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腹泻导致的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
- 格式:docx
- 大小:14.24 KB
- 文档页数:3
感染性休克死亡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英文回答:Infectious shock is a life-threatening condition that occurs when a severe infection leads to dangerously low blood pressure. It is a medical emergency that requires immediate attention and treatment. In some cases, despite aggressive medical intervention,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shock may not survive.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death in infectious shock is the body's overwhelming response to the infection, leading to widespread inflammation and tissue damage. This can result in organ failure and ultimately, death. Otherfactors that can contribute to mortality in infectious shock include delayed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condition, underlying health conditions, and the type of infecting organism.In some cases, despite receiving prompt and appropriatemedical care, infectious shock can still be fatal. This highlights the need for early recognition of the condition and rapid initiation of treatment. It also underscores the importan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treatment strategies to improve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shock.中文回答: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情况,当严重感染导致血压危险性降低时发生。
医院感染病例讨论记录讨论时间:2024年10月15日与会人员:感染科医生A、感染科医生B、感染科护士长、院感科医生、院感科护士长、感染防控科医生、感染防控科护士长主持人:院感科医生主持人:感谢大家参加今天的讨论会。
今天我们将讨论一起医院感染病例,请大家积极发言,提出观点,共同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让我们继续进行讨论。
A:我想先从病例的基本情况开始讨论。
该患者女性,60岁,待产妇科病房,基础疾病为高血压病。
B:这个病例的诊断是感染性腹泻,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等。
初步判断为食源性感染,但具体的致病菌尚未确定。
感染防控科医生:我们在患者所在的病房进行了环境和空气采样,正在进行菌种分离和鉴定的工作。
院感科医生:我们需要尽快确定致病菌,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感染防控措施。
这个病例出现的明显聚集性感染,我们需要尽快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扩散。
感染科护士长:我觉得我们也应该仔细分析这个病例的传播途径,看看是不是在一些环节出现了问题。
感染防控科护士长:没错,我们应该从源头找问题。
患者在入院前有接触过任何不干净或者疑似污染的食物吗?B:患者家属表示她在家中并未食用外卖或者到过不干净的场所。
然而,该病房有多名患者出现了相似的症状,我们应该排查是否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感染科医生A:确实,我们应该尽快对其他病房内患者进行排查。
此外,我们也要进一步了解病房的环境,包括饮用水、食品供应等情况。
院感科护士长:除了排查其他病房患者,我们也要对医护人员进行调查。
是否有其他同事出现过类似症状,或者是否有可能成为传播源。
感染防控科医生:我们需要尽快排查患者近期接触过的医护人员,并进行相关的检测。
还要督促医护人员加强个人卫生和手卫生的宣传和培训。
院感科医生:另外,我们也要注意患者是否接受过消化道感染类似疾病的治疗,特别是使用过抗生素等药物。
感染科护士长:对患者的就诊过程进行回顾也很重要。
是否有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当的行为,如没有及时更换手套或者不规范的洗手操作。
一例腹泻导致的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病例简介患者女性,56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乏力,口干,偶有流鼻血,自觉发热,烦躁,在当地诊所口服药物及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疗效差,至当地县医院检查发现肝功能明显异常,上腹部CT示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炎,住院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疗效差。
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乙肝"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精神差,饮食差,睡眠差,小便黄,大便正常,体力下降,体重无变化。
平素身体一般,乙肝10年余,未诊治。
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精神差,扶入病房,慢性肝病面容,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中度黄染,未见皮疹,出血点,肝掌阳性,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8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科杂音。
腹平软,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扑翼样震颤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数4.67×109/L,中性粒细胞3.91×109/L 中性粒细胞比值83%、血红蛋白97g/L血小板105×109/L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283U/L谷草转氨酶261U/L白蛋白30.9g/L总胆红素110umol/L直接胆红素73umol/L间接胆红素36umol/L。
免疫八项示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阳性降钙素示:33.44ng/ml 血培养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22.4s活动度40.3%上腹部CT示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炎鉴别诊断1、酒精性肝病:有长期大量的饮酒史,肝炎标志物阴性。
2、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主要依靠自身抗体的检测和病理组织检查。
诊治经过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给予"复方甘草酸单铵,还原型谷胱甘肽,多酯稀磷脂酰胆碱"保肝药物治疗,入院当晚凌晨不洁饮食后出现了腹泻,发热,温度38.5℃,急查降钙素示0.86ng/ml,立即给予"头孢他啶"给予抗感染治疗,次日患者精神差,进食差,仍间断低热,第三天早晨突然出现晕倒,急查血糖显示LO,血压测不出,立即给予静脉注射高糖,并且立即查降钙素示33.44ng/ml,考虑感染性休克,给予多巴胺,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泵入,给予比阿培南,利奈唑胺抗感染药物治疗,给予输注白蛋白,血浆,大量快速的补液等抢救措施,经过10余小时的抢救,患者最终没有成功,死亡出院。
感染性休克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ciated diarrhea,AAD)临终特征,相关因素,总结防治经验。
方法:以2010-2015 年度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取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发生ADD 患者纳入ADD 组,将未发生ADD 患者纳入对照组,进行因素分析。
结果:感染性休克ADD 发生率25.69%(131/510),高于同期全院ADD 发生率7.4%,感染性休克发生ADD 者死亡74 例(56.49%),高于未发生ADD 者41.16%(156/3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D 发生时间(10.3±4.1)d、持续(6.3±3.1)d、大便次数(7.8±2.9)次/d,革兰氏阳性38.91%、真菌19.08%2;禁食时间≥24h[OR=5.612,95%2.491~10.512]、低血压纠正时间≥6h[OR=4.548,95%2.851~9.241]、联合应用抗生素[OR=2.472,95%1.378~4.725]、应用Aln-Gln 双肽[OR=0.568,95%0.384~1.184]成为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ADD 发生率较高,可增加患者死亡风险;ADD 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联合应用抗生素ADD 发生率较高;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及早纠正低血压、应用Aln-Gln 双肽,有助于降低ADD 发生风险。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抗生素;腹泻;临床特征【中图分类号】R4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150-01休克是具有一种危急生命状态,是急诊科常见病理表现,以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心博出量不足、周围血流分布失常为主要病理表现,可致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引发细胞缺氧细胞代谢紊乱与器官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患者死亡[1]。
一例腹泻引起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例护理低血容量性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容量丢失而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与心排出量(CO)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
常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内脏破裂、宫外孕、严重创伤、烧伤、大血管外伤及手术出血等。
近三十年来,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然而,其临床病死率仍然较高,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与抢救,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处理,对抢救患者的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0年8月我科成功救治一例因腹泻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现将主要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80岁,因8月2日以“腹泻伴恶心、呕吐4天”以“1.急性胃肠炎 2.高血压 3.糖尿病”收住我科。
患者于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发热、寒战、脓血便等症状,在家服用黄连素后腹泻停止,仍有恶心欲吐、疲乏无力、咳嗽、咳痰、小便量少,入院后给予抗炎、降压、降糖补液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于8月3日12时出现意识模糊、烦躁、四肢发绀,血压下降,考虑感染性休克积极补液抗休克。
15时患者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潜血3+,急给予保护胃粘膜止血治疗。
生长抑素以250ug/h持续静滴。
21时患者突然呕吐大量黑褐色液体,量约2000ml心率135次/min,血压84/40,确定上消化道出血,积极止血补液升压对症治疗后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于8月15康复出院。
2护理体会2.1严格卧床休息减少病人活动,呕血时应立即将病人头偏向一侧,以免血液呛入气管而造成窒息。
2.2建立两条静脉通路确认有效医嘱并认真执行。
2.3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检测生命体征。
2.3.1注意对心脏灌注情况的观察应注意血压、脉压、中心静脉压和脉搏的变化,如血压回升、脉搏减慢且有力,说明低血容量情况有所改善和心功能良好;脉压小,说明循环血量减少,心灌注不足。
2.3.2对肺灌注情况的观察要补给足量的氧气,给氧时要注意呼吸道通畅,注意清除呼吸道痰液,以保持通气功能良好。
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记录范文讨论时间:[具体日期]讨论地点:[科室名称]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医生姓名1]主任医师、[医生姓名2]副主任医师、[医生姓名3]主治医师、[医生姓名4]住院医师以及实习医生若干。
一、病例介绍。
住院医师: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比较典型的感染性休克病例。
患者是一位55岁的男性,有糖尿病史5年。
他因为发热、咳嗽、咳痰3天入院。
入院的时候体温高达39.5℃,呼吸有点急促,每分钟25次,血压90/60 mmHg,心率110次/分。
肺部听诊有湿啰音,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很高,C 反应蛋白更是超标不少。
我们初步考虑是肺部感染引起的感染性休克,就赶紧给他上了抗感染治疗,用的是[具体抗生素名称],同时补液扩容。
二、病情进展。
住院医师:但是呢,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
虽然我们一直在补液,但是血压还是不太稳定,最低的时候到了80/50 mmHg,而且患者的意识也开始变得模糊。
这时候我们就有点慌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三、问题提出。
主治医师:嗯,这个病例确实有点棘手。
我觉得首先要考虑的是我们的抗感染治疗是否覆盖了病原菌。
是不是应该调整一下抗生素的使用呢?还有,患者血压上不来,除了继续补液,是不是还需要加用血管活性药物呢?四、讨论环节。
# (一)关于抗感染治疗。
副主任医师:我同意[主治医师]的看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得重新评估一下抗感染的方案。
这个患者有糖尿病,本身免疫力就比较低,很可能感染了比较耐药的细菌。
我们可以考虑在现有的抗生素基础上,加用一种更广谱的抗生素,比如[另一种抗生素名称]。
不过呢,在加药之前,最好能做个血培养和痰培养,看看能不能找到确切的病原菌,这样用药就更有针对性了。
主任医师:没错,培养是很关键的。
而且大家要注意啊,在取标本的时候一定要规范操作,不然很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
另外,从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肺部感染的可能性很大,但也不能排除其他部位的感染。
一例腹泻导致的感染性休克病例讨论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56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乏力,口干,偶有流鼻血,自觉发热,烦躁,在当地诊所口服药物及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疗效差,至当地县医院检查发现肝功能明显异常,上腹部CT示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炎,住院输液治疗,具体不详,疗效差。
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乙肝"收入我科,自发病以来,精神差,饮食差,睡眠差,小便黄,大便正常,体力下降,体重无变化。
平素身体一般,乙肝10年余,未诊治。
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志清,精神差,扶入病房,慢性肝病面容,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中度黄染,未见皮疹,出血点,肝掌阳性,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8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科杂音。
腹平软,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扣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扑翼样震颤阴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数4.67×109/L,中性粒细胞3.91×109/L 中性粒细胞比值83%、血红蛋白97g/L血小板105×109/L肝功能示谷丙转氨酶283U/L谷草转氨酶261U/L白蛋白30.9g/L总胆红素110umol/L直接胆红素73umol/L间接胆红素36umol/L。
免疫八项示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阳性降钙素示:33.44ng/ml 血培养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22.4s
活动度40.3%上腹部CT示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炎
鉴别诊断
1、酒精性肝病:有长期大量的饮酒史,肝炎标志物阴性。
2、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主要依靠自身抗体的检测和病理组织检查。
诊治经过
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给予"复方甘草酸单铵,还原型谷胱甘肽,多酯稀磷脂酰胆碱"保肝药物治疗,入院当晚凌晨不洁饮食后出现了腹泻,发热,温度38.5℃,急查降钙素示0.86ng/ml,立即给予"头孢他啶"给予抗感染治疗,次日患者精神差,进食差,仍间断低热,第三天早晨突然出现晕倒,急查血糖显示LO,血压测不出,立即给予静脉注射高糖,并且立即查降钙素示33.44ng/ml,考虑感染性休克,给予多巴胺,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泵入,给予比阿培南,利奈唑胺抗感染药物治疗,给予输注白蛋白,血浆,大量快速的补液等抢救措施,经过10余小时的抢救,患者最终没有成功,死亡出院。
临床诊断
1.感染性休克;
2.败血症;
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4.重度肝炎;
5.脂肪肝;
6.胆囊结石胆囊炎
分析总结
1.该患者的病情进展是非常迅速的,一天一夜降钙素升高非常明显,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是成立的,虽然积极给予抢救治疗,但是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一般的患者腹泻不会导致如何重的感染,而这个患者
的基础病,乙肝,重度肝炎,也治疗了很长时间,效果差,说明她的抵抗力,免疫力非常差,尤其遇见肝病,肝硬化患者的感染,发烧,都不能大意,需要及时控制感染,否则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后果,可能会导致感染性休克,肝衰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该患者第二天低热,但是精神状态不好,这没有引起值班医生的重视,如果当天复查降钙素,及早的控制感染,可能结局又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值班中,一定需要密切观察每个患者的病情,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患者,或许我们的细心,认真可能就会挽救一条生命。
2.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是综合性的,成功的救治需遵循全面评估,早期干预,多元施救与整体管理的原则,其关键环节包括抗感染和抗休克治疗两个方面。
在病原体没有明确前可以经验性应用抗感染药物,经验性用药注意早期选用强力的,抗菌谱广的,足量的杀菌剂进行治疗。
抗休克治疗应积极建立静脉通路,针对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给予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调整血管收缩功能,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