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浏览器的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8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网页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 学生能够理解超链接的作用和基本操作。
- 学生能够了解网页浏览器的使用方法和常见功能。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网页浏览器进行信息检索。
- 学生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和关键词。
- 学生能够有效地浏览和筛选网页信息。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敏感度和批判性思维。
- 提高学生对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意识。
- 增强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小学高年级至初中生,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准备1. 教师:PPT课件、教学视频、互动练习材料。
2. 学生: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网络连接。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网页基础与浏览1. 导入- 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对网页浏览的兴趣。
- 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网页吗?你们平时都怎么使用网页?”2. 讲授- 解释网页的基本结构,包括标题、导航栏、内容区、侧边栏等。
- 介绍网页浏览器的界面和常见功能,如后退、前进、搜索等。
- 演示如何使用网页浏览器打开网页、浏览信息、保存网页等。
3. 互动练习- 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操作,实际操作网页浏览器。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网页浏览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搜索引擎与信息检索1. 导入-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怎么在网页上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吗?”2. 讲授- 介绍搜索引擎的概念和作用。
- 演示如何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
- 讲解关键词的选择和优化技巧。
3. 互动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搜索练习,教师提供指导。
- 学生分享搜索到的信息,教师点评。
4. 总结- 强调信息检索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互动等。
2. 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测试学生对网页浏览和搜索引擎的使用熟练程度。
第二课快乐导航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什么是导航及其作用。
2.掌握如何使用简单、快捷的方式访问网站。
3.发现并体验可以增添生活乐趣的网站资源。
二、教学重点1.理解什么是导航。
2.掌握如何使用导航。
3.熟练掌握有效的网站访问方法。
三、教学步骤1. 创设情境学生们现在都非常喜欢上网,他们都想知道如何更快捷方便的访问网站。
所以,本节课我们将通过介绍导航这个工具让学生们体验更加简单、快捷、有趣的上网方式。
2. 导入新知1.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导航及其作用。
2.让学生们了解网址和搜索引擎的不同。
(可以通过让学生使用网址或搜索引擎来访问特定网站来加深学生对两者区别的理解)3. 课堂讲解1.讲解常见的导航网站。
2.展示如何在导航网站上找到感兴趣的网站分类。
3.展示如何在导航网站上搜索感兴趣的网站。
4.讲解如何使用快捷键进入特定网站。
(如ctrl+T打开新的浏览器标签、F5刷新网页等)4. 操作体验让学生们尝试使用导航网站、搜索引擎、快捷键等多种方式来浏览网站,让他们实际操作中真正体验到导航的好处。
5. 展示资源展示一些可以让学生们玩耍、学习、交友、阅读、听音乐、看视频等的有趣网站资源。
6. 总结总结导航的优势,让学生们在感受到快捷方便的浏览方式和使用技巧后提高上网效率。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深入的挖掘幼儿应具备的技能、能力和心理,以此为依据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以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们体验到了导航的好处,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乐趣,具备了快速、准确搜索有效信息的能力,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图像浏览很轻松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图像浏览软件“QQ影像”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2.学会使用“QQ影像”软件浏览和管理计算机中的图像文件。
3.掌握如何设置“QQ影像”的使用参数,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QQ影像”软件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如何使用“QQ影像”浏览和管理图像文件。
教学难点:根据个人需求设置“QQ影像”的使用参数。
理解并掌握图像文件的管理方式。
三、教学准备安装有“QQ影像”软件的计算机教室。
预先准备一些图像文件,供学生练习使用。
教学课件和相关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图像,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图像是如何在计算机上浏览和管理的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使用“QQ影像”轻松浏览图像。
(二)新课讲解1.认识“QQ影像”介绍“QQ影像”软件的基本功能和特点,如支持多种图像格式、提供多种浏览模式、具有简单的图像编辑功能等。
展示“QQ影像”软件的界面,让学生初步了解各功能区的分布和作用。
2.浏览图像演示如何打开“QQ影像”软件,并导入图像文件。
讲解不同的浏览模式(如缩略图模式、全屏模式等)及其适用场景。
演示如何使用工具栏中的放大、缩小、旋转等工具浏览图像。
提醒学生注意保护眼睛,避免长时间盯着屏幕。
3.管理图像讲解如何创建和管理相册,将不同类型的图像分类存放。
演示如何对图像进行重命名、删除、移动等操作。
强调定期备份图像文件的重要性,以防数据丢失。
4.设置使用参数讲解如何根据个人喜好设置“QQ影像”的使用参数,如调整界面布局、设置默认打开方式等。
演示如何通过选项设置优化软件性能,提高浏览速度。
提醒学生在设置参数时要注意保持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注意:新课讲解部分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第二节 IE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教学目的](1)认知目标:掌握IE的基本使用方法。
(2)技能目标:1、掌握因特网上查找信息、浏览信息的基本操作方法2、培养学生初步收集、下载信息的能力。
(3)能力目标:通过浏览信息、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因特网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IE4.0窗口组成。
2、掌握网页浏览方法。
3、掌握信息下载的几种方法。
(2)教学难点:会区别网页与文字下载的不同。
[教学准备]播放教学影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教学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教学手段:应用网络传授教学手段和辅助教学软件辅导教和学。
(3)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如今网络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上网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话题,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在因特网可以做哪些事呢?(查阅信息、网上学习、网上购物……)讲授新课(一)浏览信息的条件(1)硬件设备——一台可以使用的计算机,一个网线,一个上网设备。
(2)特定软件——浏览器(IE)(二)浏览器的常识浏览器是上网浏览网页信息的软件,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界面友好。
借助浏览器可以不用区分不同资料的交换标准,只需用鼠标轻轻点击,便可以找到一页一页的信息。
课本中所讲的浏览器是IE4.0(Internet Explorer 4.0)是一种开放的,功能先进的因特网的网上浏览软件。
IE4.0是微软公司在IE3.0版本的基础上扩展创新后的换代产品,它与目前的Windows等操作系统紧密集成,把因特网和个人计算机完全组合在一起。
浏览器软件操作方法比较简单。
目前比较常用的浏览器软件还有:网景公司的Netscape等。
(三)IE浏览器介绍(1)启动IE方法一:在WIN98桌面是找到,双击该图标即可启动IE浏览器。
方法二:单击“开始”→“程序”→“IE”,也可启动。
(2)IE窗口组成提问:IE窗口与其他Windows98应用程序窗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回答:相同之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不同之处:多了地址栏、工具栏上的工具不一样……总结:地址栏的作用是显示和输入所要浏览网页的位置(3)网页浏览①认识网址教师示范。
第二课使用数字设备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清晰地阐述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及其主要功能,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和作用,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开机、关机、鼠标操作等基本操作。
2.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平板计算机的特点(如便携性、触摸操作等),熟悉其常用的功能按钮和接口,熟练掌握平板计算机的解锁、屏幕操作、应用程序打开与关闭等基本操作技能。
3.学生能够列举出正确、规范使用数字设备的要点(如保持适当距离、控制使用时间等),辨别常见的不规范使用行为(如过度沉迷、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操作等)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如视力下降、网络诈骗等),并在日常使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如定期清理设备、注意设备的存放环境等。
4.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生活需求(如查询旅游景点信息、寻找学习资料等),选择合适的在线搜索工具(如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或特定的专业网站),输入准确有效的关键词,快速获取有用的信息和资源,并能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的筛选和整理。
5.学生能够说出信息的常见来源(如网络、书籍、电视等),理解信息在解决问题、辅助决策、丰富知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对信息价值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详细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功能,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全面介绍平板计算机的特点和常用操作技能,通过实践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3.重点强调正确、规范使用数字设备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习惯。
教学难点1.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区别及协同工作原理。
2.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生活需求和情境,灵活选择最有效的在线搜索方式和准确的关键词,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和质量。
3.如何让学生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规范使用数字设备的意识,并将良好的习惯内化为自觉行为。
三、教学准备1.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一台平板计算机。
2.制作包含计算机软硬件结构、平板计算机操作演示、正确使用数字设备规范、在线搜索技巧及案例等内容的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