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代——成员结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观念分析
谢飞(1942)
原籍湖南宁乡,出生于陕西延安。1965年毕业于北 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留校任教。导演的主要作品有: 《我们的田野》(1983)、《湘女萧萧》(1986,获 法国第4届蒙彼利埃国际电影节金熊猫奖、西班牙第26届 圣塞巴斯提安国际电影节堂· 吉珂德奖)、《本命年》 (1989,第40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第13届 《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世界屋脊的太阳》 (1991,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香魂女》 (1992,广电部优秀影片特别荣誉奖、第43届西柏林 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第 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10大华语片之一)、《黑骏马》 (1995,第1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音 乐艺术成就奖、俄罗斯第5届圣彼德堡电影节组委会特别 奖)、《益希卓玛》(2001)。
LOGO
第四代
——中国新电影运动的前驱者
内容概要
1
中国新电影运动及特点
2
新时期电影变革的三种模式
3
第三代——常规模式的延续
4
第四代——成员结构和观念分析
Company Logo
中国新电影运动
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电影 艺术上的大倒退.文革后中国人惊讶地发现, 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已形成巨大差距,又一 次失去文化自信力, 形成文化错位,从而全 盘接收八十年代已经落潮的以法国新浪潮电 影为标志的西方新电影,以此建构八十年代 后的中国艺术电影。中国新电影运动是在计 划经济国营电影制片厂体质下、在执政党的 电影界官员夏衍、陈荒煤、钟惦斐的保护与 扶植下展开的
Company Logo
第四代——成员结构和观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