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填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 格式:ppt
- 大小:15.73 MB
- 文档页数:7
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是指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对路基填筑工程进行监管和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从施工前准备、原材料选择与处理、填充层厚度控制、填充层加固措施、施工工艺及验收等方面,阐述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前准备2.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并进行工程量的测算和材料的预计采购。
二、原材料选择与处理1.选择适宜的填土料,尽量选用原地填方料,并对填土料进行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检测,确保填土料符合设计要求。
2.对填土料进行水分调整和破碎处理,使填土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三、填充层厚度控制1.施工过程中,定期进行填充层厚度的测量和调整,确保填充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严格控制填充层厚度的误差,避免出现太厚或太薄的情况,防止路基沉降或坍塌的产生。
四、填充层加固措施1.根据填充层的厚度和设计要求,选择适量的加固措施,如碾压、夯实、加铁筋等,提高填充层的密实度和强度。
2.加固过程中,进行监测和检验,确保加固措施的有效性,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修复。
五、施工工艺及验收1.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填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避免填土层出现质量问题。
2.施工完成后,对填土均匀性、密实度、强度等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填土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六、相关技术管理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
2.建立健全的施工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记录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检测、验收等相关信息,方便后续的质量监督和维护。
综上所述,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包括施工前准备、原材料选择与处理、填充层厚度控制、填充层加固措施、施工工艺及验收等方面的要点。
只有通过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才能确保公路路基工程填筑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难点及质量控制的分析公路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路基施工是整个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难点和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施工工艺复杂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对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对公路路基施工难点及质量控制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保障公路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路路基施工的难点分析1. 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条件是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各异,有的地区存在岩石和坚硬土壤,有的地区存在软弱土壤和地下水位较高等问题。
这些地质问题给公路路基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塌方、滑坡、泥石流等安全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2. 施工环境恶劣在一些山区、沙漠和湿地等地区,施工环境往往非常恶劣,天气条件恶劣,交通条件拮据,人员和材料运输受到很大影响,给路基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施工工艺复杂公路路基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场地准备、路基填筑、路基加固等多个工序,工艺复杂,施工工序繁琐,如果施工工艺不合理、技术不到位,易引发施工质量问题。
二、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1. 严格管理施工过程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始终贯彻“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人员的素质进行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规范施工操作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和质量要求。
2. 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在公路路基施工中,要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的整体竞争力。
3. 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公路路基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包括水泥、碎石、沙子、土壤等,要加强对这些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及时对材料进行检测和验收,防止因材料质量不合格而影响施工质量。
4. 加强监理和检测工作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理和检测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重点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
路基A、B组填料填筑工艺及质量控制一.试验段工程概述由我单位施工的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所路基工程起讫里程为:DK+834.41--DK+573.5,全长739.09米。
本管段A、B组填料总方量为17.2万方。
路基试验段选择在DK+410~DK+530段。
该段路基填料采用济南市中区党家镇砂河,细圆砾土进行土方填筑。
该土样属级配不良好的细砾土B组填料。
经土样分析该填料最大干密度为2.45g/cm3、最优含水量为4.50%。
填筑时间为2008年10月20日开始施工,至2008年11月15日完成四层试验段填筑试验。
各项试验检测指标合格,为下一阶段大面积施工取得工艺性参数。
试验段取得圆满成功。
二.试验段工程施工所依据规范标准《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试行Q/ZTZ21200-2006《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J447-2005《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规程》TB10426-2004 J342-2004《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 J259-2003《铁路工程土工实验规程》TB10102-200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10118-2006 J532-2006《变形模量Ev2检测规程》铁建设[2005] 188号《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 85号《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土建沉降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三.试验段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3.1.主要人员四.主要施工工艺路基填筑主要工艺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顺序。
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方法填筑。
其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4.1 分层填筑在有效的填筑范围内,用白灰画出5m*8m方格,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和自卸车的拉土方量确定每个方格内所需土方量,现场领工员依据交底指挥倾倒土方作业。
公路工程中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1. 层压检测: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通过层压仪对路基的层压进行实时监测。
层压检测仪可以检测路基的沉降、沉积等变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 路基平整度检测:通过专业的平整度仪器对路基的平整度进行检测。
平整度检测可以直观地了解路基的平整度情况,及时发现平整度不达标的地方,进行修补或重新铺设。
3. 环境监测:路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的环境监测,包括大气环境、水质环境等。
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及时了解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施工设备的选择与管理:在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施工设备,并进行合理的管理。
合适的施工设备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5. 现场管理与施工技术要求:在施工现场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包括施工人员的素质培训、工作任务的分配等。
根据相关的施工技术要求,合理选择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
6. 原材料检测与管理:对所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并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管理,防止原材料的污染或变质。
7. 路基填筑质量检查:对路基填筑工程进行定期的检查,包括填筑的厚度、密实度等。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填筑质量。
8. 路基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对路基的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确保路基在雨季和涝灾时能够正常排水。
并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9. 完工验收:路基施工完成后进行完工验收,通过检查和测试对路基的质量进行评估。
并进行必要的修补或矫正措施。
10. 质量记录的保留与管理: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质量记录,包括施工图纸、工程验收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
并对质量记录进行保留和管理,便于日后查阅和追溯。
通过上述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路基施工的质量,保证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也是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基础。
路基施工要点与施工质量控制公路的路基不论是路堤还是路堑,都是由广义的土修建的,这个广义土包含日常的土、砂砾和岩石,因此路基工程施工实质上是土方工程施工。
公路路基工程的目的是在完成后的土方构筑物——路堤或路堑上能铺筑良好的路面,该路面在通车使用期间能保持良好的平整性。
作为路基材料的土具有复杂的性质。
因此,担任路基工程的工地技术人员必须预先对土的基本性质、现场的土调查结果具有充分知识。
施工中取用土的试验大致分为:土的种类鉴别,土的液塑限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测定,土的湿密度和土的含水量测定,地基的承载力测定。
因此,要求路基施工中,必须摸清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一、测量放线工作1.恢复定线测量在地面上进行中线测量前,应由设计部门办理交桩手续。
转角点桩及方向桩应在线外设拴点,并作点志标记。
直线部分每隔500~10m应加设方向桩。
复核水准基点;沿中线作水平测量以复核地面标高及原有水准基点标高时,如发现水准基点有疑问,除及时向设计单位查询外,可采用两个水准点为一环进行闭合测量,先确定两点的高程差。
看两水准点的闭合差是否在以内(K为两点间水平距离,以km计)。
根据施工要求,城区道路每隔200~300m设一临时水准点。
2.填挖方施工测量每一地段开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放线,测设中心桩、边线桩、主要构筑物位置桩。
施工中应经常检查各测量标志,对遗失或位置移动者随时补钉校正。
二、路基施工1.一般规定(1)路基土方作业,须熟悉图纸,按规定切实做好路基排水和路基处理以及边坡防护工作,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
并注意路肩或人行道的压实工作。
(2)挖方、不填不挖段的路基,均须压实至规定密实度。
填方必须按规定厚度分层压实。
(3)路基土原地面以上的庄稼、草皮、树根应清除干净,原地面以下的墓穴、井洞、管沟应分层加以妥善处理。
2.路基挖填土作业(1)路基挖方作业,必须按设计横断面整幅开挖,不得乱挖和超挖,槽底必须预留碾压沉降量。
公路路基的施工及质量控制一、路基稳定性原理分析路基的内在质量应具备三个要求: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具有足够的强度,具有足够的水稳性。
简而言之,就是路基要到达“密实〞、“均匀〞和“稳定〞的使用要求。
路基密实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颗粒重组的过程,而对填石路基来说,那么是岩石位移重组的过程。
路基的稳定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当路基在外界应力作用下,岩石间无位移或位移量能控制在某一个标准内时,我们就可认为路基最初是稳定的。
而在设计年限内,在设计荷载的作用下,位移能控制在某一标准内,那么我们可认为路基在使用过程中一直合格。
路基的稳定是由路基的整体决定的,对石方路基的稳定性,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岩石填筑形成岩体后的孔隙比,而非岩石本身的孔隙比。
二是岩石的强度。
希望填料具有良好的级配,并容易碾压密实,而尽可能使岩石破碎是最直接的途径,而破碎程度的大小取决于岩石的强度和压实设备类型;路基的密实过程实际上也是填料棱角破碎,填料挤密的过程,所以路基成型后,路基能否保持稳定,与岩石的强度密切相关,此时岩石的强度越高,路基反而越稳定,而岩石的最大强度是有限的,且强度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大,主要受大气、水的影响大,所以防护、排水工作至关重要。
二、路基施工前期准备工作〔1〕重视和加强地质水文调查根底工作,是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施工质量的必要环节。
一是要在施工前掌握线路所经过地区的地质情况,采取相应的堆载预压、换填、碎石挤压等既经济合理,又行之有效的处置方法,来防止因地基松软所引起的路基病害。
二是采取有利的施工措施,确保路基的稳定性。
三是严格控制填土厚度与填筑土石材料的质量。
四是要根据材料的性质严格控制填筑材料的含水量。
五是提高挖方路基的设计施工质量,减少边坡的塌方病害。
(2)重视和加强路基冻胀翻浆的防护工作,是提高路基强度,保证公路质量的重要环节。
翻浆是季节性速冻地区公路特有的路基病害。
路基附近的地表积水及地下水,提供充足的水源,是形成翻浆的重要条件。
路基填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为保障公路工程质量,防止路基出现下沉、变行开裂等质量通病的发生,满足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特制定以下质量控制措施:路基填筑前的质量要求1、路基原地面清表必须彻底,不得有草皮,腐植土、树根等,清表后必须平整,清表宽度必须路基坡脚桩1米以外,压实度≥90%经压实后原地面2、路基填方材料应有一定的强度,填方材料最大最大粒径不超过10厘米,经野外取土试验确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符合要求,严格控制路基填料粒径,严禁超粒径石块运到工地后再用人工解小,必须控制在料场。
同时必须对路基填料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密实度、液限、塑限、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及有机质含量和易容盐含量试验。
选择路基填料,应选择水稳性好,干密度大,承载能力高的砾石土为宜,土质应均匀一致,不得混杂,保证路基各点密实度的均匀性。
3、路基原地面清表压实后,检测原地面的承载力试验,以检测地基承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4、路基填筑前,按水平分层填筑方式进行分层,并计算其每层宽度及长度。
5、加强路基试验路段工作,通过试验路段确定填料的最佳含水量,压路机具碾压遍数,最佳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6、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同时做好施工期间防水措施,当路基未完工但停止施工和路基虽已完工但未铺筑路面,在冬季停工期应用不透水塑料膜覆盖路基,膜上松铺30厘米砂砾压好。
路基填筑中质量控制1、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平整,分层压实。
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路基填方高度小于5米的路堤,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30cm—50cm以内,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对于填高度大于5米的路堤,路基每侧应加宽50cm—100cm,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2、填筑采用水平分层的填筑施工,(按已计算的水平分层数据),及按照横断面全宽以水平逐层向上填筑,并由最低处分层填起。
3、路基填筑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宜超过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公路路基施工在公路建设中是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要加强对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的学习。
此外,也要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标签: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1 公路路基施工的几个处理技术1.1 原地面处理路堤的填筑高度大于1.0m时,要采取以下的措施,首先要挖除路基之内的树根和杂草等杂物,如果基地表层土是腐殖土,就要用挖掘机进行清除换填,换填的厚度不小于30cm并予分层压实。
路堤的筑建经过耕地时,就要在施工前要提前填平压实,如果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杂质,会导致碾压弹性大而不能压实,所以必须提前换填处理。
1.2 坡面基地处理坡面的横坡小于1:5时,只清除坡面表层。
但横坡大于1:5时就需要改成台阶形式来防止路堤滑移。
台阶尺寸按照不同的土质和地形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每层的高度要小于30cm,底宽要大于1m,台阶顶面应向堤内倾斜3-5度并且分层夯实。
1.3 软土地基处理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在一些软土地基的保持路堤稳定性、观测沉降以及处理软土地基等方面的技术都取得很大的进步。
当软土地层的含水量不在标准之内时,可使用灰土挤密桩。
其次也可以采用轻质路堤,轻质材料可减轻地基承载力。
1.4 填土路基当原先的地面标高比设计路基的标高高很多时,就需要填土路基,路堤填料大都采用砂砾或者是塑性指数以及其含水量在标准规范之内的土,禁止使用冻土、沼泽土、淤泥土、有机土以及生活垃圾等。
然后要排除地面积水,清理杂草、树根等,处理好坟坑。
进行填土路基压实时,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在碾压前仔细检查土层宽度和厚度。
碾压时要采用大于12t的压路机,先轻后重的进行碾压修整。
1.5 挖土路基路基设计标高比原地面标高低时就要采取挖土成型的办法,也就是挖方路基。
挖方段不可以超挖,碾压时根据土的干湿程度进行洒水、晾晒和换土等。
2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程序2.1 路基填土和压实。
要保证公路路基稳定性,就必须要确保路基的填料性质和路基的压实程度。
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摘要:在公路建设中,路基作为主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质量和服务水平,因此,必须采取先进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路基质量安全。
本文阐述了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关键词: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方法路基压实质量是保证路基强度及路面使用质量的关键,只有对路基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的强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工程的使用寿命。
所以,科学运用填筑施工技术,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十分重要。
1、边界处理边界处理分为填前地基处理、填方过程中的周边处理和填前排水处理。
由于原地面与填料结构不同,二者密度、承载能力不同,如果不对原地面进行有效处理,易发生接合部沉降病害。
(1)填前地基处理首先是对地基进行简易的挖探,如果地表下面土质良好,状况稳定,则清除地表植被、树根、垃圾和不良土质后即可进行填前压实。
山谷底多为山坡土冲积而成,土质松散,厚度较大无法进行填前压实,则进行清淤换土回填压实处理。
沿河、池塘路段,施工时要先排水疏干、清除淤泥、回填50cm 砂砾后,再填筑碎石含量较高的土石混合料至原地面线。
(2)半填半挖路段,对于原地面坡度不陡于1:5 的路段,在翻松原地面表土后分层填筑;对于原地面坡度不陡于1:5 不陡于1:2 时,应将原地面挖成不小于2m的台阶,台阶2%~4%的内顷坡斜坡,再分层填筑;地面坡度陡于1:2 时,应将原地面挖成不小于1.5m 的台阶,并铺设土工格栅进行加固处理。
土工格栅是目前国内一种最新的土工建筑材料,它具有拉伸强度高(>100kn/m,延伸率小于千分之十五),尺寸稳定性好,耐腐蚀,抗老化(设计使用寿命120 年,地下),使用温度宽(-50--120度)等特性,大大减少填挖间路基不均匀沉降。
土工格栅最多铺设四层,最上层应设在底基层下方。
铺设土工格栅的土层表面应平整,在距格栅8cm 以内的路堤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
高速公路粉质土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一、综述高速公路粉质土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是落实保证公路质量、提高公路耐久性、确保公路安全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它是全过程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全过程公路施工质量比重较大,必须抓住关键环节,落实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
1、材料要求粉质土路基施工必须使用车辆功能要求符合处理机制,粒度过大、积水易滥燥和高含水率要求等杂质低的粉质填充料,使用在比例上正确比的素质材料混合运输。
粉质土路基填料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要求填料厚度和表面平整度,两个相邻层的差高不能大于1m。
3、压实要求填料表面经各种机械和手工平整设备处理,确保滚压辊路平坦度达到设计标准,车辙深度限制在25mm以内,且实际压实密度达到设计标准。
三、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施工前要进行岩土实验,确保粉质填充料的精细度、杂质含量等依据设计要求,确认每一车的粉质填充料材质。
施工质量应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进行严格的施工工艺管理,充分利用激光水平仪、矫形仪等机械测量仪器进行地面质量检查,保证标准化施工效果,提高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周期。
3、对技术文件的实施应将国家规范贯彻落实到现场,做到真正按施工图解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国家规范及设计要求。
四、施工质量检测实施材料抽检,确保材料精细程度,粒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2、密实率检测检测项目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真实地基球坐标测量等方法,检测实际压实密度是否和设计要求相符合,对填土表面检查也应针对坡度、车辙深度、抛洒等情况,确保填料厚度、表面平整度等。
3、质量总结完成施工后,进行整体安全检测,确认路面形貌和设计要求一致,确保路面等安全和稳定性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并结合抽查记录各项质量测量,对施工质量进行总结评定。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粉质土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来实施,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实施,确保高速公路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保证高速公路安全及延长其服务寿命。
路基填筑的质量要求及工艺路基填筑是道路建设中的关键步骤,它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路基填筑的质量要求及工艺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路基填筑的质量要求、填筑工艺、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路基填筑的质量要求1.压实度要求:路基填筑的密实度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路基填筑应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能够承受车辆和人员的荷载。
具体要求如下:•硬质路面:压实度应达到95%以上。
•中硬质路面:压实度应达到90%以上。
•固结较差路面:压实度应达到85%以上。
2.均匀度要求:路基填筑后要保证路基表面平整,斜率符合设计要求。
路面上不得有低洼、高凸、波浪等现象,以及沟槽、裂缝、拱起、塌陷等缺陷。
3.稳定性要求:路基填筑后应保证稳定性,防止路基塌陷和滑动。
填筑材料应紧密结合,将结构内部的空隙尽可能填满,形成坚实可靠的结构。
稳定性还包括克服地下水的压力和解决路面变形问题。
二、填筑工艺1.路基准备:在填筑路基前,应对基础进行清理、排水、夯实等工作,使路基表面达到设计要求。
特别是对于较松软的地层,应采用加固处理。
2.填筑方式:填筑材料应按照设计要求逐渐铺填,在正确的位置进行夯实。
对于不同的类型路面,压实度要求不同,施工时应注意调整压实度。
3.水分控制:对于填筑材料含水过多的情况,应先进行水分处理,对含水量高的材料,可以进行排水处理或适当减少其用量。
4.夯实方法:夯实是实现路基填筑质量的关键工作。
夯实方式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夯实道路的各个部位,确保填筑材料的结构稳定牢固。
此外,夯实时要均匀、连贯,周边处应尽量密实。
三、施工注意事项1.填筑材料的选择和管理: 选择合适的路基填筑材料,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并注意材料管理,避免材料进水、受潮、污染等现象。
2.施工现场的管理:合理安排施工各个环节和时间,进行现场安全管控,保障道路施工的顺利进行。
3.环境保护: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对施工班组和工地周边进行垃圾清理。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路基施工是公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通行安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等方面介绍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
一、材料选择在路基施工中,选用合适的材料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关键是确保材料的稳定性和质量。
在选择填料时,应优先选用表面粗糙、颗粒间间隙小、电阻率适中的材料,避免选择容易发生变形或产生渗流现象的材料。
同时,对于填料材料的筛分要求要符合相关标准,并进行合理的搅拌和过筛,以提高材料的均匀性。
二、施工工艺1.地基处理路基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必要的处理,包括平整、压实和填筑等工作,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碎石加固、深层碾压等。
2.填料铺设填料铺设是路基施工中的关键工程环节,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在填料铺设过程中,应注意填料的厚度和均匀性,确保填料层与地基之间的紧密结合。
填料铺设完成后,应进行合理的压实工作,提高填料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3.横坡处理横坡处理是路基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道路的排水性能和使用安全。
在横坡处理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横坡的坡度和均匀性。
同时,还应注意横坡边坡的防护,采取合适的措施防止边坡发生塌方和滑坡等事故。
三、质量检测为了确保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质量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
常用的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密度测定、颗粒分析、承载力试验等。
检测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路基填筑施工监理控制要点及质量检验标准(也适合施工交底)一、监理控制要点1、填筑前准备(1)熟悉设计文件。
路堤填筑前要逐个计算横断面坡脚宽度与堤底宽值,保证填筑宽度。
要特别注意有无加宽是不是出于紧急停车带部位等。
(2) 要保证路基放样的准确,测量监理人员必须进行现场复核。
包括中桩、边桩。
(3)现场监理人员要对清表情况进行检查。
复核要求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作业。
(4)检查填前碾压情况。
需要重新测量横断面的,要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
并按照要求对断面测量数据进行复核、上报。
(5)填筑材料要事先经过监理人员认可。
填料的标准试验以及填筑工艺试验已经完成,且经监理批准使用。
(6)路基填筑前,现场监理要确认软土处理(包括沉降观测系统)完成,且经现场监理验收,资料档案齐全完整。
2、试验路段(1)现场监理人员要全过程胖子路基试验段得施工,并现场检测各项数据,真正用来指导现场施工。
(2)根据规范要求,进行石方路基填筑时,路堤施工和路床施工前,应分别进行试验路段的施工。
(3)要先审批试验路段的开工报告,待试验路段施工完毕后,由项目部写出试验路段总结,监理人员审批合格后,再审批分项开工报告。
3、取土场(1)在进行取土前,监理人员要检查取土场的清表是否符合要求。
(2)在取土过程中,监理人员到随时检查土质是否均匀,如发现不均匀的情况时,要分层取土。
4、路堤填筑(1)填筑前应按自然地形划分填筑路段。
对填挖界线要作好标志。
做横向的填挖界限附近的填方侧均应挖地原地面,再在相邻的挖方侧挖出台阶。
要检查台阶是否符合要求。
(2)填方作业要求实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平地机整平”。
现场监理要保证划线符合要求,认真起到指导施工的租用。
(3)要保证按照试验路段确定的虚铺厚度进行上土工作。
现场监理要对每层的虚铺厚度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碾压。
(4)要检查填料中是否有超过粒径要求的填料。
如有应要求施工单位派专人捡除。
最好的控制方法是保证运到路基上的调料合格,不提倡现场挑拣的方法进行控制。
路基填筑质量控制要点一、引言路基填筑是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道路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路基填筑的质量控制要点,以确保路基填筑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二、材料选择与准备1. 填筑土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实验室试验和检测。
2. 填筑土材料应进行充分的堆场处理,确保土壤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 填筑土材料应进行湿度调整,以确保填筑过程中的土壤湿度符合要求。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施工前应对填筑区域进行清理,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2. 施工前应进行地面平整和压实,以确保填筑土材料的均匀分布和良好的接触。
3. 施工前应对填筑区域进行测量和标定,确保填筑土的厚度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四、填筑工艺控制1. 填筑土材料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层压填筑,每层填筑高度不应超过设计要求的厚度。
2. 填筑土材料应进行充分的湿压,以确保填筑土的密实性和稳定性。
3. 填筑土材料的填筑厚度应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填筑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4. 填筑土材料的填筑速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填筑土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质量检测与控制1. 填筑土材料的密实度应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确保填筑土的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2. 填筑土材料的含水率应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确保填筑土的含水率符合设计要求。
3. 填筑土材料的压实度应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确保填筑土的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4. 填筑土材料的均匀性和一致性应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确保填筑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符合设计要求。
六、填筑后的处理与验收1. 填筑完成后,应对填筑区域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2. 填筑完成后,应进行最终的压实处理,以确保填筑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填筑完成后,应进行最终的测量和验收,确保填筑土的厚度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七、总结路基填筑质量控制是确保道路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控制填筑工艺、进行质量检测与控制以及填筑后的处理与验收,可以有效地控制路基填筑的质量。
关于规范路基施工工艺、加强施工薄弱环节质量控制的通知为进一步规范施工工艺、加强质量管控,有效落实****施工标准化要求,现将路基土石方工程中的施工工艺控制要点和质量管控措施通知下:一、总体要求1.高度重视试验路段,从填料、机具、碾压工艺、碾压时间等各方面系统总结,使试验路段真正达到试验和推广目的。
2.路基填筑要控制好“一量”、“三度”、“八部”。
路基填筑达到一定的规模长度后,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四区段、八流程”工艺(即“填筑区、摊平区、碾压区、检测区”、“测量放线、挖装运输、卸土填筑、摊铺整平、晾晒(洒水)、碾压、自检、报验”)组织施工。
3.加强科学检测,对所有的填方,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并分层检测,对每层填土,除按规定频率抽检压实度外,还需层层检测标高,以严格控制松铺厚度。
二、关键技术要求1.路基填挖结合部处理⑴路基填方高度小于10m段落:当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
土质台阶宽度不小于2m,高度不大于1m;石质台阶宽度不小于1m,高度不大于0.4m,台阶设置向内的坡度。
⑵V形沟、鸡爪沟等填方高度大于10m段落:路基纵、横向填挖结合部要求挖台阶,对填挖结合部4m范围内,每填高2m采用夯击能为600KN·m的重锤进行夯实处理。
2.填石路堤填石路堤严格按图纸组织施工,石料粒径不大于30~40cm,且不得超出层厚的2/3,不均匀系数为15~20,路床底面以下50cm,填料粒径应小于15cm。
填石路堤现场应配备破碎锤对超粒径石料进行破碎,路堤填筑厚度不超过试验段规定的填筑厚度,每层要求细料封面,大面平整、密实,确保每层的压实度或沉降量满足规范要求。
3.高填路基⑴高填路基地基处理依据设计图纸中特殊路基处理形式进行施工,其中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换填或强夯处理;填高大于20m的路基填筑前基底应进行强夯处理,路基每填筑3m需采用重锤夯实进行加强。
基底处理完成后,总监办要组织验收和质量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