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进展

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进展

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进展
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进展

维普资讯 https://www.doczj.com/doc/7318497983.html,

保留生育功能的早起宫颈癌手术治疗进展

保留生育功能的早起宫颈癌手术治疗进展 随着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而传统治疗方法如广泛性子宫切除和(或)放疗会使这些患者失去生育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的发展使肿瘤治疗更加追求其安全性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宫颈癌治疗中保留生育功能的观念已被人们广为接受,其治疗方法也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本文就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综述。 标签: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根治性宫颈切除术;锥切术 宫颈癌筛查的普遍应用以及近年来年轻患者逐年增加的发病趋势,致使年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越来越多,50%的患者1cm时,切除3~5mm残余宫颈;若切缘通过肿瘤,则行VRT不安全,应改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 Rob等[2]荟萃分析了618例接受VRT的患者,共29例复发,复发率为4.7%.(肿瘤≤2cm和>2cm的复发率分别为2.9%和20.8%);147例ART患者中7例复发,复发率为4.8%(肿瘤≤2cm和>2cm的复发率分别为1.9%和20.0%).迄今有近1000例接受保留生育功能的VRT的文献报道,其累积妊娠率为55%~60%,其中55%足月妊娠。 1.2 经腹根治性宫颈切除术(ART)Smith等提出,该手术在经腹腔完成盆腔淋巴结切除后,行广泛性宫颈及宫旁组织切除。其优点是宫旁组织切除得较广泛,适用于阴道解剖异常、肿瘤直径>2cm,未产妇或肥胖、经阴道手术难度大的患者。对阴式手术经验不足的术者可选择经腹途径。其缺点在于非微创的腹部切口,子宫峡部或宫颈粘连,子宫动脉结扎可能影响子宫血供[3]。王沂峰等[4]报道的保留子宫动脉的做法,从子宫动脉的起始端开始游离,并牵引悬吊远离输尿管后,再游离输尿管。操作较简单,又能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从理论上更符合保留子宫血供的生理要求。199例ART国际多中心的系列报道,复发率仅6%,死亡率0,妊娠率74%,其中52%达到足月妊娠[5]。至今已有近400例ART文献报道,虽然较VRT开展的晚,但以其易学而在国内开展较多。 1.3腹腔镜根治性宫颈切除术1998年Shepherd等在Dargent手术的基础上提出的。近年来,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已逐渐应用临床[6]。LRT的技术要点在于腔镜下完成淋巴结切除和宫颈根治性切除,并在腔镜下进行宫颈与阴道上端吻合,因此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多,费时较长,其优点在于切除宫颈旁组织较VRT宽。Chen等[7]报道中国重庆295例宫颈癌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平均随访45个月,其中48例现复发或转移。Ia期患者无瘤生存率为95.2%,Ib期患者为84.5%,IIa期患者为79.4%,IIb期患者为66.7%。Ramirez等[8]于2006年报道了腹腔镜根治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20例,全部手术获得成功,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切缘全部阴性,次日即出院。由此认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及视野开阔、清晰的特点,既可同时进行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又可避免开腹手术创口大而造成的盆、腹腔粘连,对盆腔局部几乎无干扰,更有利于生育能力的保留和恢复,但此手术不仅需

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根治术11例临床分析

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根治术11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10T11:27:45.48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7期供稿作者:刘岩松史玉林牛菊敏赵红 [导读]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国外已多采用保守的方法治疗早期宫颈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为有生育要求的宫颈癌患者保留了子宫体。刘岩松史玉林牛菊敏赵红(沈阳市妇婴医院 110011) 【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在早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11例Ⅰa1~Ⅰb1期宫颈癌患者,施行经阴道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加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观察其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生存及生育情况。结果宫颈根治术手术时间3.5~4.5h,平均(3.5±0.8)h,术中出血量200~400mL,平均(298±20)mL。术后1个月内恢复正常月经,术后无发生淋巴囊肿;术后平均随访至今,11例患者生存至今,其中1例成功受孕并生育。结论对Ⅰa1~Ⅰb1期年轻宫颈癌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是可行的。 【关键词】宫颈肿瘤宫颈根治术保留生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7-001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radical trachelectomy in early cervical cancer. Methods From Jan. 2011 to May 2013, 11 patients with la1-lb1 cervical cancer were underwent RVT and La Paroseopic Pelvic Lymphadenectomy. We Observe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s, bleeding volum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living and fertility circumstances.Results Duration of radical trachelectomy is 3.5~4.5 h, on an average of (3.5±0.8)h. Bleeding volume during operation is 200~400 ml, on an average of (298±20)ml. Menstrual status goes back to normal in a month after operation. No lymphocyst after operation and all 11 patients survived till now and one of them successfully conceived and labored.Conclusion The fertility-sparing surgery is feasible for la1~lb1 young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Keywords】 cervical cancer radical trachelectomy fertility-sparing surgery 随着癌症普查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广泛开展,早期宫颈癌的发病率增高,并且趋向年轻化。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妇女,国外已多采用保守的方法治疗早期宫颈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为有生育要求的宫颈癌患者保留了子宫体。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根治术选择[1]35岁以下:①渴望生育的年轻患者,不存在不育的因素;②病灶≤2cm,浸润深度≤5mm;③ⅠA2~ⅠB1期;④组织学类型为鳞癌或腺癌;⑤原发病灶位于宫颈阴道部,术前MRI证实无宫旁或宫体受累,宫颈管诊刮阴性;⑥术中快速病理证实无盆腔淋巴结转移;⑦宫颈切面快速病理证实无癌细胞残余,切缘无瘤区距病灶≥8mm;目前其适用范围为Ⅰa1~Ⅰb1期宫颈癌患者。我院自2011年以来对11例早期宫颈癌患者成功施行了保留子宫体的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11例早期宫颈癌患者(Ⅰa1~Ⅰb1期),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根治术,查阅全部患者的病历,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随访资料,随访从手术当日算起。 1.2 临床特点:11例患者年龄28-35岁,平均3 2.1岁。婚育史:11例患者均有受孕史及流产史,其中9例患者有足月生产史。主要症状及体征:11例患者均有接触性阴道出血,3例患者因体检发现病变。术前病理: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根据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标准[2],3例Ⅰa1期,4例Ⅰa2期,4例Ⅰb1期。其中,4例患者经宫颈管搔刮,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确诊为早期宫颈癌,3例患者因活检提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行LEEP宫颈环切术后确诊为Ⅰa1期。4例患者宫颈赘生物活检提示宫颈鳞状细胞癌。11例患者术前行盆腹腔CT检查:均未发现盆腹腔淋巴结转移迹象。生育要求:11例患者希望保留其子宫和生育功能,2例患者强烈要求再生育。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情况,知情告知,签署手术同意书。 1.3 手术方式:11例患者行经阴道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步骤:在做阴式根治性宫颈切除术(RVT)前,先做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若病检淋巴结阴性,则作RVT。切除同传统术式同样范围的宫旁、阴道组织,宫颈上段切缘距宫颈内口约1cm。 2 结果 2.1 病理检查:11例宫颈根治患者术中盆腔淋巴结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显示无癌组织浸润,手术后石蜡病理切片检查,9例为早期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5mm,浸润宽度<7mm。2例患者因术前行LEEP环切术,术后标本无癌残留。所有病例盆腔淋巴结均未见癌浸润。 2.2 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发生副损伤。11例宫颈根治手术时间为 3.5~ 4.5h,平均(3.5±0.8)h;出血量200~400mL,平均(298±20)mL,术后1周予以间断夹闭尿管,锻炼膀胱功能,术后2周拔除尿管,常规行B超检查淋巴囊肿及残余尿情况,无一例出现尿潴留,术后无一例出现淋巴囊肿。 2.3 随访:所有患者从手术之日起开始随访,至今。11例无瘤生存至今,术后辅助治疗及生存、生育情况:所有患者门诊按期随访,无颈管粘连发生,11例患者术后月经来潮,周期规律,量正常,无明显痛经。复查颈管内和宫颈残端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结果均正常,胸部X线片、盆腹腔CT及超声检查,均无复发迹象,未予辅助治疗。2例患者随访期间离婚无性生活,6例患者术后因有子女不考虑受孕,采用避孕措施。1例因个人原因两次妊娠均于早期行人工流产。1例宫外孕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1例成功受孕,剖宫产分娩。 3 讨论 妇科癌症手术呈现重视微创、减少术后残缺和保存生理功能趋向,患者对远期生活质量和器官功能的要求也日益受到关注。多研究显示,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即使无生育要求,也要求保留子宫和生育功能,以满足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生育储备。研究发现:宫颈癌的生长首先侵犯周围组织,累及宫体者少见,向输卵管及卵巢转移极少,直接浸润主要为宫旁浸润,远处转移主要为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少见,淋巴转移不是逾越式转移,而是沿淋巴管循序向上转移[3]。宫颈癌的生长转移特点为保留子宫的保守性手术提供了可行性基础。目前研究显示,对早期宫颈癌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其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转移率与传统广泛子宫切除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目前认为,术后复发同术前选择病例分期较晚、血管淋巴管瘤栓、病灶距离手术切缘较近等因素有关[5],宫颈病灶>2cm为复发的高危因素。[6]1987年,法国人Dargent首次提出采用腹腔镜和经阴道联合术式,即经阴道根治性宫颈切除术加腹腔镜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并于1994 年首次报道此术式;此后,其他学者陆续报道了这项手术。但要求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症,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可进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手术:1)希望(强烈)保留生育能力;2)没有其他生育能力受损的临床证据;3)FIGO临床分期IA2、IB1;4)肿瘤直径<2cm;5)无明显宫旁或宫体旁扩散,局限于宫颈外口,未达颈管上方及未波及内口;6)无淋巴转移。目前通过全球范围内已经开展的五百余例手术来看,已经有手术后分娩活婴的记

肿瘤癌症治疗常见评价观察指标

肿瘤癌症治疗常见评价观察指标(含术语简写) 1.实体瘤疗效评价新标准: RECIST (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完全缓解(CR, complete response)所有靶病灶消失,无新病灶出现,且肿瘤标志物正常,至少维持4周。 部分缓解(PR, partial response)靶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至少维持4周。 疾病稳定(SD, stable disease) 靶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未达PR,或增大未达PD。 疾病进展(PD, progressive disease)靶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 注:如仅一个靶病灶的最长径增大≥20%,而记录到的所有靶病灶的最长径之和增大未达20%,则不应评价为“PD”。 2.常用指标: 总生存期(OS, overall survival)从随机化开始至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 总缓解期(Duration of overall response)从第一次出现CR或PR,到第一次诊断PD或复发的时间。 疾病稳定期(duration of stable disease)是指从治疗开始到评价为疾病进展时的这段时间。 无病生存期(DFS, Disease-free survival)或者无疾病生存时间,是从随机入组开始到第一次复发或死亡的时间。 无进展生存期(PFS,progression-free survival)从入组开始到肿瘤进展或死亡之间的时间。 至疾病进展时间(TTP,Time to Progression)是指从随机化开始至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的时间。 治疗失败时间(TTF,time to failure)从随机化开始至治疗中止/终止的时间,包括任何中止/终止原因。 疾病控制率(DCR,disease control rate):CR+PR+SD.

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及术后妊娠的分析

·专题综述·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及术后妊娠的分析 王皓洁 范颖 李斌 【摘要】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生殖系统肿瘤,目前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未生育患者比例也随之 明显增多,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对此类患者尤为重要。本文将对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 的适应证、手术方式及术后妊娠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宫颈肿瘤;妊娠;生育功能;保守手术;新辅助化疗 Advances and obstetrical outcome of fertility-sparing surgery for cervical cancer Wang Haojie*, Fan Ying, Li Bi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Beijing Anzhen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Institute of Heart Lung and Blood Vessel Diseases, Beijing 100029,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Bin, Email: anzhenlibin@https://www.doczj.com/doc/7318497983.html, 【Abstract】Cervical cancer is a common female reproductive system cancer, and the age of patients is getting younger and younger. As a result, fertility-sparing surgery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nulliparous patients. This article briefly summarized the indications, surgical progress and the pregnancy after the fertility-sparing surgery. 【Key word s】Uterine cervical neoplasms;Pregnancy;Fertility-sparing;Conservative surgery;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生殖系统肿瘤,并呈年轻化发病趋势,40%确诊宫颈癌的患者处于育龄年龄[1]。一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推迟了生育时间,但存在强烈的生育愿望,针对这一人群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尤为重要。目前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大致包括: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经阴道根治性宫颈全切术(vag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VRT)、经腹根治性宫颈全切术(abdominal radical trachelectomy,ART);非广泛宫颈切除术——宫颈锥切术±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方案+手术治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fertility sparing surgery)。 一、根治性宫颈全切术(radical trachelectomy,RT) 1994年Dargent首先报道RT,开创了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癌手术的新时代。RT适用于年龄在40~45岁以下,自身无不孕因素,并有强烈生殖愿望的患者,对于肿瘤要求符合以下条件: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ⅠA1、ⅠA2和ⅠB1期;MRI 或阴道镜提示肿瘤直径2~2.5 cm;病理类型为鳞癌 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5.01.016 作者单位: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妇产科(王皓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范颖、李斌) 通讯作者:李斌,Email: anzhenlibin@https://www.doczj.com/doc/7318497983.html, 或腺癌,除外宫颈内分泌小细胞癌;无盆腔淋巴结转移[2]。 该术式要求首先进行淋巴结取样,若术中病理提示盆腔淋巴结无转移后,再行根治性宫颈切除,若冰冻病理提示存在淋巴结转移,则行宫颈癌根治手术或术后辅助化疗。在盆腔淋巴结取材方面,手术开展初期由于技术水平限制,均行开腹淋巴结取材,送检冰冻切片的淋巴结主要是可疑的淋巴结或具有代表性的淋巴结,如闭孔淋巴结和髂外淋巴结,随着前哨淋巴结定位技术的应用,可以只送检前哨淋巴结作为冰冻切片。随着腹腔镜技术应用于该手术,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不仅包括完整的淋巴结切除,而且还包括宫旁组织的切除,这是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宫旁组织,需切除阴道壁、阴道旁组织及骶、主韧带各至少2 cm。若术中冰冻病理提示淋巴结无转移,即可行宫颈全切术,为避免复发,应切除尽量多的宫颈组织。但切除过大范围的正常宫颈组织又可能导致生育功能的丧失,并且考虑到保留更多的宫颈间质会增大了成功妊娠的可能性,更大的宫腔容量也同时减小了上行性感染和胎膜早破(PROM)的风险。故一般建议切除宫颈范围为肿瘤边缘外1 cm,有些文献建议仅切除5~8 mm,所以宫颈广泛切除范围包括距离肿瘤边缘以上0.5~1.0 cm的全部宫颈[3]。最终

妇科恶性肿瘤放疗中的几个问题=孙

妇科恶性肿瘤放疗中的几个问题 孙建衡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市100021 一、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的特点 从事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的医师包括妇科肿瘤医师及放疗科医师,必需首先明了妇科肿瘤放疗有它的特殊性。其特殊之处可以简单归结以下几点:1.放射治疗早期即曾作为根治疗法治疗妇科肿瘤,如子宫颈癌,并一度处于主导地位。一些有识的妇科医师曾转向放射治疗与从事放射专业 的医师共同发展了妇科肿瘤的放疗。国内外均是这样。我国镭疗大部 是由妇科医师进行。所以,在此领域内,妇科与放疗有不解之缘。不 管由谁从事治疗,都要有共同知识、经验和临床技能; 2.作为根治妇科恶性肿瘤的方法(如对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的)治疗,是以腔内治疗和体外照射合理配合为基本方法; 3.妇科恶性肿瘤的放疗,不是局部治疗,起码应说是区域性治疗。临床靶区(CTV)及计划靶区(PTV)均在盆腔。包括了肿瘤的原发灶、浸润及淋巴 转移区。盆腔内的亚临床灶当然也在其内; 4.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的方案制定、肿瘤未控的判断、随诊是以临床检查为基本手段,与某些肿瘤是以影像学为依据不同。近些年来影像学有 明显的进步,但对肿瘤的浸润,微小转移灶尚显示不清,尚未被承认作为 分期的依据。大家均在关注影像学的进一步发展,希望能推动妇科恶 性肿瘤诊治进展。 5.治療方案更关心患者的生理、解剖的特殊性。 二、体外照射问题 体外照射是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的重要部分,可用于术前、术中及术后治疗。特别是术后照射运用最为广泛。在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的放疗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单纯体外照射是否能达到腔内治疗与体外照射治疗上述肿瘤同样的效果。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曾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试图以单纯60钴体外旋转及钟摆照射治疗子宫颈癌,前者子宫颈剂量6000~8000cGy,B点剂量4200~5600cGY,后者子宫颈剂量5900~7600cGy,B 点剂量6000~8000cGy。结果前者3年生存率为18%,后者为42%。同样有以体外盆腔大野、盆腔多野交叉及等中心照射,治疗结果均不理想。关键问题在于无近距离照射剂量梯度下降快。使原发灶及周围得到高剂量。体外又弥补了近距离照射的不足。 当前,一些体外放疗新技术,如适形、调强治疗已在妇科肿瘤治疗中使用,它对提高某些部位肿瘤的剂量、复发肿瘤的治疗、保护正常组织颇有价值,但能否替代近距离照射,作为单一的根治疗法受到质疑,很多学者并不看好。而且这些新技术尚存在一些放射生物、放射物理方面问题。作为设计治疗计划的依据—影像学,尚不能很好的显示肿瘤的范围。新技术新方法要与以往治疗方法作比较,要有好的长期生存率才能站得住。过早的下结论或扩大其使用范围应慎重,而且治疗费用的高昂也应重视。 三、近距离照射问题 后装技术取代传统治疗方法后,近距离治疗进展缓慢。从剂量学而言,

保留生育功能宫颈广泛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保留生育功能宫颈广泛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发表时间:2018-09-05T14:06:54.9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作者:胡结敏张秋梅张慧仪[导读] 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特别是植入物的管理及冰冻标本的管理是本术式手术配合的重点。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摘要】目的:总结1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广泛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2例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广泛术的手术配合。重点做好植入物的管理及术中冰冻标本的管理。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平均手术时间3小时20分钟,平均出血280ml。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特别是植入物的管理及冰冻标本的管理是本术式手术配合的重点,也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关键词】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配合【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315-01 宫颈癌是世界上发病率位居第二位的女性恶性肿瘤,近年研究表明其发病呈年轻化,甚至出现了关于未婚年轻女性宫颈癌的病例报道[1]。标准宫颈癌治疗方式使年轻未育的患者永远丧失生育功能。随着医学的发展,宫颈广泛切除术已成为部分年轻未育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可采用的手术方式之一。2015年10月—2017年5月,我院成功的为12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实施宫颈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现将手术配合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患者,年龄27~33岁,平均28.6岁。临床分期Ⅰa2~Ⅰb1期,组织学类型为鳞癌和腺癌,未发现宫颈管内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病灶小于2cm,均已婚、未育,渴望保留生育功能。 1.2 手术方法 12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手术。首先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送冰冻切片,10例淋巴结阴性行广泛宫颈切除,宫颈切缘送冰冻,切缘距肿瘤大于5mm。2例患者淋巴结阳性,行广泛全子宫+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平均时间3小时2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285ml。 1.3 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过程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复苏快,未出现并发症。 2.手术配合 2.1 术前访视 术前1天责任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查看病例,了解病情,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麻醉方法、手术体位、注意事项等,减轻患者紧张、焦虑心理,取得患者的配合,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 2.2 器械和物品的准备 器械和物品的准备: 器械:全宫器械、梅氏散嘢。 敷料:剖腹包。 特殊物品:伸缩电刀、超声刀、嘉美斯补片、宫腔支架、6号开方管、8号尿管、色带、2-0可吸收缝线、3-0可吸收缝线、大思华龙引流管、冰格。 仪器:电刀、超声刀、传真机。 3.术中配合 3.1 巡回护士配合 3.1.1体位护理核对病人姓名、手术部位、手术方式,麻醉后安置平卧位,双上肢放于病人身体双侧,使医生操作空间增大,给予薄枕头垫高头部,使病人处于舒适体位,约束带固定双下肢。 3.1.2标本的管理术中需要多次送冰冻标本,确定边缘和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提前与病理科做好沟通,检查传真机是否处于传真状态,提前准备好病理单,病理单写上室间号、传真号码。标本切下来,记录好标本的名称和顺序,打印标签与器械护士做好双人核对。标本送出后,及时检查传真结果。 3.1.3植入物的管理手术前1天,收到通知单后,确保手术室备有嘉美斯补片。双人核对包装的完整性和有效日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Ⅰ型安尔碘消毒外包装袋,然后供给手术台上使用,做好植入物的登记。 3.1.4做好压疮的预防病人入室时,检查病人全身皮肤的情况,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并做好记录。术中予抗压啫哩垫、泡沫敷料保护患者骶尾部皮肤、定时抬头减压、双脚跟垫脚跟啫哩垫减压。注意气管插管、三通、动脉管的放置,用棉垫与病人皮肤隔开,勿直接接触病人皮肤,预防压疮的发生。手术结束,再次检查病人的皮肤,与恢复室做好交接班。 3.1.5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的出血量、血压、心率等,保持输液通畅,保持尿管通畅、观察尿量,在分离输尿管的时候,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和性质。术中关注手术进展,及时调整手术体位,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3.2 器械护士的配合 3.2.1物品准备术晨器械护士核对病人后,根据手术方式,准备手术台上一次性无菌物品,并提前30min洗手,与巡回护士清点手术器械和纱布。 3.2.2熟练手术步骤熟识子宫、宫颈、膀胱、输尿管、血管、神经在盆腔的解剖位置。术中注意力集中,做到准确、快速传递器械,认真主动配合手术。 3.2.3注意无菌、无瘤原则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阴道残端严密消毒,消毒后用物分开放置,不能再用,防止肿瘤的扩散。术中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腹腔。

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反应及护理要点

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反应及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9-03-14T15:32:24.503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作者:杨韵[导读] 防止疲劳,适量锻炼增强体质,也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对阴道的冲洗一定要注意,在治疗之后最起码要坚持一年以上。(四川友谊医院妇科;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妇科疾病对女性患者来讲是十分痛苦的病症,因为其治疗阶段性强,并且难以治愈的特点,让众多女性患者,情绪,生理等产生了严重的负面问题。特别是恶性肿瘤,听见该类病症就会让众多患者内心惶恐不安,但该类病症可进行放射治疗,并进行相对应的临床护理则可以有一个有效的结果,本文对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反映以及护理要点进行阐述说明,对该类病症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护理放射治疗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124-02 引言 妇科恶性肿瘤的划分如宫颈癌,宫内膜癌等多种妇科疾病,现如今的治疗方法就是局部放射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两种,放射治疗可以将癌细胞彻底毁灭,但是,与此同时也会让周围的器官组织细胞收到损害,从而让其放射治疗的过程产生反映,引起相应的并发症状。因为妇科肿瘤的部位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女性患者不得不担心在治疗之后,对生活是否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从而内心紧张,对治疗充满抵触,导致放射治疗的失败,所以,在进行放射治疗的过程当中,妇科肿瘤患者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一定要在整个过程当中控制好患者的情绪,保证患者之后的护理以及常识教育等。 1.放疗反应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在身体局部或全身发生一些反应,这些反应都仅仅是在治疗初期,当放疗结束后,这些反应经过科学的处理之后会逐渐消失,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正常,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让器官和组织出现功能障碍的。 1.1放疗全身反应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产生身体疲累无力,头痛,发晕等正黄,可能会让淋巴细胞以及中性颗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也可能产生下降的问题。当这些症状发生之后,继续进行放疗就会让其症状逐渐减轻,身体逐渐适应。 1.2皮肤反应 放疗的过程当中,可能会产生,毛囊扩张,潮湿渗出,脱壳发痒等症状,此时应当向患者说明预防皮肤反映的重要性,在穿着上要求其穿宽松柔软,棉质透气的内衣,局部可以用柔软毛巾以及温水清洗。不能使用碱性的化学物品或用力擦洗。要保持标记线的清洗可观,局部也不能运用胶布酒精等具有刺激性的药物。并且放射过程中要对患者局部皮肤进行观察,与此同时向患者介绍放射性皮肤保护措施,让患者不断提高自我护理能力。1.3泌尿生殖道反应 当收到一定放疗之后默契尿道外口以及外阴会有一定的疼痛感,会发痒甚至产生水肿,并且其阴道的分泌物也颇多。因此,应当加强对外阴的冲洗,如果其症状过于明显,可以先暂停放疗,在放疗的过程当中,因为宫颈管组织充血水中粘连,可能会让宫颈管产生堵塞的状况,从而引发宫腔积液,如果不能及时对该类病症处理,可能会让其感染,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会产生子宫穿孔的情况,因此该类情况应特别注意。尤其要注意在进行宫腔冲洗期间,应全身使用抗生素,待到宫腔积液以及感染问题得到控制之后再定期对宫颈管进行扩张。 2.放疗后的远期并发症 放疗后的远期并发症常见的有两种,一是放射性直肠炎,二是放射性膀胱炎,这两种是并发症最为常见和严重的两种症状。 2.1.1轻度放射性直肠炎 大部分都是少量的血便,在肠镜下可以看到直肠粘膜充血水肿,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自愈,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也可适量使用润肠药和止血药等用来缓解该类症状。 2.1.2中度放射性直肠炎 该类症状直肠内会有明显的刺激感,并且大便次数开始增加,黏液血便,并且有时排便的血量会较多,轻重不一,肠镜检验可靠到肠壁增厚,溃疡等情况,因此该类症状应及时进行处理。 2.1.3重度放射性直肠炎 这种情况是在宫颈癌放射治疗之后才会产生的一类只装,主要表现在直肠狭窄,直肠穿孔等,该类疾病一旦发作会有以上两种放射性直肠炎的症状,该类病症最根本的方法是手术治疗。 2.2放射性膀胱炎 2.2.1轻度放射性膀胱炎 该类病症主要是阵发性血尿为主要病征,并且会有尿急尿频等症状,发病情况不确定,时轻时重,并且在进行镜检的时候,其膀胱苍白,并且毛细血管,会有扩张,容易出血,因此,应经常休息,进行消炎止血,才能让症状逐渐减轻。 2.2.2中度放射性膀胱炎 此种病症的特点就是顽固性血尿,并且会对尿道形成阻塞,以及多种症状,中度膀胱炎治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需要使用抗生素,还需要相应设备将血块取出,还需要激光以及电灼等条件进行治疗,这仅仅只是一部分,不能让膀胱出血问题得到改善。 2.2.3膀胱阴道瘘 该类病症是因为上述膀胱炎所引起,其主要是阴道流出尿液,并且该类病症大多数与直肠阴道瘘共同存在,运用双侧输尿管才能让这类问题解决。 3护理及健康教育 3.1放疗前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3.1.1心理护理

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临床诊治指南

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临床诊治指南随着价值医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肿瘤人性化治疗的不断深入,妇科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临床工作的重要内容。2006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发表了第1个肿瘤患者(包括成人和儿童)保留生育功能诊治的临床指南:2012年,该指南由专家小组修订,新版指南的总体推荐原则基本未变。 在我国,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相关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但在临床诊治中,治疗方法各式各样,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临床医师对此时常感到非常棘手,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诊治方案和医疗服务,因此制定相应的专家共识或诊治指南势在必行。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借鉴ASCO制定保留生育功能诊治临床指南的经验,汇总和分析相关数据库的重要文献,通过妇科肿瘤学、生殖医学、妇科内分泌学专家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制定了中国第一部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临床诊治指南。本指南的制定,可为临床医师制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同时还可对患者进行相关医学知识的教育和科学引导,鼓励她们积极参加多中心临床试验,这对推动我国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方案的改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妇科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一)子宫颈癌 随着子宫颈癌筛查的普及,早期患者增多,其年龄也趋于年轻化,且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开放,很多年轻的子宫颈癌患者渴望保留生育功能。子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以手术为主。 1.子宫颈锥切术:子宫颈锥切术(cervical conization)的手术指征:(1)Ⅰa1期和Ⅰa2期子宫颈鳞癌;(2)Ⅰa1期子宫颈腺癌。许多文献报道,早期的子宫颈浸润癌只要其浸润深度≤3 mm,且无淋巴血管间隙受累,均可以成功地应用子宫颈锥切术进行治疗。 注意事项:(1)切缘阳性、淋巴血管间隙受累、子宫颈间质受累和病变的多中心性是子宫颈锥切术后病变残留或复发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一定要明确说明这4个方面的情况,这是制定患者子宫颈锥切术后处理方案的依据。(2)为了避免病变的残留,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阴道镜检查结果和肿瘤的病理类型选择适当的锥切范围。总的来说,切除宽度应在病灶外0.3 cm,锥高延至颈管2.0~2.5 cm,锥切时必须将鳞柱交界一并切除。(3)切缘阳性的子宫颈微小浸润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推荐再做一次子宫颈锥切活检或者按Ⅰb1期子宫颈癌处理。(4)对于Ⅰa1期子宫颈癌伴有淋巴血管间隙受累和Ⅰa2期子宫颈癌患者应同时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若同时伴阴道上皮内瘤变者应切除部分受累的阴

妇产科护理高级职称题-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

妇产科护理高级职称题-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 理 1、对该患者的护理正确的是 A.对呼吸困难者给予半卧位 B.吸氧 C.按医嘱给予化疗药物 D.禁做窥阴器检查 E.大量咯血时取头低患侧卧位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2、向患者讲解化疗的健康教育正确的是 A.化疗时可能出现的药物的不良反应 B.饮食的重要性 C.加强个人卫生积极预防感染 D.化疗时体重减轻不需减药物剂量 E.给予心理安慰 3、化疗时可引起损害的器官有 A.心 B.肝 C.肾 D.皮肤

E.膀胱 4、化疗时长春新碱外渗处理正确的是 A.拔掉局部冷敷 B.普鲁卡因局部封闭 C.局部热敷 D.外敷黄金散 E.生理盐水局部封闭 5、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饮食正确的是 A.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B.低蛋白高维生素的流食 C.高蛋白低热量流食 D.精蛋白低热量的易消化食物 E.高维生素高热量的易消化食物 6、滋养细胞癌的常用药物不包括 A.甲氨喋呤 B.顺铂 C.消瘤芥 D.更生霉素 E.长春新碱

7、可口服给药的化疗药物是 A.顺铂 B.甲氨喋呤 C.消瘤芥 D.长春新碱 E.5-氟尿嘧啶 8、用何种化疗药物后易出现复视 A.更生霉素 B.环磷酰胺 C.甲氨喋呤 D.长春新碱 E.消瘤芥 9、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A.宫颈鳞柱状上皮交接部 B.柱状上皮 C.鳞状上皮I1,I3,Ⅳ D.鳞状上皮化生区 E.非典型增生区

10、化疗药物常见的毒副反应正确的是 A.恶心呕吐多数在用药7~8天出现 B.2~3天出现口腔溃疡 C.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停药14天可恢复 D.更生霉素用后出现脱发 E.甲氨喋呤用后出现皮疹 11、普查宫颈癌最常用的方法是 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B.阴道镜检查 C.碘试验 D.B超检查 E.宫腔镜检查 12、易发生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的化疗药有 A.抗瘤新芥 B.甲氨喋呤 C.长春新碱 D.5-氟尿嘧啶 E.更生霉素 13、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包括

保留生育功能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保留生育功能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发表时间:2012-11-16T16:33:39.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7期供稿作者:莫筱兰沈惠青 [导读] 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35岁)保留生育功能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莫筱兰沈惠青(浙江省肿瘤医院 310022) 【摘要】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35岁)保留生育功能行根治性宫颈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观察本院17例年轻宫颈癌患者行宫颈癌根治的同时保留其生育功能的手术过程中手术护士的配合方式及方法。结果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手术护士各施其职,严格执行保留生育功能宫颈癌根治术的操作规程,手术才能顺利进行,患者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保留生育功能根治性宫颈切除手术配合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在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晚婚、晚育妇女的增多,选择恰当手术方式保留年轻早期宫颈癌患者的生育功能非常重要。手术适应证包括:(1)患者年龄<40岁,夫妻双方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2) 无生育功能破坏的临床依据;(3)宫颈癌IA期、IB1期、IIA1期外生型肿瘤,直径<2cm;(4)阴道镜或分段诊刮宫颈管无浸润;(5)无盆腔淋巴结转移; (6)无血管及淋巴管浸润;(7)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为宫颈内口边缘无癌组织浸润者;(8) 术后能严密随访者。但对有乳头状浸润、脉管浸润以及宫颈低分化癌、腺癌者应慎重选择(对腺癌患者要求行诊断性刮宫,排除子宫内膜癌)[1]。我院从2005年8月~2011年8月对17例宫颈癌早期的年轻女性患者施行了该术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7例,年龄在23~35岁,平均27.5岁。术前病理活检证实鳞癌9例,腺癌8例。已婚未育13例,未婚未育4例,均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 1.2 手术方法受术者均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天进行,术前2天冲洗阴道,术前1 天肠道准备,术中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复合全身麻醉。按传统腹式宫颈癌根治术常规开腹,先按传统宫颈癌根治手术清扫盆腔淋巴结,并送快速病理切片检查,确定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该手术方能继续实施。游离子宫颈,于子宫峡部下方约0.5cm处切除宫颈,剖视宫颈病灶距切缘顶端的距离应>1cm,再次送快速病理切片检查,确定切缘无肿瘤组织残留,则将阴道壁残端与环扎后的宫颈残端相吻合。最后放置引流管,关闭盆腔腹膜,恢复盆腔解剖结构,两侧圆韧带端端吻合,关腹。 1.3 结果本组1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平均时间180.2 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00ml。 2 手术配合 2.1 巡回护士配合 2.1.1 心理护理手术前一天到病区访视患者,阅读病历,了解病情。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对手术的心理反应,通过耐心细致沟通,缓解患者的焦虑与不安。 2.1.2 物品准备常规备高频电刀、吸引器、温热的(40~42℃)灭菌重蒸馏水,大小号标本袋若干。 2.1.3 建立静脉通路协助麻醉医师行颈内中心静脉置管,行左手挠动脉置管,开通有创血压。必要时开通两路静脉。 2.1.4体位护理患者先取平卧位,进腹探查后取头低30度脚高位,保存机体的生理弯曲。术中注意保暖,双侧上肢自然平放于身体两侧,用床单稍加约束,肩颈部加盖被子以免皮肤暴露热量散发。双下肢用约束带加以约束,以防术后患者躁动发生意外。保持床单平整干燥,以保护背部皮肤完整性[2]。 2.1.5 术中配合与观察手术开始后,密切关注手术进度,及时提供术中所需物品。并协助麻醉医师严密监护,注意补液速度,观察尿量等。减少人员走动,防止交叉感染,减少参观手术人员的数量,随手关门,保持室内温湿度。保证静脉输液和留置尿管的通畅,使患者平稳舒适渡过手术期。 2.1.6 严格核查制度术前、术中、术后与器械护士核对敷料、缝针和器械的数量及完整性并及时记录。 2.1.7 标本管理术中跟据手术医生的要求及时送检快速病理切片,因术中需送的快速病理标本有8组淋巴结和宫颈残端切缘,所以巡回护士应仔细将每个标本袋上的标本名称写清楚与手术医生和器械护士共同确认后将标本装入相应的标本袋中做好记录,再用专用标本装载箱转运至病理科,病理科接收者核对名称件数后签字。术后送常规病理的标本装袋后交给手术医生,并且做好交接双方签名。 2.1.8 术后护理术毕及时清除切口周围的血迹,协助包扎并注意保暖,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各项记录完毕后,由麻醉医师护送下送病人。 2.2 器械护士配合 2.2.1 用物准备妇科相关器械包、血管拉钩、子宫艾力斯、手控圆头长电刀笔、丝线(7#、4#、1#)、0号1号及0/3爱惜康可吸收缝线数根。 2.2.2 器械台的准备工作术前30分钟洗手上台,整理手术台面及用物,并与巡回护士认真清点敷料、器械缝针及血管钳。协助医生消毒铺单。 2.2.3 自身准备该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过程复杂且要求轻巧,因此器械护士要有充沛的精力,娴熟的技术,做到心中有数。熟知手术步骤,了解解剖结构,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做到早一步准备,不让医师等待,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 2.2.4 密切术中配合 2.2.4.1 因患者要求保留子宫附件,所以整个手术过程医生的操作都会非常轻柔以免误伤组织,器械护士在配合时也要注意手部力量,递器械时要小心谨慎[3]。 2.2.4.2 严格无菌操作宫颈切除后阴道残端直接与腹腔相通,为了避免腹腔被污染立即用1%PVP-I浸泡消毒5分钟,再用浸有1%PVP-I纱布填塞阴道,手术结束后取出。宫颈残端与阴道残端吻合前需等残端切缘的快速病理切片检查报告,期间腹腔应用温盐水垫覆盖保护。 2.2.4.3 严格无瘤操作手术过程中无瘤和无菌同等重要,器械护士要合理分配器械的使用,切除肿瘤的器械与吻合用的器械要分开,及时更换手套及器械。妥善保护好标本,必要时对切缘标本做特殊标记,整个操作过程中严格区分肿瘤污染器械,避免与其它器械混淆,以防发生肿瘤种植转移而导致局部复发,影响手术效果。 3 小结 通过17例手术配合体会,我们认为。该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术中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的快速病理报告,手术过程较复杂,需要医护人员的紧密配合,手术护理配合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巡回护士要非常了解病人的情况,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到心中有

癌症恶病质的综合性治疗进展

[4]M ehd i zade A,Lovb l ad KO,W il hel m KE,et al.Rad i ation dose in verteb rop l ast y[J].Neu rorad i ology,2004,46(3):243-245. [5]Dera mond H,W right NT,Belkoff S M.T e mperat u re elevati on caused by bone ce m en t pol y m eri zation du ri ng vert eb rop lasty[J]. Bon e,1999,25(Suppl2):17S-21S. [6]N agana w a S,N i has h i T,Fukats u H,et a l.Pre-s u rgicalm app i ng of p ri m ary m otor cortex by f unctionalM RI at3T:effects of i ntravenous ad m i n istration of Gd-DTPA[J].Eu r R ad i o,l2004,14(1): 112-114. [7]罗奋棋.经皮椎体成形术临床治疗进展[J].福建医药杂志, 2008,30(3):87-90. [8]N iW F,Ch iYL,L i n Y,et al.The class i fi cati on and i ts cli n ical va-l ue for extraverteb ral ce m en t l eakage co m p li cated by p ercutaneous verteb ral augm entation[J].Zhonghua W ai K e Za Zh,i2006,44 (4):231-234. [9]Choe D H,M arom EM,Ahrar K,et a l.Pu l m onary e m bolis m of pol y- m et hyl m ethacrylate duri ng percu t an eou s vert eb rop l asty and ky- phop lasty[J].Am J Roen t geno,l2004,183(4):1097-1102. [10]Trou tAT,Kall u es DF,Kau f m ann TJ.Ne w fract u res after vertero- p l asty[J].Am J N eurorad io,l2006,27(1):217-223. [11]Upp i n AA,H irsch J A,C entenera L V,e t al.Occurrence of ne w ver- tebral body fract u re after percutan eous vertebroplasty in pati en ts w it h osteoporosis[J].R ad i ol ogy,2003,226(1):119-124. [12]G rados F,Dep ri ester C,C ayrolle G,e t al.Long t er m ob servati ons of verteb ral os t eoporotic f ract u res treated by percutan eous vertebro- p l asty[J].Rheum at o l ogy(Oxford),2000,39(12):1410-1414. [13]M onti celliF,M eyer H J,Tutsch-Bauer E.Fatal pu l m onary ce m en t e mboli s m f o ll o w i n g percu taneou s vertebrop l ast y(P VP)[J].Foren- sic S ci In t,2005,149(1):35-38. [14]L i m SH,K i m H,K i m HK,et al.M u l ti p l e card i ac perf orati on s and pu l m onary e m boli s m caused by ce m en t leakage after p 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 y[J].Eu r J Card i othorac Surg,2008,33(3): 509-511. [15]王东来,冯建刚.经皮椎体成形术并发脊髓梗死1例报告[J]. 中华脊柱脊髓杂志,2008,18(5):376. [16]C hoe D H,M aro m EM,Ahrar K,et a l.Pu l m onary e m bolis m of pol y- m ethyl m et hacryl ate du ri ng percutaneous verteb rop l ast y and ky- phop l asty[J].Am J Roentgeno,l2004,183(4):1097-1102. [17]Bel koff SM,M at h is J M,Jas per LE,e t a l.Th e b i o m echan i cs of ver- t eb rop l asty-t he effect of ce m ent vol um e on m ech an i cal beh avi or [J].S pi n e,2001,26(14):1537-1541. [18]H itchon P W,G oelV,Drak e J,e t https://www.doczj.com/doc/7318497983.html,paris on of t h e b io m echan- i cs of hydroxyapatite and pol y m et hy l m ethacrylate vertebroph sty i n a cadaveric s p i nal co m p ress i on fract u re m ode1[J].J N euros u rg, 2001,95(Suppl2):215-220. [19]Perry A,M ah ar A,M ass i e J,et a l.B io m echan ical evaluati on of ky- phop l asty w i th cal ci um s u lfate ce m ent i n a cadaveri c osteoporoti c vertebra l co m pression fract u re m ode1[J].Sp i ne,2005,5(5): 489-493. [20]D i a m ond TH,Bryan tC,Brown e L,et a l.C li n ical outco m es after a- cu te osteoporotic verteb ral frat u res:a2-year non-rando m i sed trial co mpari ng PVP w i th conservati ve therapy[J].M ed J Au st,2006, 184(3):113-117. [21]杨祚璋,许建波等。脊柱转移癌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125I粒子 植入治疗[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26(2): 178-179. [22]Dean J R,Is on KT,G iss hen P.Th e s trengt h en i ng effect of percuta- neuou s vertebrop l ast y[J].C li n Rad i o,l2000,55(6):471-476. [23]张长江,任文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肿瘤的价值 [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8,7(3):167-170. 收稿日期:2008-10-6修回日期:2008-12-15 癌症恶病质的综合性治疗进展 邱正国v(综述),陈思曾(审校)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福州350004) 中图分类号:R73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84(2009)03-359-05 摘要:癌症恶病质(CC)是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之一。其病因、发病机制相当复杂,多种细胞因子和代谢物质都在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影响,针对这些因素的治疗是目前的关注点。CC的治疗涉及营养补充、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心理治疗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治疗。现就CC目前的治疗手段和防治对策予以综述。 关键词:癌症恶病质;细胞因子;综合治疗 Comprehensive Treat m ent Prog res s in C ancer Cachex i a QIU Zheng-gu o,C HEN S i-ze ng.(D e part m ent of Genera l Surg e ry,t h e F irstH os p italAff ili a te d t o Fujian M e d ic a l Un i versit y,Fu zhou350004,Ch i na) Abstract:C ancer cach exi a(CC)is on e of cli n i c synd ro m es for m ali gnant tu m or pati en ts i n advanced stage.The eti op athogen i s i s and pat hogen esy are very co mp lex,wh ich as soci ated w ith mu c h cytok i ne and m etaboli n.The recent focu s is on thes e fact ors t o relieve CC.The treat m ent refer t o co m preh ens i ve m et hods, s u ch as nu triti onal supple m ent,phar m acy i nterventi on,traditi onal C hinese m ed ici ne and psychotherapy.The arti cle sa mm ari zes,t h e p reasent treat m en tm et hod and p reventi on m eas u res to CC. K ey words:C ancer cachex i a;C yt ok i ne;C o m prehen sive treat m ent 癌症恶病质(cancer cachex ia,CC)主要是由肿瘤 的一些产物及机体释放的细胞因子引起的以全身代 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种继发性反应的临床综合征。临 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体质量下降、全身衰竭以及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异常。60%~80%的晚期肿瘤患者都存在此综合征,以胰腺癌和胃癌发生率最高[1]。当癌症患者体质量6个月内减轻5%以上,尤其合并有骨骼肌的消耗,这时应高度怀疑早期恶病质。CC也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一种原因,是导致肿瘤患者高病死率和生存期缩短的一个重要因素。 CC患者许多生理改变 与单纯饥饿很相似,但CC患者几乎不能通过积极进食而完全恢复体质,显然还存在更为复杂的代谢机制。但是迄今为止,CC发生的确切发病机制和分子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不过已经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和其相关的一些代谢免疫异常和分子机制以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