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简史
- 格式:ppt
- 大小:138.51 KB
- 文档页数:13
中国早期电影欣赏1.中国电影发展简史中国电影事业发端于20世纪初。
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庆泰(字景丰)拍摄了由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25~1927年间,上海先后成立140家中小型电影公司;广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摄影片。
1931~1937,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于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上海的抗日战争爆发,电影界的有识之士深感时代需要反映现实的影片。
1937~1945在国民党统治区,1938年,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参加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的领导工作,直接地推动了抗战电影的发展。
在日本占领区,中联和华影在4年中拍摄近130部故事片,有宣扬所谓“中日亲善”、“共存共荣”的《春江遗恨》等影片,为迷惑中国观众,也拍摄了不少以恋爱为中心的影片。
在抗日根据地,1938年,在八路军总政治部领导下,由延安电影团袁牧之担任编导,吴印咸、徐肖冰、吴本立担任摄影,用仅有的两部摄影机拍摄长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
1942年又完成长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以及一些反映当时延安重大社会政治生活的新闻片。
1945~1949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宣传部和国防部分别接管了上海、北平、长春、南京等地的电影产业。
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一部分革命和爱国的电影工作者进入由中央电影摄影场改组的中电各厂,在1946~1949年间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松花江上》、《夜店》、《还乡日记》、《遥远的爱》、《幸福狂想曲》、《小城之春》等优秀影片。
1949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
新中国电影从1949年制作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作为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桥》开始,在很短的时间,拍摄了《白毛女》、《钢铁战士》、《上饶集中营》、《新儿女英雄传》、《翠岗红旗》、《我这一辈子》、《腐蚀》等优秀故事片,以及新闻纪录片《百万雄师过大江》、《红旗漫卷西风》等。
中国电影发展简史(上)
中国电影从1905年第一部《定军山》诞生至今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
一、拓荒时期(1905年—1931年)。
中国电影前辈将西方的电影艺术移植到中国,1905年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京剧《定军山》的几个折子,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表演。
1913年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问世之后,开始有电影摄制机构出现,1923年明星影片公司的《孤儿救祖记》有了丰厚的票房收入,吸引了一批投资者对民族电影的关注,相继成立了电影企业,1925年在上海就有100多家,后明星、联华和天一三家初具规模。
拓荒时期的中国电影带有浓厚的纯娱乐性和纯商业性,出现了混乱、变幻不定的局面。
二、民族电影探索时期(1932年—1949年)。
这时期的电影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阵地,电影创作转向现实生活,面向劳苦大众。
左翼电影运动蓬勃兴起,《三个摩登女郎》、《大路》、《渔光曲》、《新女性》、《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等都是这时期的优秀影片。
还有一些影片反映现实生活,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很好,《八千里路云与月》、《一江春水向东流》、《丽人行》、《万家灯火》和《乌鸦与麻雀》等都及时地表达了民族压迫、阶级压迫下民众的痛苦与呼声,奠定了民族电影的基础。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1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考研重点、考研常考点、考研笔记梳理【育明教育独家提供】第六代电影和影人第六代及新生代导演及其创作:贾璋柯、张元、王小帅、姜文、路学长、娄烨、陆川、张杨等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
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影片。
1905年秋由北京丰泰照相馆与京剧名角谭鑫培合作拍摄的京剧片断《定军山》,为戏曲记录片。
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的正式诞生。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
1907年第一座电影院平安电影公司在北京长安街建成,由外商经营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公司。
1909年美国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这块生财富地,不远万里来到上海香港路创办亚细亚影戏公司。
这便是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摄制公司。
带有买办性质。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2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
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导演的故事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
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
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
1922年1月由顾肯夫、陆洁创办的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影戏杂志》出版,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
1922年3月郑正秋、张石川等人创立中国第一所电影学校——明星影戏学校(后改为明星演员养成所),由郑正秋担任校长,培养电影人才。
中国第一次出现“导演”专用名词。
1922年陆洁在《影戏杂志》发表的文章中首先将指挥拍摄影片者称为“导演”。
自此,影剧界有了“导演”这一专用名词。
中国第一部电影理论专著。
1924年中国最早的电影理论专著《影戏学》出版,由徐卓呆译著。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电影剧本。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31924年洪深创作的《申屠氏》在《东方杂志》发表。
中国第一部电影教材。
1924年初,留法学生汪煦昌、徐琥在上海创办昌明电影函授学校。
中国电影简史在世界电影诞生的第二年,也即1896年,上海的一座茶楼里就放映了“西洋影戏”。
国人最初把电影称之为“影戏”,是因为中国民间灯影戏(也称皮影戏)利用光影制造画面的原理与现代电影十分相似。
早在距今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用灯光将影像投影在布帐上的方法,在漫长的历史中,这种娱乐方式深受中国百姓的喜爱,在不同省份都形成了富于特色的地方传统。
1767年中国的灯影戏传入法国,1776年,又传入英国伦敦,时至今日,在巴黎电影博物馆、意大利都灵博物馆中,还可以见到中国灯影戏某些装置的陈列物。
不少电影史学家甚至认为,电影是受中国灯影戏的启发而发明出来的。
世道轮回,最初到中国放电影发洋财的多为法国人和意大利人。
不过没过多久,中国留学生林祝三便于1903年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的天乐茶园,开始了中国人自己放映电影的历史。
到了1905年,中国人又自己拍摄出了一部名为《定军山》的电影。
这部影片为戏曲纪录片,由当时的京剧名角谭鑫培和北京丰泰照相馆联合摄制而成(这段富于传奇色彩的往事,在《西洋景》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十分大胆的演绎)。
8年后,郑正秋和张石川在上海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又过了9年,中国第一本电影刊物和第一所电影学校问世,及至1931年春,中国又有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中国最早的影片摄制公司(上海“亚细亚”,创办于1909年;香港“华美”,创办于1913年)最初是由美国人投资兴办的,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导演在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其间拍摄的《难夫难妻》和《庄子试妻》都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亚细亚影戏公司倒闭两年后,曾任亚细亚顾问的张石川自筹资金在上海创办了幻仙影片公司(1916年),从而开创了中国民营电影公司的先河。
1922年,张石川和他的老搭档郑正秋等人联合创办明星影片公司,以一部《孤儿救祖记》开创了中国自有电影以来的最高卖座记录。
这一事件极大地刺激了电影从业者和中国商人,据统计,1925年前后,在上海、北京、天津、镇江、无锡、杭州、成都、汉口、厦门、汕头、广州、香港等地,新开设的制片公司约有170多家。
中外电影电视简史世界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一、诞生形成期(1895—1927)(一)卢米埃尔的纪实电影在上述的七门艺术中,唯一知道其诞生日的只有电影,它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
这一天,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第一次售票公映了他们制作的《火车到站》、《水浇园丁》、《工厂的大门》等十余部影片,并且取得轰动国际的成功。
在世界电影史上这一天就被定为电影的诞生日。
卢米埃尔的影片明显的特点是纪实性。
由于影片直接地拍摄真实的生活,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亲切感。
(二)梅里爱的“戏剧电影”乔治•梅里爱对电影的贡献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他把许多照像特技应用于电影。
其次是特技摄影的发明。
通过“停机再拍”,可以使贵妇突然变成了魔鬼;灰姑娘变成了高贵的公主;老鼠变成了白马。
其中最著名的是《月球旅行记》。
再次是创造了戏剧电影。
他几乎把所有戏剧上的表现手法,诸如剧本、演员、服装、化妆、布景以及场与幕的划分等等,系统地移植到电影制作中来。
他还首创了用人工布景摄制电影。
梅里爱所作的这一切,后来都成为电影技术的基本要素。
但是他对戏剧美学的过于执着,既造就了他的辉煌也使他沦为戏剧美学的俘虏。
(三)蒙太奇的产生蒙太奇的产生才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对蒙太奇贡献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大卫•格里菲斯和前苏联的谢尔盖•爱森斯坦。
格里菲斯最大的贡献是把影片的基本构成单位由场景改变为镜头,并让摄影机在他的指挥下运动起来,他还创造性地运用特写和“切”以及通过调度镜头,在影片中创造节奏气氛,以利于把情节推向高潮。
格里菲斯首先使蒙太奇成为电影的艺术手段。
他吸收了梅里爱的特技技巧,借鉴了小说家狄更斯的“切回”手法,创造了平行蒙太奇。
这种艺术手法在他的传世之作《一个国家的诞生》一片中得到了更巧妙地运用。
电影史家把这部影片上映的日期(1915年2月8日)当作“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这部影片被称为美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党同伐异》中,蒙太奇的手法得到了更完善的运用。
电影基础知识培训》》程志鑫2014-9-5目录1电影萌芽诞生2电影发展历程3中国电影发展概况电影的萌芽与诞生PICTURE电影不是真的在动,而是一组以每秒24格的速度放映的静止画面,这样的速度使人觉得动作是连续的。
视觉暂留原理电影的萌芽与诞生视觉暂留测试1.有多少个圆圈?2.是否在旋转?电影的萌芽与诞生跑马的故事1872年的一天,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酒店里,两个人为“马在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发生了激烈的论战。
摄影师麦布里治知道此事后,表示有办法解决。
他在跑道的一边并列安置了24架照相机,镜头都对准跑道;在另一边,打了24个木桩,每根木桩上都系上一根细绳;细绳横穿跑道,分别系到每架相机的快门上。
当马飞奔而过跑道时,依次把24根引线绊断,与此同时,照相机也就依次拍下了24张照片。
3.放映机在爱迪生的助手狄克逊的帮助下,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于1895年成功地造出了一台可以使用的电影放映机。
1888年,美国人乔治·伊斯门推出了能把图像串连起来的赛璐珞胶卷1893年,美国著名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1.胶卷2.电影视镜促使电影商业应用的三个发明电影的萌芽与诞生胶卷到拷贝电影的萌芽与诞生电影视镜电影的萌芽与诞生早期的胶片放映机电影的发展历程PICTURE 1895年12月28日。
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电影在卡普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放映。
1895年12月28日世界电影首次公映之日即定为电影诞生之时,卢米埃尔兄弟自然当之无愧地成为“电影之父”。
1895年:无声电影电影的出现电影的发展历程1927年:有声电影的出现•1927年,这是一个在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爵士歌王》影片的诞生标志着有声电影时代的来临,同时也是电影走向成熟期的标志。
•而蒙太奇手法也越来越多,愈加成熟的运用到电影之中。
•蒙太奇(法语:Montage)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
中国电影简史中国电影简史(一)1896-1930电影正式诞生于1895年末,很快被当作一种“新奇的玩意”输入中国。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第一次的电影放映。
次年7月,美国电影放映商雍松来上海,在天华茶园等处放映电影。
以后10年里,北京于1902年在前门打磨厂福寿堂放映《脚踏赛跑车》等短片;1903年,中国商人林祝三自欧美携带影片、放映机返国,在北京借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影片;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时,英国驻北京公使曾进献放映机一架和影片数套祝寿,影片在宫内放映,仅映3本,发电机发生炸裂,慈禧认为不祥,清宫内从此不准再映电影;但1906年起,电影放映在北京城内逐渐增多,如西单商场的文明茶园等场所(见彩图)。
在香港,大约1904~1905年间,位于中环的云咸街建起第一家香港电影院──比照影画院。
在上海,意大利商人 A.雷玛斯经营电影放映赢利颇丰,在1908年建起了一座可容 250人的虹口大戏院,这是上海正式修建的第一座电影院,雷玛斯因放映电影发了财,从而吸引外国商人纷纷来上海争夺放映市场。
早期中国电影1900年,美、英等国都曾有电影摄影师在中国拍摄有关义和团运动的新闻镜头;1901年,美国比沃格拉夫电影公司和法国百代电影公司曾派摄影师来北京等地拍摄短片;1907年,意大利人恩里科•劳罗除经营电影放映外,还在上海、北京等地拍摄新闻短片《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西太后光绪帝大出丧》等。
1905年,中国人也尝试拍摄了电影,主持人是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办人任景丰,他购得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一架和若干胶片,由该馆照相技师刘仲伦担任摄影师,拍摄了由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共 3本,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戏曲片,也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此后,“丰泰”还拍过其他戏曲短片,如谭鑫培的《长坂坡》、俞菊笙的《青石山》及《艳阳楼》、俞振庭的《白水滩》及《金钱豹》等,这些戏曲片选拍的都是一些武打和舞蹈动作较多或富于表情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