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终极密码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12
西大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第10课设置安全密码教案一、教材内容分析1.安全密码引入以QQ被盗引出设置安全密码的重要性,网上很多网站需设密码保护数据安全。
2.弱密码与强密码介绍弱密码包括顺序或重复字符、与登录名相关、常用名字或单词、常用数字等;强密码是长度较长且含字母大小写、数字、特殊字符的无规律组合,应尽量使用强密码。
3.定期更换密码根据账户重要性设不同密码,重要系统需定期更换,如每两个月或更短时间换一次,且妥善保管不泄露。
4.密码设置实践及练习让学生设计安全又好记的密码并说明原因。
练一练:判断设置密码最好结合数字、字母和特殊符号以及应根据账户重要性设不同密码且定期更换这两个说法是否正确。
做一做:回家改QQ密码使其更安全。
5.国家反诈中心应用程序介绍其作用是对诈骗行为提前预警,识别骗子身份,降低受骗可能性。
二、教材图片资源分析1.图10-1国家反诈中心App图标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区分弱密码和强密码。
学生能够根据要求设置安全的密码。
学生能够了解定期更换密码的重要性。
学生能够认识国家反诈中心应用程序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弱密码和强密码的特点。
学会设置安全的密码。
难点设计出既安全又好记的密码。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展示QQ登录界面图片(可自行想象相关示意图片),提问学生是否有过账号被盗的经历,为什么会被盗,引导学生思考密码设置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设置安全密码。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弱密码与强密码:介绍弱密码是易于猜测的密码,包括顺序或重复的字符、与登录名相关、常用名字或单词、常用数字等;强密码是长度较长、排列随机的高强度密码,一般使用“字母大小写+数字+特殊字符”的无规律组合。
展示相关例子,如顺序或重复的字符987654、888888,登录名为xiaozhi密码设置为xiaozhi123,常用名字或单词如自己或亲人的名字及其缩写等,让学生区分哪些是弱密码,哪些是强密码。
终极密码别尔夫和彼得是集中营里的一对生死之交,可是,当别尔夫密谋越狱时,面对彼得的苦苦哀求,他却冷漠地拒绝了好友……二战期间,十八岁的彼得被德国人关进了集中营,和他同牢房的是个叫别尔夫的青年。
在患难与共的日子里,他们相依为命,情同手足。
那天,集中营新来了一个叫休斯的囚犯,他自称是一名英国飞行员。
一次,别尔夫、休斯和几个囚徒躲在牢房里商量着什么事,彼得走进去时,他们却立即住了嘴,眼中流露出警惕的目光。
当天夜里,彼得悄悄问别尔夫:“刚才,你们鬼鬼祟祟地在商量什么呢?”别尔夫却支支吾吾地说没商量什么。
见别尔夫不肯对自己透露实情,彼得有些不高兴,但也无可奈何。
这天,彼得被德国人派去仓库里拉煤,他无精打采地去推煤车,突然听到有人在仓库角落里窃窃私语。
他心一动,猫腰悄悄过去,听了半天,竟然是几个囚徒在商量着今天半夜越狱,他们早在几天前就已经从厨房的地板下挖通了一条地道,而这些人中为首的正是别尔夫和休斯。
到了晚上,彼得悄悄爬到别尔夫的床前,央求他越狱时一定要带上自己。
别尔夫吓了一跳,压低声音问:“你……你是怎么知道的?”彼得说是他偷听到的。
别尔夫沉吟不语,彼得哽咽着说道:“如果我再不逃离这个地狱,恐怕是活不了多久啦!”看着泪流满面的彼得,别尔夫考虑了半天,最后仿佛下定了决心,他从枕头下摸出一块牛肉干,让彼得赶紧吃掉,还说:“越狱可是个力气活,不吃饱怎么行呢?”彼得感动得浑身发热,他接过牛肉干狼吞虎咽地吞了下去。
不想,没过一会儿,彼得就感到头昏眼花。
别尔夫把他放到床上,凑到他的耳边说:“对不起,亲爱的兄弟,今天我不能带你一起走,那样会破坏计划的。
牛肉干里我放了从药房偷的安眠药,它会让你睡个好觉。
原谅我,我会为你祈祷,总有一天你会活着走出这里的!”彼得又惊又怒,无奈眼皮发沉,之后便昏睡了过去。
第二天,彼得醒来后,狱友告诉他,昨天晚上集中营发生了越狱,有十二个人参加,但是很不幸,他们的行动失败了。
集中营的主管莱斯里上校为了以儆效尤,不但枪毙了所有人,还把他们的名字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这也是他一贯的作风。
终极密码数学纪录片第二集主要内容人类历史上的几何定律、数学规律,影响了生物的繁衍,影响了星体的运行,支撑着世界的穹顶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世界,古老的疑问,为什么世界是这个样子的?从宏伟的建筑,和美丽的海洋,优美的音乐,从热闹的机场到一望无际的星空,是他们构建出密码的世界,一个从满数字奇幻的抽象世界,一个可以把我们的世界详细描述出来的领域。
这些数字密码给与我们对于宇宙的无以伦比的理解力,它和自然世界的交织,不仅仅是密码存在的有力证据,而且表明了数字间有着令人迷惑的奇妙的联系,终极密码将全面解释从细小的食物诠释数字的美丽和数字给你带来的震撼的视觉语言。
数学科普纪录片终极密码共X集,分别从“数字、形状、预测”三个方向来探寻隐藏在X教、建筑、艺术、生物等大自然和人类生活中的终极密码数学。
难忘的一节课六年级(6篇)第一条:难忘的一课我得到了一张票去听一个关于如何提高我的汉语水平的讲座。
周日下午一点,我和妈妈坐公交车去了文华路80号的地方。
我们提前十分钟进入会场,当时大厅里没什么人,但几分钟后,人数逐渐增多。
不一会儿,整个会场挤满了人。
这时,我发现我的好朋友彭和他的母亲也进场了。
我赶紧挥手让他在我身后坐下来听讲座。
这时,主持人出场了。
他首先介绍了今天讲课的老师的信息。
然后老师上台了。
老师姓赵,不知不觉上课已经悄悄开始了。
观众很安静,每个人都认真地听她讲课。
赵老师说:“越早学中文越好。
当你错过9-15岁的黄金时间时,学习中文会非常困难。
而且,学习语文,要从根本上学习知识,不仅仅是表面的知识,更是深层次的知识。
老师还讲了汉字的象形和简笔画。
汉字很有趣。
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小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让我记忆深刻。
中国文化延续了五千年,唐诗宋词和四大古典小说在国内外都很有名。
连汉字都这么有趣。
价值十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人的智慧真的是无穷无尽。
这个讲座让我觉得学中文没那么无聊。
这个讲座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也让我爱上了学习汉语。
第二部分:难忘的一课我还记得四年级第二册第四组课文《夜莺的歌唱》里的那一课。
正文内容是这样的:一小群德国士兵进了村子,让吹口哨的男孩带路去苏蒙塔斯村。
把打火机给对地方,不对就杀了他。
于是“小夜莺”(因为小男孩的哨声是夜莺的叫声)带着德国士兵翻过大山,来到了一片小树林。
他巧妙地与埋伏在那里的游击队合作,最终打败了德国士兵。
一开始我们都瞧不起文章里的“小夜莺”,觉得他太可怜了,但是他帮助游击队消灭了德国士兵,才让他变得这么出名。
老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想法,说:“小夜莺,他有打败德国士兵的机智和勇气。
如果不信服,也可以试试。
思考五分钟。
”我们是这样想的:如果我是文中的小夜莺,我会在小夜莺的地方吹口试。
德国兵来了,我就装作不认识路。
当他们在山里游荡时,我会打电话给游击队,当德国士兵睡着时,我们会悄悄地用刀把他们全部杀死,而不必花一枪一弹。
密码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第一篇:密码习题及部分参考答案一、密码学概述部分:1、什么是密码体制的五元组。
五元组(M,C,K,E,D)构成密码体制模型,M代表明文空间;C代表密文空间;K代表密钥空间;E代表加密算法;D 代表解密算法2、简述口令和密码的区别。
密码:按特定法则编成,用以对通信双方的信息进行明、密变换的符号。
换而言之,密码是隐蔽了真实内容的符号序列。
就是把用公开的、标准的信息编码表示的信息通过一种变换手段,将其变为除通信双方以外其他人所不能读懂的信息编码,这种独特的信息编码就是密码。
口令:是与用户名对应的,用来验证是否拥有该用户名对应的权限。
密码是指为了保护某种文本或口令,采用特定的加密算法,产生新的文本或字符串。
区别:从它们的定义上容易看出;当前,无论是计算机用户,还是一个银行的户头,都是用口令保护的,通过口令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在网络上,使用户口令来验证用户的身份成了一种基本的手段。
3、密码学的分类标准:ν按操作方式可分为:替代、置换、复合操作ν按使用密钥的数量可分为:对称密钥(单密钥)、公开密钥(双秘钥)ν按对明文的处理方法可分为:流密码、分组密码4、简述柯克霍夫斯原则(及其特点和意义。
?)即使密码系统中的算法为密码分析者所知,也难以从截获的密文推导出明文或密钥。
也就是说,密码体制的安全性仅应依赖于对密钥的保密,而不应依赖于对算法的保密。
只有在假设攻击者对密码算法有充分的研究,并且拥有足够的计算资源的情况下仍然安全的密码才是安全的密码系统。
一句话:“一切秘密寓于密钥之中” Kerckhoffs原则的意义:ν知道算法的人可能不再可靠ν设计者有个人爱好ν频繁更换密钥是可能的,但无法频繁更换密码算法(设计安全的密码算法困难)5、密码攻击者攻击密码体制的方法有三种分别是:ν穷举:尝试所有密钥进行破译。
(增大密钥的数量)ν统计分析:分析密文和明文的统计规律进行破译。
(使明文和密文的统计规律不一样)ν解密变换:针对加密变换的数学基础,通过数学求解找到解密变换。
晚会游戏“终极密码”花样玩法的策划方案晚会游戏“终极密码”花样玩法的策划方案
游戏简介
终极密码这个游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最主要的就是多人根据简短提示猜出答案。
游戏人数
10人左右
游戏道具
喷气或者大家可以使用一个充气的锤子砸头作为惩罚
游戏规则
一、所有人分为两组进行比赛,两队人员都站在场地的一方,在舞台中间放置一个话筒,主持人将一个写有答案的.纸牌亮给大家看,然后给两队人员简短的提示,下来两队人员需要根据提示迅速的上来作答;
回答当中如果太过离谱,就要享受一次被锤子砸的待遇,那队队员最早猜出则那队获胜。
二、另一种规则是,所有人排队轮流上场回答,说过的答案不能再说,这样就有很多人上去后不知道说什么,不说或者离题太远就要享受锤子惩罚,知道有人答对,太难的可能大家一直想不起来,主持人可以适时的多给点提示。
比如,本次快乐大本营中终密码极答案是:波斯猫,然后给出的提示是:这是一首关于动物的歌。
有趣的学习之旅《终极密码》观后感《终极密码》这部纪录片,从数字、形状和规则这三大部分介绍了数学的神奇与伟大,这让我更加热爱我的职业和工作了。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能带着孩子来领略和感受数学的魅力与曼妙,何其有幸!第一部分,影片介绍了数字的奥秘。
数字和规律将一切联系起来,数字是神赐的,遵循无人能改的规律,数字是解释世界的关键。
自然界的种种奇观都与数学有一定的联系,周期蝉、海岸线的转角、沙丘中变化的波纹......从影片中感受着数字的神奇与美妙,也感受着作者的幽默以及热情。
星座是奥秘的文化,根据数字的变化,可预测判断出天狼星是夜晚中最亮的星及其位置。
在教堂文化中,大教堂代表了数学的力量与美丽。
第二部分,马库斯·萨沃伊教授带我们领略了形状之美。
北爱尔兰端的巨人堤道(六边形石柱),不仅展示了奇特的美,而且蕴藏着整个自然界的力量,爱尔兰海畔,为何是这种形状?从何而来?作者又列举了蜂巢这一奇特的自然景象,并介绍了在蜜蜂群体中,如果一个蜂后死了,整个蜂群都会死亡。
蜂巢由蜂蜡做成,在建巢过程中,蜜蜂企图用最少的蜡储存最多的蜜,渗透经济思想,遵循经济性原则。
生活中肥皂泡的膜也遵循这一原则,以最经济的方式利用资源......万物总是寻找最经济的方案。
紧接着,作者又带领我们领会了“几何之美”,慕尼黑体育馆曲线、柏拉图多面体、无线复合体以及分形学......万物都是懒惰的,总在寻找做经济的方案......第三部分,预测。
数学规律、几何定律,影响了生物的繁衍,影响了星体的运行,支撑着教堂的穹顶。
这是一个神奇而迷人的世界,它与我们真实生活的世界大不相同,然而它给予我们无穷无尽的理解力,拂去表面的浮云,剩下的只有终极密码......英国著名的巨石阵,在其国土境内,有着一千多处类似的结构,但是它们的构成却无一不暗含了一个神秘的数字。
这个神秘的数字到底是什么?万物皆有数学。
我们的生活并不随机,因果效应构成了一张混沌的网。
自然界中的月象表、星椋鸟、旅鼠,看似混沌,无法预测,却又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
数学终极密码第二集观后感我在网上找了一个多月,终于看完了《数学终极密码》。
里面讲的主题非常吸引人——天赋,运气,时间与奇迹。
故事内容很简单,而且比较普通,如果你从小就爱数学,可能觉得还不错;但对我来说,就显得有些枯燥无味了!不过整体剧情很好玩儿,特别是主角:北京的国际奥数大赛冠军,拥有世界顶尖智商的刘羽琦同学的出现更让人感兴趣。
(强烈推荐给朋友们)这本书教会我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有其规律性。
为什么有些东西老是“说来话长”?为什么成功需要一定的“天赋”?又或者一定是天才才行呢?带着这些疑问继续观赏后面的几部分。
慢慢地被书中精彩绝伦的数学知识迷住了……没有想到第二集讲的是:混沌,也就是指这个宇宙刚开始诞生时的状态,那时候整个空间到处弥漫着各种形式、各种性质的微粒子,随着相互之间距离的变化,这些微粒子逐渐聚合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实心球体,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就叫做混沌初开。
接下来又提到什么神秘的“六维魔方”,它有两面,每一面都有许多自己的属性值,表示时间,空间等。
这些“符号代表的含义”用肉眼根本看不清楚,它已经超越了科技的范畴,用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因为它具有非常高深的“暗箱操作”。
最后,还说到神秘莫测的阿基米德定律。
每次只要和她见面都能产生火花,直至升华成恋爱。
当然有句俗语怎么说的来着:女追男隔层纱,难道真的是这样吗?再往后看就明白了——她其实喜欢男生。
她去图书馆查资料,没注意旁边有个小帅哥正低头写字。
“叮咚~”突然有人打开了门,那个男孩抬头看到她时,脸红得像苹果,紧张地走开了。
她把他留在办公室帮忙干活儿。
这样日复一日。
时光飞逝,转眼已经过去三年,身边的朋友也陆续结婚,她的父母也急切希望她赶快结婚。
某天夜晚她回家的路上,迎面遇到一位帅哥,那就是她现在的丈夫,此刻他的身份还未公布。
他们相视一笑,感觉彼此就是对方的唯一。
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可谁又愿意背叛这个世界呢?从此她便消失了踪影,周围的人也认为她早已去世。
整本书阅读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发布时间:2022-11-09T06:27:29.60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8期作者:徐焱[导读] 面对这样一部不朽之作,教师应思考如何有效地设计与实践整本书阅读课程。
——以《西游记》为例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101100《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以丰富奇特的艺术想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唐僧在徒弟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保护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面对这样一部不朽之作,教师应思考如何有效地设计与实践整本书阅读课程。
一、聚焦名著特点,感悟写作手法1.感受角色形象,领悟合作秘诀。
《西游记》里迥异的师徒四人,虽然取经目的不同,但是在降妖除魔的取经过程中,展现了合作的力量,更折射出了人性的勇敢、坚忍、奋斗……2.梳理故事情节,体会人魔情感。
作者用瑰丽的、幻想翅膀把我们带入一个又一个的神仙洞府、深山恶水中,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殊死搏斗,在这种斗争中塑造人物形象,从而突出了人物的情感和品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
3.梳理取经过程,理解磨砺价值。
《西游记》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争先”道:行者大叫如雷道:“怎的好!师父已被他擒去了。
”八戒即便牵着马,眼中滴泪道:“天哪!天哪!却往那(哪)里找寻!”行者抬着头跳道:“莫哭!莫哭!一哭就挫了锐气。
横竖想只在此山,我们寻寻去来。
”取经之路充满艰难险阻。
历经磨难考验,人物形象产生了变化,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磨砺的价值。
4.揣摩写作方法,积累表达素材。
《西游记》塑造了充满奇幻色彩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实。
作品格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简练、引人入胜,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是很好的语言积累素材。
二、巧创阅读活动,体会名著厚度1.情境话剧会。
开展设置情境任务的阅读活动很重要。
我设置了六个角色:记者、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以小组为单位,每人选择一个角色,“记者”这一角色负责设计采访问题,其他五个角色依据文本回答“记者”的问题。