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_征求意见稿_无损检测 在役钢绳芯输送带X射线检测及评价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4
煤矿在用钢丝绳芯输送带检测技术摘要:煤矿在用钢丝绳芯输送带检测技术是为煤矿设备的使用维护,由于煤矿在用钢丝绳芯输送带现无国家和行业检测技术标准,该检测技术是依据多种型号规格的钢丝绳芯输送带设计结构、往复旋转运行特点结合输送带常见损伤类型,采用多种仪器设备对输送带的外观质量、带宽、覆盖层厚度等主要项目进行现场检测,通过定期对被检输送带使用状态进行定期跟踪记录,建立输送带检测数据库并加以分析总结,而制定出输送带检测技术标准。
带式输送机工作原理是通过驱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粘着力来传递牵引力,使输送带运行,完成井下工作面煤炭的运输工作。
关键词:钢丝绳芯输送带检测技术随着煤炭工业向高度集中化、集约化、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方向的发展,采煤机生产能力和工作面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工作面的快速推进,采区推进长度、带式输送机输送能力、运距、驱动功率带宽和带速等产品型号规格及技术能力都有所加大和提升,带式输送机目前已成为煤矿井下原煤运输系统的主要运输设备。
输送带既是带式输送机的承载构件,又是其牵引构件。
其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性、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输送带服务周期越来越受到煤炭生产企业的广泛重视,通过本标准中的检测项目和判断标准可对在用输送带的使用状态进行科学准确的评判,为设备管理、使用、检测和日常维护提供指导性依据,以确保输送带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1 主要指标确定的依据1.1 上下覆盖层算数平均厚度。
当覆盖层算数平均厚度小于3mm 时,说明上下覆盖胶厚度磨损量已经很大,进而覆盖胶的弹性缓冲作用大大降低,给料落煤时产生的瞬间冲击极易导致钢丝绳损伤或断裂,根据以往钢丝绳有断裂的带面检测发现,输送带上下覆盖层算数平均值均小于3mm,并对3mm及以上的输送带进行周期性跟踪检测,未发生过断钢丝绳现象。
1.2 输送带纵向撕裂或扯掉边胶的累积长度和距离带边宽度。
输送带出现纵向划伤(撕裂)或扯掉边胶的损伤类型较多,一旦出现此类损伤,如果发现不及时就会造成损伤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直至带面被划透进而形成边胶被扯掉或缺损。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范晓斌JDB-1型钢丝绳芯输送带无损探伤仪使用说明书北京吉泰科仪检测设备有限公司一.二. 性能产品标记:面板上“”表示本机为短时加载连续运行产品,一般以开一分钟停三分钟为宜,并且当前一次开机后关机,至后一次开机,中间必须间隔至少5秒钟以上;面板上“”符号表示本机有电离辐射;面板上“”符号表示本机是防电击程度为B型的设备;主机上绿色指示灯表示仪器是否上电;主机上黄色指示灯表示仪器是否加载;主机上的绿色按钮是启动按钮设备贮存条件:三. 应用范围是各医院外科特别是骨伤科医生的必备工具,门、急诊、出诊、查房及手术现场X射线的反复检查,并在轻金属科研、实验、科教以及科学仪器中也广泛使用。
四. X射线的泄漏与安全性本机的加载电压为75kV, 电流为,在此条件下,超出最大影像接受平面的范围为3 0mm,允许最大的空气比释动能为150μGy/h。
对X射线的泄漏采用了一系列严密而谨慎的有效措施,包括射线源的铅罩、像增强器前后的防护铅板、萤光屏观察窗用的铅玻璃及采用准直器装置等,固使用时无需作任何特殊防护。
本机为手提式设备,经常的移动可能导致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偏移,因此本机应进行周期性的漏射线检测,以保证漏射线剂量在允许的范围内。
一旦发现漏射线超标,应马上停止使用,并与生产商取得联系。
五.操作方法⒈将大的防护铅板内圈的三个孔套入到像增强器前铝板的三个螺钉上,转动大盘以防落下。
⒉本机采用交直流两用供电方式使用,使用交流时直接将插头插入插座即可;直流使用前请先用充电器将两节电池分别充电。
使用时将电池插入电池槽中(注意方向,正确方向时尾部露出4厘米左右),此时主机上的绿色指示灯应亮,黄灯不亮,。
如果有异常一般为电池没电,请进入充电程序。
如果一切正常而绿色指示灯仍不亮或黄色指示灯一直亮,请立即封存仪器并联系生产商或销售商;⒊按下开关按钮,主机上黄色指示灯亮,经数秒后(灯丝预热)萤光屏亮,即可实时观察。
煤矿钢丝绳芯输送带无损检查装测管理规定审核签字机电矿长:张志宏2009.12.21机电总工:程雷2009.12.21机电科:翟昆志2009.12.21编制:王龙2009.12.21煤矿钢丝绳芯输送带无损检测装置适用于煤矿钢丝绳芯胶带输送机钢丝探伤监测,是保障胶带输送机安全运行的必要检测装置,为规范使用该装置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一、装有检测装置的胶带输送机所归属的基层管理单位为检测装置及其附件的管理、维护主体,负责设备完好、防爆、文明卫生、标准化、检修维护等具体工作。
二、检测装置的光纤通讯系统由通讯队负责维护,检测装置下线机(ZSW-Z隔爆兼本案控制箱)以上的通讯缆线、装置、上位主机由通讯队负责设备完好、防爆、文明卫生、标准化、检修维护等具体工作,确保上位主机24小时安全运行。
三、系统具备远程监视控制功能,基层管理单位必须设专人对胶带输送机钢丝绳进行扫描监测、对比。
要求1#胶带输送机每天9:00扫描一次,2#胶带输送机每天15:00扫描一次,机电科每周一17:00扫描一次,扫描记录必须存盘。
对没有扫描或扫描不完整的单位机电科将给予罚款处理,漏扫一天50元,并按照c类三违处理。
四、扫描监测报表管理:要求基层管理单位每周与设备点检表一同上报机电科,上报必须有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机电科负责收集整理报表。
根据日常监测数据,由各基层管理单位提出预防性检修计划,机电科接到预防性检修计划后,根据情况上报机电总工及矿领导,平衡下达检修计划。
五、各基层管理单位根据检测装置的测试结果,需要使用X光机,到机电科借用X光机复核检测结果。
六、本规定自2009年12月20日起执行。
白芨沟矿机电科2009年12月15日。
X射线在钢绳芯输送带无损检测系统中的研究苗长云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中国天津市河东区程林路63号miaochangyun@摘要本论文主要关于一种X射线无损检测系统在钢绳芯输送带的应用上做了深入研究,同时提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
通过对输送带的图像处理算法的研究,实现了边缘检测,接缝处的伸长检测和断裂检测。
同时用C#.NET开发了一套系统软件以实现在线测试,运行,实时显示以及数据存储。
该系统可在线检测输送带的图像,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因此,当检测到钢绳芯腐蚀,断裂或者接缝伸长时,系统立刻发出警告以避免主要安全事故,提高生产效率。
所以,该系统将带来卓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
关键词:X射线;无损检测;信息获取;1.引言输送带采用钢丝绳以一定的空间长度排列在芯胶里面构成其框架,同时采用不同功能,一定厚度的橡胶构成其表面。
其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输送带具有柔软的质体,高强度抗拉性,小伸长率,良好的成槽性,强耐磨性以及良好的抗疲劳能力。
输送带是具有长距离,高速度,大负重的大规模直线运输装置,在煤矿,港口,码头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是中国现代化生产的主要传输装置之一。
输送带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
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钢丝绳锈蚀导致的断带,负重过载导致的断带或者接缝处伸长,恶劣的工作环境,物体的磨损和皮带的寿命都将引起重大安全事故或者生产工作暂停。
原料的流失,设备的损坏,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将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安全。
如果一个煤矿发生了输送机皮带断带事故,生产将被停止一周,同时将直接造成大于一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因此,为了能实时观察输送带的运行状态,保证安全生产,我们需要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开发出一套输送带无损检测系统。
2.系统设计A.X射线探测理论X射线探测方法是采用其在材料或者工件上的投影结果,和X射线穿过材料和工件时强度衰减的程度以及在胶卷上形成的不同的灰度图像来检测物体内部缺陷。
存在缺陷的部位比其他部位吸收X射线的能力弱,从而通过此位置的射线强度将比较大。
煤矿在用钢丝绳芯输送带检测技术发表时间:2019-11-29T14:02:33.03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1期作者:郭小丽牛佳蕾[导读] 随着我国能源的快速发展,钢丝绳芯胶带已经被广泛的用于冶金、电力、煤矿等大型运输系统摘要:随着我国能源的快速发展,钢丝绳芯胶带已经被广泛的用于冶金、电力、煤矿等大型运输系统,它具有抗拉强度大、路程长、结实耐用等优势,但钢丝绳芯输送带是由多条皮带搭接、硫化制成的,皮带的接头是整个运输系统中最脆弱的一环,若皮带断裂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皮带断裂事故的发生,现对钢丝绳芯的输送带进行严格的检测技术并加以阐述。
关键词:煤矿;钢丝绳芯输送带;检测技术1、前言输送带既是带式输送机的承载构件,又是其牵引构件。
其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性、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输送带服务周期越来越受到煤炭生产企业的广泛重视,通过本标准中的检测项目和判断标准可对在用输送带的使用状态进行科学准确的评判,为设备管理、使用、检测和日常维护提供指导性依据,以确保输送带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2、钢丝绳芯输送带的检测技术2.1简易接头变形监测法简易接头变形监测法就是人工检测,是维修人员通过眼睛直接观察皮带的外形、质地,判断皮带接头是否可以进行伸拉,在借助便捷式的x光照相方法,检测皮带的破损程度。
通常有以下三种检测方法:“起泡”现象观测法、接头长度测量法、表面应变测量法。
(1)“起泡”现象观测法是皮带接头出现故障最常见的一种检测方法。
其主要的故障原理是起泡部位的钢丝绳出现抽动现象。
这一种检测方法被广泛用于我国煤矿现场,在停帆后先清除接头周边的胶带,观察有无“起泡”现象出现,一旦发现有“起泡”,应重点检测,当起泡区扩展到整个皮带的1/3宽度是,应立刻更换新的皮带。
(2)接头长度测量法是指在刚做好硫化接头的两边,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刻画3组标示线,标示线需要等宽等长,对标示线的长度进行测量。
附件3《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编制目的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核安全局)于2008年颁布了《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管理规定》(以下简称HAF603),明确对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进行许可管理,统一组织理论考试,监督操作技能考试,向考核合格人员颁发资格证书,并对持证人员开展的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为提升焊工焊接操作工技能和意识,保证核设备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技术进步和理念的转变,HAF603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发展要求。
为贯彻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进一步优化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资格管理体系,突出资格许可的门槛作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2018年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修订了HAF603,新修订的HAF603中明确了资格许可的管理性要求,不再具体体现与焊工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有关的技术性内容。
根据HAF603修订的总体思路,焊工焊接操作工在取得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资格许可后,由聘用单位按照产品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焊工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
考虑到核电设备国产化和核电“走出去”的需要,同时便于聘用单位对焊工焊接操作工进行技能评定工作,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以原HAF603中的技术内容为基础,参照RCC-M、ASME等国际通用的标准规范,总结提炼了近十年的实践经验,在充分调研行业相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技能评定要求》,指导和规范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焊接操作工的技能评定工作。
二、主要依据和参考文件(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主席令第七十三号);(二)《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00号);(三)《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人员资格管理规定(HAF603)》(2018年修订);(四)TGZ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五)GB/T5185-2005《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代号》;(六)GB/T3375-1994《焊接术语》;(七)GB/T16672-1996《焊缝-工作位置-倾角和转角的定义》;(八)ISO9606-1:2017《Qualification testing of welders —Fusion welding—Part1:Steels》;(九)ISO14732:2013《Welding personnel—Qualification testing of welding operators and weld setters for mechanized and automatic welding of metallic materials》;(十)ISO6947:2011《Welding and allied processes—Welding positions》;(十一)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IX卷(2017版)。
矿用钢丝绳芯输送带X射线探伤装置
一、设备完好要求
1、控制箱运用灵活,无失灵现象。
2、各参数、状态指示稳定、准确。
3、计时准确。
4、控制箱工作声音应附合要求。
5、发生器工作时,工作电压、电流稳定性好。
6、外观检查清洁卫生,无明显损伤。
二、技术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检查电源保险,不准超过X射线机负荷要求。
2.启动后检查各工作状态指示器是否工作。
3.工作时不许随便操作控制器。
4.工作时不许随便插拔电缆头。
5.工作时应制止非工作人员进入X射线机30米半径工作区内。
6.探伤机停止工作后,施工人员应在1分钟后才可进入现场。
7.当管头放电或电源保护时,请关闭电源2分钟后再开启电源.如果还有
类似的问题出现,请检修。
8.设备应干燥通风,温度适合的场所。
长时间没有使用过的设备启用时
要查看是否受潮等现象,若有应处理后再使用。
三、X射线无损检测操作规程
1.必须熟悉仪器的性能,操作方法及安全要求。
2.探伤前必须检查仪器及线路是否绝缘好。
3.机器在第一次使用或多日未使用时,射线管必须进行试机。
四、X射线设备维护保养:
a.射线机第一次使用或隔多日未使用前,射线管必须进行试运行,才能正常使用。
c.X射线机正常使用时,电流不能超过机器最大允许值。
d.X射线机不得受剧烈振动。
e.探伤仪器设备均应置于空气流通干燥处,切忌潮湿、淋水和高温,更不得接近酸碱等腐蚀性气体。
钢丝绳芯输送带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实践摘要:钢丝绳芯输送带是一种重要的物流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建材、化工和冶金等行业。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磨损、拉力、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输送带的材料强度和机械性能会逐渐降低,甚至可能发生断裂和故障等严重事故。
为了保障生产安全和运行效率,必须对输送带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本文从无损检测技术的概述入手,重点分析钢丝绳芯输送带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仅供参考。
关键词:钢丝绳;芯输;送带;无损;检测;技术前言:钢丝绳芯输送带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重要输送装置。
它由芯体、覆盖层和边带等部分组成,常用于矿山、化工、冶金等生产领域中的煤炭、矿石、粉状物料的输送。
钢丝绳芯输送带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受到外力的冲击、摩擦、磨损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缺陷,如裂纹、磨损、腐蚀等,这些缺陷的存在会严重影响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对钢丝绳芯输送带进行无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1.无损检测技术的概述1.1无损检测技术的含义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无需破坏性或影响已检测物品性能的方法来检测物品内部或表面缺陷的技术。
该技术利用物理、化学、声学、光学、电磁等原理对被测物体进行检测、诊断和评估的一种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精准、无损、非破坏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电力、铁路、汽车、建筑、化工、医疗等领域,在保证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2无损检测技术分类1.2.1按检测方法分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航空、化工、汽车等。
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不同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物体材料和缺陷类型,可以实现不同的检测目的。
超声波检测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被测体内传播和反射的特性进行检测的技术。
超声波检测可以检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中的内部缺陷、裂纹、孔洞等问题,具有检测深度大、精度高、可靠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核电等领域。
23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工 程 技 术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煤炭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矿井产量记录不断刷新,这势必要求矿井运输系统同步发展,具有运输快、运量大等优点的的钢丝绳芯皮带运输机得到了广泛应用,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能源化工为主导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2010年煤炭产量突破5000万吨,井下在用钢丝绳芯皮带十余万米。
但钢丝绳芯皮带运输机使用过程中,由于井下环境差、输送带载荷量大等因素,不可避免造成钢丝绳芯锈蚀、断裂或接头伸长等问题出现,接头处往往是皮带断裂的源点,一旦出现问题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属于重大安全事故。
在我国煤矿钢丝绳芯皮带运输机运输系统设计时,安全规程要求对钢丝绳芯输送带进行检测。
1 钢丝绳芯输送带接头事故隐患由于受输送带生产所限,输送带出厂长度大多为100m左右,而井下每台输送机输送带大都在2000m~3000m左右,一条皮带机接头就有二三十处接头,这些接头在硫化胶接过程中,由于受胶接工艺,操作技术,地区季节温差等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胶接缺陷,胶接后输送带在长期使用中又承受着拉力、压力、冲击力、摩擦力,有的还安装在20°~30°坡度上,这都大大增加了输送带的承载负荷,输送带接头处本来就是薄弱点,所以在此处断裂受损几率更大,如不及时检测发现并处理,可能发生断带事故。
2 X射线探伤在钢丝绳芯输送带接头检测中的应用钢丝绳芯输送带是由两种不同材料组成。
由于这两种材料密度相差较大,不能用常规方法检测,这就需要从输送带中两种材料的物理性能来分析研究,选择有效的检测方法和措施。
2.1钢丝绳芯输送带物理性能分析钢丝绳芯输送带主要是由合成橡胶和钢丝绳构成。
以合成橡胶为主体,有规律分布数条钢丝绳芯,而合成橡胶是由单体经聚合反应而成。
合成橡胶单体主要是有丁二烯、甲基二丁烯、苯二烯、异丁烯、氯丁二烯、丙烯、乙烯等,由于橡胶特性决定其受力后橡胶单体分子链呈无序的卷曲状态,分子间、链段间有空隙,而这些空隙充满空气,这使输送带既有充填气体的橡胶中又有金属存在,这就决定了磁粉、渗透、涡流等无损检测技术无用武之地;橡胶属弹性介质,具备传播超声束的能力,但由于橡胶的疏密状态,分子间、链段间对超声波能量衰减较大,并且空隙间形成第二介质,在仪器示屏上出现多次林状回波,很难分辨出缺陷信号,故超声检测技术也不适宜采用。
《无损检测在役钢丝绳芯输送带X射线检测及评价方法》编制说
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1 任务来源
本项目是根据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2014〕19号《关于征集无损检测标准项目的通知》,项目名称“无损检测在役钢丝绳芯输送带X射线检测及评价方法”,计划编号:2015-1232T-JB,主要起草单位山西戴德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国家安全生产重庆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计划完成时间:2016年。
2 主要工作过程
起草和立项阶段:2014年根据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2014〕19号《关于征集无损检测标准项目的通知》,我们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组,向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提出了《无损检测在役钢丝绳芯输送带X射线检测及评价方法》的立项意向。
10月底向秘书处提交了标准草案稿,标委会2014年12的年会进行立项审查,符合标委会工作范围,没有与其他标准重复或冲突。
立项审查通过后,向秘书处提交了《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和《申报项目的情况说明》,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申报行业标准项目立项。
2015年7月在网上立项公示,公示期间没有人提出异议,在9月10日在北京万寿宾馆进行项目答辩会,获得专家组通过,SAC/TC56〔2015〕21号《关于下达2015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正式下达本行业标准批准立项。
征求意见阶段:2015年10月,经过标准起草工作组多次讨论和修改,向秘书处提交了征求意见稿,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开征求意见。
审查阶段:2015年12月,经过标准起草工作组多次讨论和修改,向秘书处提交了标准送审稿。
3 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本标准由山西戴德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和国家安全生产重庆矿用设备检测检验中心起草。
主要成员:李亚宁1、缑岳松2、赵利3、范鑫杰4、张雪亮5、张安然6、柳玉磊7、石发强8。
所做的工作:李亚宁1、缑岳松2、张安然6负责标准的理论指导和总体框架设计,赵利3负责文字编写,范鑫杰4、柳玉磊7负责技术指导,张雪亮5、石发强8负责试验验证。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编制原则
本项目为制定项目。
在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使用单位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是依据用户的需要和协商一致的原则而编制,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本标准规范了钢绳芯输送带X射线检测及评价方法,使得检测过程和评价结果更系统化、标准化,满足我国工业的应用需求。
2、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本标准草案的标题形式、整体结构、层次划分、编写方法、术语与符号等技术内容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制定了钢绳芯输送带X射线检测及评价方法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检测方法概要、人员要求、检测系统、评价方法以及检测报告。
在规范性附录中规定了矿用钢绳芯输送带无损检测系统报告等内容。
在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标准及相关文献,发现并无可以直接借鉴的现成的国外标准和国内标准。
因此,本标准的评价方法中的接头部分的断裂、锈蚀、劈丝、排布不均、撕边和非接头部分的白斑、局部断裂、钢丝弯曲等现象的精确识别主要是依靠在实验室环境下的反复试验,以及在工业应用现场的检测试验得到的。
另外,本标准中的公式主要参考了《关于井下用X射线无损探伤装置的相关说明》,整带评价及结论参考了国外的相关标准DIN22101《德国连续搬运设备输送散状物料的带式输送机计算及设计基础》。
尽管大量的研究和工程实践表明,钢绳芯输送带X射线检测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如附录中的检测报告),但作为标准制订仍然有必要验证钢绳芯输送带X射线检测及评价方法的结果与其它方法的一致性。
虽然目前各种测量方法均有一定的误差,但是采用某些有标准可依的方法进行相互验证还是可以说明问题的。
研究表明目前X射线检测法应是验证输送带结果最为合适的无损检测手段。
本标准的全部内容,经过审查而协商一致。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矿用钢绳芯输送带无损检测装置,主要参数为主机电压80~265VAC,当前已在全国多个厂矿的输送带现场使用,使用效果良好。
当前使用的最长胶带为20km,单圈运行时间85分钟,最后的胶带厚度达到40mm,使用了160Kv射线装置。
现场使用的输送带内部钢丝绳单根缠股均大于14根,缠股最小直径为0.8mm。
为保证射线计量符合相关规范,设备出线口方向至探测器接收位置之间应2mm厚度的铅板搭建了防护装置,保证了在设备周边5cm处,射线剂量不大于5μGy/h。
软件能够完成对输送带运行期间拍摄的X射线图像的采集、存储、分析、处理以及给出结论。
在设备安装现场,由于射线发生装置与探测器分别安装于输送带的两边,输送带是无法拆除的,无法在现场直接进行硬定标,若要进行硬定标,必须拆除设备整体,然后将输送带移出后,重新搭建硬定标,最后再安装到输送带检测位置,整个工作过于繁杂,非常不利于现场工作开展。
软定标的引入将大大减少现场的工作量,实现设备的可靠运行。
虽然X光在线检测能直观的表现在役钢绳芯输送带内部损伤情况,但由于各家输送带在设计参数、实际运载量、运输物料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个长期困扰用户的问题(输送带损伤评价)仍然无法解决。
在当前可查标准里与输送带损伤有关的标准有GB/T 5753-2013《钢丝绳芯输送带总厚度和覆盖层厚度的测定方法》,GB/T 9770-2001《普通用途钢丝绳芯输送带》, DIN EN ISO 15236-1-2006《钢丝绳芯输送带.第1部分:通用传送带的设计、尺寸和机械要求》,BS EN ISO 15236-4-2004《钢丝绳运输带.硫化的带接头》,BS EN ISO 15236-3-2007《钢丝绳输送带.地下设备用输送带特殊安全要求》,BS EN ISO 15236-2-2004《钢丝绳运输带.优选带类型》,GB/T 15902-2009《输送带弹性伸长率和永久伸长率的测定及弹性模量的计算》,GB/T 12736-2009《输送带机械接头强度的测定静态试验方法》,GB/T 5755-2000《钢丝绳芯输送带钢丝绳粘合强度的测定》等,标准内均未见明确的评价方法。
《无损检测在役钢丝绳芯输送带X射线检测及评价方法》是基于X光在线监测设备的基础上,要实现对在役钢绳芯输送带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价,对检测输送带是否需要更换,能否继续使用等用户关心问题给出明确的方法。
方法基于X射线输送带图像基础上,采用了变化量作为衡量输送带状态的标准,避
免了由于各厂矿在设计参数、实际运载量、运输物料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统一了对所有输送带的损伤评价方法。
本标准所涉及的检测及评价方法,是目前正在使用的输送带无损检测评价方法之一,是符合相应的检测方法要求的,其有效性已被广泛验证。
该标准作为首次制定标准,为我国用户提供了一种检测规范标准,可满足国内相关单位的应用实际需要。
标准规定了用于钢绳芯输送带X 射线检测的检测方法、检测系统和评价方法。
可用于无损检测X射线检测领域的教学、科研、施工等广泛应用,对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标准的制定,有利于国内外在该领域内的技术交流以及促进我国的国际贸易活动。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本标准为自主起草。
国外尚未有类似的标准,故本标准未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本标准为方法标准。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与我国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冲突。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尚无出现未采纳的重大分歧意见。
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
建议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建议尽快批准、实施和贯彻本标准。
可向生产厂家和用户推荐采用本标准。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