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讲课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2
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杆塔课程设计说明书学期: 秋季专业:输电线路工程课程名称: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班级学号:2009148210姓名:指导老师:文老师2012 年12 月目录一﹑杆塔外形的尺寸1﹑杆塔高度及弧垂………………………………1—32﹑导线比载…………………………………………4-63﹑档距计算 (6)4﹑间隙及带电作业的校验…………………………7—85﹑地线支架的高度…………………………………9--11二﹑部分1﹑避雷线的比载计算 (11)2﹑运行情况……………………………………………12—13三﹑配筋计算1﹑配给计算 (14)四﹑强度校验1﹑计算条件 (14)2﹑荷载列表 (15)3﹑裂缝计算…………………………………16—174﹑单吊点起吊计算 (17)5﹑断线情况内力计算 (18)五﹑基础设计1﹑抗压承载力计算及验算 (19)2﹑地盘强度计算 (20)六﹑总结1﹑课程设计小结 (21)设计参数表格 :第一部分 确定杆塔的尺寸外形(1)杆塔的呼称高度(参考书-)公式(3-1)h h f H x ∆+++=m ax λ① 施工裕度h ∆的确定,根据设计任务书提供的水平档距m L h 265=,查表(3-7)为了更加安全取h ∆=0.7m② x h 为导线到地面及被跨越物的安全距离,假定此杆塔安装处取非居民区,根据(参考书-)x h =6.0m ③ λ绝缘子串的长度:(参考书目五)(图一)(表一)覆冰时导线的自重:G=n N AL v 64.318875.2773701035.47133=⨯⨯⨯⨯=-γ()。
的取值来自后面的计算和A 3γ绝缘子串,金具的重量:()N G j 4.4218.99.1297.42=⨯+= 绝缘子的最大使用载荷:N k T T R 2.222227.260000][===,K 取2.7 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绝缘子的强度时肯定足够的 ④ 杆塔的最大弧垂max f⒈可能成为控制气象条件的最低温,最大风,覆冰有风和年均温,(参考书二)整理该典型气象四区的相关参数如下表二2 根据任务书提供导线LGJ-150/20的参数,(参考书二)整理后列下表三(2) 计算导线的比载 A 导线的自重比载: )/(1075.32105.16480665,94.54910)0,0(3331m MPa Aqg ---⨯=⨯⨯=⨯=γB 冰重比载:)/(1026.18105.164)507.16(5728.27)0,5(332m MPa --⨯=⨯+⨯=γC 垂直总比载m M P a/1001.5110)26.1875.32()0,5(333--⨯=⨯+=γD 无冰风压比载,假设风向垂直于线路方向,0.1110;190sin ,90==︒==c Kv βθθ线路可以得出下式:)/(10625.0),0(324m MPa Av d v sc f -⨯=μαγ1) 外过电压,安装有风:v=10m/s, f α=1.0,sc μ=1.2m Mpa /1083.12105.1641007.162.10.1625.0)10,0(3324--⨯=⨯⨯⨯⨯⨯=γ2) 内过电压 v=25m/s, f α=0.85,sc μ=1.2mMpa /1098.28105.1642567.162.175.0625.0)15,0(3324--⨯=⨯⨯⨯⨯⨯=γ3) 最大风速 v=25m/s,设计强度时,f α=0.61,sc μ=1.2mM p a /1098.28105.1642567.162.161.0625.0)25,0(3324--⨯=⨯⨯⨯⨯⨯=γ4)最大风速 v=30m/s,计算风偏时,f α=0.61,sc μ=1.2mMpa /1098.281045.1662567.162.161.0625.0)25,0(3324--⨯=⨯⨯⨯⨯⨯=γE 覆冰风压比载计算: v=10m/s,计算强度和强度时,f α=1.0,sc μ=1.2m M p a /1016.12105.16410)5267.16(2.10.1625.0)10,5(3325--⨯=⨯⨯⨯+⨯⨯⨯=γ F 无冰综合比载1) 外过电压,安装有风:m Mpa /1062.33)10,0(36-⨯=γ2) 内过电压 :m Mpa /1017.35)15,0(36-⨯=γ3) 最大风速,设计强度时:m Mpa /1099.5)25,0(36-⨯=γ4)最大风速 v=30m/s,计算风偏时, m Mpa /1037.43)25,0(36-⨯=γG 覆冰综合比载m Mpa /1044.52)10,5(36-⨯=γ将计算的结果汇成下表四(单位:m Mpa /103-⨯)3 计算比值0/σγ,将计算的结果列入下表五:(单位1/m )4 计算临界档距,利用列表法(表六)由此得出年均温为控制气象条件5 由任务书给出最大弧垂发生在最高温气象条件下,需要求出此状态的应力已知条件:m MPa /1075.3231=⨯=γ,Mpa 32.670=σ,t=10°C ,无高差,档距为L=265mm MPa /1075.3232=⨯=γ,t=40°C通过状态方程求解:参考书目二解法: 系数A =26.155 系数B =229100通过迭代法得出:Mpa 5.531=σ 参考书目三:m l f365.559.53826575.3282m ax=⨯⨯==σγ 所以得出杆塔的呼称高度:h h f H x ∆+++=m ax λ=1.289+5.365+6+0.7=13.354m(3)单回路两相导线水平列表间距的确定 根据参考书目一公式3-3m f UD m 89.2365.565.01289.14.065.01104.0m ax =⨯++⨯=++=λ(4) 间隙圆校验.1) 规程给出的最小空气间隙为 .0.1,7.0,25.0m R m R m R ===雷操正 2) 三种气象情况下绝缘子串风偏角 ①基本风压()()()222222/161160010/649160015/6425160025m KN m KN m KN ======雷操正θθθωωω ②绝缘子串所受风压()()()()NP NP N P m A n n A n n P j j j j jz J 9.1303.016193.01714.3103.064993.01712.8703.0162593.017103.0, 0.93 风压变化系数,得出4-2查参考书目一表, 12m 绝缘子串的位置高度为,7,112z 21021=⨯⨯⨯+⨯==⨯⨯⨯+⨯==⨯⨯⨯+⨯=====+=雷操正μωμ③导线风荷载计算NP N P N P d d d 3.3312655.1641060.729.5592655.1641038.1231.12632655.1641098.29333=⨯⨯⨯==⨯⨯⨯==⨯⨯⨯=---雷操正④导线自重比载计算N G D 2.20473805.1641075.323=⨯⨯⨯-=正⑤绝缘子串风偏角,即⎪⎪⎭⎫⎝⎛++=-2/2/tan 1j d j d G G P P ϕ计算,即 '1'113182/4.4212.20472/9.137.364tan 30142/4.4212.20472/4.3129.599tan 06.302/4.4212.20472/2.1873.1263tan ︒=⎪⎭⎫⎝⎛++=︒=⎪⎭⎫ ⎝⎛++=︒=⎪⎭⎫⎝⎛++=---雷操正ϕϕϕ根据γϕλ,,45.1R d 和=值,制作好间隙圆校验图,三种气象条件下间隙校验合格。
《输电杆塔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的目的。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课是输电线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课程设计是本门课程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系统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中所学的内容,并且能将其它有关先修课程(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砼结构,线路设计基础、电气技术)等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得以综合地运用;通过课程设计,能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如何应用有关资料、手册、规范等,从设计中获得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课程设计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 钢筋混凝土刚性基础设计 三、设计参数直线型杆塔: Z1-12(铁塔总重56816N ,铁塔侧面塔头顶宽度为400mm ) 电压等级: 110kV 绝缘子: 8片×P -70(总重469N) 地线金具: 总重35N地质条件: 粘土,塑性指标I L =0.25,空隙比e =0.7基础柱的尺寸:600mm ×600mm四、设计计算内容1. 荷载计算(正常情况Ⅰ、Ⅱ,断边导线三种情况) 2. 计算基础作用力(三种情况) 3. 基础结构尺寸设计 4. 计算内容(1)上拔稳定计算 (2)下压稳定计算 (3)基础强度计算 五、设计要求1. 计算说明书一份(1万字左右) 2. 图纸2张 (1)铁塔单线图 (2)基础加工图参数姓名 气象条件导线型号地线型号水平档距(m ) 垂直档距 (m ) 刘畅III LGJ-240/40 1×7-9-1270-A500500目录任务书一、整理设计用相关数据--------------------------------------------------1二、杆塔荷载计算---------------------------------------5三、基础作用力计算---------------------------------------------------------7四、基础设计------------------------------------------------------------------9 参考文献-----------------------------------------------------------------------12 感想-----------------------------------------------------------------------12 荷载图--------------------------------------------------------------------------13)/(1036.4710)31.1305.34()0,5(333m MPa --⨯=⨯+=γ)/(1005.341075.27780664.93.96410)0,0(3331m MPa A qg ---⨯=⨯⨯=⨯=γ)/(1031.131075.277)521.66(5728.27)0,5(332m MPa --⨯=⨯+⨯=γ一、 整理设计用相关数据1、任务书所给参数: 导线型号 水平档距 (m) 垂直档距 (m) 地线型号 最小破拉断力 (kN ) LGJ-240/40 5005001×7-9-1270-A57.802、 气象条件列表:表 2气象条件 气 温(℃)风 速(m/s )覆 冰(mm )最高温 +40 0 0 最低温 -10 0 0 覆冰 -5 10 5 最大风 -5 25 0 安装 -5 10 0 外过电压 +15 10 0 内过电压、年均温 +1515 0冰的密度)/(3cm g0.93、 根据任务书提供导线LGJ-240/40的参数,(参考书二)整理后列下表: 表 3截面积A (mm 2)导线直径d(mm)弹性系数E(MPa)温度膨胀系数(1/°C)计算拉断力(N)计算质量(Kg/km )抗拉强度[p σ]AT j95.0MPa 安全系数 K许用应力[0σ][p σ]/K Mpa年均应力上限 [cp σ] 0.25[p σMPa 277.75 21.66 76000 18.9×10-6 83370 964.3 285.152.5 114.0671.294、 计算导线的比载: (1)导线的自重比载:(2)冰重比载:(3)垂直总比载:)/(10625.0),0(324m MPa Av d v sc f -⨯=μαγmMpa /1036.51075.2771066.211.10.1625.0)10,0(3324--⨯=⨯⨯⨯⨯⨯=γm Mpa /1005.91075.2771566.211.175.0625.0)15,0(3324--⨯=⨯⨯⨯⨯⨯=γm Mpa /1048.281075.2772566.211.185.0625.0)25,0(3324--⨯=⨯⨯⨯⨯⨯=γm Mpa /1044.201075.2772566.211.161.0625.0)25,0(3324--⨯=⨯⨯⨯⨯⨯=γmMpa /1055.81075.27710)5266.21(2.10.1625.0)10,5(3325--⨯=⨯⨯⨯+⨯⨯⨯=γ(4) 无冰风压比载:假设风向垂直于线路方向0.1v 110;1sin ,90===c K βθθ线路可以得出下式:1)外过电压,安装有风:v=10m/s, f α=1.0,sc μ=1.12)内过电压 v=15m/s, f α=0.75,sc μ=1.13)最大风速 v=25m/s,设计强度时,f α=0.85,sc μ=1.14)最大风速 v=25m/s,计算风偏时,f α=0.61,sc μ=1.1(5)覆冰风压比载计算: v=10m/s,计算强度和风偏时,f α=1.0,sc μ=1.2(6)无冰综合比载1) 外过电压,安装有风:m Mpa v /1047.341036.505.3400,0)10,0(332224216--⨯=⨯+=+=),()(γγγ 2) 内过电压 :m Mpa /1023.351005.905.34)15,0(33226--⨯=⨯+=γ3) 最大风速计算强度时:m Mpa /1039.441048.2805.34)25,0(33226--⨯=⨯+=γ 4)最大风速计算风偏时:m Mpa /1071.391044.2005.34)25,0(33226--⨯=⨯+=γ(7)覆冰综合比载:m Mpa /1013.481055.836.4710,50,5)10,5(332225237--⨯=⨯+=+=)()(γγγ将有用比载计算结果列表:表 4 单位:)0,0(1γ )0,5(2γ )0,5(3γ )25,0(4γfα=0.85,sc μ=1.1)10,5(5γf α=1.0,sc μ=1.2)25,0(6γ )10,5(7γ 34.0513.3147.4628.488.5544.3948.134、地线1×7-9-1270-A 相关参数列于下表: 3-m MPa /1011.18810)47.106636.81()0,10(333--⨯=⨯+=γ)/(1047.1061048.49)109(10728.27)0,10(332m MPa --⨯=⨯+⨯=γ)/(10625.0),0(324m MPa Av d v sc f -⨯=μαγmMpa /1064.131048.491092.10.1625.0)10,0(3324--⨯=⨯⨯⨯⨯⨯=γmMpa /1002.231048.491592.175.0625.0)15,0(3324--⨯=⨯⨯⨯⨯⨯=γm Mpa /1047.721048.492592.185.0625.0)25,0(3324--⨯=⨯⨯⨯⨯⨯=γm Mpa /10521048.492592.161.0625.0)25,0(3324--⨯=⨯⨯⨯⨯⨯=γmMpa /1096.431048.4910)1029(2.10.1625.0)10,10(3325--⨯=⨯⨯⨯+⨯⨯⨯=γ)/(10636.811048.490665.899.41110)0,0(3331m MPa A qg ---⨯=⨯⨯=⨯=γ截面积A (mm 2)地线直径d(mm)弹性系数E (MPa)温度膨胀系数 (1/°C)计算拉断力(N)计算质量(Kg/km)抗拉强度[p σ]Mpa安全系数K许用应力 [0σ]Mpa年均应力上限 [cp σ]MPa49.489.05900023.0×10-657800411.91196.143.0398.71277.445、 地线比载计算:地线的比载计算同导线比载计算,根据GB50545-2010规定,地线的覆冰厚度应比导线覆冰厚度增加5mm ,因此b=10mm 。
输电线路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背景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了电力传输的重任。
为了提高学生对输电线路设计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输电线路设计基础知识和实用技能。
二、课程目标1.掌握输电线路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和规范标准;2.了解输电线路的结构、材料和工艺要求;3.掌握输电线路的设计流程和计算方法;4.能够使用国际通用的电力输配电设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5.能够解决输电线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和挑战。
三、课程内容1. 输电线路基本概念1.1 输电线路的定义和分类; 1.2 输电线路的组成和特点; 1.3 输电线路的基本参数和单位。
2. 输电线路设计方法和规范标准2.1 输电线路的设计流程和流程控制; 2.2 输电线路的主要计算方法和公式;2.3 输电线路设计的规范标准和要求。
3. 输电线路结构、材料和工艺3.1 输电线路的结构和构成; 3.2 输电线路中常用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3.3输电线路工艺要求和注意事项。
4. 输电线路计算和实例分析4.1 输电线路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 4.2 输电线路的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
5. 输电线路设计软件操作实践5.1 输电线路设计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5.2 调整输电线路设计参数,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讲授输电线路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
2.实验操作:通过使用电力输配电设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深入理解输电线路设计方法和步骤。
3.课堂讲解与案例分析:结合实例,讲解输电线路的设计流程和解决常见问题的方法。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 (30%):包括听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发言等。
2.期末考试 (70%):以闭卷考试方式进行,考察学生对输电线路设计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参考资料1.电力线路工程(第四版),雷沛鸣、李学友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电力输配电系统设计手册,方林、易红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3.输电线路设计手册,文栓勇、郝伯勋主编,贵州大学出版社;以上资料仅供参考,不作为本课程考核内容。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课程设计1. 课程设计背景输电塔和基础是输电线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现代化的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被广泛应用,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对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的研究不仅对于加强电力系统基础建设,更对于提升我国的工程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们对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们对输电线路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其中,重点将涉及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的基本要素、设计方法、设计规范和设计原则等方面的知识。
2. 课程设计目标•掌握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习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规范,掌握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规范要求;•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计输电杆塔及基础;•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课程设计内容3.1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的基本要素在本章节,将介绍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的基本要素,其中包括杆塔的构成和各部分名称、输电杆的种类和应用、杆塔的布置方式、输电线路的基础形式等。
3.2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的设计方法本章节将介绍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的设计方法,其中包括杆塔高度的确定、基础的选择、各种设计参数的计算与确定,以及不同设计条件下的比较、分析和优化等。
3.3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的设计规范本章节将介绍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的设计规范,其中包括国际、国家和地方标准的介绍,不同标准间的比较与分析,以及标准的适用范围等。
3.4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的设计原则在本章节,将介绍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的设计原则,其中包括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美观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原则,以及不同原则间的平衡与协调等内容。
4. 课程设计总结本课程介绍了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的基本要素、设计方法、设计规范和设计原则等方面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技能和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并通过设计实践,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了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