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美术下册 传统的魅力 第7课《走进陶瓷世界》4 赣美版
- 格式:ppt
- 大小:4.70 MB
- 文档页数:15
《杰出的艺术智慧》——民间工艺美术欣赏《幽默人生》《珍惜我们的家园-美术与环境》《走进陶瓷世界》教学设计红杜鹃—红色摇篮《会动的画》教学设计《做一回服装设计师》教学设计贵在创造的设计艺术——欣赏《杰出的艺术智慧》——民间工艺美术欣赏教材分析: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欣赏民间美术作品首先要搞清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了解民间美术的一般审美特征,初步掌握民间美术的一般欣赏要点。
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本课选取了剪纸、刺绣、年画、玩具、泥塑、陶瓷、皮影、编结等几类典型的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不仅仅是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本身的问题,同时也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统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我们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的需要。
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欣赏民间美术作品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的初步的欣赏能力。
3.通过欣赏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民间工艺美术的悠久历史及其享誉世界的,精妙绝伦的技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1.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讲解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
2.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审美意识的思想教育。
五、教学教具:挂图、幻灯片、民间工艺品。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两件民间玩具的挂图让学生欣赏,并思考教师的提问:“这些玩具是我国民间艺人用手工制作的比起现代的玩具来,它的色彩更鲜艳,形象更生动可爱,你们喜爱吗?”提问后,教师用简短的语言说明民间工艺美术的特点、意义,导本课题,板书课题:《杰出的艺术智慧》——民间工艺美术欣赏2、民间工艺美术——是指未经专业美术学习、以手工制作为生的民间艺人所创作的,江在社会广泛流传,服务于大众生活的工艺美?/B>作品。
赣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走进陶瓷世界》评课稿一、课程背景介绍本文档是对赣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走进陶瓷世界》这一单元的评课稿。
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陶瓷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工艺技术以及作品鉴赏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陶瓷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并培养对陶瓷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陶瓷的定义、特点和分类;•了解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了解陶瓷的创作工艺和技术;•学习欣赏陶瓷作品,并能够分析其艺术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和关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陶瓷的定义、特点和分类;•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陶瓷的制作工艺和技术;•陶瓷作品的鉴赏。
2. 教学方法•授课讲解:通过教师的讲解,介绍陶瓷的定义、特点和分类,讲解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以及陶瓷的制作工艺和技术;•观摩讲解:通过展示陶瓷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并由教师进行相关介绍和讲解;•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参与陶瓷创作实践活动,锻炼其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行关于陶瓷的研究和讨论。
四、教学计划1. 第一课时:陶瓷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教学内容•介绍陶瓷的定义和特点;•分类介绍陶瓷的种类。
教学方法•授课讲解:通过幻灯片和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陶瓷作品,解释陶瓷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对陶瓷的认识,并与教师进行互动。
2. 第二课时: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教学内容•介绍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主要讲解陶瓷的发展阶段和代表作品。
教学方法•授课讲解:通过幻灯片和图片,向学生介绍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并重点介绍不同时期的陶瓷代表作品;•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就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进行深入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初中美术赣美版八年级下册第7课《走进陶瓷世界》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以及教师带来的陶瓷作品,让同学们陶瓷的功能,造型和装饰特点,制作流程有较全面的接触和认识。
(2)、运用所理解的知识,尝试在纸面上设计并装饰陶瓷,并通过语言描述自己的设计理念。
过程与方法:(1)、利用课前准备和学生展现自己作品的过程,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2)、利用对比的直观教学法,层层推进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本课的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由欣赏陶瓷使学生充分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其民族自豪感。
(2)、完成作业的过程是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带给我们热烈质朴,纯真的感觉,从而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2本课是一堂欣赏设计课。
本课紧扣“传统的魅力”的单元主题,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陶瓷艺术。
教材以开始阶段设计的音乐导入和三个“说一说、谈一谈”为开端,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引出本课主题。
通过图片、文字简要介绍陶瓷的发展历程、从造型、图案、装饰艺术、制作流程、烧制工艺的进步等方面,引导学生构筑陶瓷造型艺术欣赏的审美主线、了解陶瓷文化及其它在世界上的声誉等。
认识陶与瓷的不同概念,通过不同社会功能的陶、瓷作品(器具),引导学生从技能制作工艺层面上对陶瓷的理解。
帮助学生主动、深入地学习,让学生领悟,学习陶瓷艺术知识与了解祖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指导学生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真正提升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3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和身边事物出发认识陶瓷,了解陶瓷文化,制作流程,了解陶瓷的社会功能,和造型装饰特点。
《走进陶瓷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陶瓷的基本知识,了解陶瓷的器型、纹饰特点,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陶瓷品种,熟悉陶瓷的基本制作工序,感受陶瓷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掌握实用性陶瓷的设计制作。
3、情感目标:加深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美术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中国陶瓷文化的相关知识、陶瓷的基本知识和陶瓷纹样的绘制,提高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难点:让学生把自己对中国陶瓷的感受与审美内化为一种品味,用设计绘制图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1【导入】欣赏歌曲,激趣导入。
1、教师唱歌。
2、欣赏结束,交流发现、出示课题。
师:从歌词中听到什么?生:青花瓷师:那你了解它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一下瓷器(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3、板书:走进陶瓷世界。
2【讲授】讨论中归纳,观赏中学习。
1、介绍陶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从陶瓷的发展史来看,先有陶后有瓷,虽然都是用泥土烧制而成,但两者质地有很大不同。
(学生观察桌面上的陶器和瓷器。
)师:同学们观察桌面两件陶瓷,你能分辨出哪件是陶器、哪件是瓷器吗?学生通过看、摸、敲等方法,寻找它们的不同之处。
生:通过什么方法辨别师讲解陶和瓷的区别2、扩展讲解窑炉的发展柴垛→柴窑→瓦斯窑→电窑总结:更加简便化,绿色化。
3.欣赏视频,了解“瓷都”景德镇以及英文china的含义4.教师讲解陶瓷的制作流程采炼泥土→制坯→画彩→施釉→焙烧→釉下彩瓷同学们翻看课本,找出其他的制作流程并说明。
采炼泥土→制坯→上釉→第一次烧制→彩绘→第二次烧制→釉上彩采炼泥土→制坯→画坯→上釉→第一次烧制→彩绘→第二次烧制→斗彩5. 宋代于清代陶瓷对比,得出清代多了美丽的陶瓷纹饰观察这些纹饰有着怎样的特点吗?颜色:单色多色题材:山水纹饰人物纹饰吉祥纹饰现代纹饰器型:将军罐天球瓶梅瓶6.赏析《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赏析学生作品7、教师示范,激发表现欲。
赣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全册)教案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课文目录全册教案第1课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把握各主要种类的工艺美术品的基本特点和时代风格,了解我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状况和突出成就。
2、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欣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提高艺术素养和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并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作品。
3、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欣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掌握陶瓷器、青铜器、漆器和民间工艺美术各自的艺术特色,并能体会代表作品的内涵。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示范法教学过程:同学们好,你们准备好了吗?好,上课!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呀?你认识它吗?(战国早期青铜器文物,1978年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它花纹细密精致,铸造技术高超的,音乐性能良好,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大家想不想听听这组青铜乐器的声音?(视频播放)同学们好听吗?刚才欣赏的青铜器作品是我们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一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历程中,创造出了种类繁多、实用与审美结合的工艺品。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学习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感受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魅力!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陶瓷器、青铜器、漆器、金银器、玉器、民间工艺等等。
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其中的陶瓷器、青铜器。
那什么叫传统工艺?传统工艺的定义:(传统工艺是一门主要以手工方式制造生活用品和美化生活环境的传统艺术。
)这节课我们就从实用和美观这两个方面来学习欣赏古代工艺美术!)(一)接下来,我们从传统工艺的实用和美观两方面来欣赏这件作品:《斜方格纹彩陶罐》(出示幻灯片)结合资料袋中的知识!从1.实用性?(功能、器形)2.美观性?(图形、颜色)看一看师:容器。
器形:小口鼓腹敛足。
图形:鱼形纹与几何纹结合的抽象化斜方格纹,与下方水纹,产生对比的韵律美。
第7课《走进陶瓷世界》说课稿说教材:本课是江西版美术实验教材8年级下册的内容。
陶瓷是人类的伟大发明,更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我们江西人为拥有瓷都景德镇更感到骄傲与自豪。
教材以开始阶段设计的两个“谈一谈”为起点,以大量图片介绍陶瓷的制作流程,不同社会功能的陶瓷作品(器具),引导学生从技能层面上对陶瓷的理解。
教材最后以学生分工合作完成设计,制作陶瓷模型为终点,使学生从学习中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锻炼学生脑,手,眼的协调能力。
说学情:结合八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我引导学生了解陶瓷文化的造型艺术,装饰艺术,认识陶与瓷的不同概念,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热爱。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多媒体直观展示,以及教师带来的陶瓷作品,让同学们陶瓷的功能,造型和装饰特点,制作流程有较全面的接触和认识。
(2)、运用所理解的知识,尝试在纸面上设计并装饰陶瓷,并通过语言描述自己的设计理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课前准备和学生展现自己作品的过程,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2)、利用对比的直观教学法,层层推进的启发学生自己总结出本课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由欣赏陶瓷使学生充分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其民族自豪感。
(2)、完成作业的过程是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带给我们热烈质朴,纯真的感觉,从而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
4、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了解景德镇,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我们的伟大祖国。
说教学重点学生学会从身边事物出发认识陶瓷文化,了解陶瓷制作流程,陶瓷的社会功能,和造型装饰特点。
说教学难点陶瓷造型,装饰特点的掌握,实践和进一步设计制作。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瓷器资料等、纸T桖衫;2、教师本人绘制的陶瓷作品、范画;学具准备1、水粉(彩)颜料 2 供学生绘制的陶瓷模拟器物。
教案名称:赣美版初中美术《走进陶瓷世界》教学设计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教材版本:赣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基本知识,包括陶瓷的定义、分类、制作工艺等。
2. 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陶瓷的定义和分类2. 陶瓷制作工艺简介3. 陶瓷艺术欣赏4. 陶瓷制作实践教学重点:1. 陶瓷的基本知识和制作工艺。
2. 培养学生对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1. 陶瓷制作工艺的掌握。
2. 陶瓷艺术欣赏的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陶瓷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对这些陶瓷作品有什么看法?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本课主题《走进陶瓷世界》。
二、陶瓷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陶瓷的定义、分类和制作工艺。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三、陶瓷艺术欣赏(10分钟)1. 教师展示陶瓷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提问:这些作品有哪些特点?你们喜欢哪一件作品?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导学生掌握陶瓷艺术的欣赏方法。
四、陶瓷制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讲解陶瓷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属于自己的陶瓷作品。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展示自己的陶瓷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陶瓷的基本知识和制作工艺,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同时,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美术。
走进陶瓷世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陶和瓷的区别和基本知识,了解陶瓷的发展史、艺术造型、图案特点、制作流程;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
运用所理解的知识,尝试设计造型、图案以及制作陶泥、装饰陶瓷,并通过语言表述自己的设计理念。
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实用功能、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增加民族自豪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展现自己作品的过程,积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利用对比等直观教学法,层层推进的启发学生总结出本课的知识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加深学生对中国优秀美术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学会从身边事物出发认识陶瓷文化,了解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陶瓷烧制工艺的流程,陶与瓷的区别,陶瓷的社会功能以及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点等。
难点:陶瓷造型,装饰特点的掌握;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
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桌多张、陶器与瓷器的实物、水桶、水粉笔、老师绘制的陶瓷。
学具:水粉笔、颜料、陶泥、盘子和杯子的陶瓷坯体等。
【教学过程设计】一、趣味导入播放《寻宝》的片头视频,然后教师以主持人的身份出场。
师: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寻宝》的节目现场,我是今天的节目主持人,今天我们请到了两位鉴宝专家,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魏铭宇和丁飞宇的登场。
师:朋友知道我要来做这期节目呢,特地托我带来了两件宝贝,请两位专家帮忙鉴定一下,这是什么宝贝?“专家”:一件是陶,一件是瓷。
师:你们是怎样分辨出来的?“专家”:陶器表面粗糙不够光滑,瓷器表面细致光滑。
师:那他们还有什么其他的区别呢?请两位专家来用手敲一敲它们,听一听声音。
(“专家”分别敲击陶瓷。
)“专家”:可以听出,陶器的声音比较低沉,瓷器的声音清脆悦耳。
师:那咱们再来测一下它们的吸水性,用蘸水的笔在表面测试。
赣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走进陶瓷世界》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陶瓷史与文化背景•掌握陶瓷的色彩语言和构图原则•掌握陶瓷的创作方法和工具2. 过程与方法•多元化教学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识相关文化•实物展示、模范演示、师生互动、调查研究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陶瓷的艺术品位与审美鉴赏力•引导学生对陶瓷创作的热爱和兴趣,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品质•培养学生注重个性创作,自我表现,尊重并欣赏他人的作品,提高集体协作能力二、教学内容1. 陶瓷的分类和发展史教学目标•了解陶瓷器的分类•了解陶瓷的发展史教学重点•了解陶瓷的发展史•掌握陶瓷器的分类教学难点•掌握陶瓷工艺的制作方法•学习枯燥的历史为何对陶瓷的影响2. 陶瓷的艺术教学目标•掌握陶瓷颜色的使用•掌握构图与表现水平教学重点•掌握陶瓷颜色的使用规范•掌握构图表现的技巧教学难点•掌握如何运用色彩营造陶瓷艺术形象•在构图过程中如何表达自己3. 陶瓷的创作方法和工具教学目标•掌握陶瓷制作方法•掌握陶瓷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制陶的基本方法•掌握制陶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学习拟定制陶初步的想法和计划•必须细致地掌握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几分钟的讲座,为学生介绍陶瓷的分类和发展史,以及陶瓷的艺术表现形式。
2. 展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和PPT图片的使用,让学生看到不同样式的陶瓷器和其美感,同时引导学生识别色彩和构图。
3. 互动法通过陶瓷模范制作或工艺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感受创作的乐趣与挑战。
同时,讲师也要与学生互动,这样可以增加教学的互动性和生动性,又可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4. 课堂讨论法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制陶工艺的时候,还应该跟学生一起探讨陶瓷的制作过程、制陶想法以及创作思路等相关问题。
探讨中教师应该及时引导,促进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反思针对本次陶瓷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改进。
走进陶瓷世界课业类型:造型欣赏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陶瓷的基本知识,了解陶瓷的器型、纹饰特点,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陶瓷品种,熟悉陶瓷的基本制作工序,感受陶瓷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掌握实用性陶瓷的设计制作。
3、情感目标:加深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美术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中国陶瓷文化的相关知识、陶瓷的基本知识和陶瓷纹样的绘制,提高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教学难点:让学生把自己对中国陶瓷的感受与审美内化为一种品味,用设计绘制图样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瓷器模板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提问:china是什么含义?瓷都。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那中国什么样的瓷器陶器这么享有盛誉?作为中国人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瓷器与陶器一样吗?(出示课题)三、讲授新课:课件展示:欣赏并思考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2)烧制的温度不同;(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2、瓷器的发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
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致.4、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4)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