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课 “三个代表”之“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格式:pptx
- 大小:546.82 KB
- 文档页数:16
教科版九年级思品引导、自主、互助、高效导学案第十五课《“三个代表”》(两课时)备课时间:2011.11.16 主备人:殷万荣学生姓名:________小组:____学科组成员签名:______ _____ ______ _____ _____ _____审核:_______ _______ 下发时间:__________课标要求: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第一课时学习流程:引言——明确学习目标——自学与互学指导(探究展示交流识记)——精讲点拨——测评反馈一、引言(5分钟)(一)历史回眸:多媒体展示材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2000年2月25日,江泽民同志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指出:“总结我们党70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这是江泽民同志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月14日,他在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就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意义作了精辟的阐述:“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和意义:即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二、明确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分钟)自学目标::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和意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基本特征以及中国共产党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第十五课“三个代表”》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知道“三个代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提高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使学生理解“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表现。
以实际行动来坚持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教学重难点1、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教师: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为指导,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又有了新的指导思想。
大家知道这一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吗?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讨第十五课。
2、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教师:那么,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中为什么要做到“三个代表”,又是如何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呢?让我们逐一来进行探究。
二、板块一: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过去没有的东西,现在有了,曾经缺少的东西,现在多了。
我们最平常的生活在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改变着,这种神奇的力量就是先进生产力。
1、感受先进生产力的神奇力量。
教师总结:回顾历史,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是一种神奇的力量,社会的进步,归根到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那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呢?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9页的第一段正文后回答问题。
即:是由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被认为是解决21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称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第十五课“三个代表”教学要求1.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2.知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知识要点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行动指南。
(1)“三个代表”指的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2.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的进步,归根结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是由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当代科学技术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重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体现。
党和国家敏锐地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趋势,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战略,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不断用先进科技改造和提高国民经济,努力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3.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先进文化是健康、科学、向上、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文化。
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人的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中国的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