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马铃薯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 格式:docx
  • 大小:19.91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马铃薯产业发展综述

南铁柱

(甘肃农业大学 2008级农林经济管理)

一、中国马铃薯发展的现状

马铃薯是中国仅次于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的第5大粮食作物, 是重要的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作物[ 1]。马铃薯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高、用途广、产业链长

、加工增值潜力大, 被誉为21世纪十大热门营养健康食品之一和最有发展前景的经济作物之一[2]。认清中国马铃薯产业形势, 优化脱毒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用商品薯产业布局, 采取有效措施振兴马铃薯产业, 对于保障国家粮食与食物战略安全,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马铃薯18世纪中后期从欧洲传入中国。为中国的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做出了重要贡献[3]1966年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首次突破200万hm2, 1988年突破267万hm2, 1998年突破400 万hm2, 2006 年超过520万hm2, 全国形成北方一季作区、西南一二季混作区、中原二季作区和南方冬作区4大生产区域[4]。2007年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超过567万hm, 2008年农业部将马铃薯纳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9年中央财政启动马铃薯良种补贴, 中国马铃薯生产迈入快速稳定发展新时期。但是,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发展制约因素亟待认真研究解决。

1、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 脱毒种薯供应不足中国马铃薯育种经历了国外引种鉴定到品种间和种间杂交、生物技术育种过程, 但长期以来强调高产抗病育种, 忽略品质育种, 各种专用型品种尤其加工品种奇缺, 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5]。生产推广应用的品种以菜用品种为主, 用于加工薯片、薯条和全粉品种较少, 专用薯供应比例低。中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基本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状态, 种薯培育、生产、销售和技术管理缺乏组织性和规范性, 健全有序的质量管理检测制度和统一的种薯质量分级标准尚未建立[6]

2生产方式粗放, 单产水平较低,中国现有的马铃薯生产基本采用手工操作方式, 机械化水平较低, 只有1%左右, 与国际先进水平70%的差距甚大, 尤其种植和收获环节劳动强度

大, 费工费时, 效率低[ 7, 8] 。种植环节上, 采用手工点籽方式, 质量差, 种植密度无法保证; 收获环节上, 通常采用粗制农具收获, 劳动强度大, 机械损伤严重; 贮藏环节上, 以农户分散贮藏为主, 设施简陋, 贮藏量少, 损耗大。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生产大国之一, 但不是马铃薯产业强国[ 9, 10] 。中国现有马铃薯主产区多为土地贫瘠, 水资源缺乏,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 60% 以上马铃薯种植在无灌溉条件的山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 生产规模小而分散, 水肥等生产投入不足, 田间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等投入少, 生产上缺乏因地制宜的优质高效大田生产栽培技术和流行性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

3、加工业落后, 产业优势发挥不充分加工业是保证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发展马铃薯加工业也是壮大中国马铃薯产业的根本出路,但中国马铃薯加工业起步较晚, 加工技术水平低, 产品附加值低[11]。近20年来, 国外对马铃薯开发利用以加工食品和淀粉多途径利用为主, 直接食用数量越来越少, 而中国对马铃薯开发利用仍然处于初级阶段, 以粮菜兼用、直接食用为主[ 12]。

二、甘肃省马铃薯发展的现状

甘肃省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商品薯基地和加工基地,马铃薯已发展为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范围覆盖全省74 个县区,2009 年播种面积达万hm2,总产1 100 万t。主要有中部高淀粉菜用型、河西食品加工型、陇南早熟菜用型及高寒阴湿区脱毒种薯繁育四大优势生产区域。从事马铃薯育种的单位8 家,先后育成和推广了陇薯、甘农薯、天薯、武薯、临薯和渭薯六大系列60 多个新品种(系)。目前,生产中应用的本省育成和引进品种40 多个,其中主栽品种有:陇薯3 号、陇薯5 号、陇薯6 号、渭薯1 号、庄薯3号、新大坪、青薯168、克新2 号、克新6 号和大西洋,种植面积达36 万hm2,约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60%。高难度大、活劳动消耗量大、成本高。目前全省已有具备脱毒种薯繁育能力的单位与企业21 家,建成组培脱毒实验室21 个,微型薯生产温网室hm2,原种生产网棚hm2,良种生产基地万hm2,种薯贮藏窖30 座,贮量2 万t;年产脱毒苗5 000 万株,微型薯8 000万粒,原种万t,一二级良种30 万t。但脱毒种薯应用率仅为20%。建成马铃薯加工企业2 000 多家,年鲜薯加工能力达400 多万t,精淀粉生产能力60 万t,全粉生产能力达万t,速冻薯条生产能力达3 000 t。建成较大规模的马铃薯批发市场10 多个,从事马铃薯经销的大户3 500 户,从业人员达10 万多人,年外售鲜薯400 万t 以上。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10 年来, 随着农产品供求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马铃薯已逐步由口粮型向经济效益型转变, 其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马铃薯产业已成为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十几年来, 随着农产品供求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马铃薯已逐步由口粮型向经济效益型转变, 其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 马铃薯产业已成为甘肃省旱作农业区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14]。

国内对于马铃薯的生产的研究一直十分重视。早在年,就成立了中国作物学会,而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是中国作物学会所属的个专业委员会之一,主要致力于促进中国马铃薯的研究与开发,《中国马铃薯》是其专业委员会的唯一学术期刊。该杂志报道了大量的马铃薯生产技术研究成果,近年来对马铃薯产业的经济研究也逐渐多起来。同时,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年会文集也收录了大量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中有关马铃薯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中国马铃薯产业化问题的研究、中国马铃薯加工业问题的研究、中国马铃薯种薯生产问题的研究、各省马铃薯生产发展的研究。下面就关于马铃薯生产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

安忠民等只通过对我国马铃薯科研及生产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制约我国马铃薯发展的因素有马铃薯研究工作滞后,品种落后,种薯生产无规范可循以及粗放型的栽培管理。同时提出通过建立良种繁育、脱毒快繁、丰产栽培等工程体系,使我国的马铃薯生产逐步走上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尹江认为制约我国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的原因在于,马铃薯行业的质量意识比较浅薄,对标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现有关于马铃薯的产品或技术标准实用性或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他分析了推进我国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的必要性,提出要加强马铃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加强有关标准的贯彻实施,加强马铃薯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和示范基地的建设,强化马铃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制。刘洪义认为种薯的健康程度和纯度是制约我国马铃薯单产和产量的主要因素,制约着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我国马铃薯生产的现状迫切要求制定马铃薯种薯认证程序,以保证种薯的健康和纯度,促进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马铃薯生产的现实及世界发达国家马铃薯生产的历史证明这是必要和必需的。吕典秋通过年和年对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开展的脱毒马铃薯种薯安全普查,了解到我国种薯生产无序、经营混乱、缺少监督措施和手段,脱毒马铃薯标准化生产体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