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营养与健康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妊娠期糖尿病健康宣教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间出现的糖代谢异常,通常在妊娠后期出现。
此时,孕妇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应对妊娠引起的胰岛素抵抗。
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对母婴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非常重要,以帮助孕妇应对妊娠期糖尿病。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因素。
这些包括:年龄超过25岁、家族有糖尿病史、之前有妊娠期糖尿病史、超重或肥胖、体重增长过快、之前生育巨大儿、多胎妊娠、多个流产等。
如果孕妇有这些风险因素之一或多个,她们应该主动寻求医疗建议进行糖尿病筛查。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如何预防和控制妊娠期糖尿病。
首先是饮食控制。
孕妇应该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选择高纤维和低糖食物,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
其次是体重管理。
维持适当的体重增长对防止妊娠期糖尿病非常重要。
孕妇应该控制体重增长在孕早期提前建议的范围内,避免过度增重。
此外,适量的锻炼也是预防和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再次,了解如何监测血糖。
参与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的孕妇需要在饭前和饭后监测血糖水平。
她们应该记录这些数值并与医生分享,以便医生评估血糖控制的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血糖监测的频率和目标水平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通常是早餐前和餐后2小时之间保持低于95毫克/分升的水平。
最后,重要的是定期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的医疗检查。
孕妇应该定期拜访医生,接受糖尿病管理教育和营养指导。
医生将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和个体情况调整饮食、锻炼和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同时,医生还会进行胎儿监测,以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
总体而言,妊娠期糖尿病的健康宣教应包括风险因素的了解、预防和控制策略、血糖监测和医疗检查的重要性。
通过充分的健康宣教,孕妇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糖尿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护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营养管理的研究进展摘要:2019年世界范围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是13.2%,而我国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国际上众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管理。
本文获取一些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案例并分析,制定了护理方案和一些可实施性预防措施,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专业的治疗手段,根据患者实际患病情况实施相应的治疗计划。
研究了一些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文献,根据文献中的理论成果,获取一些有根据性的诊断标准,已确诊的患者就及时就医。
对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进行妊娠期的血糖护理管理,本文能够对其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目的就是使得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能够顺利平安的产子并且保证母婴健康,对在此过程中对其护理的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一些有效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期营养管理前言孕妇在孕期第一次发生了程度不同、等级不一的糖代谢异常的现象,这就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定义。
妊娠期糖尿病的英文简称是GDM。
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逐年递增,现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GDM对于孕妇和婴儿的不利因素很多。
患有GDM的孕妇不仅会得高血压,而且孕妇子宫内的羊水也会变多,大大增加了妊娠风险,孕妇会出现诸如产后出血和胎膜早破的不利情况,而且孕妇产后会有很大的概率患上糖尿病。
为了避免发生以上不利于孕妇和新生儿的情况发生,护理人员和医务人员要对妊娠期内的孕妇做好正确的引导治疗工作,协助家属帮助孕妇一同做好妊娠期内的护理管理,时刻关注孕妇的血糖情况并适时做好有效的调整与控制,而人们也要加强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广泛认识与重视,不能忽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管理护理工作。
本文简要阐述了关于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管理的护理管理的研究进展情况。
1.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内容1.1血糖的监测[1]血糖的监测的临床表现就是实时监测患者血糖的异常情况,关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相关指数和参数的动态起伏和变化情况,以此来帮助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根据血糖变化进行相关的诊断,依据实际诊断结果第一时间采取就医和就医。
2024妊娠期糖尿病的诊疗指南2024妊娠期糖尿病的诊疗指南——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本文将详细介绍2024年妊娠期糖尿病的诊疗指南,帮助医生和孕妇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保障母婴健康。
一、深入理解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期间发生的糖尿病。
孕妇在怀孕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糖水平升高。
高血糖状态对孕妇和胎儿都有潜在危害,如感染、早产、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
二、掌握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复杂,与胰岛素分泌、血糖代谢等多个方面有关。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这些病理生理特点,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三、先进的诊断方法除了传统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测方法,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诊断方法,如羊水穿刺、无创DNA等。
这些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小的风险,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基础,必要时还需采取药物治疗。
此外,医生还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监测计划,确保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五、重视预防措施尽管糖尿病可以预防,但在日常生活中,仍需注意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以降低患病风险。
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对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定期进行产检和筛查也是及早发现疾病的关键。
六、总结妊娠期糖尿病的诊疗指南对于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和孕妇都需要充分了解疾病的知识,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在未来的妊娠期糖尿病管理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个性化治疗和预防措施,以降低母婴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应对妊娠期糖尿病,医生和孕妇需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诊疗方案。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必要的药物治疗,同时定期进行监测和筛查,我们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减少母婴并发症,确保母婴健康。
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二)引言概述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胰岛功能紊乱,导致血糖水平升高的疾病。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至关重要,既可以保障孕妇的健康,也能预防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策略,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指导、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孕期保健。
正文一、饮食控制1. 就餐规律:建议孕妇每日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度饱餐和过度节食。
2. 碳水化合物摄入: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避免突然摄入大量高糖食物。
3. 优质蛋白质摄入:鼓励孕妇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和豆类。
4. 蔬果摄入:鼓励孕妇摄入丰富的蔬果,以增加纤维素摄入量。
5.限制高糖食物:减少糖果、甜点和糖饮料等高糖食物的摄入。
二、运动指导1. 适度运动:建议孕妇每天进行适度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游泳和瑜伽等。
2. 避免剧烈活动:孕妇应避免剧烈运动,如激烈的有氧运动或重量训练。
3. 定期锻炼:每周至少锻炼3-4次,每次30分钟以上,但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身体适应:体力活动应根据孕妇自身情况进行,避免过度疲劳和长时间久坐。
5. 运动安全:鼓励孕妇选择相对安全的运动方式,并避免急剧的身体动作。
三、药物治疗1. 胰岛素治疗:对于无法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的孕妇,胰岛素治疗是常用的方法。
2. 胰岛素注射技巧:孕妇应接受专业指导,学习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器的技巧。
3. 胰岛素剂量调整:根据孕妇的血糖监测结果,医生会逐渐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4. 胰岛素的副作用:孕妇需了解胰岛素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低血糖和皮下组织反应等。
5. 药物管理流程:孕妇需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胰岛素注射和药物管理,定期复诊并与医生沟通病情。
四、血糖监测1. 血糖监测频率:孕妇需要每天监测血糖水平,建议餐前、餐后和睡前进行监测。
2. 血糖监测工具:选择可靠、便捷的血糖监测仪器进行监测,保持仪器的清洁和正确使用。
3. 血糖目标值:根据医生的建议,孕妇需了解自己的血糖目标值,并努力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一、定义妊振期糖尿病是指怀孕前未患糖尿病,而在怀孕时才出现高血糖的现象,其发生率1%~5%。
孕妈妈在怀孕24~28周的时候,一般都会做一个糖耐测试,这个测试所要检查的就是妊娠期糖尿病。
二、病因在妊娠早、中期,随孕周的增加,胎儿对营养物质需求量增加,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取葡萄糖是胎儿能量的主要来源。
孕妇血浆葡萄糖水平随妊娠进展而降低,空腹血糖约降低10%。
原因有胎儿从母体获取葡萄糖增加;孕期肾血浆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均增加,但肾小管对糖的再吸收率不能相应增加,导致部分孕妇排糖量增加;雌激素和孕激素增加母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
因此,空腹时孕妇清除葡萄糖能力较非孕期增强。
孕妇空腹血糖较非孕妇低,这也是孕妇长时间空度易发生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的病理基础。
到妊娠中,晚期,孕妇体内抗胁岛,素样物质增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酯、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每等使教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下降。
为维持正常糖代谢水平,胰品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
对于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妊娠期不能代偿这一生理变化而使血糖升商,使原有糖尿病加重或出现妊娠期糖尿病。
三、临床表现妊娠期有三多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或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发作,孕妇体重>90kg,妊娠并发羊水过多或有巨大胎儿者,应警惕合并糖尿病的可能,但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
四、检查1.尿糖测定尿糖阳性者不要仅考虑妊娠期生理性糖尿病,应进一步做空腹血糖测定及糖筛查试验。
2.空腹血糖测定2次或2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者,可诊断为糖尿病。
3.糖筛查试验我国学者建议在妊娠24~28周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50g葡萄糖粉溶于 200mL水中,5分钟内服完,其后1小时血糖值≥7.8mmolL 为糖筛查阳性,应检查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异常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正常者再行葡萄糖耐量试验。
4.葡萄糖耐量试验我国多采用75g葡萄糖耐量试验,指空腹12小时后,口服葡萄糖75g,其正常上限为空腹5.6mmolL,1小时10.3mmol/L,2小时8.6mmol/L,3小时6.7mmolV/ L。
·健康护理·77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营养规划良好,为生产过程的顺利做保障。
的营养摄入管理控制其血糖含量的变化,从而保证孕妇和胎儿都拥有足够的营养且不会导致病情加重。
(一)控制孕妇患者每日碳水化合物的进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需要严格控制热量的输入,所以一定要控制孕妇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防止孕妇热量吸收过多导致胎儿体重以不正常的趋势增加。
孕妇患者可以保证在吸收足够热量的基础上对食物进行合理分配,注重食物的品质,使血糖保持平衡、稳和量,饭菜搭配适当,营养均衡。
(四)有选择性地食用水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合理地选择水果。
糖分含量较高的水果对孕妇患者来说应该尽量避免,防止食用后血糖含量升高。
孕妇患者可以根据自己当天食物摄入的情况对水果进行选择后再进行食用。
如果孕妇患者当天血糖含量不稳定或者含量偏高则可以选择不食用或者食用含糖量相对较低的水果。
(五)选择正确,健康的烹饪方法78作者单位彭州市中医医院 四川 彭州 611930的烹饪方式,同时要保证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在处理食物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多油、多盐的方式;在烹饪中选择健康合适的食用油,减少油的用量;尽量选择炖煮,蒸煮等健康的烹饪方式。
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孕期健康指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仅仅需要从饮食方面入手控制营养的摄入,还要从其他方面共同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从各方面结合帮助孕妇患者控制营养均衡和保持血糖的稳定平衡。
对孕妇患者进行健康指引,帮助孕妇患者进行营养计划的实施,有助于孕妇身体恢复和胎儿生长发育。
(一)适当的运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每天进行一定的运动,尤其是在饭后。
鼓励孕妇患者每天进行一定的运动有助于改善患者体内激素的含量和保持血糖的平衡,防止孕妇患者在营养摄入后导致营养过剩和血糖升高。
并且孕妇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怀孕的状况进行不同程度的锻炼,避免因运动不当对胎儿和孕妇造成的伤害。
(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能会由于疾病的原因产生焦虑甚至痛苦的感觉,孕妇患者不能很好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态。
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开展产前全程护理的效果观察【摘要】妊娠期糖尿病(GDM)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对母婴健康都会造成影响。
本研究旨在观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开展产前全程护理的效果。
产前全程护理内容包括营养指导、血糖监测、健康教育等。
护理方法与措施针对孕妇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观察指标包括孕妇血糖、胎儿发育情况等。
经过实验结果的观察,发现开展产前全程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孕妇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在讨论部分我们分析了产前全程护理的实际效果,并对未来深入研究提出展望。
结论认为产前全程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具有积极的效果,有望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前全程护理、孕妇、效果观察、护理内容、护理方法、观察指标、实验结果、讨论、产前护理效果、未来研究、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在妊娠期间出现的糖尿病。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
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给孕妇自身的身体健康带来风险,还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增加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文旨在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开展产前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产前全程护理在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胎儿健康发育和提高母婴双方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开展产前全程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进一步探讨产前全程护理对GDM孕妇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
通过对产前全程护理的内容、护理方法与措施、观察指标与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提高GDM孕妇的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的证据支持。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护理策略和方法,为GDM孕妇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服务,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成功率,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浅谈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及饮食指导摘要】目的:妊娠期糖尿病重在预防,产前控制体重和血糖有益母婴安全。
办法:选取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护理观察分析总结。
结论:加强妊娠期孕妇科学营养饮食宣教,告知合理控制体重,避免营养过剩,有利于母婴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饮食体重护理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发现糖尿病,对母婴均有危害,必须引起重视。
1一般资料:我院从2014年9月到2015年3月共收治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其中初产妇有68例,经产妇有32例,年龄18岁-----36岁。
2结果:我院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时,均采用胰岛素治疗或监测血糖,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保守治疗,其中1胰岛素治疗---就餐前10-30分钟皮下注射胰岛素,以防低血糖。
2控制饮食----三餐前限制主食,餐后运动半小时。
2护理:大多数孕产妇对妊娠期糖尿病认识不够,无法理解孕前控制饮食和营养对母婴的意义,更无法忍受频繁监测血糖,心里比较焦虑、烦躁,我们护理人员要多关心,体谅孕妇,向她们宣教孕前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监测血糖的意义,尽量安排同病例的孕妇在一个房间,集中讲解,现身说法,向她们宣教妊娠期糖尿病的饮食原则和控制血糖的意义,提高孕妇积极性及自信心,向她们讲解妊娠期糖尿病对宝宝们的危害,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妊娠期:孕早期应密切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预防发生低血糖,妊娠10w之前每周产前检查一次,妊娠中期每2周检查一次,32w以后每周检查一次,每周监定肾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同时进行眼底检查,注意血压、水肿、尿蛋白的情况,注意对胎儿的监测,B超检查,了解胎儿有无畸形,监测胎头双顶径、胎盘成熟度等,计数胎动次数预防胎死宫内,12小时胎动小于10次,表示胎儿宫内缺氧,进行胎盘功能监测,必要时要及早入院。
入院后给予监测血糖:方法1监测大轮廓血糖,即每餐前30分钟餐后2个小时及空腹+0:00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营养与健康指导【摘要】总结在产科门诊实施以孕妇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经验,在糖尿病孕妇孕期做好心理护理,进行科学有效的孕期营养与健康指导,不仅降低了产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使孕妇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孕妇对产科门诊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营养;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33-0067-01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两种情况,妊娠前已有糖尿病和妊娠后才发生或首次才发现的糖尿病。
后者又称妊娠期糖尿病[1]。
糖尿病孕妇中8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孕妇的临床经过复杂,对母儿有较大危害,做好孕期健康指导尤为重要,关系到母子健康及生命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产科门诊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妊娠期糖尿病13例,年龄21~38岁,平均29.5岁。
对糖尿病孕妇实施科学有效的孕期营养与健康指导。
1.2 方法
1.2.1 营养指导饮食控制是糖尿病孕妇治疗的基础。
目标是
保证母亲和胎儿必需的营养,维持正常血糖水平,预防酮症,保持正常体重增加,每月不超过1.5 kg为宜[2]。
(1)控制总热量:孕早期糖尿病孕妇需要热量与孕前相同,孕中期以后每周增加热量3%~8%,控制餐后1 h血糖在8 mmol/l以下,每日控制总热量为36 kcal/kg。
(2)三大营养物质的适当比例:碳水化合物总热量中碳水化合物占40%~50%,但应限制单糖和双糖的摄入,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是饮食治疗的关键。
蛋白质需要量占总热量的20%~30%,提倡食用优质蛋白。
脂肪需要量占总热量的30%~35%[3]。
(3)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摄入: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根茎类、粗谷类、含糖量低的水果等,这些食物不但提供丰富的纤维素,可延缓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纤维素还能刺激肠蠕动,预防便秘,且有利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取。
此外,每日补充钙剂1~1.2 g,叶酸5 mg,铁剂15 mg。
(4)每天至少进食三餐,且定时定量。
每日热量分配可采用1/5,2/5,2/5或1/7,2/7,2/7,2/7
的方案,在总热量不变的情况下,少量多餐,可减少血糖波动,有利于血糖控制,原则上以控制血糖值达正常水平而孕妇又无饥饿感为理想,否则需用药物治疗。
1.2.2 健康指导(1)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给每位前来就诊的糖尿病孕妇建立健康指导档案,向孕妇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的一般知识、妊娠期糖尿病的特点、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血糖监测及意义、低血糖症状的识别及处理、感染预防知识等,使患者在了解
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消除紧张焦虑恐惧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用电话咨询和回访等方式,指导孕妇进行自我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来院就诊。
(2)运动指导:适当的运动可促进糖的利用,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轻体力劳动或散步,以孕妇不感到疲劳为宜。
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孕妇在整个孕期的体重增加保持在10~12 kg。
(3)药物治疗:对饮食治疗不能控制的糖尿病孕妇,用胰岛素治疗,剂量应根据血糖值确定。
理想的血糖控制标准为夜间零点和三餐前血糖值≤5.6 mmol/l,三餐后1 h血糖值≤8 mmol/l,三餐后2 h血糖值≤6.7 mmol/l。
用胰岛素治疗应注意防止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一旦出现酮症酸中毒应及时住院治疗。
同时教会孕妇使用胰岛素笔自我注射。
(4)妊娠期监测:妊娠28周以后,教会孕妇自行监测胎动。
指导孕妇28周前每2周检查一次,28周后每周检查一次。
如有特殊情况,增加检查次数,必要时住院检查和治疗。
2 结果
经实施科学有效孕期营养与健康指导,13例患者孕期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妊娠至36周仅2例需胰岛素治疗,11例至妊娠末期未使用胰岛素。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发病趋势升高并呈现年轻化;另一方面,不少孕妇吃得多且精,而活动少,这是妊娠期
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妊娠可促使隐性糖尿病变为显性,在妊娠期,体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垂体前叶激素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增高,内分泌变化都会对糖代谢产生一系列影响,尤其当孕妇胰岛功能储备不足或胰岛素分泌降低时,将会发生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新生儿血糖过低及呼吸窘迫症候群、死胎、羊水过多、早产、孕妇泌尿道感染、头痛等,不但影响胎儿发育,也危害母亲健康,因此怀孕期间检查是否有糖尿病是很重要的。
在产科门诊对糖尿病孕妇孕期进行营养与健康指导,是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提高了孕妇自我护理的能力,降低了产科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不仅住院病房需要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门诊同样也应实行具有门诊特色的整体护理。
在产科门诊实施以孕妇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使孕妇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孕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使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9.
[2]赵秋利.社区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5.
[3]张爱珍.临床营养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03.
(收稿日期:2012-08-20)(编辑:田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