度<0.5 mm,同时应尽可能减少入浮量。
实践证明,在浮选前增设粗煤泥回收系统,会大大改善浮选效果,降低生产成本。
在脱泥作业中,增加粗煤泥回收系统可以适当增大脱泥筛筛孔尺寸,提高脱泥效率。
目前,大多数选煤厂设计中均设有粗煤泥回收工艺,包括粗精煤泥回收工艺、中矸粗煤泥回收工艺及煤泥回收工艺。
几种粗煤泥处理设备的分析对比摘要:介绍了粗煤泥分选和回收的设备及其分选原理、设备结构及工艺特点,对其优缺点进行对比。
关键词:粗煤泥煤泥重介旋流器TBS分选机螺旋分选机煤炭开采机械化普及度越来越高,原生煤泥含量越来越大,这对煤泥水处理环节带来不小的压力。
我国选煤业界常用分级界限为0.5mm,+0.5mm级进入重选系统,而-0.5mm级进入浮选系统。
此种做法普遍的简化了工艺,却不利于提高全粒级煤炭的分选效率,而且当前的设备分选精度也远远达不到工艺要求。
重介质旋流器的理论分选粒度范围是50mm~0.5mm,但是生产实践表明其对于3~0.5mm粒级物料的分选精度较差。
浮选机的分选粒度范围是<0.5mm,但在生产中其仅仅能对<0.3mm物料实现有效分选,对于>0.3mm的粗煤泥,在浮选过程中极易因气泡的携载能力不足而损失在尾矿中。
因此,粒度处于重选和浮选有效分选范围交界附近(0.3mm~1mm)的煤粒,分选效率最低。
因此,为了实现最大回收率,要加强对该粒级煤泥的分选和回收。
1 粗煤泥分选的常用设备及其原理目前,国内选煤厂用到的粗煤泥分选设备主要有:煤泥重介旋流器,干扰床分选机(TBS)和螺旋分选机。
1.1 煤泥重介旋流器煤泥重介质旋流器,即采用小直径旋流器,并以较高入料压力和微细磁铁矿介质进行分选。
煤泥重介旋流器的有效分选粒度范围为1mm~0.045mm。
在分选过程中,较高的离心系数,使粉煤颗粒受到远大于其在重力场及大直径重介旋流器中受到的分选力,从而实现煤泥的有效分选。
采用煤泥重介旋流器处理粗煤泥,其分选密度范围宽,对入选原煤质量波动的适应性强,而且煤泥重介旋流器中重悬浮液的密度接近实际分选密度,因而分选精度高,且费用比常规浮选要低。
1.2 干扰床分选机(TBS)干扰床分选机是一种利用上升水流在槽体内产生紊流的干扰沉降设备。
主体是柱形槽体,槽体底部有一个布满小孔的紊流板。
景阳选煤厂技改后粗煤泥回收及分选技术评述作者:王晨燕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20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介绍了景阳选煤厂技改后采用的粗煤泥回收工艺,同时列举了目前常用的几种粗煤泥回收工艺设备,并对主要设备性能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对比;针对技改后景阳选煤厂所采用的粗煤泥分选技术,结合目前常用的几种分选工艺,分析对比了各粗煤泥分选技术的优劣,最后评价了景阳选煤厂粗煤泥回收和分选工艺的的适用性。
關键词:粗煤泥;回收;分选;适用性1 前言景阳选煤厂技改前所采用的生产工艺为粗粒跳汰主洗+细粒浮选,这种工艺虽然投资较少、简单易行,但随着炉峪口矿极难选的9#煤出煤量增大,跳汰主洗分选精度低,难以生产出低灰分合格精煤产品;另一方面,技改前选煤厂粗煤泥仅通过捞坑回收后掺入精煤产品,在原煤煤质较差时会出现精煤产品灰分超标,无法满足炼焦煤市场需求。
为此,景阳选煤厂通过工艺技术改造,大大提高了景阳选煤厂的精煤产率及经济效益。
2 粗煤泥的回收2.1 粗煤泥回收的意义有效回收粗煤泥,尽可能减少入浮量,不仅能大大改善浮选效果,还能提高精煤的总体产率,使选煤厂经济效益最大化。
2.2 粗煤泥回收的常用工艺设备目前,粗煤泥回收工艺广泛应用于选煤厂工艺设计,具体分为粗粒精煤泥、粗粒中矸泥以及细泥含量较高的粗煤泥的回收。
相应的回收设备有煤泥离心机、高频筛、沉降过滤式离心机等,各设备回收效率也有差别。
2.3 常用粗煤泥回收工艺效果分析2.3.1 煤泥离心机回收粗煤泥工艺该工艺采用浓缩分级旋流器与弧形筛配套使用,能保证煤泥离心机的入料浓度稳定在400g/L以上和适当的流速,如果入料浓度偏低或流速过快,则会导致粗煤泥产品水分偏高。
采用上述工艺流程回收粗精煤泥时,产品水分在17%左右,回收粒度下限可低至0.1mm。
[1]此工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旋流器有效分选下限为0.2mm左右,最低可达0.1mm,对0.1mm以下的细泥分选效果逐渐变差,造成进入粗煤泥回收系统的高灰细泥粘附在粗精煤泥表面使产品灰分增高,所以在弧形筛处加设喷淋装置可降低粗精煤泥产品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