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容量性休克是由于血容量丢失引起的。病人血容
量在短期内急剧丢失,从而导致心排量减少,继而造成组织细 胞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于是造成休克。
机体对低容量性休克的反应及特点:
①血容量减少、心排量下降和外周血管收缩为低容量性休克构筑了 一幅“低排高阻”的典型的低动力型循环的画面。
②在低容量性休克,血容量减少能够通过压力、化学感受器(H+ 和 CO2 ↑) 的反射,迅速刺激机体分泌儿茶酚胺类强心和血管收缩的物质进 行代偿。
日久天长,在曲张静脉部位的食管或胃的粘膜变薄,加 上食物的机械刺激损伤,胆汁胃液返流的化学腐蚀,腹水以 及恶心、呕吐、便秘、咳嗽、呃逆时腹压的增加,均可使门 静脉压力突然升高,导致曲张的静脉破裂出血,形成上消化 道大出血。
2.上腹轻度闷痛不适
• 上腹闷痛不适可能的原因:
• 1、肝硬化晚期,肝脏体积明显缩小,重量减轻,硬度增 加,肝被摸增厚,紧张,引起上腹部轻度闷痛不适。
• 延长:>3秒 • ①广泛而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伤,如急性重症肝炎及肝硬化 • ②先天性外源凝血因子Ⅱ、V、Ⅶ、Ⅹ减少及纤维蛋白原的缺乏。 • ③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急性DIC消耗性低凝期、原发性纤溶亢进、阻塞性
黄疸、维生素K 缺乏。 • ④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存在:如服用口服抗凝剂、肝素、FDP和香豆素等抗凝剂。 • 缩短: • ①DIC早期呈高凝状态 • ②血栓栓塞性疾病和其它血栓前状态(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性增高及血管损伤等) • ③口服避孕药
既往史:2年前外院诊断“肝硬化”(具体不详)
体格检查:T:38.9℃,P:116次/分,R:22次/分, BP:40/20mmHg,昏迷状态,被动体位,全身皮肤粘 膜苍白、黄染,皮肤湿冷。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 音。心率116次/分,律齐,无杂音,脉细弱。腹平软, 上腹腹壁静脉曲张,腹部压痛、反跳痛等无法判断,肝 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约9次/分。肌力、 肌张力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